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饰设计类艺术研究生专业英语课程的建设与探索

2023-05-06李耿

中国宝玉石 2023年2期
关键词:首饰英文研究生

李耿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珠宝学院,北京 100083

1 引言

艺术专业作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一个重要支柱,在加强国际交流、促进科技发展、丰富社会生活、加强国际经济合作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随着我国不断全方位发展,用艺术—这一人类共同的普遍性的语言[2],在国际交流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就显得尤为重要。首饰设计类艺术专业是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特色研究生专业,其中设计学为学术型硕士专业,艺术设计为专业型硕士专业。专业主要依托产业与市场,进行科研和教学建设,探究传统与现代珠宝首饰的设计、文化、材料、工艺及智能制造等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等,培养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艺术研究生。其作品和成果是国际交流中天然的“好故事”和“好声音”素材,因此首饰设计类艺术专业研究生高效地掌握实用的英语语言技能和提高英语的综合表达能力也显得日益重要。

与其他研究生专业英语教学类似,针对首饰设计类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开设的专业英语课程,是研究生课程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为了提高研究生英语语言输出能力的同时,提升研究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培育既有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又有国际意识和交流能力的复合型人才[1,3]。艺术研究生专业英语的学习有其特殊之处,主要表现在:艺术学生的英语基础较薄弱,水平总体偏低,学习的积极性普遍不高,缺乏教学资料,课程教学仍处于探索阶段等[4-7]。笔者根据教学实践分析了存在于该专业研究生专业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进行了相应地课程建设于探索。

2 首饰类艺术专业研究生专业英语面临的困难和存在问题

(1) 英语水平总体不高,参差不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艺术研究生既有其他艺术研究生专业英语上的共性问题,也有个性问题。就共性而言,主要表现为整体英语水平不高,较普遍的情况是不擅于用外语阐述和表达。个性问题主要表现为很多中国特有传统工艺的翻译不够精准,难于口头表达,作品材料、工艺和创作理念等描述不清,文献综述和摘要逻辑性不强,且普遍缺乏文章撰写与发表等,因而在相当程度上阻碍了优秀艺术作品的国际可见度和认知度以及国际交流、合作与发展。

此外,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艺术研究生的生源背景差异大,学生的本科专业主要为艺术、人文及理工类等。本科专业为艺术类生源的有产品设计、服装设计、工业设计等,本科为首饰设计方向的学生有时不足50%。常出现的情况是本科为艺术专业的学生,专业能力强而英语相对较弱;本科为非艺术专业的学生英语能力较好而专业较弱。这样造成英语和专业水平参差不齐,课堂教学难度大。

(2) 缺乏学以致用的观念

不论中文和英文,首饰设计类艺术研究生中普遍存在:重实践创作,相对轻理论研究;作品重艺术表现,轻文字表述;较少阅读理论研究型文章,不重视文献阅读与综述;口语化表述多于专业词汇表达,表述不精准、逻辑性不强等情况。这些不但与研究生培养的方向有一定背离,更影响了国际交流与合作。如在国际设计比赛等场合中,不少运用了中国传统优秀理念设计和特色工艺的优秀首饰类艺术作品,由于不能用英语清晰地表述自己作品设计理念与特色等,更无法探讨与回答相关问题,导致作品的最终评价受到影响。

(3) 教参资料相对缺乏

与国内外开设的当代概念性的首饰专业不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艺术专业偏重于使用珠宝玉石和贵金属材料,对中国传统工艺的传承和发展,以及与科技结合的智能制造等,造成相关研究的外文文献等资料较少,国内外也缺乏相关契合度高的首饰类艺术研究生用专业英语教材。对于部分传统特色首饰材料、工艺和寓意表达等,网上专业词汇汉英互译并不准确,也易对研究生的专业英语学习产生困扰。

3 课程内容的改革创新

(1) 与专业契合度更高的课程内容改革

契合艺术类学生的学习风格并设置个性化的课程内容模块,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需求,一直艺术专业英语教学的难点和重点[7]。为了突出课程内容的实践性、实用性、时代性和前瞻性[8],在暂无合适教材的情况下,课堂内容尽可能选用近5 年与珠宝首饰材料、工艺、文化、设计、作品展示等相关的外文文献作为主要素材,且每年动态更新。文献材料尽可能覆盖或拉近与本专业研究生作品涉及的设计元素,突出实用性;授课内容与硕士研究生的专业知识尽可能地结合,满足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的需求。融英语于专业,将英语应用于专业,对于本科非专业的学生,可学习到英文的专业知识,对于本科为专业的学生,提升英文应用在专业的综合表达能力。以此激发每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了学生对前沿和实用知识的渴求。此外,课堂活动也始终与实用性强、目的明确的的文献阅读与翻译及论文写作等相结合,并辅以相应作业配合。

(2) 解析语境“异”“同”,加强精准表达

在教学实践中观察到,中英文在专有词汇、翻译与写作中易引起歧义的词汇和理念背景等文化差异,常成为研究生专业英语精准表达的障碍;对于相对容易、引申义不多、可直接翻译的词汇短语,学生掌握较好。因此在课程中着重分析文化语境“异”与“同”,加强学生的精准表达。

特别注重传统工艺、民族特色等专业内容的准确表达。关于中国传统工艺和首饰表现技法等的词汇,如中国最负盛名的花丝工艺,学生查字典后常用Wire 或Filament,但Wire 意常为金属丝,Filament主要指植物的“花丝”。就首饰制作中的花丝工艺应使用Filigree,即使用金银等细丝装饰品。类似的还有炸珠工艺(Granulation),主要指在金表面形成小金珠排列的图案或纹饰的工艺;学生却常用为Bead(可串成首饰的有孔珠子),或直译为Fried beads(油炸珠子)。由于学生使用不专业的词汇等在写作和实际交流中,使得读者和听者无法明白、不能理解;即使猜到所要表达之意,对学生的学术能力已有质疑。因此,课程除了对重点词汇的分析讲解外,更注重方法的上学习来引导,如要求学生查阅英-英字典、以及分析字典中的例句等,来加强研究生的专业与精准的表达。

重点讲解在翻译和写作中容易引起歧义的词。例如,“玉”是中国最常使用的珠宝首饰材料,玉雕也是中国人最喜爱、外国人最为之赞叹的工艺之一。中文的“玉”,在国标和教科书中都是泛指一切美丽可用作首饰的矿物集合体;而英文中Jade 仅指最贵重的两种“玉”,即和田玉(Nephrite)和翡翠(Jadeite)。再如,宝石的切磨在中文中泛指所有宝石品种,有时会把玉石雕刻与宝石切磨分开;而英文Lapidary 主要指除钻石外的其他宝玉石品种的切磨雕刻师,并无鉴定的含义,但部分网上词典的翻译或例句翻译不恰当,导致学生在不仔细分析例句的情况下,容易将其错误使用为“宝石鉴定师”。此外,英文中专指钻石切磨师的书面语为Diamantaire,与Lapidary 又互不包含。

着重分析东西方在创作观念等的差异,求同存异,加强完整逻辑叙事。理解创作观念差异基础上的完整逻辑叙事,不但能使艺术作品表达出不同区域、民族之间审美的多样性,而且能辅助优秀的特色艺术创作为世界所接受。例如,蝙蝠纹是中国传统的吉祥图案,来源于汉语谐音,同“福”。常见的蝙蝠纹有“五福临门”,其又常与葫芦、桃或兽等结合,意寓“福禄寿”等,常出现于传统和现代的艺术作品中;但在在部分国家蝙蝠(Bat)却常为阴暗可怖的动物。类似的还有龙纹等,龙在东方的艺术作品中为布云施雨的祥瑞神兽,西方则常为喷火的凶猛动物。仅有简单直译的蝠纹等作品在国际间接受度较低,但配有理解观念差异基础上的完整逻辑表述的这类艺术作品,例如以简单明了语句叙述的龙纹和蝠纹的应用历史,东方文化的祈福观及谐音用法等,反而会引发国际间的兴趣和喜爱。

4 教学方式的创新与探索

(1) 突出实用与实践性

为拓展国际视野,提升跨文化交流沟通和合作的能力以及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以适应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对于艺术设计研究生而言专业外语的实践应用除了写作与国际会议,更重要的一环是国际设计比赛与展览。

为解决相当部分艺术类研究生“重实践、轻理论,重创作、轻表达,不重视研究论文、无法开口交流”等问题,针对本专业特色,专门按国际设计比赛、展览及会议要求,进行设计作品和书写作品介绍。作品为原创作品效果图,作品介绍为学生原创设计制作的首饰作品手绘或实物的介绍,包含灵感来源、思想表达、材料使用、表现技法、制作工艺和特色等;在展示环节,为模拟国际比赛、展览与会议交流现场,要求使用英文汇报作品和介绍,并进行模拟问答环节等。学生在展示环节中,既是自己作品的展示者,又是别的同学的听众。在作品展示时,鼓励研究生敢于展示,展示自信;在自己发言之后的交流部分,善于收集有益的反馈信息,在别人的见解上补充、完善自己的创作与内容。在别的同学展示时,要求研究生作为听众,善于倾听,抓住要点,从总体上把握别人发言的要点并合理回答;除了听别的同学解答问题的思维策略,采用的思考方法;更要听别人的观点与自己的想法有哪些不同,分析出其正确与错误、合理与不合理的地方,以便进行修正和补充。同时,要求研究生积极思考问题和评价,做到问的问题条理清晰,逻辑清楚,切合重点;既能评价别人的亮点,又能指出不足的地方,且能提出自己的观点或建议。通过教师主持的模拟练习,真正做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使展示交流的过程成为学生们共同进步、共同发展的过程,

此外,为了加强课程全方位的实用和实践性,布置的作业还有个人简历、英译中、英文论文长摘要等几个部分,如图1 所示。通过个人简历,为研究生将来的英文投稿(Cover letter)、实习、就业等打下基础;通过英译中,锻炼研究生的翻译与文笔;通过英文论文长摘要的撰写,锻炼研究生的专业英语写作能力。通过覆盖个环节的作业和汇报,促进了学生听、说、读、写的全方位专业英语能力,实现并拓展了“综合阅读、演讲展示、翻译操练”等三维的教学模式进行课堂实践教学[9]。这些举措不但增强了课程的实用与实践性,而且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加强了学习主动性,提升了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增强了其提高英语能力的意识,真正把自己作为学习的主体。

图1 作业与教学目标导图Fig.1 Map of homework and teaching objectives

此外,学习的实际效果也有明显提升。从以前学生听到、看到英文会议比赛通知就摇头和“我不行”,到学习完主动查阅外文文献,并向国际刊物投稿、英文会议投论文摘要和参加国际设计比赛。具不完全统计,2022 年的48 名同学中就至少发表了1 篇英文学术论文、2 篇入选国际会议的长英文摘要和3 件英文设计说明的国际参赛投稿等,部分领域甚至实现了零的突破。

(2) 引导和研讨式教学

由于课时有限,并不可能做大量知识性的讲解,因而更多为引导和启发式教学。除了第一次课,教师讲解方法外,其他主要由学生预习,并在课堂朗读和分析等。在朗读时,引导学生按句意分隔和停顿,加强重音等,在长、难单词上加注音标,要求学生每次课相比上一次课都有进步,帮助学生“能开口”和“开好口”。在阅读和翻译时,学生常被某一两个词所困扰和阻挡,这也是艺术研究生的重要障碍之一。因此在词汇与短语部分,并不孤立地讲解专业词汇,而是将专业词汇和短语融于例句中,将例句融于段落中讲解,将段落置于整篇期刊文献中,形成词意、句意的理解与段落和文章阅读和翻译的有机体。此外,艺术学生常存在“怕写”和写作逻辑水平不高等问题。针对于此,引导学生把文献的阅读分析和文章的写作相结合。对于常在期刊文献中出现及学生常用的动词、连词和介词等,要求分析并替换造句。对于句型,则将复杂句与简单句、复杂句与复杂句之间进行对换练习。对于句与句、段与段之间,则重点分析逻辑承接关系,并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作品和研究,进行模仿、变形转换等练习。

除了引导式课堂教学,还将学生的作业等内容做课堂交互式讨论的素材,用英文进行研讨式教学,帮助本科为非艺术专业的学生加强专业知识,本科为艺术类的学生加强英语的应用,从而整体上提高研究生的英文文献的查阅和整理,英文科技论文的撰写以及学术交流等能力。

(3) 线上线下,多种教学手段结合

除了教师讲解、师生研讨与互动讨论以及学生作品展示、汇报与点评等的线下课堂,还利用社交媒体和线上教学软件等线上工具进行辅助。线上教学主要利用学习通和微信教学群等多种方式。将课堂使用的素材和课后拓展素材通过线上学习平台提前发给学生预习;并利用平台布置作业和收作业;建立微信教学群通知课堂信息,与学生沟通,以及课后讨论和答疑。此外,在疫情期间结合腾讯会议进行视频授课。在使用腾讯会议视频授课期间,随机抽取同学朗读、翻译、分析词汇和句型,以及使用例句中的词汇造句等。在展示环节,要求与毕业答辩相同:同学们开摄像头使用ppt 讲解展示,讲解完成后,接受被随机抽取同学的提问并回答,随后老师进行综合点评。这种互动式的线上教学模式,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受到了学生们的肯定和积极评价。

(4) 融合思政,讲好故事,加强学术诚信

在课程中,不仅强调专业与外语知识的学习,更针对专业与行业特色,潜移默化融入思政教育。

首饰等工艺美术作品是中国几千年辉煌灿烂文明史的重要体现之一,其中设计与造型等不但蕴含着文化历史和艺术审美,其材料使用、工艺制作等更包含着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因而在课程内容设置上不但要求学生掌握专业词汇的准确翻译与写作外,更通过作业、观摩和研讨,提高学生对其材料、工艺、历史、发展、当前应用与未来趋势等的专业认知与英文表述的能力,让学生在中外比较、国际化与本土化的视角碰撞中感受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如中国悠久的玉文化,以及精湛的花丝、金银错、大漆等工艺。鼓励学生的课程作品与研究将新科技与传统工艺和文化结合,用国际化的视角探索深层次的作品内涵和高立意的研究目的意义,展现本土的传统优秀民族艺术及其在智能制造时代散发的活力,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自信与自豪,引导研究生在国际首饰艺术的实践创作与理论研究的舞台,用世界通用语言“讲好中国故事”。

此外,珠宝首饰行业的产品是体量小、价值高的行业,无论是当前学习中,还是将来工作中,“诚信”都尤为重要。诚信即诚实守信,是人类社会千百年传承下来的道德传统,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既是学习创作、论文写作的之根基,更是珠宝首饰行业中从业立足之根本。在作业、创作、论文写作中,常出现学生使用未经拥有者允许而拍摄的他人珠宝成品照片等,在不标注的情况下引用他人拍摄的图片,甚至还有抄袭他人作品外观、创意等等情况。这些学术不诚信极易习惯成自然,导致工作中出现类似情况。国际范围的产业中,因坚持原创、诚信经营而蓬勃发展以及因不恪守诚信、不注重信誉而轰然倒塌的经营事例,不胜枚举,如有些珠宝品牌就是因为将剽窃美化为借鉴,一而再、再而三,最终消失于大众视野。因此在课程中,通过课堂、作品设计、实例等引导学生尊重他人知识产权,敬业守法,加强学术诚信,并以学术诚信促就业后的工作诚信,帮助学生加深认识:勿因恶小而为之、本着“诚信”原则进行学术和开展工作才是长久发展之道!

5 结语

专业英语是艺术设计研究生将中国故事传播到世界的重要辅助工具。通过课程建设与探索,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和积极性明显提高,专业英语的口头表达、翻译、作品与论文的水平等有了显著提升,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未来,只有在结合教育部教学改革、研究生教学大纲调整等动态变化下,不懈地做好课程内容的改革创新和教学方式的创新与探索,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才能使学生在具备高水平专业技能及知识的同时,自信地用国际通行语言和艺术作品,“讲好中国故事”!

参考文献 / REFERENCE

[1] 许宁, 李文娟, 李晨.高校艺术类专业英语的发展现状与策略探究[J].大学教育, 2020, 117(03): 115-117.

[2] 纳尔逊·格雷本, 李修建.艺术: 人类学的视角[J].民族艺术, 2016, 129(02):151-156.

[3] 杜新宇, 杨明海.基于高阶思维能力的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课程改革创新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 66(02):117-129.

[4] 张艳红, 钟涓涓, 刘保升.国际化视域下我国研究生专业英语课程教改研究—基于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的调查分析[J].教育文选, 2021, (01): 27-45.

[5] 刘敏.艺术类专业中的实用型大学英语教学[J].青年文学, 2014, 500(08): 232-232.

[6] 丁宁.艺术设计专业英语教学探索与研究[J].艺术教育,2015, 270(02): 99.

[7] 肖红, 刘珊珊, 陈香.艺术类研究生多元化英语教学模式探究—基于分类培养的视角[J].外语界, 2017,179(02): 67-73.

[8] 赵莉.论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内容的创新—以服装专业英语的课程内容创新为例[J].山东纺织经济, 2010,164(10): 72-74.

[9] 陈岚.研究生艺术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新探讨[J].卷宗,2016, (11): 475.

猜你喜欢

首饰英文研究生
首饰,是身体的告白
《互生》首饰系列
宝石首饰系列
宝石首饰系列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