让手艺变为艺术,让艺术回归生活
2023-05-10杨隆梅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道明竹编新生代传承人,让古老技艺焕发时代活力
成都平原自古盛产翠竹,竹文化更是蜀风雅韵的精髓。在“竹编之乡”崇州市道明镇,千百年来,人们依竹而居,以竹为器,“山上清泉山下流,家家户户编花篼”的民间小令流传至今。
2014年,道明竹编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名单。成都立足独特的自然人文禀赋,促进现代都市与大美乡村融合发展、历史文化与开放时尚交相辉映。3年后,一座以竹编为特色的竹艺村应运而生。“90后”杨隆梅是最年轻的道明竹编传承人,依托竹艺村建设,在这里成立了自己的竹编工作室,为古老的竹编注入了新生力量。
从责任到热爱
杨隆梅生在道明镇的竹编世家,但她原本并无意从事竹编行业。
转折发生在2013年。杨隆梅大学毕业,心心念念去沿海城市工作。就在这时,家里的竹编工厂意外发生火灾,损失惨重。闻讯赶回家的她看着备受打击的父母和焦黑的厂房,心疼不已。竹编厂自爷爷创办至今已有几十年,她不愿家人的心血付诸东流,更不愿看到随着一代手艺人老去,竹编技艺面临失传的境地,“非遗行业,如果不去坚守,传承就会断层。”杨隆梅决定接过父母肩上的担子,守护这个承载了她童年美好记忆的地方。
竹编的核心是手艺。从原竹到竹编,要在手中经历几十道工序,杨隆梅不断向老手艺人拜师求教。她请教最多的是爷爷生前的好友——年过七旬的老人将选材、破竹的技巧,划丝、编织的手法倾囊相授,还总念叨“不怕人学,就怕没人学”。
除了学习技艺,杨隆梅还一肩挑起了工厂的管理工作。产品研发、统筹生产、销售接洽、平台运营,集多种职能于一身,很多事情都亲力亲为,她的时间表总是排得满满当当。
最初,杨隆梅内心也有过矛盾和挣扎,试着在曾经向往的都市生活与手艺人的忙碌清苦中寻找平衡点。经过一年多沉淀,她发现自己对竹编的情感“渐渐从责任变成了热爱”。
创新带来新生
杨隆梅刚接手竹编厂时,道明竹编产业正处于谷底。有人觉得她是忍受不了外面的压力“回来啃老的”,也有人因为她太年轻而不信任她。
在非议和质疑中,她琢磨出:只有创新才能让古老的竹编焕发新生。“道明竹编有着2000多年历史,我们的产品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杨隆梅以传统竹编技法为基础,融入时尚元素、现代美学,对工艺进行改良提升甚至重新研发。
杨隆梅不放过任何一个灵感乍现的瞬间。有一次编织灯笼,她突发奇想,直接收口,编织出一个类似太阳神鸟的图案,并在此基础上精进改良,现在广受欢迎的竹编平安扣就这样诞生了。研发竹丝扣瓷时,许多人认为不可能实现,但她坚信“只要想做,肯定能做成”,专程飞赴景德镇,找厂家打样、开模制作,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创新,需要人与城的双向奔赴。围绕打造非遗品牌,成都与中央美术学院等专业院校签订文化战略合作协议,为非遗传承人创造学习与合作的机会,助力传统手工艺与现代设计的结合。“通过设计思维的引领,我们能够不断进步,竹编产品也一直在提档升级。”杨隆梅说。
如今,道明竹编被越来越多的人群接受和喜爱,杨隆梅也在不断探索新方向——装修装饰建筑、公共艺术搭建、美术陈列,等等。她还用年轻人的思维和活力,把竹编的展示窗口从村里的作坊、展会的摊位拓展到网络平台上,“希望能够让手艺变为艺术,让艺术回归生活”。
“守艺人”的坚守
曾经,竹编手艺人是不起眼的“篾匠”,靠手工换取微薄的酬劳。近年来,成都大力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让传统手工艺人、非遗传承人在保护和传承中体现自身价值与社会责任。
2019年,杨隆梅到卢森堡参加文化交流活动,在技艺展演现场,一位外國参观者一直围着她转,语言不通,就用手比划。杨隆梅见他对竹编如此感兴趣,现场为其“定制”了一枚竹编戒指。不到一分钟,戒指编完,杨隆梅一抬头,发现他身后竟排起了长长的队伍。“这是我们中国的竹编首饰,独一无二。”回忆起这段经历,杨隆梅笑道:“竹编不仅可以很接地气,也可以很国际范儿。”
非遗竹艺,编织出公园城市乡村表达好风景。随着道明竹艺村的建设,吸引了很多年轻人返乡就业,道明竹编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杨隆梅在这里建立了工作室,在她的带动下,合作社原有的10人竹编技师队伍扩展到50余人,其中一半都是年轻技师,同时带动周边300多户农户加入,不仅传承了传统技艺,也实现了就近居家就业。
“守艺人”杨隆梅并未止步。她带着道明竹编走进校园、社区,普及竹编知识,免费提供专业培训。如今,“道明竹编非遗文化进校园”已经辐射成都及周边的许多中小学校,为竹编文化的传播与传承带来了新的希望和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