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古诗教学中“以诗解诗”的应用
2023-05-08师琦琦
师琦琦
在成长过程中,诗歌起着抚慰心灵、激励斗志的作用。而诗词也在教学中具有重要位置,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不学诗,无以言”的教学观点。如教材所选古诗,或诠释人生哲理,或抒发爱国情怀,或歌颂山河壮丽,都是对传统文化瑰宝的学习和传承。“以诗解诗”是近年来应用较多的教学方法,它可以培养学生的知识记忆、理解与感悟能力,能提升其形象思维与逻辑推理能力。
一、“以诗解诗”内涵诠释
对于诗词歌赋,其传统教学方法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朗读,二是串讲。其中,串讲对诗歌蕴含的内容、表现力以及表现方法和篇章结构的辨识记忆有所促进,但内容相对零碎,缺乏想象与联想,情感意境不够完整。而作为经典方法的朗读,在诗歌理解方面也缺乏一定的深度与广度。
“以诗解诗”是一种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以相关诗歌作为媒介,引导学生深入诗歌意境,通过以点带面、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感受诗的美妙,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怀。钱钟书先生解读《诗经》,就把“以詩解诗”贯穿始终,古今中外的相关诗文材料,被钱钟书信手拈来,归纳类推,一一列举,互为参证。探索读者与作者情感的共振契合点和灵魂共性,梳理材料之间存系的承继渊源,触类旁通,条理分明。
简单来说,“以诗解诗”就是把在表现手法、语言、内容等方面相似或相同的已知或浅显诗歌作品,用来帮助或者引导学生学习相对比较难以理解的作品。古代诗歌具有形美、意美、音美、词美的显著特点,通过对诗歌意境的体验,积极调动己有知识积累(如画面、成语等),让想象自由奔放;调动脑中储存的素材,与学习目标进行对比分析,体会诗词的美妙意境和诗人的细腻情感。教师要进一步体现古诗“诗中有画、画中有意、意中有情”的规律,让学生体验古诗学习的诵、读、品、悟等基本环节。通过这样一种相对变通的方法去学习古诗,有助于学生文化底蕴的丰富和品性灵气的启迪,从而逐步达到全面提升文化素养的教学目的。
二、“以诗解诗”教学理论基础
(一)阶段发展认知理论
西方教育学者皮亚杰认为:小学生所处年龄段,是逻辑思维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初级阶段,小学语文教师对儿童思维能力的培养应给予足够的重视。思维能力的有序培养和良性发展,有助于词汇量的积累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人类思维发展的特性,决定了语言学习与应用能力发展呈阶段性,对古诗词的学习也具备这样一个特征。如“以诗解诗”,从积累诗词到归纳分析,继而发展到融会贯通的高层次阶段。学生无论身处哪个阶段,都要遵循阶段发展认知理论,以思维能力的发展为重点,先具备一定数量的古诗积累,再从中找到共性与规律,横向比较,深层解析。通过学习与交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
(二)模糊界定认知理论
模糊,即物质世界中两个体间没有精准的界定划分,是一种没有明确外延的概念。近现代模糊理论概念的主张,来自于美国的查德教授,但在中国的哲学体系和艺术领域早已盛行千年。儒家的中庸思想,道家的阴阳理论,国画山水的渲染手法,学习中的“不求甚解”,都是模糊概念的高层次应用。模糊概念诞生模糊语言,人们通过对模糊语言的解读与分析,从中得出个性化的非单一解答。小学生学习古诗,不需要强求一个量化的过程和标准答案。太过于规范的解读,全面完整的学习,力求句句讲透,字字求真,并不完全适用于小学生当前的学习状况,这也是一种不合理的过高要求。运用“以诗解诗”的教学方法,大致领会诗词大意和意境,不刨根问底探求微言大义,比较符合小学阶段的学习状况和要求。
(三)构建主义教育理论
相较于传统自上而下的教学方式和非黑即白的思维模式,构建主义更加自由开放。构建主义教育理论在世界范围内的流行,推动着教育改革的进程。在社会文化的情境之中,学生借助各种媒介的帮助,通过构建方式从相应的学习资料中获得进步。学生吸纳知识的途径不再是单一通过教师,而是通过自己的构建学习过程从各种途径中获得。构建主义思想认为,协作、会话、情境与意义构建是学习的四大要素,这与“以诗解诗”教育理念高度契合,在这样的一种学习方式中,学生可以更加自主地学习和探索古诗,融会贯通自己的知识体系,以达到丰富想象、加强语感、积累语言、陶冶情操的学习目的。
三、“以诗解诗”应用方案设计
小学阶段如果学习任务过于繁重,会让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所以,教师要结合“以诗解诗”开展古诗教学,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年龄特点,把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学习负担作为教学设计的重点与目标。
(一)“以诗解诗”应用设计理念
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方法,“以诗解诗”在小学古诗教学中的应用理念为:学习负担要减轻,学习质量要提高,学习速度要加快,阅读数量要增多。也就是说,古诗学习及拓展阅读既要完成更多的数量,还要加快学习速度,更要提升学习质量,同时要做到不延长学生的学习时间,不增加其学习负担。
在小学古诗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对学生进行点拨,让他们从中领悟诗人的家国情怀,进而感受中国古诗的意境美和韵律美。“以诗解诗”,旨在让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能够得到很好的发挥。学生可以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下,在妙不可言的美妙古诗意境中,发挥其创新潜能和学习主体作用。
(二)“以诗解诗”应用设计目标
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落实,小学语文教育的本质正在逐步回归。新课标中把民族文化的传承,以及学生对中国文字的热爱直接纳入教学纲领之中。要想顺利完成新课标任务,以“以诗解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是保障措施之一。其教学方案设计,需要体现以下几个目标。
第一,启迪思想,激发兴趣。广泛阅读,多看、多读、多品味,博采众长,举一反三,让诸多阅读素材之间形成相互印证,以达到激发古诗学习兴趣,启迪思想意识灵性的教学目标。
第二,诗互印证,触类旁通。熟读而精思,方得正解。小学生学习古诗,要把古诗的“诗、画、情”三大元素抓住。情在画中,画在诗中,亲情、友情、家国情等,“诗、画、情”高度统一,学生要以诵、读、品、悟等方式感知语言、情感和意境。
第三,跳跃选取,比较类推。教学过程中,诗中一些相对与主题关系不是很密切的内容,可选择性地做出取舍,以主题脉络为导向,避免学生学习出现喧宾夺主的情况。古诗素材中一些相近或是相反的主张与观点,可归纳起来进行比较类推,以此完善学生全方位的思维意识。
第四,鼓励再创,引导想象。中国古诗以情感作曲,以形象写意。深入古诗意境,就像走进一幅幅形象鲜明、多姿多彩的“丹青大卷”。诵读古诗,富有韵律,朗朗上口。教师要从语言入手,让学生理解诗句内涵,启迪关联想象,变抽象为具象,化静止为灵动,把诗文变成画面转为旋律,继而进行创造探求。
四、“以诗解诗”应用实施策略
(一)应用相同时代风格“以诗解诗”
不同时代的诗歌风格,多与其所在时代的社会风貌有着直接的关系。同一时代或比较接近的两个时代,在诗歌的文章架构、创作手法、语言风格、情感表达方面都具备一定的相似度。先秦时代,战火纷飞的时代背景造就诗经中有大量的内容都是描写戍边征战,或是歌颂诸侯争霸的丰功伟业,或是描述普通老百姓对战争的厌倦,对和平的向往,对家乡的思念。两晋时代,四分五裂的国家暂时得到统一,国运得到扭转,民生得到体养生息。追求個性解放,展示人格魅力,成了这一时代的流行主色。采菊东篱下,归隐桃源中。大唐盛世,国富民强,威加海内,八方来朝。这时的唐诗,大多大气雄浑,拥有天朝大国的气势,充满浪漫主义色彩。因为时代所赋予的自信与自豪,瀑布在诗人眼中成了银河,九曲黄河与白云连成了一片,可以说,豪情是唐诗的一张最具特色的名片。而在之后的两宋时代,由于推行崇文抑武,导致国防力量大幅削弱,大片土地沦陷于北方胡人。觉醒中的宋朝文人,所写诗词多为忧国忧民。到明清末年,国民经济发展不如从前,民生凋零,民怨难平。这个时代,诗人所表达的情绪多为批判性的。以相同时代风格的作品来“以诗解诗”,更加有利于内涵解析与理解。
(二)应用相同题材进行“以诗解诗”
中国古诗中的意向多为人们情感投射,情调意境具备独特性,是人类发展进程中文化的沉淀,一个意向即为一个独特的小世界。小学生年龄小知识积累薄,一时无法体会诗句中所蕴含的深厚情感。教学过程中,教师适时引用同类型诗句作解,有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相较于传统的逐句逐字分析,学生进入诗人内心速度更快,更能加深对作品的体会与理解。以《过零丁洋》教学为例:首先,以大家耳熟能详的歌曲《精忠报国》作为开场曲,让课堂的气氛热烈起来。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去了解文天祥是谁?零丁洋在哪里?诗中反复多次出现的惶恐与零丁,意思是否一样?一个叹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叹的是人生际遇,还是家国情怀?从这首爱国诗中,你是否有感受到碧血丹心的英雄泪?与同样类型的诗句,如谭嗣同、秋瑾、郑思肖等民族英雄面对个人生死与国家命运时,所体现出来的精神气魄是否相近相同?整个教学过程,通过走进诗人内心,感受诗人情怀(忧国忧民),锤炼精典名句(碧血丹心),最后总结提升(学习并且弘扬作品所体现出来的爱国主义精神)。
不同历史时期题材相同的诗句,经课堂引用产生和谐共鸣。学生学习兴趣得到激发,爱国情怀得到培养,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三)应用同时期作品进行“以诗解诗”
云雾之中看山,不同的角度会呈现出不同的状况。诗歌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它的主题会与当时的时局有一定关联。同一时期的不同作品,在主题的表达上往往比较接近。学习古诗时,通过对同时期作品的解读,更能领会目标作品的信息元素,感受诗人的情怀与思绪,完成知识的拓展与迁移。以学习《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为例:教师先做一个新课导入,在黑板上写出《示儿》《书愤》《诉衷情》等同时期诗作,提问学生能背诵其中的哪首诗。让学生对这些诗做一个背景了解,看诗与诗有什么共同之处和内在联系。诗中所描述的场景为:外族入侵,国破家亡,兵祸不断,流离失所……如果大家生活在那个年代背景下,会是怎样一种悲怆绝望的心情。一个空字,表现了诗人的情感变化,从满怀希望的盼望,到一点点失望,再到彻底的绝望。也许学生会问,国家陷入这样一种境地,当时的王师都做什么了?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题临安邸》中找到答案,王师在江南醉生梦死。而当时的敌人又在做什么?从《题画屏》中可以得知,金兵(王师的敌人)己经铁蹄南下立马吴山了。由此可见,面对无能的王师,悲惨的百姓,凶残的敌人,难以扭转的时局,爱国诗人陆游会是什么样的一种心情。
同时期作品的解读应用,给学生展示了一个多维时空,教学效果的优化是显而易见的。
(四)应用同一作者作品进行“以诗解诗”
人的一生就是一场戏,有开幕有发展,有高潮有结局。同一作者不同人生阶段的作品,可以从中提取到更多、更完整的作者个人信息,从而作品内涵的挖掘更具有真实的时局性。以《诉衷情》的学习为例:先从题目来了解诗词的大概意思,它是一首表达内心情感思绪的作品。光从题目字面了解,这似乎是少年少女会拥有的情绪,作者当时已是年过七旬,一个本该在家享受天伦之乐的人,结果天边一声雁叫,却招致满腔愁绪。怎么会有这样的情绪体现?我们可以从诗人的另一首作品中找到原因所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这首貌似记录天气的作品,其实写的是人生风雨和家国大事。两个作品中不约而同地出现一个“梦”字,是指何意?难道仅仅是描述这一现象?当然不是。同一个人,不同的年龄,不同的时代,不一样的梦境,不一样的梦想。作者在临死前,写下千古绝唱《示儿》,一个八十五岁的老人,几十年如一日,做着收复中原的梦想,最终也没能实现,只能寄希望于死后来生,这是何等的悲凉!从他人生最后一首诗再倒过来看《诉衷情》,四十四个字最终可以用三个字来概括“梦、泪、空”。陆游这一系列诗中,“梦、泪、空”三字始终是重要的信息表达。为复兴而梦,为苦难而泪,因现实而空。然而,既便泪流不止,既便空空如也,也始终不能改变作者拳拳爱国心。
以人物为轴,连接各个时期,让作者的形象立体起来,思绪情感饱满起来。作者与读者之间,跨越时空,引发精神共鸣,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维度和学习质量。
(五)应用不同类型的作品进行“以诗解诗”
不同类型的作品,不同内容的诗词,不同的意境,不同的画面,不同的表达,不同的作者,不同的风格等,放在一起进行解读,会让学生眼前一亮,兴趣陡增,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比如,学习黄春雷的作品《再回首》,针对小学学习即将结束这一情况,让学生在古诗中找到能够表达自己六年校园生活感受的诗句。让大家回顾一下,这几年学习了多少首古诗,又学习了哪些类型的古诗。如描写山水田园的《四时田园杂兴》《池上》、咏物言志的《石灰吟》《竹石》、边塞抒情的《出塞》《敕勒歌》、离别感慨的《送元二使安西》《送别诗》等,不同的诗词,不同的背景,不同的作者,表达了哪些不同的情怀。同样是描写出行,李白为什么既有《蜀道难》中“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惆怅,又有《早发白帝城》里“千里江陵一日还”的惬意?这样“杂烩式”的解诗,中心明确,思路清晰,繁而不冗,相辅相承,在小学古诗学习中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作为一种新型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以诗解诗”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化学习维度,提高教学质量。教师要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设计出科学的应用方案并严格执行,以此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 甘肃省天水市罗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