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头雁”学习归来

2023-05-07冯春久

农村.农业.农民 2023年8期
关键词:刘刚头雁豇豆

文/本刊记者 冯春久 丁 浩

头雁先飞,群雁齐追。

4 月8 日,由河南省农业农村厅主办、河南农业大学承办的河南省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培训班结业。110 名来自全省各地经营能力强、示范带动效应广、自我提升意愿足的产业带头人“取经”而归。作为“头雁”,学成归来后,他们将如何带领更多的“群雁”展翅高飞?对此,记者进行了探访。

经营农机显身手

打铁要趁热。

“头雁”项目培训一结束,经河南农业大学教授牵线搭桥,清丰益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占杰顾不上回家,就赶赴漯河市临颍县洽谈春季小麦“一喷三防”合作事宜。

“培训班上,经过教授授课了解到,临颍县‘麦椒套种’面积逐年增加。于是,我就及时购买了适合‘麦椒套种’地块、用于‘一喷三防’的无人机。信息就是商机,抢先方能占领市场。”张占杰告诉记者。

张占杰是濮阳市清丰县马村乡大张家村人,出生于1989 年,2016 年毕业于河南城建学院。出身于农村的他,从小就对农业、土地感兴趣。

为了让左邻右舍告别“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人工耕作,张占杰在大一时就利用奖学金和摆摊卖袜子的收入,买了一台收割机。除帮助邻居和亲戚收割作物,他还雇用农机手对外作业,挣取服务费。

张占杰的创业之路由此开始。

张占杰学的是工程造价专业,大学毕业之后,有多家公司高薪聘用他。但是,他始终认为,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农村是可以大有作为的。于是,他放弃在城市发展的机会,回到了农村。他注册公司,先后购买了农机产品中的“奔驰”美国约翰迪尔农机16 台、无人机32 台。小小年纪就拥有这么多农业机械,让张占杰在当地小有名气。

张占杰驾驶无人机进行飞防植保服务 供图/丁 浩

目前,张占杰的公司主要从事无人机销售、培训、售后,提供无人化农场建设整体解决方案以及农业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等农业大田种植方向的专业化社会服务相关工作。公司每年统防统治社会化服务面积30 万亩次,农业机械化耕、种、收托管服务15000 亩次,年利润达60 万元。

作为一名从农村走出来的大学生,张占杰始终不忘社会责任。他优先安排5 名曾经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就业,农忙时节带动40 多名村民务工。

记者采访时,56 岁的村民李兴正在厂房里配农药。作为公司元老级人物,李兴一直在张占杰的公司务工。这个曾经因病、因学致贫的贫困户,自从上班后,每天平均能挣得工资130 元,足够养活一家人。

“通过‘头雁’项目培训,让我眼界大开。比如,河南农业大学教授讲的相关部门正在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这就要求我们改良播种机,以适应市场新需求。教授们经常在微信群给我们分享他们所掌握的最前沿的信息和技术,有助于我们认清市场。有了教授们的建言献策,我们对企业的发展更有信心了。”张占杰说。

古枣园里寻商机

来自河南省灵宝市的赵启辉,也是此次河南省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培训班的学员。他1997 年毕业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1999 年在广州市成立高端进口建材公司。

出于对家乡的热爱,前几年,赵启辉放弃顺风顺水的事业,回到家乡成立灵宝好阳果品合作社和河南百亩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他在三门峡沿黄生态廊道灵宝市大王镇后地村建设了民宿并承包了200亩古枣林,以保护和发展古枣林为目的,带领村民发展大枣产业增收致富。

据了解,后地村土质为沙壤土,特别适合大枣种植,其种枣史最早可追溯到唐宋时期。最引人关注、最有文化底蕴的,是村里那片明清古枣林。在数十年新栽枣树的拱卫中,距今约500 年、近6 万棵的明清古枣林,就像村里的智慧老人,一直默默护佑着后地村百姓。

古枣林一角 供图/丁 浩

后地村所产大枣色红、个大,肉厚、核小,甘甜味美,营养丰富。1914 年,以后地村为代表的灵宝大枣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夺得金奖。2000年,在全国农产品博览会上,又以独特品质夺得红枣金奖。

枣树耐旱涝,生命力极强,种植效益比种庄稼好得多,故一直受到村民喜爱。在2000 年前后,后地村大枣平均能卖到12 元/公斤。经过加工包装成礼品,则能卖到30 元/公斤。后地村一度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村民人均年收入高达万元。那时,村里女孩不外嫁,村外姑娘托亲拜友想方设法要到该村寻婆家。

然而,近年来,全国各地大枣产业迅猛发展,尤其新疆大枣、新郑大枣等品牌红枣接踵而至。灵宝大枣受到冲击,价位直线下降,农民收入随之锐减。

赵启辉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如何从单一的卖产品向卖风景、卖体验转变?他苦苦探寻。

“在古枣林里我们投资了一些微景观,便于游客欣赏和打卡留念,还建设了一些儿童游乐设施。现在周末游客很多,村民在此拍抖音卖货的也不少。”赵启辉介绍说。

目前,赵启辉发展民宿23 间。这些民宿都是利用农村平房顶闲置空间搭建的轻质节能结构的房屋,既解决了农村平房顶的隔热防水问题,也给村民增加了一些收入和就业机会。有了游客入住,村民们开始售卖小吃和特产。

“另外,我们还开发了蒸枣等产品,建设枣干厂一座。这样不但提升了大枣的附加值,还给留守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2022 年,我们总共销售蒸枣30余万元,支付人员工资10 多万元。仅去年我们收枣就给部分村民增加了两三万元的收入。他们以前都是按2 元/公斤左右的价格就把枣卖给外地客商了,我们就地收购按7 元/公斤的价格。今年,村里人种枣的积极性明显高了很多。施肥、浇水、剪枝投入也大了很多。”赵启辉进一步跟记者说道。

河南省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培训班学员代表座谈会暨专家面对面服务指导活动给了赵启辉很大启发。

在会上,河南农业大学副校长刘晓永介绍,河南农业大学的“头雁”项目培训将进一步聚焦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前沿及农业科技创新应用,着力破解产业链、价值链提升难点问题,为各位学员提供科研后盾和支撑。

“刘校长的话给了我极大勇气。我正积极邀请河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的教授给予我全方位的指导,准备投资1000 万元,利用红枣发酵制品,建设酒厂和醋厂。可以说,这次培训让我收获满满。”赵启辉对古枣园未来发展信心满怀。

干菜做成网红货

“免费给你66 亩地种豇豆,你搞不搞?前期所有的投入都算老板的,你只要安排工人和做好田间管理就行。豇豆收获后,所得利润五五分成。这样的好事,你愿意参与吗?”4 月9 日,信阳市平桥区查山乡从事干菜茶加工的刘刚在“头雁”项目培训结束后第二天就在抖音平台推广豇豆种植。

“马不停蹄,时不我待。”刘刚告诉记者,经过培训,他头脑清醒,思路明了,胆子更大了,今年无论如何也要扩大豇豆种植规模。

刘刚之所以这么敢闯,得益于河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教授李瑜的一席话。

刘刚出生于1986 年,毕业于郑州大学。毕业后的10 年,他一直在郑州市从事企业管理与策划工作,每年能有100 多万元的收入。

每当回家过年时,刘刚看到街坊邻里生活条件并没有多大的改善,他的心里就不是滋味。因此,他下定决心,辞去高薪工作回乡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

刚开始,他不知从哪儿入手。有一次,他发现乡亲们每年夏季都要采摘新鲜豇豆晒干,留着冬季缺菜时吃。

“不起眼的干豇豆在农村可能不值钱,但在城市却稀奇得很,郑州有些饭店推出的干豇豆焖肉很是畅销。何不从干菜做起呢?”刘刚思考着。

于是,在2021 年6 月,他拿出积蓄,投资300万元,成立了信阳万惠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公司占地5000 平方米,专业生产干豇豆、萝卜干、马齿苋、芝麻叶等干制蔬菜及香菇、花菇、黑木耳等干制食用菌。此外,还生产桑叶茶、菊花茶、荷叶茶等。

目前,该公司拥有干制蔬菜(含食用菌)、代用茶标准化生产线各1 条,日最大加工量15 吨;有700 立方米保鲜库1 座,可储藏200 吨新鲜蔬菜;拥有完善的包装设备设施,日包装量10000 包。

刘刚(左四)参加信阳市平桥区农产品创意大赛供图/丁 浩

公司虽然建立起来了,但在发展中也遇到了不少难题。规模生产不等同于手工作坊,量小好控制。在豇豆烘干的时候,如果温度掌握不好,颜色就会变黄。这一问题一直困扰着刘刚,让他不敢贸然扩大生产规模。

此次“头雁”项目培训会上,刘刚有幸结识了李瑜教授。

记者了解到,李瑜教授领衔的河南农大果蔬研究团队拥有最先进的果蔬色泽保持技术,目前已经攻克护色关键技术。经过不同的护色处理,果蔬干制品的色泽保持得很好,甚至比鲜果的色泽还要好。

这一消息让刘刚喜出望外。

“此趟不虚此行。后续,我将加强和李瑜教授联系,适时请她去公司指导。有了河南农业大学这个坚强后盾,我不愁企业做不好。”刘刚说道。

4 月10 日,刘刚告诉记者,晚上他们公司有一场直播带货活动,邀请记者现场观摩并提提意见。

作为网红的他,也履行了当初的诺言。如今,他发展抖音网红直播卖货及抖音达人带货模式,采用“电商+工厂+基地”模式,间接带动800 名村民从事蔬菜种植、采摘、加工、直播带货等业务。村民不仅把山货换成了钱,还获得了就业机会。刘刚,这名“头雁”正在用他的智慧和力量,带领村民在产业发展道路上振翅翱翔。

猜你喜欢

刘刚头雁豇豆
夏季当家菜——豇豆
绿水青山 朗朗乾坤
全球高通胀和货币政策转向
头雁
头雁之歌
吴效科:担起头雁的责任
抢飞的“头雁”
Informations pratiques Recettes chinoises
豇豆新品种连豇3号的选育
高架牵引豇豆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