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文化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研究

2023-05-09刘华

炎黄地理 2023年4期
关键词:文化遗产部门利用

刘华

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面向全部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现阶段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需要以完善保护工作制度为前提,通过优化文化遗产的保护及再利用手段,保护文化遗产。对此,现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发展理念,探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再利用工作的意义,总结有利于增强文化遗产保护与再利用效果的有效措施。

文化是每个民族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独特记忆,凝聚着一代又一代群众的思想与智慧。如今,文化遗产成为人们了解与认识民族文化底蕴的重要依据,也成为开拓未来的决定性因素。在如今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各部门需要意识到开展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并且要不断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力度,使文化遗产能够在物质和精神层面得到有效传承,继续在现代社会发挥应有的作用。

文化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意义

有利于推动文化产业的建设

文化遗产并非观念上的物质,而是一种常存于社会生活,并且富含文化底蕴及文化智慧的事物。在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的文化遗产保护理念中,各地区不仅利用档案及网络等方式保护文化遗产,同时在当地文化产业的建设中,开发利用文化遗产助力当地文化产业的建设,使文化遗产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利用文化遗产推动文化产业建设的案例有:郑州市于2018年至2022年持续开展针对当地红色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并通过文物保护、公共文化场所建设等方式,打造以文化遗产为核心的红色文化产业。从文化产业的建设成果来看,当地将红色文化遗产用于文化旅游产业建设,在当地打造出二七纪念堂、烈士陵园、皮定均工作旧址等一系列文化旅游场所,使当地红色文化遗产不仅能够在产业建设中发挥其原有的价值,同时还能通过旅游产业的宣传,让更多人认识郑州红色文化,从而增强郑州红色文化的影响力。

有利于提升文化遗产的国际地位

在可持续发展观的指导下,不仅需要自始至终将文化传承作为发展任务,还需要关注传承、弘扬文化的实际效果。在保护文化遗产、利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要充分展现文化遗产对社会发展的实际价值。从提升国家综合实力的角度来看,文化是衡量国家实力的重要指标,而文化遗产作为中国文化的一种载体,在国际社会中具有显著的推广价值。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有利于中华文化走向国际社会,也有利于提高我国文化遗产的国际地位。例如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及文物局党组致力于落实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并且通过文物保护修复、国内外文化遗产交流、专业人才培养等方式,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从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推进我国国际影响力提升的效果来看,中华文化遗产正在逐渐走向国际社会。提升国际社会尊重中华文化遗产、热爱中华文化遗产的意识,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我国文化遗产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

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文化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要点

文化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工作是无法在一朝一夕之内完成的,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文化遗产保护与再利用需要做好长期的任务规划,把控好文化遗产管理的各项工作要点,以便使文化遗产更好地与现代社会融合,确保文化遗产在一代又一代的发展中实现有机传承。有关文化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要点应当从以下要素出发。首先,从文化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关系来看,文化遗产的再利用是一种动态化的保护方式,而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实现再利用的前提。相关部门必须明确文化遗产保护与再利用之间的关系,并且提前准备文化遗产管理的工作条件,确保文化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合理化实施。其次,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需要以“文化遗产修缮利用”为基础,确保文化遗产的完整性,从而强化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效果。为此,各地区相关部门需要对文化遗产中的建筑、文学、文物及古迹等进行分类,再逐一制订相应的遗产修缮方案,以保障文化遗产修复与利用的严格性。最后,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需要多方共同参与,即由文物局、遗产办事处等部门负责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管理,由地方企业负责引化遗产的再利用,使文化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工作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文化遗产保护方法

打造专业团队,加大保护力度

1.保障团队的专业实力

为了确保文化遗产保护的专业团队具备较强的专业实力,各地区文化遗产保护部门应当加强对团队组织与建设的重视程度,确保团队中的人才具备一流的专业实力及综合能力,从而推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常态化运行。首先,专业人才应当具备较强的业务能力,且文化遗产保护团队应当确保团队人员具有良好的文化建设观念,确保团队人员能够从宏观的角度观察文化遗产,探索文化遗产价值。只有这样,文化遗产工作的开展与推进才能有充足的人才资源,才能保障工作的高效运行。其次,文化遗产保护团队应当具备高水平的研究能力与实践能力。为了培养出高水平的专业人才,各部门应当充分利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资源,开发多元化培训渠道,使团队中的专业人才更加全面,从而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2.打造规范的管理机制

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常态化推进离不开管理机制的支持。在打造文化遗产保护团队的过程中,相关部门需要加大对团队工作机制与管理机制的建设力度,通过管理机制指导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比如为了完善各地区文物保护工作的项目工程,文化遗产保护部门需要在管理机制中添加对项目的管理要求,针对当地的文化遗产打造保护地带,并且对文化遗产保护中的责任主体作出明确要求;针对文化遗产的遗失与损坏问题,管理机制中应当添加有关文化遗产抢救的制度条例,指导文化遗产工作人员采取征集文化遗产实物、建立文化遗产资料库等保护措施,使文化遗产的保护效果得到提升。

利用档案库管理辅助文化遗产保护

从部分地区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现状来看,由于文物盗猎、文化遗产损坏等问题的出现,一些文化遗产无法得到完整的保存,这严重影响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对此,文化遗产保护部门应当利用档案库的管理方式,针对各地区的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调查,完善文化遗产的实物与资料内容,为后续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的实施奠定基础。利用档案库辅助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需要基于两项要点展开。首先,檔案库管理的落实有利于文化遗产重点保护工程的实施,但相关部门需要明确档案库管理的目标内容,如利用档案库管理征集具有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传承价值的文化遗产资料与信息,并且对一些文物进行入库保存,避免文化遗产的遗失。其次,在展开档案库管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过程中,相关部门应当利用档案库为文化遗产建立名录,并且结合征集来的文化遗产信息,对记录在案的文化遗产展开社会普查,从而为后续保护规划的实施提供信息依据。

明确文化遗产保护的各项指标

为了提前规划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工作路径,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方向,相关部门需要基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设定工作指标,并在各项工作指标的指导下开展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使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能够保持常态化运营。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指标的设定需要围绕两项要点展开。首先,相关部门应当提前规划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范围,并结合当地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需求,制定与之相应的工作指标。例如,苏州市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缂丝”的保护工作设置了多项工作指标。在保护规划的决策方面,相关部门将姑苏区、相城区、吴中区等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缂丝”的重点保护区域,并且明确了文化遗产的保护范围,制定了“3+1”的长期工作规划,使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能够落实到相关区县;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建设方面,相关部门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缂丝”纳入市、县、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当中,并且明确有关该文化遗产保护的责任主体,以保证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弘扬。其次,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质量的指标建设方面,相关部门必须根据文化遗产的实际价值、保护难度等因素,明确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目标,并以此为依据制订切实有效的工作方法。如镇江地区于2021至2022年设置了相关文化遗产保护质量指标,并严格要求相关部门按照指标开展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指标内容包括,文物保护工作的质量指标为“确保文物藏品的完整性,防止藏品丢失,做好产品登记与建档管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管理质量指标为“档案资料需实时更新,档案内容与管理名录相符”等。通过明确文化遗产保护的各项指标,当地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从而进一步保障了文化遗产的完整性。

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文化遗产再利用措施

利用文化遗产资源创造产业产品

1.打造创新型文化产业

我国文化遗产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具有极大的开发价值与意义。为了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发挥出文化遗产的价值优势,各地区应当积极做好对文化遗产资源的再利用,并借助文化遗产来打造创新型文化产业,激发各地区的文化产业建设活力。以文化遗产资源为核心的产业建设可以从旅游业、文化教育等行业出发。首先,在利用文化遗产资源打造文化旅游产业的过程中,相关部门必须围绕文化遗产的核心内容,打造富有吸引力与文化特色的文化旅游景点。例如,潍坊市将当地多项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文化旅游产业的开发当中,其中的典型代表——青州古城是物质文化遗产的聚集地,当地将回族花键、八角鼓等应用到城市景观的建设当中,使文化与自然景观实现有机结合,展现了当地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其次,在应用文化遗产推动文化教育产业建设的过程中,相关部门更应突出文化遗产的文化底蕴与文化特征,对文化遗产进行宣传,展现文化遗产中蕴含的地域文化,使越来越多的游客能够从中认识当地的文化遗产脉络,并对其产生强烈的探索兴趣。

2.打造现代化文创产品

为推动文化遗产内容实现现代化创新,相关部门应当征集相关文化遗产信息,利用文化遗产中具有代表性的内容进行现代文创产品设计,利用文创产品体现文化遗产中的文化底蕴,提高各城市文化遗产的影响力。例如,在景德镇市的物质文化遗产“影青瓷”的再利用开发工作中,部分企业通过将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文化相结合,打造出富有特色的现代化文创产品。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包括在2022至2023年冬奥会期间,部分企业将“影青瓷”与冬奥会文化相结合,创造出的富有生机的陶瓷吉祥物,这种文创产品不仅充分地发挥了“影青瓷”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同时推动了文化遗产与现代文化的有机结合,还为提高文化产品的生产活力,激发文化遗产的创新动力提供了成功的案例参考。因此,各地应当深入挖掘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将其应用到产品的设计中,真正实现文化遗产的再利用。

利用文化遗产建设文化设施

为了突出每一座城市的文化底蕴,各地区需要将文化遗产融入城市环境的设计当中,通过建设一系列具有文化特色的城市设施,体现城市文化的影响力,并且最大程度地发挥文化遗产的价值。而在利用文化遗产建设文化设施的过程中,相关部门需要选择具有开发价值的文化遗产内容,并围绕相关文化遗产内容展开建设,以发挥文化设施的多元价值。例如,在郑州文化城市设施的建设过程中,相关部门将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红色文化、红色故事作为主题,打造出二七纪念塔、党史教育基地等一系列城市设施。从这些建筑的建设价值来看,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红色文化”为基础打造的城市文化设施具有多项应用功能。首先,作为具有纪念意义的城市文化设施,二七纪念塔成为郑州当地文化旅游项目的关键景点,相关部门能够通过该景点来宣传当地红色文化,展现当地红色文化的亲和力与影响力。其次,作为具有教育意义的城市文化设施,二七纪念塔通常是当地中小学开展爱国教育活动的主要场所,在红色文化氛围的烘托下,学生的文化水平及传承意识能得到显著提高,红色文化遗产的再利用价值也能够在此过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利用文化遗产带动城乡经济建设

文化遗产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具有显著的价值。为了通过文化遗产再利用带动城乡经济建设,相关部门必须发挥地方文化遗产的优势,通过做好对地方文化遗产的调研与监管工作,找出能够合理利用文化遗产的关键点,并放大地方文化遗产的优势。例如,在全域视野下,赣州部分地区以“茶文化”的文化遗产为核心,打造出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遗产农业生态圈。地方政府部门充分地发挥当地的农业地域优势,提高赣南客家绿茶、毛尖等农产品的产量,为当地农业经济建设提供了充足的保障。因此,其他地区应当结合自身的地域优势,将具有开发潜力的文化遗产融入城乡经济建设规划当中,使推动产业经济成为文化遗产再利用的关键路径。

总的来说,为了将优秀文化遗产完整地传承至下一代,现阶段不仅需要做好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研究工作,还需要通过开展对文化遗产的再利用研究,展现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与城市文化个性,使文化遗产成为推动现代社会建设的关键动力。因此,在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背景下,相关部门需要将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继续下去,根据文化遗产中蕴含的文化特色与文化智慧,总结出文化遗产再利用的方法,使中华文化遗产能够与现代社会生活实现有机融合。

参考文献

[1]魏振英.我国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与不足[J].农家参谋,2022(20):150-152.

[2]梁爽,周敏,周橙旻,等.非物質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严肃性及娱乐性[J].家具与室内装饰,2022,29(04):50-54.

[3]赵运富.旅游经济发展视角下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1(24):161-163.

[4]白娜.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中国市场,2016(21):154-155.

猜你喜欢

文化遗产部门利用
利用min{a,b}的积分表示解决一类绝对值不等式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利用一半进行移多补少
利用数的分解来思考
Roommate is necessary when far away from home
哪些是煤电部门的“落后产能”?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医改成功需打破部门藩篱
7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