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叶金:以苍茫天地为床,以大漠雪山为枕的摄影人

2023-05-08叶金

旅游世界 2023年5期
关键词:古道摄影

一棵树

我是叶金,新疆喀什自由摄影撰稿人,从事摄影二十多年,风餐露宿跑遍南疆搞创作。入荒野,寻古道,以苍茫天地为床,在村落街巷寻真情故事;探河源,走冰川,以大漠雪山为枕,在风尘绝境觅旷世景观。长期行走与拍摄,积累的不光是素材和经验,更有感悟与情怀。

新疆喀什特殊的地理人文环境,是能触动我心灵、填饱我空虚的精神皮囊的地方。所以我不停地行走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用双脚去丈量,用双眼去发现,用双手去记录,才有这些充满西域风情的图片和文字。我深沉地爱着这片土地。

我的摄影是在照相馆当学徒学出来的,从木头大座机,头蒙一块黑布,用两千瓦工地灯管烧烤式照相开始的,后来陆续使用120 海鸥、135DF和电子闪光灯,2000 年后开始使用数码相机。

我的摄影初衷其实很简单,就是为了生活。那时候,从部队退伍到地方,辗转几个工作单位后,都不尽如人意,待遇也比较低。养活自己都困难,更不要谈成家立业了。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街面看到一家照相馆,门前橱窗的摄影样片让我眼前一亮,十分喜欢。就这样开始了拜师求艺的过程,学艺三年、谢师一年,这是过去师徒传承手艺的传统。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我开始学习摄影,那时叫照相。当学徒从打扫卫生开始,厅堂座椅、门前屋后、洗衣做饭。我的军旅生涯的本色,颇得师父喜欢,给予了很多的偏爱,眼疾手快,吃苦耐劳、勤奋好学是部队大熔炉锻造的基础,这些老本直到现在我还在享用,并且随着岁月的磨砺,不但没有透支还在增加。

偷学手艺,这是很多学徒的本能,我也不例外。白天看师父和师兄师姐们拍摄、暗室冲印相片,晚上下了班我就自己买了简单的材料开始琢磨。就这样半年后的一次偶然机会,所有人都还没上班,店里来了一位八十多岁的维吾尔族老奶奶要拍照,我告诉她我学了半年还没有给顾客拍过照,陪同老奶奶一起来的老人的儿子告诉我,你拍吧,不用怕,拍不好我们也不怪你。那时候刚开始使用彩色胶卷拍摄,胶卷特别金贵,我也不敢多拍一张,就按了一下,怕浪费了胶卷,也怕师父生气。等到师父冲洗照片的时候,那张特写的维吾尔族老奶奶的7 英寸相片,在师傅的手里来回翻看了几遍,我在旁边吓得后背都湿了,师傅问谁拍的,我怯生生地说是我拍的。師父回了一句,“从今天起你可以摸机器,可以给顾客拍照了”。当时我的心里无比激动,因为等待照片的那几天,我大气都不敢出,一直担心如果拍砸了,师父会不会把我扫地出门。

后来那位老奶奶的儿子说那张相片他们全家都特别满意,还另外花了100元冲印了一张24 英寸的照片,用精美相框装裱起来。那个年代的100元是照相馆两天的营业额,第一次的拍摄经历真的让我终生难忘,给我很大的鼓舞。这也许就是我从照相到后来的摄影的一个启蒙吧。

葱岭河谷

说实话,我没有什么喜欢的摄影师,但我在部队复员前学习过画画。当时部队为了培养军地两用人才,会培养一些专业人才,所以我在军旅专业画家的指导下,学习了三个多月的素描。这段学习经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深深影响了我。也可以这么说,这段经历对我的摄影给予了最好的托底与铺垫。

如果说,当初照相是为了养家糊口,至于摄影,有时候我也会问自己,为什么不去喜欢别的,非要喜欢这个过去冷门的要死,当下又没节制疯狂的东西?后来总结了一下,我觉得摄影对于我来说,或许是一种自己对事物认识的表达方式。如果说我摄影的师承关系的话,我是军旅摄影家袁国祥将军的徒孙,都跟“军”字有关联。

谈不上什么喜欢不喜欢,起初属于“杂食动物”,拍摄的范围比较杂。后来比较侧重拍一些人文纪实和地道风物。我喜欢用图片去诉说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发展变化的故事,让图片纪录成为历史推进进程节点中唯物辩证的辅助资料。因为摄影的手段,既能让昨日直观再现,也能利用摄影的特殊性从具象、抽象、意象再回到本真来讲述图片背后的故事。

如果说摄影风格的话,用图片讲好故事是我自始至终努力追求的风格。

帕米尔之秋

走过高原圣湖

塔什库尔干河

苏巴什(水源头)

2009年,在帕米尔高原和喀喇昆仑山腹地,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马尔洋乡皮勒村密斯坤大队和达布达尔乡热斯卡木村拍摄纪录片《千里求学路》,这次的前期拍摄我一个人完成了视频、图片和文字的采集,那是一次让我终生难忘,并且随着深入跟进,心绪此起彼伏的拍摄……当然,我也忘不了我在托尔皮达坂缺氧加体力透支直至吐血的情景。

收获的不光是快乐激动,还有真诚。2022年4月底5月初,我有幸参加了喀喇昆仑乔戈里古道综合科学考察,这是我第二次参加大型科考活动,第一次是《河源·古道》多学科科学考察。

有意思的是,在这次的古道考察中,我们的驼队保障是由塔县热斯卡木村的驼队担任的。无巧不成书啊!我在乔戈里峰下竟然和我2009 年拍的纪录片《千里求学路》中的两位“主人公”见面了。在万山之祖的乔戈里峰下我们三位激动不已地回忆着过去的点滴时光,当年的卡车司机其拉克,这次是驼队保障的队长,另一位就是当年我们千辛万苦接出大山去上学的小朋友米尔扎,他去年大学毕业了,这趟乔戈里之行返程后他便成了村里的一名干部了。当年的小伙子已成老练的中年,当年9岁小童现在已是22岁即将成家立业的小伙子。再看看,热斯卡木村现在发展的像个小城镇,人均收入在塔县应该是最高的,人人精神饱满,个个衣着时尚,每家每戶家用电器样样俱全,对于我来说,这就是最大的收获。我高兴!我骄傲!

现在不是提倡文创、文旅么!我想还是“文”字当先。多关注人文风情,地道风物,拍风光的摄影师已经太多了。

我是一个自由摄影人,说起自由实际也没有多少自由,毕竟家庭生活要放首位,至于摄影目标就是:回头看,必须回头看,毕竟我也拍摄了二十多年,多少还是有些值得回味的人和事,通过对比的方法把一些摄影的精髓、感悟呈现出来。然后整理成一本书或者笔记什么的。

最近我在整理写作《仰止昆仑——我在天边地头去看看》喀喇昆仑乔戈里古道科考笔记,其中有这么一段话:“我的摄影图片是建立在地理、地质、人文与自然关系基础上的,所以喜欢以天地人物的关联对应来展开我摄影图片背后的逻辑关系。”也就是说,摄影师除了技术外,还要多学习,感悟,把格局、视野放大。

我常想起小时候语文老师在课堂上一本正经给我们布置作文:《我的妈妈》、《我的爸爸》、《我的祖国》。也就是说要有家国情怀,要有悲天悯人之心。其次就是多拍、多看、多思。

喀喇昆仑山特拉木坎力冰川

猜你喜欢

古道摄影
茶船古道长又长
走古道
古道鸡鸣
五十都 古道上的古村落
WZW—bewell摄影月赛
WZW—bewell 摄影月赛
最美的摄影
访茶马古道
摄影月赛
摄影42℃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