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学—评一致性”英语情境化单元作业设计实践
2023-05-05江苏省太仓市高新区第四小学
江苏省太仓市高新区第四小学 周 倩
为了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充分发挥作业的育人功能,笔者尝试开展了“基于‘教—学—评一致性’英语情境化作业设计”研究,并以译林版英语四年级下册Unit 7What’s the matter?为例,探讨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理念开展英语情境化作业设计的策略。
一、关键词
本案例的设计理念中有两个关键词:一是“教—学—评一致性”,二是“情境化作业”。
“教—学—评一致性”,即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学习的评价三者一致,其实质是落实课程标准、提高教学质量。“目标”是“教—学—评一致性”的灵魂。那么,作为评价学习质量的主要手段,作业设计只要遵循“教—学—评一致性”理念,确保作业目标、内容与学习目标保持高度一致,定能充分发挥其评价功能,从而推进课程教学的高质量发展。不同于传统作业设计,“教—学—评一致性”理念下的作业设计有三个明显的特点:第一,基于学习目标;第二,贯穿于教学过程;第三,指向于后续课堂教学。
情境化作业,即给学生创设人文化的作业环境,从而使学生能动地活动于其中。笔者认为,英语情境化作业强调的是将英语学习与学生的真实情感有机结合,旨在通过创设自由的作业环境,赋予作业内容丰富的人文内涵和生命力,在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用英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夯实语言知识和技能,实现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的自我发展。
二、设计思路
基于以上核心思想,笔者主要从三个维度展开作业设计。
(一)逆向设计,体现“教—学—评一致性”
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理念,笔者在进行作业设计时尝试运用逆向设计法,即先确定预期的学习目标,再制定评价目标能否实现的作业形式与内容。本案例中,笔者在进行作业设计前,首先对单元内容进行整体解读,确定了单元教学目标和分课时目标,并据此制定了各个课时的作业目标,再对应作业目标进行具体的作业设计,旨在通过作业评价来检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立足情境,布设多维作业
1.创设主题情境,布设基础性作业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围绕一个或多个经过结构化的主题进行学习,有助于他们在不同的学习内容之间构建有意义的连接,强化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在情境作业设计中,教师可以“主题”为核心、以“单元”为架构、以“综合”为导向、以“子情境”为依托,将各个课时中零散的信息整合优化,引导学生在主题化的系列情境中,进行持续的、递进的语言学习和运用,从而掌握更为整体、全面的知识和能力。本案例中,单元内容编排偏重语言功能,主题性不强,不利于学生后续语言运用能力的深入发展。为此,笔者尝试挖掘文本中隐含的资源,通过设置作业导语,创设有联系的子情境,如Care about family、Care about friends等,从而构建本单元的作业主题情境Care and love。比如,第二课时以“Care about friends”为作业子情境,设计课中作业“Let’s guess”。作业导语为:Liu Tao今天主动帮助了他的很多朋友。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并了解一下吧,请你在横线上填入合适的单词。作业内容如下:
(1)Yang Ling doesn’t have breakfast. She’s ________.
(2)Mike wants to sit down and have a rest. He is very ________.
(3)Helen’s ________. I help her to see the doctor.
(4)Su Hai is so ________. She would like a big glass of ________.
(5)Nancy can’t find her new ruler. She’s not ______.
我们还设计了课后作业“Let’s listen”. 作业导语为:Liu Tao放学时又帮助了他的好朋友Mike。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请根据对话内容,在横线处写上正确的内容。每空一词哦。作业内容如下:
(1)Mike can’t play ________ with Liu Tao.
(2)Mike is ________ and ________.
(3)Liu Tao gets some ________ ________ for Mike.
(4)Liu Tao thinks Mike is ________. Liu Tao helps Mike to see the________.
相对真实的作业情境有效激发了学生的作业热情,加速了知识技能的内化过程,同时纵横联系的结构化主题情境有助于学生深刻地理解作业主题,深刻感受语言意义,从而实现作业育人的功能。
2.创设角色情境,布设体验性作业
角色表演是小学生热衷的学习方式之一。教师可以挖掘教材中的隐含资源,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教学需求设计适合学生模拟的角色,通过语言渲染等手段,激发学生模拟角色的兴趣,发掘其内在的能动因素。可以尝试利用文本角色塑造角色形象,或根据文本内容拓展角色任务,以此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和认知。如第一课时可布置课后作业“Listen and imitate”。作业导语为:同学们,请你们听一听Liu Tao在班级群中发来的录音,试着模仿介绍今天傍晚发生的故事吧!录制视频上传 “人人通”哦!作业内容如下:
★任务1: 模仿朗读,语音语调优美。
★★任务2: 模仿表演(脱稿),语音语调优美。
★★★任务3: 扮演Liu Tao,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故事内容。
Hello, I’m Liu Tao. After ________, I’m so ________. I would not like ________, but I’d like ________. Then, I feel so ________. I’m not ________, but I’m sleepy. I say “________” to my father and mother, then I ________.
在角色模仿任务的推动下,学生主动倾听,尝试模仿,以星级任务呈现的选择性作业形式,满足了不同层次和不同个性学生的学习需求。
3.创设问题情境,布设实践性作业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调动学生思维的催化剂。新课程改革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学生自主探索的积极性通常来源于充满疑问的问题情境。本案例中,笔者尝试将作业内容转化成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情境,学生身临其境,从而产生探知的兴趣和欲望。比如,第二课时布置课后作业“Let’s do”。作业导语为:同学们,你们能像Liu Tao一样主动帮助家人或朋友吗?如果碰到以下情况,你们会怎么说、怎么做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完成下面的漫画书吧!(图略)
4.创设学科探索情境,布设跨学科作业
知识原本不存在学科和界限之分。核心素养的提出就是要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整合,促进知识的还原。当前,在课堂教学中暂时还难以实现大学科整合,但是布设一些跨学科的作业任务还是有一定的可操作性的。在跨学科作业中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对情境的理解,调用相关知识、应用相关能力来解决问题,这有助于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比如,第二课时布设课前作业“Let’s make”。作业导语为:同学们,你们还知道哪些感觉类的词汇呢?上网查一查,并根据示例动手做一张新词书签吧,下节课上给大家展示一下哦。
完成此类作业,学生需要将英语与美术、信息技术等学科融合,通过查一查、画一画、想一想、写一写等步骤,动手动脑,创新运用。此类作业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发掘了他们的学习潜能。
5.延续主题情境,布设阅读性作业
阅读是学生汲取知识的主要手段和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在延续单元主题情境的基础上拓展绘本阅读,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主题的理解,进一步丰富学生的语言学习活动。比如,第三课时布设课后作业“Read and share”。作业导语为:从最近两单元的Cartoon time板块,我们可以看出Sam和Bobby的妈妈非常关心、爱护他们。其实,我们的妈妈也无时无刻不在爱护着我们。让我们一起阅读绘本并完成阅读小任务吧。
(三)分层递进,面向全体学生
学习,是由简单到复杂、不断积累的过程,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作业设计,也要基于学生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教材语言特点,体现整体性、递进性,使学生对语言知识逐步感知、理解,最后形成综合语用能力。本案例中,以目标语的学习为例,设计了课时一:感知目标语使用背景,准确朗读→课时二:在情境中运用目标语进行对话→ 课时三:运用目标语,根据提示复述故事→课时四:运用目标语进行综合性输出的四类作业。作业难度由浅入深,由单一走向综合,递进式地逐步发展学生的语用能力。在兼顾作业递进性的同时,我们还考虑到作业设计要面向全体学生,尽量确保作业形式、内容既满足全体学生的需求,又能满足个体需求。本案例四个课时的课后作业,均采用由易到难的方式设计了三个梯度的星级任务和自主选择作业的作业超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兴趣爱好、语言能力等选择合适的任务,这样可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基于自身水平实现作业发展功能。
(四)以单导学,促进素养发展
为了更好地体现“教—学—评一致性”理念,确保学习任务、学习指导与学习成果评价在同一维度进行,我们尝试将导学单和作业检测有机结合,确保学生素养的真实发展。每一份课堂导学单均由“课前导学、课中活动、课后检测、评价反思”四个板块组合而成。每个板块均呈现主要的学习任务,辅之以生动活泼的作业导语以及相应的学习策略指导,帮助学生主动融入作业情境,从而借助导学引领,强化实践学习,总结学习策略,逐步提升学科素养。
三、成效与反思
在此次作业改革尝试中,笔者看到了许多可喜的变化,比如瞄准学习目标的作业设计可以有效检测学习效果,为教师后续的教学调整提供有力的证据,情境化的作业形式也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学生在实践创新类作业中的表现欠佳也指明了后续努力的方向。
(一)紧扣“教—学—评一致性”理念,落实课堂教学方式转型
从本次作业案例的实践结果来看,“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理念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落实学科素养培养的有力手段。教师可尝试改变传统的教学流程,采用逆向设计模式——学习目标→评价任务→教学活动,始终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设计可有效促进学生学习的学习活动,确保学习评价任务直指学习目标,提升学习深度,拓宽学习空间。
(二)紧跟“自主学—合作学—展示学”教学模式,落实学科素养培养
从本次作业案例反馈来看,学生在运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方面较为欠缺。为此,教师应将教学重点从关注语言知识的习得拓展至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关注语言知识习得的同时,更要关注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落实,引导学生自主学、合作学、展示学,促进学生学科素养的全面发展。
(三)关注有效命题,落实学生综合语用能力发展
本次作业案例说明,命题方向的转变可以带来学习成效的大幅提升。以能力运用检测为主的命题思路是有助于学生综合语用能力的发展的。因此,在日常的作业设计中,教师应遵循“能力检测”导向的命题思路,有效发展学生的语用能力。
(四)关注分层教学,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本次作业案例中分层作业的设计有效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关注到了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发展等。由此带来的思考,应将分层的理念运用到课堂教学中,通过多层次的活动设计,帮助每个学生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