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资本对农户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采纳绩效的影响
2023-05-05李文欢
李文欢
(太原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0)
我国畜禽养殖业发展非常迅速,在满足人们对肉类产品需求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但是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大量的养殖废弃物随之产生,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破坏,也产生了严重的温室气体排放问题。据《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2020年)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养殖业化学需氧量排放量100.53万t,氨氮、总氮、总磷的排放量分别为11.09万t、59.63万t、11.97万t。因此,推动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不仅是实现畜牧业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手段。
为此,国家连续出台和颁布关于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指导意见和政策。2014—2022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连续提到加强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同时,国家还出台了多个配套指导意见,如《关于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意见》《关于统筹和加强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工作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畜禽废弃物还田利用要求强化养殖污染监管的通知》。在政策的推动下,采纳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的养殖户数量有所上升。
但是,作为技术的实施者,养殖户在采纳资源化利用技术后,会评估这类技术的实施效果。如果实际效果符合期望甚至超出了期望,养殖户将会持续采用该项技术。反之,养殖户将转向寻求其他实施效果更好的技术[1]。这意味着,技术采纳的效果直接影响着技术采纳长效机制的形成。那么养殖户采纳畜禽资源化利用技术的绩效受到哪些因素影响,目前较少有文献从农户的角度探讨这一问题。张诩等研究表明,对养殖废弃物治理的经济绩效具有显著作用的因素包括技术、管理、规模化、养殖负责人风险偏好、养殖年限[2]。乔娟等通过建立结构方程探索发现,政府干预和道德责任通过影响养殖户行为进而正向影响养殖废弃物治理绩效,并且养殖户的道德责任的作用更大[3]。赵佳佳等研究结果显示,环境规制与声誉诉求显著影响养殖户废弃物资源化处理行为绩效;但这种影响存在年龄差异和教育程度差异[4]。李鹏在研究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绩效影响因素时发现,这些因素包括产业专业化程度、受教育程度、技术培训[5]。
总体而言,目前关注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采纳绩效影响因素的文献较少,而现有这方面文献又大多关注政府和养殖户自身因素的影响作用,缺乏对社会资本因素的关注。鉴于此,本文着重探讨社会资本对养殖户资源化利用技术采纳绩效的影响机理,以期为提高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采纳率,推动乡村振兴提供决策参考。
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本文所指的绩效包括经济绩效、生态绩效和社会绩效。考虑到很难获得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采纳绩效的客观数据,而作为技术直接实施者的养殖户能够直观感知并准确评价技术采纳绩效的变化[6]。因此,本文所述技术采纳绩效是指养殖户对畜禽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后对技术采纳绩效的评价。其中,经济绩效主要从资源化利用畜禽废弃物产生的收入和成本2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生态绩效主要指养殖户对资源化利用废弃物所带来的土壤、空气和水体等生态环境改善的综合评价。社会绩效主要指养殖户对畜禽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后带来的社会福利增加与社会关系改善度的综合评价。
已有研究表明,经济异质性是影响农户技术采纳绩效的重要因素,而社会文化异质性所带来的影响也不容小觑[7]。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社会资本作为社会文化异质性的表征势必会对农户技术采纳绩效产生影响。社会资本是社会成员在长期交往互动中形成的行为规范和互惠信任,其可以通过促进网络成员间的合作提高社会效率和整体福利[8]。因此,社会资本可以划分为社会网络、社会信任、社会规范3个维度。不同维度对养殖户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采纳绩效具有不同的影响机制。
社会网络是社会成员间由于地缘、亲缘、业缘等关系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社会体系。养殖户可以通过社会网络成员间的互动交流和信息共享获取资源化利用技术信息[9]。随着采纳这类技术人数的增加,养殖户间的交流变得频繁,信息量的增加使养殖户提高了对资源化利用技术采纳绩效的评价。同时,社会网络的拓展可以使养殖户在技术采纳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得以低成本快速地解决,从而提升了技术采纳绩效。因此,本文提出假设1:社会网络对养殖户资源化利用技术采纳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社会信任是社会成员在长期交往互动中形成的彼此信任关系[10]。较高的社会信任可以使养殖户间的沟通更加流畅,合作更为容易。养殖户更愿意将自己采纳资源化利用技术的经验和别人分享,也更愿意接纳他人的建议。在长期互惠合作中,养殖户提高了技术采纳的绩效。因此,本文提出假设2:社会信任对养殖户资源化利用技术采纳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社会规范是社会成员间以非正式奖惩为保证的行为准则,对人们的行为具有约束和引导作用[11]。在农村社区中,如果养殖户在畜禽废弃物处理中的某些行为(如随意排放畜禽废弃物)不被村民认可,则会面临被谴责、被排挤的不良后果,造成效益损失。养殖户如果按照周围人赞成的方式处理畜禽废弃物则会获得尊重和赞扬,这也是在向他人发出合作意愿信号,养殖户可以在与他人的合作中获得更多的效益。因此,本文提出假设3:社会规范对养殖户资源化利用技术采纳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2 研究设计
2.1 模型构建
由于养殖户对技术采纳绩效的评价结果可以划分为3个层次:比较低、一般、比较高。因此,本文的因变量类型为多元有序变量,采用多元有序逻辑回归模型更为适宜。设回归方程式:
Yi=α+βXi+μi(i=1,2,…,n)
(1)
式中,Y为养殖户对技术采纳绩效的评价层级;X表示影响因素;α为常数项;β为估计参数向量;μ是随机误差项。
多元有序逻辑回归模型形式:
(2)
式中,P(y≤m)可以通过下式来估计:
(3)
式中,P(y≤m)表示第m个以及第m个以下序列类组的累计概率。
2.2 数据来源和变量选择
2.2.1 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来源于2021年1—3月的农户调查,调研地点为吉林省畜牧大县扶余县、长岭县、伊通县和九台市。本次共发放问卷350份,得到有效问卷321份,问卷有效率为91.71%。考虑到没有实施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的养殖户不能合理评价该类技术的效果,本次的调研对象为实施了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的养殖户。
2.2.2 因变量
本文的因变量为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的经济绩效、生态绩效和社会绩效。在借鉴相关文献基础上[6,12],为避免单一问题带来的调查偏差,每类绩效分别设置了3个问题。在经济绩效方面设计的问题,“采纳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有助于增加收入吗”“采纳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有助于节约化肥成本吗”“采纳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有助于降低养殖成本吗”;在生态绩效方面设计的问题,“采纳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有助于改善土壤肥力吗”“采纳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有助于降低畜禽养殖对空气的污染吗”“采纳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有助于降低畜禽养殖对水体的污染吗”;在社会绩效方面设计的问题,“采纳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有助于改善邻里关系吗”“采纳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有助于改善村容村貌吗”“采纳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有助于改善与政府工作人员的关系吗”。上述问题的选项和分值均为“作用很小”“作用较小”“作用较大”“作用很大”赋0~4分,加总养殖户对每类绩效中3道问题的得分,作为其对某类绩效的认可程度。养殖户对某类绩效评价总分为0~4分,说明其对技术采纳绩效评价“较低”,赋值为1;总分为5~8分,说明其对技术采纳绩效评价“一般”,赋值为2;总分为9~12分,说明其对技术采纳绩效评价“较高”,赋值为3。
2.2.3 核心自变量
本文核心自变量为社会资本,根据前文的理论分析从3个维度进行测度,分别是社会网络、社会信任、社会规范。其中,社会网络采用与养殖户家庭关系密切的亲友数来衡量[13];社会信任采用养殖户对亲友的信任程度来衡量[14];社会规范采用随意丢弃养殖废弃物会受到同村村民的谴责程度来衡量[11]。各维度指标值通过计算平均数获得。
2.2.4 控制变量
为了避免其他变量对模型结果的影响,在借鉴相关文献基础上[15,16],结合调查实际,本文选择的控制变量包括受访养殖户性别、养殖年限、受教育年限、参加培训的频率、对政府工作的满意度、环保法规认知。详见表1。
表1 变量定义及描述性统计
3 实证结果分析
3.1 养殖户对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采纳绩效认可程度
养殖户对技术采纳绩效认可程度如表2所示。在经济绩效方面,有76户养殖户(占比为23.67%)认为采纳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会获得“较高”的经济绩效(分数≥9分);有186户养殖户(占比为57.95%)认为获得的经济绩效水平“一般”(分数为5~8分);有59户养殖户(占比为18.38%)认为获得的经济绩效水平“较低”(分数≤4分)。在生态绩效方面,有171户养殖户(占比为53.31%)认为采纳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会获得“较高”的生态绩效(分数≥9分);有110户养殖户(占比为34.26%)认为获得的生态绩效水平“一般”(分数为5~8分);有40户养殖户(占比为12.47%)认为获得的生态绩效水平“较低”(分数≤4分)。在社会绩效方面,有148户养殖户(占比为46.13%)认为采纳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会获得“较高”的社会绩效(分数≥9分);有125户养殖户(占比为38.94%)认为获得的社会绩效水平“一般”(分数为5~8分);有48户养殖户(占比为14.96%)认为获得的社会绩效水平“较低”(分数≤4分)。由得分可知,养殖户对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的生态绩效和社会绩效认可度较高,而对经济绩效的认可度相对较低。
表2 养殖户对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采纳绩效的认可程度
3.2 模型回归结果分析
3.2.1 核心自变量回归结果分析
如表3所示,在核心自变量中,社会网络对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采纳的经济、生态和社会绩效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即随着社会网络的拓展,养殖户从资源化利用畜禽废弃物中获得更高经济、生态、社会绩效的概率逐渐增大。具体而言,在3类绩效中,与养殖户家庭关系密切的亲友数为1~5个时的OR值分别为1.59、1.23、1.13,说明有1~5个关系密切亲友的养殖户获得更高经济、生态和社会绩效的可能性是没有关系密切亲友的养殖户的1.59倍、1.23倍和1.13倍。关系密切的亲友数为6~10个时的OR值分别1.90、1.43、1.34,说明有6~10个关系密切亲友的养殖户获得更高3类绩效的可能性是没有关系密切亲友的养殖户的1.90倍、1.43倍和1.34倍。关系密切的亲友数为11~15个时的OR值分别2.13、1.79、2.01,说明有11~15个关系密切亲友的养殖户获得更高3类绩效的可能性是没有关系密切亲友的养殖户的2.13倍、1.79倍和2.01倍。关系密切的亲友数为16个以上时的OR值分别4.36、2.38、4.87,说明有16个以上关系密切亲友的养殖户获得更高3类绩效的可能性是没有关系密切亲友的养殖户的4.36倍、2.38倍和4.87倍。可能的解释是,在农村社区中,人们的日常生活与生产行为是通过社会网络来实现的,养殖户与周围人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以责任、人情、利害来维系。社会网络的拓展,能够给养殖户带来更多的技术、政策信息和价值观、经费的支撑以及情感陪伴。此时养殖户获得的资源化利用技术是那些成本更低、生态和社会效益更高的技术。
表3 模型回归结果
由模型结果可见,社会信任对经济、生态和社会绩效同样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即随着社会信任的增强,养殖户从资源化利用畜禽废弃物中获得更高经济、生态、社会绩效的概率逐渐提高。具体而言,在3类绩效中,养殖户对亲友不太信任时的OR值分别为1.31、1.15、1.11,说明这类养殖户获得更高经济、生态和社会绩效的可能性是对亲友完全不信任的养殖户的1.31倍、1.15倍和1.11倍。养殖户对亲友信任程度一般时的OR值分别为1.46、1.43、1.57,说明这类养殖户获得更高经济、生态和社会绩效的可能性是对亲友完全不信任的养殖户的1.46倍、1.43倍和1.57倍。养殖户对亲友较信任时的OR值分别为2.29、2.02、2.24,说明这类养殖户获得更高经济、生态和社会绩效的可能性是对亲友完全不信任的养殖户的2.29倍、2.02倍和2.24倍。养殖户对亲友完全信任时的OR值分别为3.45、2.68、4.12,说明这类养殖户获得更高经济、生态和社会绩效的可能性是对亲友完全不信任的养殖户的3.45倍、2.68倍和4.12倍。可能的解释是,养殖户与亲友之间的频繁互动,使彼此间的信任水平大大提高,从而可以使由信息不对称所引发的矛盾与冲突得到缓和。同时,养殖户在技术采纳方面都希望能获得更高的效益,而社会信任水平的提升对养殖户间的合作具有促进作用,通过合作促进集体福利的增加。
模型结果还显示,社会规范对生态绩效和社会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对经济绩效没有显著影响。即随着社会规范的约束力增强,养殖户从资源化利用畜禽废弃物中获得更高生态和社会绩效的概率逐渐提高。具体而言,在生态绩效和社会绩效中,随意丢弃养殖废弃物会受到同村村民的谴责程度较轻时的OR值分别为1.10、1.09,说明这类养殖户获得更高生态绩效和社会绩效的可能性是不会遭到谴责的养殖户的1.10倍、1.09倍。随意丢弃养殖废弃物会受到同村村民的谴责程度一般时的OR值分别为1.39、1.27,说明这类养殖户获得更高生态绩效和社会绩效的可能性是不会遭到谴责的养殖户的1.39倍、1.27倍。随意丢弃养殖废弃物会受到同村村民的谴责程度较重时的OR值分别为2.13、2.26,说明这类养殖户获得更高生态绩效和社会绩效的可能性是不会遭到谴责的养殖户的2.13倍、2.26倍。随意丢弃养殖废弃物会受到同村村民的谴责程度非常重时的OR值分别为4.04、3.89,说明这类养殖户获得更高生态绩效和社会绩效的可能性是不会遭到谴责的养殖户的4.04倍、3.89倍。可能的解释是,养殖户对社会规范感知度越高,越在意周围人对自己行为的评价。为了和他人保持良好的关系,养殖户会更愿意遵照他人的期望做事或模仿周围人的做法而行事,从而提高了技术采纳带来的生态绩效和社会绩效。
3.2.2 控制变量回归结果分析
在控制变量中,养殖年限对技术采纳的经济、生态和社会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主要原因是,养殖时间越长,养殖户经验越多越能利用以往经验从技术采纳中获得经济绩效。在长期的养殖过程中,养殖户深刻地感知到畜禽养殖对环境的污染和随之而来的邻里冲突,深刻体会到采纳资源化利用技术获得的生态和社会绩效。受教育年限仅对技术采纳的生态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可能的解释是,受教育年限长的养殖户,对畜禽养殖带来的环境污染的认知和理解程度更深,对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带来的生态绩效感知度更高。在参加培训的频率方面,相较于“未参加培训”的养殖户,随着参加培训频率的提高,获得更高经济、生态、社会绩效的概率逐渐提高;即养殖户参加的培训越多,获得更高绩效的概率越大。主要原因是,在参加培训过程中,养殖户能够获得更多的技术操作信息、环境保护信息、市场信息等,从而提高技术操作能力、环境保护意识进而获得更高绩效。环保法规认知对生态和社会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对经济绩效没有显著影响;具体而言,相较于对环保法规完全不了解的养殖户,随着环保法规认知程度的提高,养殖户获得更多生态绩效和社会绩效的概率逐渐提高。这主要是因为,越了解环保法规,养殖户对随意处置畜禽废弃物带来的生态和社会危害认识越多,也更加了解相关处罚措施,由此,能获得更高的生态绩效和社会绩效。政府工作的满意度对生态绩效和社会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对经济绩效没有显著影响;具体而言,与对政府技术推广工作非常不满意的养殖户相比,随着对政府工作满意度的提升,养殖户获得更高生态绩效和社会绩效的可能性越来越高。原因主要是,养殖户对政府工作满意度高,表明政府对技术的推广工作做得好,养殖户在技术采纳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也能够得到及时解决,还能减少与政府人员的矛盾与冲突。从而提高养殖户技术采纳的生态绩效和社会绩效。
4 结论与政策建议
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是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实现乡村振兴的必要途径,也是发挥减污降碳协同效应的重要举措。养殖户是否采纳资源化利用技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技术采纳的绩效。前文研究表明,嵌入在农村社区中社会资本对养殖户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绩效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其中,社会网络、社会信任对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采纳的经济、生态和社会绩效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社会规范对生态绩效和社会绩效具有正向促进作用。此外,养殖年限、参加培训的频率对经济、生态和社会绩效具有正向促进作用;环保法规认知、对政府工作满意度对生态和社会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受教育年限仅对生态绩效具有正向促进作用。
基于以上结论,提出如下政策建议:充分利用农村基层组织,拓宽养殖户社会网络,通过新媒体、培训、参观等方式增加养殖户间交流互动的机会,加快信息的交换;促进农户间的信任合作,积极引导农户形成互帮互助的农村社会氛围,提高社会信任水平;充分利用村规,建立非正式约束机制,营造环境保护的舆论氛围,提高农户的环保意识,让更多的农户了解随意处置畜禽废弃物给环境造成的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