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南州中藏药材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2023-05-07胡双明,王彦军,陈玉花

甘肃农业科技 2023年4期
关键词:甘南州刍议发展现状

胡双明,王彦军,陈玉花

摘要:科学有效的发展中藏药材产业,对甘南州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了给甘南州中藏药材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思路和方案。通过文献检索与研读, 分析了甘南州中藏药材现有资源特征、人工种植情况和中藏药材加工现状,并针对野生资源保护、中藏药材种植、中藏药材深加工和品牌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甘南州中藏药材产业发展对策:加强野生濒危药用植物资源保护措施,加快人工驯化步伐;合理布局,因地制宜推行GAP生产;加大科技投入,延伸产业链条;提升药材质量培育,突出区域品牌特色等。

关键词:甘南州;中藏药材;发展现状;刍议

中图分类号:S56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7-2172(2023)04-0300-05

doi:10.3969/j.issn.2097-2172.2023.04.002

Development Statu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Chinese

and Tibetan Medicinal Materials Industry

in Gannan Prefecture

HU Shuangming, WANG Yanjun, CHEN Yuhua

(Gannan Prefecture Agricultural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 Hezuo Gansu 747000, China)

Abstract: The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and Tibetan medicinal materials industr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Gannan Prefecture. In order to provide ideas and plans for the health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and Tibetan medicinal materials industry in Gannan Prefecture, through literature review, the existing resource characters, artificial cultivation, and processing status of Chinese and Tibetan medicinal materials in Gannan Prefecture were analyzed. Aimed to the problems in wild resource protection, cultivation, deep processing, and brand building, th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f the Chinese and Tibetan medicinal industry in Gannan Prefecture were proposed in aspects such as strengthening measures for protecting wild endangered medicinal plant resources and accelerating the pace of artificial domestication, rational layout according to local conditions and promoting the GAP production, increasing investment in technology and extending the industrial chain, and enhancing the cultivation of medicinal material quality and highlighting regional brand characteristics.

Key words: Gannan Prefecture; Chinese and Tibetan Medicinal material; Development status; Opinion

中药材是我国传统中医药重要的物质基础和现实载体。在新时期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医疗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的大背景下,全社会对中医药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对中药材及相关产品的需求量与日俱增[1 ]。甘南州地处青藏高原北半坡,自古以来为中藏药材主产区之一,也是甘肃省主要的药材产区。甘南州中藏药材不仅种植历史悠久,而且药材种质资源品种多、分布范围广、产品质量好[2 ]。高海拔、强紫外线、黑土层深厚等优势,为甘南优质道地中藏药材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环境[3 ]。但由于地理区位偏远、基础条件薄弱等不利因素的影响,甘南州在中藏药材种质资源保护、人工种植、产地加工、销售等环节还存在很多问题。我们在对甘南州中藏药材产业现状进行调研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当地中藏药材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1   甘南州中藏藥材产业现状

1.1   甘南州资源丰富, 种类繁多

甘南州气候与植被的垂直分布特征明显,生境复杂多样,藏药植物种类繁多、资源丰富[4 ]。常见中药材及藏药材850多种,占全国野生藏药植物种质资源的30%;常规人工栽培品种有20余种。甘南地处青藏高原东部、黄土高原和陇南山地的过渡地带,气候类型丰富,结合药材本身的生物学特征,全州可以划分为3个中藏药材资源生态区。一是青藏高原东部高寒阴湿地带,包括合作市、夏河县、碌曲县、玛曲县,该区域的中藏药种质资源有唐古特大黄、党参、独一味、手掌参、狭叶红景天、冬虫夏草、雪莲花、藏木香、鞑新菊、甘松、藏茵陈、翼首草、松香、麻花秦艽、宽叶羌活、雪上一支蒿、龙胆、川贝母等,人工种植的品种有唐古特大黄、独一味、川贝母。二是青藏高原过渡地带,包括卓尼县、临潭县温带半干旱栽培区。该区域的中藏药种质资源有当归、党参、蒙古黄芪、柴胡、独活、丹参、川赤芍、桃儿七、牛蒡、唐古特大黄、宽叶羌活、麻花秦艽、黄精、雪上一支蒿等,人工种植的主要品种为当归、蒙古黄芪、党参、柴胡、唐古特大黄等。三是舟曲县、迭部县山地亚热带、暖温带栽培区。该区域的中藏药种质资源有红芪、纹党、猪苓、铁棒锤、板蓝根、款冬花、牛蒡子、白及、黄芩、半夏、淫羊藿、重楼、升麻、两面针、连翘、川芍药等,人工种植的品种主要是纹党、红芪、板蓝根、猪苓、重楼、白及等[5 ]。

1.2   种植面积迅速扩大, 品种类型逐年增加

近年来,在种植业比较效益的影响下,农牧民自发调整优化种植结构的意愿增强,中藏药材的种植由原来靠政府引导、下指标、定计划转为自觉行动。到2022年,中藏药材产业已覆盖全州7个县(市)、82个乡镇,种植面积突破1.787万hm2,产量5.446万t左右,产值接近8亿元(表1)。形成了以临潭县、卓尼县、舟曲县为主的优势主产区,以迭部县、合作市、碌曲县、夏河县为主的示范推广区[6 ]。种植品种也在逐年增加,由原来少量种有柴胡、黄芪、当归、党参发展到现在的当归、黄芪、党参、唐古特大黄、柴胡、羌活、板蓝根等多品种格局。通过20多年发展,甘南唐古特大黄产业链基本形成,并建成了储藏能力达3.5 t的国家中藏药材仓储物流基地。在农区部分乡镇,中药材种植面积占农作物种植面积的40%,种植结构不断调整优化,种植效益不断提高,已成为农牧民经营收入的主要来源。

1.3   中藏药材加工企业起步良好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和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甘南州在中藏药材产地初加工方面也有了较快的发展。中藏药材生产从业者多半以勤劳朴实的藏族群众为主。由于多以秋季采收为主,甘南州秋季短暂,气温下降迅速,多由合作社提供农机农具统一快速采挖,并收购农户种植的鲜药材,运输至合作社集中清洗、挑拣、烘干、仓 储[7 ]。散户种植由农户自己采挖、晾晒,根据市场行情选择趁鲜或者晒干后零散销售至合作社。现已培育形成甘南百草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卓尼县九峰生态药业有限公司、临潭县鸿飞中药材开发有限公司等多个骨干企业,对当地中藏药材规范化种植及专业化产地初加工示范带动作用显著。

藏药加工方面,全州从事藏药种植、加工的藏药企业54户,其中3户已通过GMP认证,甘南藏药制药有限公司、甘南佛阁藏药有限公司、合作市卡加曼藏药开发公司。另有藏医院制剂室6家,合计从业人员300余人,开发出了独一味流浸粉、仁青芒觉胶囊、红花如意丸、洁白丸等一系列深受市场欢迎的藏药产品。能批量生产300多种优质、高效、安全的常用藏药制剂和70多种名贵藏药,70多种藏药已取得批准文号。藏药“独一味”药材流浸膏已通过初步论证投入生产,红景天相关保健产品也已经进入市场。甘南州吉祥香巴拉旅游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和玛曲县黄河首曲药源开发有限公司是以藏药材为主的保健品、特色旅游产品开发生产的厂家。两家企业生产的“吉祥香巴拉”和“百治雅”牌香巴拉珍宝胶囊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颁发的保健品批准文号[8 ]。

2   甘南州中藏药材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問题

2.1   野生药用植物资源濒危形势严峻, 保护及人工驯化滞后

甘南州海拔高、地域广阔,自然条件严酷,珍稀野生药用资源分布广泛。植物种群密度小,地处边远,交通不便。目前仅建立了尕海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青藏高原甘肃贝母、独一味、麻花秦艽、红花绿绒蒿等珍稀濒危药用植物,其他区域尚未建立有效的自然保护区,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无限制、掠夺式、毁灭性的滥采滥挖现象比较严重,导致部分珍稀濒危药材如冬虫夏草、独一味、川贝母、红景天、桃儿七等野生资源锐减。野生药用植物生物习性特殊,种子休眠期长、存活率和萌发率低、繁殖能力弱、生长周期长及生长发育对环境条件要求苛刻,原生资源相对不足,加之政策资金对该领域的支持力度不大,相关基础性研究不能持续开展,人工驯化进展缓慢,不能够大面积推广种植,导致市场供求矛盾突出。近年来,甘肃民族师范学院高寒生态研究所和甘南州农业科学研究所已对狭叶红景天、川贝母、独一味等道地、珍稀、名优中藏药材不断进行引种及驯化栽培研究,但尚未大面积推广。

2.2   种植规模化、 标准化程度低

甘南州除西北部为广阔的草甸草原外,其他地区均为丘陵山地,中藏药材种植基础条件相对薄弱,药材种植多分布于各山区,以群众零散种植为主,难以实现机械化作业,生产规模很难提高。除党参、当归等大宗中药材品种外,中药材规模化种植主要依赖大田作物的种植经验,大多数药材仍处在经验型栽培阶段,中药材种植和栽培技术不完善,相关研究不足[1 ],地方质量控制标准不健全。优质种子种苗繁育基地规模不足,新品种普及推广力度不够[9 ]。常年的连作和农药化肥的不规范使用使得土壤生态环境退化,导致药材产量不高,质量参差不齐,严重影响药农收入。

2.3   深加工程度低, 科技含量不高

甘南州中藏药材种植面积近年来成倍增加,但中藏药材加工企业总体投入不足,规模小,加工增值率低[10 ]。现有中藏药材产业链条短,大部分以出售原料药材为主,经济效益更多的流向后端工业企业。现有的加工方式主要为采后清洗、挑选、切片和饮片加工,中藏药材有效成分分离提取等精深加工企业较少,加工量不足[11 ]。同时,本地企业资金投入不足,加工设备落后,生产环境简陋,工艺流程简单,科技含量不高,更多的是作坊式的生产模式。所产藏药品种主要以丸剂、散剂为主,剂型落后,整体产业尚处于产业链低端,产业链条短,科技附加值低,对全州GDP的贡献小。深加工环节缺乏高层次、复合型的新产品研发设计及产业化领军人才。

2.4   品牌建设滞后, 市场竞争乏力

近年来,全国中药材市场蓬勃发展,极大地带动了甘南州中藏药材商业化的繁荣。然而,大多数企业还是以低水平的产地初加工和原药材输出为主,组织经营模式滞后,品牌建设空间不足。药材种植区大部分农户不善于利用网络媒介来获取市场信息和拓宽销售渠道,仅仅依靠线下药商单向销售,市场融入不够。加之药农过度追求产量而采取不科学的种植管理方式,导致药材质量备受影响,对品牌建设产生了很大的冲击。相比于毗邻的定西市打造的“岷县当归”“陇西黄芪”“渭源党参”等品牌,甘南州中藏药材品牌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品牌建设的短板使得甘南的优质地产药材不能被外界所熟知,销售途径单一,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这与庞大的中藏药材种植规模严重不对称。

3   甘南州中藏药材产业发展对策

3.1   加强野生濒危药用植物资源保护,加快人工驯化步伐

野生药用植物资源是发展中医药的瑰宝,科学合理地开发和利用野生药用植物资源,是保障中医药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甘南州野生中藏药材资源种类繁多,有许多面临资源枯竭,应当明确当地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种类和分布区域,摸清各个种类的资源量信息,建立资源储量数据库。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等加大对濒危药用植物的人工驯化研究,对药源紧缺或濒临灭绝的藏藥材品种进行引种驯化栽培,以有效保护野生藏药材资源和实现生态环境平衡[4 ]。积极拓展资金筹措渠道,必要时建立珍稀濒危野生植物种群扩繁和迁地保护中心,开展珍稀濒危野生植物人工培植扩繁、种质资源保存等工作,加大对野生中藏药材物种的救护、人工培植、种质资源保存和开发利用。对于人工驯化成功的品种应加快示范推广和扩大种植规模,减少对野生药材的依赖。

3.2   合理布局, 因地制宜推行GAP生产

基于甘南州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应该遵循天然道地性准则和科学规律,促进道地和优势地产药材向最佳适宜区集中,不断提升种植基地标准化、集约化生产水平[12 ]。在全州3个不同药材生态区域内,突出重点品种培育,进行集中连片规模化种植。深入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为中藏药材机械化种植奠定基础。倡导“企业+合作社(农户)+基地”的“宕昌模式”,整合社会不同群体的资源优势,以抱团取暖式的思路壮大产业群体,提升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在中藏药材基地建设中的带动引领和示范作用。加强GAP基础知识的宣传和培训,培养一批中藏药材栽培方面的土专家、土人才,推行中药材GAP生产模式,实行“六统一”(统一规划生产基地,统一供应种子种苗或其他繁殖材料,统一化肥、农药等投入品管理,统一种植或者养殖技术规程,统一采购与产地加工技术规程,统一包装与贮存技术规 程)[13 ]。

3.3   加大科技投入,延伸产业链条

牢牢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多方筹措资金,首先加大在中藏药材加工端的投入,完善加工配套设施,建立规范标准的产地加工企业,牢牢抓住甘肃省大宗地产中药材趁鲜切制的有利时机,提升当归、党参、黄芪、大黄的加工产能。积极改进加工技术,延长产业链,增加药材的附加值,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同时,依靠甘南州良好的经商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吸引一批专业技术过硬、实力雄厚的企业到甘南投资建厂,“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改善甘南州中藏药材加工产业格局。其次要加大中药材加工科技投入,积极发展小包装饮片、配方颗粒、超微饮片等现代中药饮片,以优质中药材为原材料制作成中药制剂、保健品、食品饮品、日用品、化妆品等与中草药相关的农产品和轻工业品,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科技含量,实现道地及大宗药材饮片现代化发     展[14 ]。

3.4   提升药材质量培育, 突出区域品牌特色

大型龙头中药企业的品牌影响力大,产品附加值高,原料需求量大,是提升中药材发展水平的关键[15 ]。应紧紧依靠全州“五无甘南”生态环境建设政策的实施,推广中藏药材无污染、无公害栽培技术。以企业+科技+基地的形式建立一批绿色优质的中藏药材标准化药源基地,实行订单式、优质优价,通过统一供种供苗、统一施肥施药、统一采收、统一初加工、统一贮藏来控制生产过程,从而达到控制药源质量的目的[16 ]。建立健全中药材质量溯源体系,规范全州中藏药材种源采购、种植和采收等环节的流程,达到来源可追、去向可查、责任可究。品牌既是生产力,也是竞争力。在积极开展中藏药材种植“三品一标”“三无一全”等各类优质药材品牌认证的同时,要把宣传作为推进产业发展的有效手段,加大投入力度。积极发挥合作社、协会等组织的协调作用,组织企业、经营大户、药农等举办药材交流会、药材博览会等,多种形式展示特色中药材[17 ]。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全面构建以中藏药材区域公用品牌为引领、企业商标品牌为支撑,共同打造、共建互认、协同发展、相互赋能的品牌体系,为扩大甘南州地产中藏药材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刘锦晖,陈文杰,王建连,等.  甘肃省中药材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  甘肃农业科技,2021,52(7):81-85.

[2] 杨班代,敏玉霞.  卓尼县藏中药材产业发展问题研究[J].  农业科技与信息,2015(18):16-18.

[3] 韦德占.  雪域甘南药材飘香[N].  甘肃日报,2022-12-28(008).

[4] 何淑玲,马令法,常毓巍,等.  甘南州道地藏药植物资源区域分布与保护对策初探[J].  广东农业科学,2012,39(6):45-47.

[5] 百度文库.  甘南百草生物公司五年发展规划[EB/OL].(2019-08- 23)[2022-01 -12]https://wenku.baidu.

[6] 甘玉伟,丹巴尖措.  甘南州藏药材资源保护及合理开发[J].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1,17(7):24-26.

[7] 彭   峰.  中藏药材产业发展与金融支持——以甘南州为例[J].  甘肃金融,2020(11):42-45.

[8] 甘南藏族自治州工业和信息化局  甘南州“十三五”中藏药产业发展规划[EB/OL].  (2016-12- 28)[2022 -01-10]http: //www.gnzrmzf.gov.cn/gxj/index.htm.

[9] 蔡子平,王国祥,马忠明,等.  甘肃省中药材种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  甘肃农业科技,2022,53(5):19-24.

[10] 冯玉喜.  甘南州中藏药材发展潜力及制约因素调研报告[J].  中国农业信息,2015(19):151-152.

[11] 张   艳.  甘肃省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与建议[J].  农业科技与信息,2017(22):6-7.

[12] 陈菊萍.  定西市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  甘肃高师学报,2016,21(6):25-29.

[13] 曾   燕,焦连魁,李进瞳,等.  现代中药材种业发展的产业和技术需求分析[J].  中国现代中药,2022,24(2):198-209.

[14] 杨如馨.  岷县中药材加工企业发展路径探究[J].  大众投资指南,2017(6):240.

[15] 张廷红,张东佳.  甘肃无公害中药材生产现状及发展建议[J].  甘肃农业科技,2017(12):92-95.

[16] 龚成文,米永伟,谢志军,等.  甘肃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  甘肃科技,2017,33(22):1-4.

[17] 樊   琳,赵   华.  甘肃省中药材产业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J].  中国集体经济,2020(11):16-17.

猜你喜欢

甘南州刍议发展现状
刍议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函数的应用
基于GIS的甘肃省甘南州垃圾填埋场适宜性分析
当代诗词创新刍议
Reflections on the Teaching Mode of English Read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s
吟坛八病刍议
基于DEM的1983-2012年甘南州降水空间变化趋势及特征
天然气储运技术经济分析
巨灾债券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浅析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面临困境—以丽江市为例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