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兰州谚语的地域文化全息图像

2023-05-09那贞婷

炎黄地理 2023年4期
关键词:谚语兰州

那贞婷

兰州地区丰富的谚语资料是民众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中积累的宝贵财富。它作为一种民俗语言形式和语言艺术,是民众智慧的结晶,也是极为丰富的精神文化产品。它全方位地展示了兰州地域文化的风貌。兰州谚语的汇集,可谓是民众生活的文化全息图景,对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推动地方文化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同时也为了解、研究和探讨兰州历史文化,传播丰富的生产知识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于民间谚语的定义和范围,古往今来有不少论述。《尚书·无逸》:“俚语曰谚。”《左传·隐公十一年》:“谚,俗言也。”《说文解字》中解释,“谚,传言也,从言,彦声”。《说文解字》段注:“谚,传叠韵。传言者,古语也。古字从十、口,识前言;凡经传所称之谚,无非前代故训。”《文心雕龙·书记》:“谚者,直语也”“夫文辞鄙俚,莫过于谚”。刘守华、陈建宪主编的《民间文学教程》中这样解释谚语:“人民群众集体创作并广为流传的、简洁凝练的、具有一定认识和教育作用的定型化语句。”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民间谚语的内容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变化[1]。

然而,谚语本身具有明显的地域关系及方言特点,正因如此,很少有人开展这一范畴类语言现象的注释工作。民间谚语在某种角度上被认为是泛文化行为,可它恰恰成为“对正规文化语言不好表达平民俗意”的一种补充和注脚[2]。

兰州谚语:民俗影像的再现

兰州风俗各异,相互包容,宋代《图经》称:兰州“藩汉杂处,各从其俗。”先秦时期,兰州为羌戎驻牧地,自秦汉以来,其经过八次从关中移民,汉族与其他民族文化相互碰撞、交往、交流、吸纳、整合,形成了颇具特色的民俗。

有一则流传在兰州城关区的谚语“九月九,登高走”,颇有特色。在清乾隆时,就有九月初九兰州人登白塔山、皋兰山(均位于城关区)的记载。晚清至民国时,则多登白塔山西的金山寺,或坐混元阁内,或在百尺悬楼凭栏远眺,俯瞰黄河如带,铁桥如线,车马行人,顿觉心胸开阔。1934年前清举人周应沣《九日登临金山寺》:“携酒金山落帽游,芒鞋踏破战场秋。九龙风雨冲关塞,万马波涛撼寺楼。挥劍削平中外愤,倾杯涤尽古今愁。年来更尽登高兴,长啸昆仑顶上头。”

兰州有谚语“二十四,扫房子”。从腊月二十四日这天开始,兰州家家户户大扫除,各家清扫房屋积尘,新纸裱糊仰尘,清洗窗棂,糊上窗纸,贴窗花或贴上“窗孔子”。“贴窗孔子”即贴在窗棂正中方位的微型书画作品。兰州城里的诗书人家自画自写,各显身手,商人则请书画家作画写字。“贴窗孔子”寓意喜迎新春,同时也展示出了文化品位。这一习俗尤有特色,在谚语中也有所体现。

“兰州的鼓子,西宁的赋子,河州的少年,西安的乱弹。”“鼓子”是兰州民间地方曲艺形式“兰州鼓子词”,曾是兰州地区家喻户晓的娱乐方式。这则谚语中将四种极具代表性的地域曲艺形式放在一起,可见这些曲艺形式的重要性。在兰州,遇喜庆节日、请客宴会时,不论是在农村的家庭院落,还是在集镇的茶肆酒楼,老兰州人都会聚集在一起弹唱;每当唱到高潮之时,他们便一人演唱而众人帮腔,气氛十分热闹。这则谚语通过总结经验的方式,强调了兰州有名的曲艺形式,以及民众对其充分的肯定和认识。

兰州谚语:丰饶物产的展示

兰州素有“瓜果之乡”的美誉,在谚语“武山的大米兰州的瓜,疼不过老子爱不过妈”中就有所体现。“兰州的瓜”为白兰瓜,是久负盛名的“瓜果之城”兰州出产的著名甜瓜。这种甜瓜外形美观,清香扑鼻,瓜糖盈口,驰名全国。据说,1934年农民徐本仁得苏联甜瓜籽,1935年种得甜瓜,为其取名“俄国瓜”。经过九年精心培育,与美国甜瓜籽杂交,遂形成此优良品种。1956年定名“兰州瓜”,俗称“白兰瓜”。

“百合甜,西果园”为兰州百合,是兰州特产,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兰州百合色泽洁白,味极甜美,食用、药用价值高,行销国内外市场。西果园乡出产的百合口味最佳,据《兰州市志(第五十八卷)·民俗志》记录,兰州的南乡西果园一带,在明代就种植百合。从清代开始,兰州城里就有卖百合的商贩。兰州市四季分明,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夏长,春秋短,垂直气候分异显著且雨热同季。兰州地区的河谷阶地,土壤质地适中且肥沃易耕,特别适宜种植兰州百合。植物分类学家孔宪武教授在《兰州植物通志》中写道:“蔬菜类如百合,在各地栽培者不少,但鳞茎皆形小且有苦味,唯兰州产者鳞茎常重在400克以上,煮食都很细甜,品质之佳,堪称世界第一。”可见,谚语中所言不虚。

“安宁软儿梨,人称香水梨,剥皮一包水,敢与仙桃比。”软儿梨是兰州特产,其以独特的风味而成为梨中的佼佼者,果实近圆形,立冬后果皮较厚,味道酸涩且果肉硬。但是,若收藏至冬季,冻成冰球,然后于温暖处化开,反复多次以后,口味则会发生明显变化。实际上,经反复冷冻与解冻后,软儿梨所含物质发生了变化,口味由酸爽变得甜美可口,颜色也明显由黄色变为褐色。若在冬季食用时,可以将冻成冰球的软儿梨放在冷水中,在软儿梨皮外则会形成一层薄冰,将外围薄冰敲碎,里面的果肉便会化为一包香水,浆液甜似蜂蜜,且富酒味,撕破表皮,用嘴吸吮,味道极佳,是兰州地区一道独特的美食。

“兰州水烟誉天下”,兰州地区烟草在明末清初发展起来后遍及市区、榆中、皋兰、永登等地。《金壶七墨记》中有“乾隆中,兰州特产烟种,铝铜为管,贮水而吸之”的记述。清道光《皋兰县续志》载:“五泉山水清土沃,性宜种水烟。”光绪《重修皋兰县志》载:“棉烟,每岁约出七八千担,销路以四川为盛;绿色烟俗名碧条,每岁曰出万余担,销路以江苏为盛;黄色烟每岁曰二三千担,销路以广东为盛。”烟草是兰州地区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兰州水烟名享全国。

兰州谚语:农业生产情况的真实反映

关于时令、气象的自然谚语,可以反映出兰州地区农业生产的一些情况。

考古资料表明,在距今5000年前兰州地区已种植小麦,在汉代时,这里小麦生产仅次于粟稷。小麦是兰州地区最为常见的麦类作物之一,因而有不少小麦种植方面的农业谚语,如“小暑大麦黄,大暑小麦登上场”。这则谚语的意思是说,到了小暑时节,大麦就成熟了,到了大暑时节,小麦该拉到场上打碾了。这反映了不同时令不同麦类作物的种植收获情况。

还有一则流传在兰州榆中县的谚语:“伏里的雨,缸里的米。”“伏”指的是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段,在小暑和立秋之间。这则谚语是说如果三伏天下雨,那么缸里就有米,伏天正是麦子灌浆的时候,如果下雨,就有利于麦粒饱满。伏里下雨,丰收在望,犹如麦子归仓。《兰州市志(第二十三卷)·农业志》中记载,干旱是兰州地区常见的灾害性天气,兰州市干旱概率高,范围广。春旱出现频率为42%—63%,平均两年一遇;初夏旱出现频率为29%—46%,平均两三年一遇;伏旱出现频率为33%—52%,平均两三年一遇。可见,三伏天如果下雨是很珍贵的。这则谚语体现出了榆中人民对雨水的期盼和对丰收的渴望,同时也表明了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农事劳作中会不断总结经验和方法。

“夏至不种高山糜。”夏至时高海拔山地已不适合种植糜子,原因是海拔较高,温度偏低,且会提前进入秋季,糜子生长困难,容易空壳,产量偏低。高海拔地区气温变化快,适宜糜子生长的时间并不长,一旦超出它的播种期,其产量、质量都会下降。糜子是兰州地区种植的主要谷类作物,主要分布在永登县、皋兰县、榆中县及红古区干旱、半干旱川台地区,《兰州市志(第二十三卷)·農业志》记载,糜子长年种植面积为20余万亩,占全兰州市糜子种植面积的90%以上。在兰州糜子种植历史悠久,兰州七里河区西果园青岗岔文化遗址(半山类型)试掘时,在彩陶罐中发现了糜子及其草秸。

兰州谚语:畜牧业生产的历史印记

兰州地区畜牧业生产历史悠久。在古代,畜牧业基地通常开辟在一些地广人稀的地区,古代的兰州地区地域广袤,山大沟深且人烟稀少,农垦区对天然牧地的蚕食并不明显,故而牧业能相对稳定地发展。《重修皋兰县志》卷十一引明陈祥《水利记》:“矧吾兰俗业耕牧,而土地莫善于河北,所谓金城沃壤千里者,在是。”在汉代及以前,包括陇右诸郡(包括今天的兰州地区在内),畜牧业相当发达。据《水经注》卷二《河水注》记载:汉代金城苑川设置了牧马苑,北魏时是以“牧师苑”而存在,至唐代仍保留完整。岁月荏苒,直到明末清初,兰州地区仍是全国主要的畜牧业基地之一。

汉代以后,兰州成为多民族的生息地以及内地联系边疆的纽带,畜牧生产在魏晋南北朝时呈兴旺发达的势头。隋代时,朝廷将全国最重要的官营牧区设在陇右,当时的陇右牧除统辖诸牧外,还设有骅骝牧、二十四军马牧、苑川十二马牧等,金城等郡的畜牧业比较发达,当时这里以“勤于稼穑,多畜牧”而著称于世。明清之际,兰州地区的畜牧业生产呈现出经久不衰的繁盛局面。因而有很多关于畜牧业生产的一些经验总结,并保留了不少畜牧业养殖经验的谚语,如“交九不喂料,来年莫想套”“同样的草,同样的料,操心不到不长膘”“三刮三扫,强如一饱”“四蹄不定,必有毛病”“圈垫干,槽扫尽,牲口永不得疫病”等。

兰州谚语:勤俭观念的日常记录

一些常见的事理谚、修养谚也可以反映出细微的生活体验和人们的观念、认识。“一日不勤,百日受穷”是兰州永登县的一则谚语,即人们常说的“不劳作者不得食”。勤劳能够创造和积累财富,如果一日不劳动,自然“百日受穷”。兰州地区也有“光吃不动,坐吃山空”“勤是摇钱树,俭是聚宝盆”“手勤不受穷,一勤生百巧”“勤苦勤苦,自有幸福”“勤勤俭俭粮仓满,大手大脚舱底尖”等谚语,语义及道理大体相同。兰州地区流传下来的一些家规家训中也可以体现出人们的道德观念。兰州地区流传下来的《金城牟氏家训》中就有:“愚按持家尚勤俭,二者不可偏废,而安较重于俭,何也?人非豪华甚无赖,稍稍自爱者亦颇知俭。然生计不裕,入不敷出,虽俭亦鲜济,故必先之以勤。”“奢者富不足,俭者贫有余;奢者心常贫,俭者心常富”“夫俭美德也,与勤相需而行者也。古人操行不同,有俭以养德者,有俭以养廉者,有俭以养生者。”[3]

兰州谚语:浓郁的方言特色

谚语的地域性,无外乎方言词语和表述方式两个方面。谚语中方言词语的大量出现,增加了谚语的亲切自然之感,更易被理解和传承,更加朴素自然。

兰州谚语中有大量的兰州方言词语出现,如“一九二九,关门闭手;三九四九,冻破茶口;五九六九,净肚郎娃娃撇手;七九八九,沿河看柳;九九加一九,耧铧遍地走”。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兰州的冬季相当寒冷,一般在零下20摄氏度左右,黄河冰封,地面冻开裂口,尤以三九、五九为冷,冻裂手足、冻破水缸之事常有。进入20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上述情况不再出现。这则谚语结合兰州的物候特点,运用兰州方言,出语幽默,概括了冬至到春分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期,同时,也是由寒冷渐变暖和的转折时期的物候特点,形成从冬至起数九个九天即八十一天的风俗,人们用它来消磨沉闷、枯寂又寒冷的冬季,是企盼春暖花开的一种精神需求,同时也是向下一代传授气候知识、物候变化、农事事项的一种渠道。“茶口”是兰州方言,即瓷器、水缸边缘。“云跑东,一场空;云跑西,水稀稀”中“水稀稀”使方言词语,是水分很多或掺杂有水分的意思。兰州方言中有不少这类ABB式的重叠结构,属于合成词中的附加式,“稀稀”充当词缀,颇有地域特色,且郎朗上口。

“狗娃草,开花花,种上麦子没麻搭”中“麻搭”是兰州方言,是麻烦的意思;“狗娃草”是菊科狗娃花属植物,一年或二年生草本,花期在7—9月。这则谚语是说白露、秋分时节,狗娃花开,种植小麦很适合。“精沟子娃娃笑衩衩裤呢”中“精沟子”是兰州方言,即光屁股;“精沟子娃娃”指赤身光屁股的娃娃;“衩衩裤”也是兰州方言,就是开裆裤的意思。这则谚语比喻自己与别人有同样的缺点,却去讥笑别人,相当于成语“五十步笑百步”的意思。这则谚语蕴含深刻的道理,告诫人们若自身不足,切莫讥笑有同样错误与不足的他人。兰州谚语用恰切的比喻、生动的形象、深刻的内涵,批评、调侃乃至嘲讽某些人的错误做法。

地方谚语是一定地域内民众共同创造、广泛流传,对世代传承的生活方式、行为准则和心理意识的反映。然而,近些年,谚语这一民间语言形式已经开始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随之而来的是地域文化的逐渐消失,已经很少有人能解释清楚这类地域语言形式。地方谚语的研究,对于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推动地方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同时也为了解、研究、探讨兰州历史文化,传播丰富的生产知识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刘守华,陈建宪.民间文学教程[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钟彩银.庆阳民间语言辑释[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13.

[3]兰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兰州市志(第五十八卷)·民俗志[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14.

猜你喜欢

谚语兰州
我的兰州梦
兰州石化推进改革正当时
外公的梦叫兰州蓝
兰州琐记
兰州炸百合
说说谚语
谚语趣画
谚语趣画(一)
谚语趣画(二)
24节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