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徽省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及预警研究

2023-05-05靖培星

农业与技术 2023年8期
关键词:安徽省指标体系农产品

靖培星

(安徽科技学院管理学院,安徽 蚌埠 223090)

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农产品质量安全受到广泛重视。新时期新形势下,我国在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做出了诸多努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及“质量第一”和“质量强国”,随后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求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狠抓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品牌创建、质量安全监管等工作。

有效防范和控制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的焦点问题。郑少锋[1]分析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属性,认为信息不对称是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政府监管,建立农产品产业链等改善措施;马晓凡等[2]以烟台市消费者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消费者安全农产品的支付意愿与认知水平密切相关,且绝大多数人只愿意为安全农产品支付高于普通农产品10%的价格。徐红莲等[3]认为,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集中表现在生产、加工、流通3个方面,问题根源源于政府“特供”、监管不力、生产者“拖拽效应”等方面,在分析基础上提出借鉴“特供”方法、健全监管机制、加大生产支持力度等整治路径。杨果[4]指出,农产品生产与流通过程中存在体系不适应、模式不匹配、利益分配不均衡、价格扭曲等问题并分析了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给出了决策建议。豆志杰[5]把农业生态安全问题和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交叉研究,构建了两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协同模型找出协同作用的关键影响因素加以控制。万靓军等[6]以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为例说明了农产品认证过程的风险,针对内源性风险从技术制度、认证行为、认证组织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高齐圣等[7]利用DEMATEL分析农产品质量安全影响因素,构建各因素之间的逻辑关系,然后利用QFD技术将结果因素和原因因素进行划分,得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主要风险在于生产链并辨识出主要影响因素。高齐圣等[8]将FMEA和QFD整合,分别描述了生产者选择行为和消费者认知需求,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和关键控制点进行了分析。

已有研究中虽然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进行了分析,但大多以提供理论建议等定性研究为主,在控制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方面仅给出风险关键影响因素,构建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较少。本文借助HACCP技术,辨识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环节的所有风险,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利用SPA-VFS耦合模型对安徽省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指标值进行隶属度计算和风险等级划分,根据评价结果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1 指标体系构建、数据来源与模型选取

1.1 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贯穿农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必须系统性识别全生命周期内的质量安全风险。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技术通过识别农产品生产阶段、加工流通阶段、销售等阶段可能存在的风险点,能有效降低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本文根据HACCP技术对关键阶段进行风险解析,提炼出各阶段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具体指标,构建了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表1 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1.2 数据来源

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定量数据来源于安徽省等31省份统计年鉴(2021)、各级政府工作报告;定性数据采用专家打分形式确定。横向比较安徽省与其他省份各数据的差异,将各指标值划分为低、较低、中等、较高、高等5个等级,并根据数据的离散性划分各风险等级的阈值范围。

1.3 SPA-VFS耦合模型

集对分析(SPA)和可变模糊集理论(VFS)都是研究不确定性系统的常用方法,2种方法相融合能弥补单一方法计算结果细化程度不够,评价结果过于主观等缺点[9]。

SPA通过“同一度”“对立度”“差异度”分别描述事物的确定度和不确定度[10],从同异反3方面分析系统整体和局部的内在关系。集对分析联系度的表达公式:

式中,N为特征总数;S为同一特征数;F为差异特征数;P为对立特征数;-1≤i≤1,a+b+c=1,在实际操作中,根据a、b、c的大小判断事物属性的隶属关系。

本文利用集对分析联系度的概念,结合风险等级阈值划分,对安徽省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价指标进行联系度的分级,指标j分别隶属于风险等级1~5级的联系度计算公式:

根据各指标的表现,结合AHP权重,计算出安徽省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的综合风险等级联系度:

根据结果可知,μs越小,评价结果越背离该等级。为使评价结果更加规范,引入可变模糊集理论,将上述联系度结果作为可变模糊集中的相对差异度,计算评价指标的综合隶属度函数:

并设计等级特征值K以确定最终隶属等级:

2 结果分析

2.1 计算结果

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采用AHP方法确定,具体权重值见表2。根据SPA-VFS耦合模型的计算步骤,得出安徽省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指标体系中各评价指标的联系度、综合联系度、隶属度和等级特征值如表2、表3所示。

表2 指标联系度结果

表3 综合联系度、隶属度和等级特征值

2.2 结果分析

从总体结果上看,安徽省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等级处在较低风险,符合实际情况。K=2.508,说明有向中等风险转移的迹象,需要引起重视。从供应链生命周期看,生产环节、加工流通环节、销售环节的最大联系度为0.2、-0.037、0.036,分别处在较低、低、中等风险等级,说明风险水平在3个准则层分布不均匀,加工流通环节、销售环节联系度接近0,说明该环节中具体指标表现不一致,需对具体指标进行重点控制。

从指标层联系度结果看,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影响结果较大的指标有“每667m2农药施用强度”“食品添加物合格率”“市场农残检测合格率”等指标,这些指标的具体表现均与监管单位检查监管力度有关,说明监管单位是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防控中的重要参与主体,需要发挥更大的监管作用。“农村文盲率”“农产品加工企业经营规模”“恩格尔系数”等指标表现较差,说明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呈负相关,但在短期时间内提升上述指标的表现,效果不佳,需要积极引导,循序渐进。

3 结论与建议

本文从生产、流通加工、销售环节构建了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SPA-VFS模型对安徽省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等级进行了评定,得出以下结论:安徽省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总体处在“较低”等级,但各环节表现存在差异;根据评价结果得出影响风险水平的主要指标和较差指标,为继续降低风险提供改进方向。

基于以上结论,提出下列改进建议:继续加大行业监管力度,规范参与主体的行为,减少滥用高烈度农药、弄虚作假、以次充好、违规添加等风险行为的发生概率;探索农业种植新模式、加大农技下乡活动力度、提高农业保险参保率、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真正让农民种无忧,销不愁;持续引导消费者进行绿色农产品消费,净化市场环境,提高“三品一标”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使消费者能辨别绿色农产品,能买到货真价实的绿色农产品。

猜你喜欢

安徽省指标体系农产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成长相册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建立中‘3414
土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