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视野下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2023-05-08王葱侠
王葱侠
新课改的落实,需要教师提升课堂质量,着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然而,部分教师并没有重视新课改的重要意义,也没能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致使学生的数学素养难以达到预期标准。要想解决这种现状,教师就应创设出形式更为丰富的教学计划,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学生原有的学习方式,以此促进数学核心素养得到进一步提升。
有趣味的教学活动,不仅能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还能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数学是一门极其重要的学科,在传统教学模式下,部分教师仅通过讲授传递知识,并没有为学生预留出充足的练习以及思考时间,导致学生的数学学习沦为“纸上谈兵”,这不利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在现代教学背景下,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受到了广泛重视,因此教师也要根据学生的学情创设出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进行更好的学习。
一、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意义
(一)提升问题解决能力
在开展教学活动前,教师应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运用形式更为丰富的教学活动,着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促使学生能够在规定时间内掌握复杂的数学知识。与此同时,教师应将复杂的数学知识拆分成各种有趣的数学问题,让学生自主分析问题,引导学生明确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关联性,促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从另一种角度来看,数学作为一门注重思维逻辑的代表性学科,数学核心素养的落地,不仅可以彰显出数学知识的重要价值,还可以提升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二)树立学习信心
一般情况下,核心素养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的必备能力,如若学生所具备的核心素养较差,不仅会影响到学生的数学成绩,还会导致学生日后无法实现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活动时,应着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促使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准确掌握复杂的数学知识。相较于其他学科,数学学科极其严谨,如若出现各种计算步骤错误等状况,必然会导致结果出现差错,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也会失去信心。因此,教师要敢于打破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运用匹配学生发展需求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各种复杂的数学知识,从而为他们日后实现全面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三)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传统形式的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有着极强的威慑力,这就导致学生惧怕教师,无法在第一时间内提出问题。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次数较少,无形间拉开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而形式丰富的数学教学活动,不仅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还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敢于提出各种问题,消除对数学知识的各种疑惑,多方面、多角度地提升了数学教学活动的整体质量以及教学效果。
在开展数学活动时,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特点适当优化教学内容,以保证效果达到预期标准。一般情况下,大部分数学知识主要源自日常生活,这就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充分运用各种生活元素,创设出各式各样的数学问题和情境,有效锻炼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二、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一)利用数学教材,培养数学意识
新课程标准背景下,数学教学活动应以培养学生数学意识为主要任务,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优化教学模式,确保数学教学活动的整体质量以及教学效果能够充分满足学生的层级需求。与此同时,教师不能局限于板书教学,要合理運用多媒体技术,以图片、视频影像等呈现方式刺激学生的感官,吸引更多的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有效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确保学生能够准确掌握复杂的数学知识。
例如,在讲解“轴对称和平移”前,教师可以使用手机以及电脑等各种电子设备搜集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轴对称图形,运用PR、AE等软件将轴对称图形与平移知识关联起来,制成简单的视频动画,并将视频动画投放在多媒体教学设备上,学生在观看视频动画的过程中,不仅能够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还能够了解什么是平移。当学生观看完视频动画后,教师要第一时间提出问题,“同学们,视频动画中的图形有哪些相同特征?”部分学生就会回答:“这些图形在沿一条直线运动,运动后的图形与原图形并没有发生形状变化,只有位置发生了相应变化。”当学生回答完成后,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协助学生掌握轴对称以及平移的定义。此外,教师还要拓展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指出视频动画中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在哪里,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印象,还能够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
(二)巧用生活元素,创设教学情境
小学数学教材所包含的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因此,教师要想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就要根据学生的学情,合理运用生活元素,进而创设出形式丰富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活动中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应用生活元素,现已成为教学活动的重要方式。在具体开展数学教学活动时,教师应第一时间解读教材,然后让学生仔细寻找教材中的生活元素,从多方面、多角度予以挖掘,从而为学生动手能力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础。
以“方程解决问题”为例,这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为引导学生了解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以及变化规律,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以及解决问题能力,准确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数学知识对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作用价值。在正式开展数学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结合各种生活案例,创设出贴合现实生活的简易方程应用题。比如,学校食堂采购了一些黄瓜和西红柿,已知黄瓜的数量是西红柿的1.2倍,黄瓜比西红柿多6.4千克,问食堂阿姨购买了多少千克的西红柿?当问题生成后,教师应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提炼出问题中的重要信息,根据重要信息列出相应的方程式,并仔细书写计算步骤,保证最终结果与答案一致。
(三)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形成深度学习
问题是数学学科的关键内容,而深度学习源自于各种问题。在开展数学教学活动时,教师应以解决数学问题以及应用数学知识为侧重点,鼓励学生自主探究问题,在师生共同努力下得出正确答案。从另一种角度来说,形式丰富的数学问题,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进一步提升数学教学活动的整体质量以及教学效果。因此,数学教师应重视问题导学法的作用价值,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引用问题导学法,创设出各种问题情境让学生有兴趣参与。一般情况下,科学合理的问题情境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将全部的精力投入到教学活动中,保证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能够准确掌握各种较为复杂的数学知识,进而提升自身的数学核心素养。
在讲解“分数乘法”时,教师应先明确课程的教学目标,运用匹配学生认知能力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进而掌握分数乘法的运算规则,确保学生能够运用分数乘法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例如,学校图书馆共有两种类型的书籍,文艺书占总书籍1/3,科技书占总书籍1/5,已知这两类书籍共有960本,问这两类书籍各有多少本?当问题生成后,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析,提炼出问题的重要信息,并让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在教师的鼓励下,学生列出了正确算式,最终也得出了正确结果。除此之外,当学生准确掌握分数乘法知识后,教师应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复习以及练习计划,实践证明,丰富的习题能加深学生对分数乘法知识的印象。这种教学方式既能引导学生掌握数学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助力学生在日后的学习中做到举一反三。
(四)巧设益智类游戏,提升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趣味性强的益智类游戏,不仅能敦促学生主动思考问题,还能有效锻炼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然而,部分学生习惯了在教学活动中倾听教师讲解,对过于复杂的数学问题,他们难以通过自主思考得到正确答案,长此以往,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就会下降。要想解决这种状况,教师就要根据教材内容,巧设益智类游戏活动,让学生主动思考问题,有效锻炼他们的逻辑推理能力。
例如,在讲解“长方体与正方体”时,教师要重点讲解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定义,并举例说明。长方体与正方体有哪些不同,当学生初步掌握了长方体与正方体的概念后,教师将课前在网上搜集的各种长方体与正方体图片投放在多媒体设备上,要求学生判断图片中的图形属于长方体还是正方体,并将其予以归类。在归类过程中,教师要提问学生,辨别图形是长方体还是正方体的依据是什么,当画面中存在干扰图形时,学生要积极思考图形的特征,确保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有效锻炼。除此之外,当学生完成图形归类后,教师还应适当拓宽教学内容,让学生比较长方体面积的大小,并提问学生决定长方体面积的因素有哪些。如部分学生回答“影响长方体面积大小的因素有底和高,当我们知道长方形的底和高时,就能求出长方体的面积”。这种益智类教学方式,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由此可见,益智类游戏的主要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
(五)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巧设分层作业
目前,学生思维方式以及学习能力的不同,都会影响到学生的数学成绩。因此,教师应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以及学习能力实施作业分层,将作业内容按照难度等级区分开来,指导学生根据自身的运算能力选择符合自己难度的训练。当学生准确掌握了此类数学知识后,就会挑战更高难度的数学作业,在解答难度更高的数学问题时,学生不仅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还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
以“分数混合运算”为例,当教学活动正式完成后,教師应采取分层作业设计,将数学作业大致划分为基础型、拓展型以及推荐型三种类别。基础型作业针对的主要目标为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作业形式通常以练习为主,巩固学生所掌握的基础知识,让学生充分了解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方式;拓展型作业针对的主要目标为数学基础较为扎实的学生,让学生有了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学生可以自己设计分数混合运算题目,这种类型的作业不仅能够加深他们对数学知识的印象,还能够引发学生的自主思考;推荐型作业设计的主要目的在于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教师可以适当加深题目难度,推荐学生阅读一些相关材料,梳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最终由教师设计更高难度的训练题目,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
(六)营造互动氛围,引导学生参与互动
良好的互动氛围不仅能提升教学活动的整体质量,还能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所以,要想形成更为优秀的互动氛围,教师应重视互动式教学模式的作用价值,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创设出有乐趣、有意义的互动教学方式,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互动中来,使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得到进一步提升。
以“三角形分类”为例,在正式学习前,学生已经对三角形有了初步了解,不仅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找出各种三角形,还对常见的角有着一定的了解。在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观察、比较三角形角与边的特征,在谈论过程中,教师要设计相应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尽快掌握各种三角形的概念。当学生彻底学会区分直角、锐角以及钝角三角形后,教师将事前准备的道具(长度不等的塑料棒、木棒)发给学生,当教师说“我想要一个直角(锐角或钝角)三角形后”,学生要在第一时间内运用塑料棒迅速拼出相应的三角形。再以“分数乘法三”为例,教师先抛出“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接着四人小组动手画一画,并用算式表示图形,通过“以形论数”“以数表形”的过程,深化“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意义”,感知分数乘分数的计算过程。由此可见,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印象。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已然成为小学阶段的重要任务,所以,教师应跟紧时代发展的脚步,敢于打破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合理运用更加先进的教学设备,从多方面、多角度提升数学教学活动的整体质量以及教学效果。除此之外,教师还应明确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生学习情况,优化教学氛围,丰富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热爱,以达到落实数学核心素养的目标。
作者单位 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枣园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