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刺激联合康复护理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影响

2023-05-09

临床护理杂志 2023年2期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康复

冯 佳

阿尔茨海默病属于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多发于老年和老年前期,是临床最为常见的一类老年痴呆,占比高达80%,患者多表现为记忆障碍、失用失认、人格和行为改变等[1-2]。精神行为症状是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中的常见症状之一,包含攻击行为、情绪波动、躁动不安等。据报道[3-4],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精神行为症状发生率高达90%,是患者及家属感受负担加重的促进因素之一。日常生活能力下降是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病情、症状发展的集中体现。肖晓华等[5]研究显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低下,其影响因素有认知功能、情绪状态,而经临床治疗及康复护理干预可缓解病情,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本研究探讨强化刺激联合康复护理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2月-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中国阿尔茨海默病痴呆诊疗指南(2020年版)[6]的诊断标准;经影像学等检查确诊,并住院接受治疗;经住院治疗后病情稳定,能配合开展护理;对研究护理措施耐受;家属对研究知情,同意参与。排除标准:合并恶性肿瘤等重大疾病;合并其他可能引起精神行为症状的疾病;合并骨折、脑卒中等可能影响日常生活能力的疾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男性34例,女性17例,平均年龄(68.43±7.39)岁;文化水平:初中及以下39例,高中及以上12例;平均病程(1.24±0.34)年;干预前精神行为症状评分(26.58±2.03)分,干预前日常生活能力评分(23.04±2.40)分。观察组男性33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69.02±7.18)岁;文化水平:初中及以下37例,高中及以上14例;平均病程(1.28±0.33)年;干预前精神行为症状评分(26.65±1.95)分,干预前日常生活能力评分(22.94±2.44)分。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强化刺激联合康复护理。

1.2.1组建护理小组 (1)遴选组员:研究从科室遴选4名护士作为护理小组组员,遴选要求:工作时长≥2年;非进修护士;对研究感兴趣,自愿加入;熟悉研究所涉护理操作;能全程参与研究。(2)开展培训:正式开展护理前,对组员进行统一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强化刺激疗法、康复护理操作、护患沟通;培训过程中培训教师向组员明确临床护理要求,现场演示研究所涉操作、明确操作规范,并指导组员现场练习,培训教师观看、评价,纠正不规范操作,直至组员操作完全符合统一规范。培训时间共2课时。

1.2.2强化刺激 采用多频交替经颅磁刺激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实施强化刺激治疗,确定刺激频率为5Hz、10Hz、20Hz,交替使用。护理人员为患者佩戴定位帽,取仰卧位,确定刺激位点为左侧背后侧前额叶皮质,做好标记;护理人员持“8”字线圈,与患者标记位点颅骨表面保持相切,启动仪器实施强化刺激治疗;运动诱发电位阈值为100%,刺激频率交替顺序“5Hz-10Hz-20Hz-5Hz”,刺激5s,间隔30s更换下一频率继续实施刺激,每序列20次脉冲,50个序列/d,共刺激1000次,每天1次,每周5d,连续干预8周。

1.2.3康复护理干预

1.2.3.1声光同步治疗:(1)治疗准备。护理人员通过与患者家属交流了解患者音乐喜好,确定其喜欢的歌曲或戏曲2~3首,同时确定对患者影响最大的事件或经历,如孩子出生、工作变动等,由家属讲述该事件或经历,采用录音笔录制;采用音乐编辑软件对音乐、录音进行编辑,以音乐为蓝本,将家属录音嵌入其中,时长30min。(2)操作方法。护理人员于每日上午对患者实施声光同步治疗,指导患者平卧,为其佩戴耳机播放编辑后音乐,移动光照灯箱至患者眼上方0.6~0.8m处,开启灯箱实施光照干预,光照强度为2500~10000lx,启动光照强度为2500lx,间隔3min光照强度增加500lx,每次干预30~60min,连续干预4周。

1.2.3.2互动游戏训练:(1)训练准备。准备规格为A(30cm×30cm)、B(8cm×8cm)的不同颜色纸张,各9张,对应颜色分别红、黄、蓝、绿、粉、灰、橙、青、紫色;规格A纸张上标有相应任务,包括单腿站立平衡20s、单腿半蹲平衡10s、乒乓球原地颠球8s、托球行走30s、托球接力10m、羽毛球颠球8s、筷子夹球行走5m、模拟购物对话;规格B纸张上标有相应计算题目,涉及10以内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计算结果为1~9,每张纸上1个算题。选择一空旷房间作为训练室,护理人员按“九宫格”形式将规格A纸张摆放地面,并胶布粘贴固定,以备用。(2)训练方法。护理人员将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按“3人1组”进行分组,患者A负责计算题目,患者B负责按路线行走,患者C负责完成任务。护理人员发出“开始”指令后,患者A即按顺序计算纸张上算题,9张1轮,给出答案后,患者B从指定位置出发按“S”形穿过“九宫格”,如计算结果为2,患者B向前2步,每步1张纸,达到第3张并读出任务;患者C在护士指导下完成任务,以障碍托球接力10m为例,护理人员设置一长度为10m的路线,患者B配合患者C完成,分别站立路线起点、半程(5m处),其中一人托乒乓球行走至半程,再将乒乓球转移至另一人乒乓球拍上,走完剩余路线;一轮游戏结束后,护理人员重新洗牌,三人交换角色继续下一轮,共3轮,每周4d,每天1次,连续训练8周。

1.3 观察指标

(1)精神行为症状:护理干预8周后,采用中文版神经精神症状问卷[7]测评患者精神行为症状,该问卷包括因子1异常运动行为、幻觉、妄想等,因子2抑郁/心境恶劣、睡眠/夜间行为,因子3攻击、脱抑制、情感高涨,因子4焦虑、情感冷漠,因子5食欲与进食障碍共5个因子,12个条目。条目均采取无症状、有症状(严重程度,1~3分),问卷总分为36分。(2)日常生活能力:护理干预8周后,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8-9]进行评价,家属结合患者近期表现回答问题,该量表包括躯体性、工具性(日常活动项目有用厕、穿衣、购物、使用交通工具等)2个部分,共14个条目。每条目分为无法完成~可独立完成4级,分值为1~4分,总分56分,分值大小与日常生活能力高低一致,如>28分表明日常生活能力良好。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后精神行为症状评分的比较,表1

表1 两组干预后精神行为症状评分的比较 (分,

2.2 两组干预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的比较,表2

表2 两组干预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的比较 (分,

3 讨论

3.1 强化刺激联合康复护理可缓解患者精神行为症状

本研究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中应用强化刺激联合康复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精神行为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针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实施多频交替经颅磁刺激,通过颅外施加变化磁场,经颅骨在颅内形成感应电流,可促进神经元膜变化,实现对脑内物质代谢、神经元活动的调节,促进脑功能发生相应变化[10];多频交替经颅磁刺激采用刺激频率均大于5Hz,属于高频刺激,能实现对脑代谢水平、血流量的调节,提升大脑皮层兴奋度,增强突触长时程,有助于改善患者认知功能,缓解精神行为症状;同时,通过对刺激频率的交替变化,能保证脑皮层对刺激的敏感度,进一步强化刺激效果。与金俊花等[11]、杜玉洁等[12]研究结果一致。睡眠障碍及相关问题是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中的高发性症状,Xu等[13]研究显示,约有44%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且睡眠障碍严重程度与病情相关,对病情发展有促进作用。本研究向患者实施声光同步疗法,发现光照强度超过1000lx情况下有缓解失眠、焦虑及抑郁等症状,通过光照能实现对机体自主神经系统、脑干网状结构的刺激,实现对生理节律、神经内分泌的调节,有助于改善机体觉醒、情绪功能,进而缓解精神行为症状。

3.2 强化刺激联合康复护理能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本研究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中应用强化刺激联合康复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实施互动游戏训练,设计的游戏训练融入了数字计算、平衡训练、有氧运动等,通过数字计算能实现对患者认知功能的锻炼,为日常生活创造了基础,而单腿站立平衡、单腿半蹲平衡、乒乓球原地颠球、托球行走等活动,能实现对患者肢体活动、协调能力的锻炼,且运动强度适中,经锻炼能提升机体耐力,有助于患者胜任日常活动;模拟购物对话训练充分考虑了生活情景,能锻炼患者交流沟通能力,有助于提升患者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

综上所述,强化刺激联合康复护理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中的应用,可缓解精神行为症状,有助于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猜你喜欢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康复
阿尔茨海默病的预防(下)
阿尔茨海默病的预防(上)
为罕见病患者提供健康保障
节能技术在呼吸病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睡眠不当会增加阿尔茨海默风险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让慢病患者及时获得创新药物
循序渐进式健康教育在基层医院卒中病患者中的应用
CH25H与阿尔茨海默病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