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高中文言文教学刍论
2023-05-04杨阳
杨阳
摘要:文言文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文言文教学关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文章对“语文素养”“语文核心素养”“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概念进行区分和界定,对高中文言文教学要求进行阐释,分析高中文言文教学现状,探究高中文言文教学策略,并对具体的教学案例进行分析,旨在为高中文言文教学提供借鉴,以提高高中文言文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教学质量;综合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3)09-0125-04
核心素养教育研究起源于国外,随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颁布,我国的核心素养研究已经正式启动。要满足中国学生在发展中的实际需要,不能照搬照抄国外研究成果。核心素养培养不仅影响学科教学效果,还影响学生未来的发展。核心素养注重教育的育人作用,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学科知识,还要提升综合素养,促进思维的发展。因此,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开展综合性的实践活动,充分发挥课程的教育功能,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目前,核心素养已成为教育教学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在核心素养背景下,要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教师就要对教学进行创新和发展。本文从“语文素养”“语文核心素养”“高中语文核心素养”概念的区分与界定、高中文言文教学要求、高中文言文教学现状、高中文言文教学策略、高中文言文教学案例分析等方面,对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高中文言文教学进行论述。
1.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包括学生方方面面的素质,范围十分广泛。学术界对语文素养的界定有许多不同的看法。有的学者认为语文素养就是普通话水平,素养可以理解为中文修养。还有的学者认为,语文素养是一种动态的等级结构。比如,韩雪萍制作了语文素养的“冰山模型”,通过总结元素之间的关系,可以从该模型中找到每一层的含义。
2.语文核心素养
语文核心素养是基于学习本质,磨炼出的本学科的核心能力。从其出处角度讲,语文学习能力与综合素质共同构成语文核心素养;从基本素质和语文课程、语文教学结构角度讲,汉语的基本素质是语文核心素养的渊源;从课程角度讲,核心素养是课程和课程标准修改的标准。因此,基本素质是教育改革的基石和动力。依据以上论述,语文核心素养与语文素养不同,其来自语言的重构和专业化,更有针对性。
3.高中语文核心素养
高中语文核心素养包括语言、思维、审美、文化等四个方面的内容,强调培养理性思维。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体现为要掌握文言文特征,积极构建语言,发展和提升思维,深刻理解作品的内涵,感受思想魅力和增强传承文化的自信心。罗晓辉在“语文的核心素养与语文教学”一文中提出语言的结构和使用、思维方式的发展和改进、美学意义。由此可见,高中语文核心素养涵盖语言、思维、审美、文化等内容。
1.弄懂字词,阅读篇章
“弄懂字词,阅读篇章”是高中文言文学习的第一步,也是高中文言文学习的根本要求。因此,学习文言文要理解文章内容,这通常也是学生遇到的第一个障碍。在教学中,教师可采用示例教学,即展示如何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教师引导学生使用工具书,不是要否定学生的自学能力,而是要赋予学生自学的权力。因此,在高中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学生遇到不懂的字词时,要鼓励他们借助工具书自行解决,并引导学生结合语言环境阅读文章,理解文章内容。
2.掌握用法,闻一知十
“掌握用法,闻一知十”要求学生掌握常见的文言字词、文言句式的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闻一知十。因此,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总结,归纳常用的文言书面语的使用方法,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这有助于学生形成优良的思维品质。在培养学生思考和总结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要选择不同类型的课外文章,让学生在阅读中结合句型、语境,真正做到闻一知十,融会贯通。
3.熟读朗诵,承袭经典
“熟读朗诵,承袭经典”是指在反复阅读、朗诵的过程中,品味经典的魅力。同时,学习古代汉语要本着包容开放的态度,从不同的视角去理解和体会,特别要通过熟读、朗诵,熟悉文本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情感。因此,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集中精力熟读、朗诵,通过阅读了解文本内容,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如果说学习古代汉语的前两个要求集中在语言知识上,那么第三个要求则包括对古代汉语的语感感知,是文言文教学的重点内容。在熟读、朗诵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因材施教,進行个性化指导。例如,在《荆轲刺秦王》的课堂教学中,在学生通篇阅读课文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分角色扮演。而在《陈情表》这类抒情篇目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单独朗读和对比朗读,也可以利用多媒体对学生的朗读进行展示,让其他同学进行点评,以学习其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在反复熟读、朗诵中,形成文言语感,承袭经典。
4.品读篇章,自我提升
“品读篇章,自我提升”指的是用发展的眼光,纵观历史,结合实际去理解古代文学作品的美学价值,实现自我品格的完善与提升。课程要求学生能够认识古典文学作品的价值,也就是说,具有鉴赏古典文学作品的能力。为此,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留有鉴赏古典文学作品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有机会表达对古典文学作品的看法和观点,有机会对文学作品进行评价,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学生通过鉴赏和评价,能使篇章中确立的人生哲学和智慧得到认可,这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当下,依据考试大纲和课程标准,文言文已成为教学的重点。因此,高中语文教师要重视文言文教学,提高文言文教学质量,为学生语文成绩的提升奠定基础。然而,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部分教师缺乏应有的认识,部分学生对文言文教学不感兴趣,导致教学效果难以达到预期。基于此,一线的教学一直在不断改进、提升和进步,教学效果也有了一定的改善。同时,学术界还围绕文言文是否重要、是否受到高考和汉语在民族语言教学中的地位的影响进行讨论,以提高教师的思想认识。文言文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媒介,是学生与古代对话的桥梁,能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广泛而精细的融合。但由于文言文自身的许多问题,其往往给学生的学习造成一定的阻碍,如语言、时代背景和文化背景等。因此,在文言文学习中,学生学习兴趣普遍不高,学习效果不够理想。
1.文言文教学不受重视
文言文教学不受学生重视,这往往与文言文学习难度大、知识庞杂、不便识记等有关。同时,文言文考试分值比其他内容分值小,导致很多学生选择放弃这一“低性价比”的内容,或完全依赖教师讲解而不去自觉探究,使得文言文学习止步不前,学习效果低下。
2.教学方法单调
部分教师教学方法单调,加之文本量大,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往往以自我为中心,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被动,缺乏学习兴趣,自主性变差,不能独立解决文言文学习中的问题,自主学习能力得不到锻炼和培养。
3.教学评价缺乏合理性
教学评价方式以考试为主,把学生测试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这种评价方式忽视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忽视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评价,使文言文教学走向僵化。高中文言文教学如果缺乏多元的评价要素和合理性,就会影响文言文教学的开展。
1.掌握文言特征,体会语言魅力
学生在文言文学习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各种困难,如难以理解,觉得枯燥乏味等,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文言文的特点所致。文言文语言晦涩,冷僻字较多,但简练,有言简意赅而含义无穷的效果,对学生语感的养成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掌握文言特征,体会语言魅力,以帮助学生克服文言文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由于古代汉语的特殊性、高中文言文教学的特殊性及其在帮助学生学习语言方面的特殊性,教师要教会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高效学习提供保障,帮助学生突破文言文学习障碍。
2.提升思维品质,体会作品意蕴
心理学将思维定义为“人类大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和规则的概括性间接反应”。思考发展论述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语言思考能力的重要性。在语文课上,阅读、写作、说话、交际和综合学习有着密切的关系。提升思维的品质与学习古典文化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思维的发展与提升能使高中文言文学习游刃有余,同时,探究古文诗赋的过程,也是发展思维的过程。语文教学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思维的训练,对学生的文学素养进行培养。为此,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丰富教学活动,注重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作品意蕴,让学生从中受到教育和影响,从而健全自己的人格,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3.感悟辩证哲理,领略思想高度
新课标提及“用现代视角去品读篇章,评价其积极性和局限性”。因此,鉴赏经典作品时要“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关注自身美的体验”。感悟人生哲理,体会作品的思想高度,既是高中语文的教学目标,也是学生实现自身价值、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需要。与义务教育阶段相比,高中阶段的文言文篇目增加很多,学习难度也更大。但文章更有深度,内涵更为丰富,有益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例如,《孟子》中“鱼我所欲也”,富有哲理和情感色彩,《论语》中一些语句言简意赅,以自然的笔触,传递出深刻的意蕴,富于形象性、哲理性,成为历久弥新的名言警句。因此,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感悟其辩证哲理,领略其思想高度。
4.树立文化自信,走好人生之路
文言文作为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能促使学生对民族文化有更深层次的理解。汉语作为中华民族的母语,在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优秀的古代典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对其进行深入钻研,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因此,在高中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发掘高中文言文选篇中的文化精髓,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树立学生的文化自信,让学生走好人生之路,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以人教版必修一中的《烛之武退秦师》为例,教师按传统授课方式在课堂上带领学生梳理文言字词,翻译通篇,一定程度上会使学生只着眼于该篇课文而对文言文的特点缺乏整体认知。为改变这种状态,教师可引导学生按照课下注释,对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字、词类活用现象和特殊句式进行分类总结,再选取某一个主题或知识点进行深入探究。这篇课文词类活用的现象较多,教师可以在带领学生进行梳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语法知识水平。如课文中的使动用法有“若不阙秦”中的“阙”和“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中的“亡”等。在学生大致掌握这一知识点的基础上,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横向阅读、对比阅读,让学生回忆曾经学过的词类活用现象,通过大量的举例和分析,形成知识网络,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以《廉颇蔺相如列传》为例,这是一篇出色的人物傳记,塑造了生动立体的人物形象,强烈的戏剧冲突引人入胜,故事性非常强。教师可运用情境教学的方法激发学生的想象与联想,通过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让学生体悟作品意蕴。学生可以根据课文情节脉络选取相应的片段进行演绎,也可以根据自己对人物和情节的理解,合理改写故事情节,重新组织语言。为使改写的故事情节合情合理,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那一时代背景下的人物心理活动,思考在每个情境中的历史人物的言谈举止,充分发挥想象与联想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以《逍遥游》为例,教师在教学中可通过循循善诱、步步引导,帮助学生找出中心句“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再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无己”“无功”和“无名”都指什么,有怎样的境界。在小组讨论中,学生可以联系上下文,串联线索,进行深入思考,从而得出答案。教师可继续提问:“至人”“神人”“圣人”都能做到逍遥游,又是凭借什么?让学生反复诵读课文,深刻理解逍遥游的状态。所谓逍遥游状态,就是一种无所侍的境界,而要达到这种境界,就要学会放弃。
该论文首先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研究现状,指出核心素养教育研究起源于国外,要满足中国学生在发展中的实际需要,不能照搬照抄国外的研究成果。其次基于现行的课程标准、考试大纲,指出具有高中文言文教学特色的学习目标和要求,最后剖析高中文言文教学现状,在高中语文核心素养教育框架的基础上,探究高中文言文教学方法。除了学生语言发展、思想发展、生活发展、传统文化传承理据和应避免的问题之外,期望学术界探究人教版本教材文言文教学的实例,探索高中文言文教学的方法。通过对新课标的宏观考察,结合高中语文课程和教学设计的结构、理念要求,基于高中文言文教学的现状,在构建语文核心素养框架的基础上,对高中文言文教学进行有益的探索,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坚持语言建构的基础地位。新课标将“语言的建构”位列第一大任务,它是处于基础地位的,也是语文教学要培养的能力之首。因此,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坚持语言建构的基础地位,落实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目标。
二是凸显高中文言文教学特色。高中文言文教学有以下特色:思想更深刻,更合乎逻辑,增强学生收集、理解和使用語言的能力,拓宽教育视野,丰富学习内容等。语言交流是思维方式的表象,学习实际上是一种高质量的思维文化,而听、说、读、写,则体现的是个体的思维方式。在古代汉语教学中,要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教师就要关注学生的思想和思维发展。而培养和发展学生应用古代语言和文化的能力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能用不同时代和不同语言形式的作品来代替。
三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高中文言文教学在新课标的指导下,不断进行改革与创新,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教学效果比较理想。为进一步提高教学实效,充分发挥其育人作用,教师要将文言文与时代特点相结合,剔除陈旧的、失去生命活力的内容,增加时代色彩鲜明的内容,丰富教学方法,挖掘教学深度,让学生在具有时代魅力的文言文学习中得到身心的升华。
参考文献:
[1]石飞燕.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以教学《故都的秋》《沁园春·长沙》为例[J].语文教学与研究,2022(16).
[2]李雅琴.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思维品质培养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2022(20).
[3]杨伟平.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与提升策略[J].青海教育,2022(06).
[4]陈孝荣,柏玉基.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语文“诗教”课程开发的建设与思考[J].语文教学与研究,2022(11).
[5]徐胜兰.核心素养下高中语文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J].天津教育, 2022(11).
[6]史瑞.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探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2022(03).
[7]符玲.注重审美教育,落实核心素养———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渗透审美教育的策略[J].天津教育,2021(34).
[8]赵碧宇.高中语文核心素养下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培养思考[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1(21).
Discuss on the Teaching of Classical Chinese in Senior Middle School Based on the Core Competence of Chinese
Yang Yang
(School of Arts, Jili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00, China)
Abstract: Classical Chines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teaching in senior middle school. The teaching of classical Chinese is related to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core Chinese competence and the inheritance of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The article distinguishes and defines the concepts of "Chinese competence", "Chinese core competence" and "high school Chinese core competence", explains the requirements of classical Chinese teaching in senior middle school,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lassical Chinese teach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 explores the teaching strategies of classical Chinese in senior middle school, and analyzes specific teaching cases, aiming at providing reference for classical Chinese teaching in senior middle school, so a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lassical Chinese teach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 and improve students’ core competence in Chinese.
Key words: corecompetence;senior middle Chinese;classicalChineseteaching;teachingquality; comprehensivequa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