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武术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融入路径研究
2023-05-04蔺少飞
蔺少飞
新时代大思政视域下,对高等院校培育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提出了新要求,其核心就是如何实现“三全育人”和如何将“立德树人”理念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该文通过对高校武术课程中所蕴含的颇为丰富的思政元素进行挖掘与梳理,结合课程开展现状使传统体育教学与思政教育进行有效融合,进而实现教学与育人的有机统一。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党和国家对青少年提出了更新、更高、更全面的要求,要求青少年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给学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三全育人”和落实“立德树人”提出了新的任务和挑战。那么如何在学校教育中实现“三全育人”以及如何将“立德树人”贯穿教育教学工作的始终也成为当前丞待解决的问题,而推动“课程思政”改革实践正是解决这一根本问题的重要途径。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利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课程思政”教育理念正是在此背景下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它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各门课程教学中,发挥各门课程所特有的育人功能,让所有学科都能体现出思政内容的一种教育理念。本文正是从“课程思政”教育理念中受到启发,结合高校武术教学,对武术教学中的“课程思政”元素进行挖掘,对其融入路径进行研究。
1 武术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梳理
1.1 学习武术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社会发展进步的精神动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和基因,是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人民幸福、民族复兴的文化根基和精神源泉,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力量之源。武术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它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巨大形态,根植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中,在中华历史上绵延数千年,造就了其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底蕴。例如:(1)中国传统武术養生和技击技术中常用的概念“形气神”,其文化就源于中国传统哲学文化和中医学文化,它把武术运动的特点从人体内、中、外3个层面进行了科学概括,为武术养生和技击发展提供了整体思维观。(2)形意拳、太极拳等内家拳种讲究六合即“内三合、外三合”是受我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和谐价值观思想的影响,习武者在练拳时追求“内三合”: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外三合”: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髋合,具体指人体自身的和谐统一和协调配合,所谓上下相随,内外相合也。同样在练武实践中,如要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就必须顺应自然,效仿自然,遵循自然规律来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3)习练武术时所强调其“示大击小”的特点,“示大”是指在练习武术套路时为了体现表演性和艺术性,将动作运动幅度放大,来展示其美观性。“击小”是指在武术散打练习或实战中为了便于进攻和防守,将动作运动幅度缩小、速度加快,来缩短进攻和防守的时间差。这些都是武术与武术文化的具体体现。
因此,在以武传文,以文化人的作用面前,中华传统武术文化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学习传统武术文化可以加深学生对传统武术的认识,拓宽眼界,活跃思维。在武术练习中自觉承袭优秀传统武术文化,树立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发学生内心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在西方文化霸权对中国传统文化做出挑战时,捍卫和保护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与此同时,将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付诸实际行动,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画上精彩的一笔。
1.2 发挥以武修德,坚持以德育人
武德作为人类社会特有的道德现象,是武德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和武德内部所包含的一系列必然性规律的总和。它汲取了儒家、墨家、道家、佛教以及阴阳五行学说等中华传统哲学文化的精华,其中蕴含仁爱孝悌、精忠报国、遵纪守法、谦和好礼、尊师重道、诚实守信、见义勇为、心怀善念、勇猛果敢等德育内容。一方面,它是武术精神层面的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它又是武术实践层面的道德文化,具有明显的传承性、民俗性、包容性等特点。在弘扬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培养学生思维观、提升学生思想道德品质、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比如在我国古代,不管是民间武术,还是军事武术都讲究“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意思是在传授武艺前,对学习者先进行道德品质和为人处世之道的考验与考察,这就要求学习者应不谋利益而秉持大义,不畏强暴而舍弃品德;再比如武术习练中讲究“以礼始,以礼终”,看似简单的一个“抱拳礼”,却表达的是对师父和老师的尊重和感恩,做到尊师重道;对对手谦虚与礼让,做到礼让三分,点到为止;对所学武艺的尊重和敬畏,做到崇尚武艺。以上案例都是武德文化的具体表现,也是习武者必须遵循的道德和行为规范,体现的是武德对健全人格塑造的作用。在新时代、新格局、新思想、新理念的教育背景下,如何实现立德树人,做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武术教学中的武德教育将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1.3 弘扬武术精神,塑造健全人格。
(1)尚武报国之精神。
在中华武术的传承中,习武者以除暴安良、精忠报国为荣,以祸害群众、离家叛国为耻。这足以表明中华武术文化中所蕴含的赤心报国和舍身为国的家国情怀。因此,自古以来很多“习武之人”都以自己的事迹告诉后人在大是大非面前,如何舍身取义、保家卫国。例如:西汉抗击匈奴的著名将领霍去病,他不仅是一个鲜衣怒马的少年,更是一个武力绝伦的英雄。曾率领八百精骑,远出大漠数百里,孤军深入敌人腹地,斩首匈奴两千多人,被汉武帝封为“冠军侯”。当汉武帝要给他建造府邸时,他却拒绝并说出了激励着世世代代后人的爱国名言“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明代南征倭寇、北御鞑靼的著名将领戚继光,他不仅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家,更是一位杰出的武艺家、兵器专家,著有武学著作《纪效新书》《练兵实纪》等。他在浙江担任参将期间,亲自招募和训练了一支军纪严明、武艺超群的“戚家军”,又根据倭人善用长刀的特点,创立了一种灵活多变、各种兵器结合的阵法“鸳鸯阵”,并应用此阵法清除了当时骚扰和抢掠我国东南沿海的倭寇,是名副其实的中华民族英雄。除此之外,近代传奇将领许世友,爱国武术家霍元甲、韩慕侠,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大刀队等,这些爱国将士和武术人士为了保家卫国历尽艰险,甚至付出鲜血和生命,无一不受到国家和人民的称赞和敬仰,其英雄事迹也激励着一代代后人爱国、卫国、报国。在新时代新教育理念下,爱国主义教育必然是各学科“课程思政”教育的重中之中,所以在高校武术教学设计中,我们必须将尚武报国的爱国主义思想意识、集体主义精神以及团结协作精神贯穿于武术教学的始终。
(2)百折不挠、自强不息之精神。
从古至今,在武术训练和对抗中,习武者须具有不退缩、不服输、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挫折、不怕失败、百折不挠和自强不息的精神。比如:习练武术时强调“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练武恒为贵,技艺赖深思”“十年磨一剑”“习武者当立志,人无志艺不成”等谚语都是用来描述练武之人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这些意志品质正是新一代青少年所欠缺的,也是当代教育所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所以在高校武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具有坚韧不拔的意志,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积极进取的勇气是新时代体育教育者的责任和义务。
(3)精益求精之匠心精神。
在武术技艺传承中,每个习武之人都在不断追求精湛的武技和深厚的拳理,亦如武术谚语中所讲的“拳打千遍,身法自现”“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就要求习武者在习练武术的历程中不断的回炉,不断的打磨,不断的修正,不断的积累,把自身武艺当成一件艺术品,通过数以千遍万遍的反复雕刻,让其越发精湛与高深。这个过程是每个习武者必须经历的身体修炼,更是每个习武者必须经历的品德修行。也正是一代代习武者这种专注、创新、不懈进取、精益求精的匠心精神,才有了精湛、精深且传承之今的传统文化瑰宝—中华武术。在高校武术教学中,教师除了要用心传授学生强身健体、防身自卫的武术技能之外,还要着力培养学生专注、创新、钻研、好学、不懈进取、精益求精的匠心精神,更要以德施教、言传身教、做学生的表率和榜样,以此来不断激励、感染和影响学生将来在投身于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时要有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和敢于奉献的职业道德。
实际上,中华武术精神远不止这些,内外兼修、知行合一、厚德载物、贵和尚中、仁爱为本、贵义重利等也都是中华武术精神。这些丰富的精神之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推动中华武术文化自成一体,并对当代高校体育课程思政教育产生重要影响。
2 课程思政元素融入高校武术课程的途径探索
当完成对课程教学中思政元素的挖掘之后,我们就要面临“课程思政”的难点。也就是如何顺其自然、润物细无声地将已挖掘与凝练出的思政元素融入到原有的教学课程体系中去,使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在开展的过程中水乳交融,相得益彰。
2.1 武术课程理论教学中对思政元素的整合与融入
高校武术课程中教学大纲的设置、教学案例的规划、设计与实施、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教学评价体系的完善等直接关系着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和凝练精度以及课程思政育人的成效。因此,在武术课程的理论教学中要逐步厘清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首先,需要对武术理论课程中包含的思政元素进行归纳与整合;其次,选取已归纳与整合出的武术理论课程思政元素。例如:将渊源流长的武术历史,博大精深的武术文化,内涵丰富的武德文化,象形取义的武术技法,精忠报国、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武术精神设计到武术理论教学案例中,成为教学过程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最后,将已设计好的课程思政案例,采用探究式教学法、比较分析法、语言感染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运用观看经典影视作品,阅读经典武术著作,上网查询武术英雄人物事迹等多种教学手段,春风化雨、溶盐于水的融入到武术理论教学中去,以此来加强高校武术理论教学中的思政教育,树立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积极进取、吃苦耐劳、奋勇拼搏的民族精神,激发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2.2 武术课程实践教学环节中的应用性融入
实践教学是武术课程教学的核心部分,也是理论教学效果的验证码,更是高校武术课程当中思政育人的主战场,那么如何使思政元素在课程实践的各个环节中得到体现。就需要武术教师在进行实践教学环节设计时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以“三全”育人为目标导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其次,应用新颖的教学组织形式、恰当的教学方法、有效的教学策略、生动有趣的教学过程,来营造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氛围;最后,依据教学项目自身的特点,将已挖掘与凝练出的思政元素,顺其自然、润物细无声地融入到教学实践中去。
例如:在实践教学的开始部分,教授学生武术“抱拳礼”的技术动作和文化含义,切入点就是习武者所讲究的“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和“以礼始,以礼终”。准备部分,教授学生进行强压肩部、髋部、腰部等部位的柔韧,主要锻炼学生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切入点为武术所说的“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练武不练功,到老一场空”和“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等。基本部分,通过教授学生武术套路技术动作,让学生体会武术招式的起伏旋转、刚柔相济、动静结合的技术特点和攻防兼备的技击含义以及生动形象的象形取义,领略武术动作的神奇与奥秘,体悟中华武术的博大精深。切入点为中华武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结束部分,在课后小结中强调武术的健身和养生作用,介绍武术的艺术性、独特性,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华武术以及它的文化内涵,以此来增强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3 结语
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人才培养是学校的重要使命。新时代人才培养工作要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的引领作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当前各门课思政教育的重点改革课题。在高校武术课程教学中对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是前提条件,“怎样融”与“怎样用”是武术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必经之路,如何实现“三全育人”和“立德树人”的育人效果才是武术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这就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投入大量的精力与时间去深入挖掘和剖析,不断的探寻和实践推进课程思政的建设。最终,建立完善的武术课程思政元素及案例资料库,制定出合理的课程思政元素融入路徑。
基金项目:中国高等教育学会2022年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新时代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凝练与融入路径研究”(课题编号:22TY0216)。
(作者单位:新疆医科大学公共体育教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