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探究
2023-05-04田亚龙
田亚龙
摘要:初中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不仅要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数学素养,为其将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文章分析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性,指出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具体策略:营造良好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展合作学习,促进学生思维碰撞;引导逻辑思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结合生活实际,拓展学生思维广度。
关键词:初中数学;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G421;G633.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3)09-0065-04
数学作为一门对学生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要求较高的学科,在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心理和思维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利用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1.是提升学习效率的重要途径
初中生已经有了小学的数学学习经历,其对数学这门课程并不陌生。但值得注意的是,与小学数学相比,初中数学难度有所提高,对学生个人的学习能力、抽象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果学生还沿用小学阶段按部就班的方式来学习初中数学,可能会事倍功半。还有些学生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熟悉教材内容、背诵数学公式,但在做题的时候却经常出现无从下手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需要重点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逐步摆脱按部就班的学习和思考模式,懂得进行逆向思考、举一反三,进而在数学学习上实现思维创新。当学生掌握了数学课程的正确学习规律和方法以后,其数学学习效率必然会有较大幅度的提升。
2.是优化教学氛围的必由之路
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良好的环境和氛围都容易让人感觉到舒适和愉悦,从而极大地激发人的热情,学习和工作效率也会因此得到大幅度提升。数学知识本身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照本宣科的方式,只会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降低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提高数学教学效率自然也无从谈起。因此,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善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乐趣,从而激发其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但是营造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并非易事,这意味着教师需要将更多的课堂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去思考探究、展示自我,这其实也是一个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过程。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优化教学氛围的必由之路,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点等对教学方式不断进行创新,让学生能够高度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积极进行思考、讨论以及探究等。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而且能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
3.是落实生本理念的重要体现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持续推进,生本理念逐渐深入人心,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的时候,不能以自我为中心,而应重视和突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在设计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的过程中,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接受能力出发。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属于数学教学的目标之一,这就意味着教师在课堂上不能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讲课上,而应赋予学生更多展示和表现的机会。从这个角度而言,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过程,其实就是落实生本理念的重要体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踊跃发言、提问、讨论以及探究,使自身的思维能力得到培养与锻炼,同时进一步提高自身的课堂参与度。可以看到,创新思维能力与生本理念培养两者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教师采取一系列的教学方式来竭尽全力帮助学生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其实也是在践行生本理念,进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1.营造良好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数学课堂上,教师的面部表情、讲话方式以及行为动作可以直接决定课堂氛围。比如,有的教师上课时表情严肃、言语冷漠,学生会感觉到压抑和害怕,课堂表现欲会有所下降;有的教师上课时表情夸张、语言风趣,学生会感觉到轻松和有趣,课堂表现欲则会有大幅度的提升。由此可见,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参与者,言行举止直接影响到课堂氛围。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积极发挥自身的作用去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通过宽松的环境和氛围来缓解师生之间的紧张关系,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激发自身的学习兴趣来达到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目的。
例如,在教授新课的时候,鉴于学生对新章节的内容和知识还不是特别了解,其对新知识的学习可能会存在陌生感与抵触感,学习兴趣不浓。此时,教师就需要充分发挥引导性作用,通过别开生面的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逐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回顾以往学习过的知识内容,让其意识到这个章节的内容其实跟以往学习过的知识之间存在着关联,学习难度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随后,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探索,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找到新旧知识之间存在的关联,从而消除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陌生感,并尽快投入到新一轮的学习中。值得注意的是,在现实教学中,能够赢得学生喜爱和尊敬的教师不仅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而且大多平易近人、风趣幽默,即便是在教学时也能让课堂充满欢声笑语。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尽量采用轻松、幽默的语气进行教学。比如,在讲课的时候偶尔穿插一些夸张的表情、趣味动作等,教学语言尽量直白、生动。比如,在讲课的时候偶尔穿插一些趣味笑话、方言土语等,通过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来最大程度消除学生对数学枯燥无趣的印象,降低学生理解的难度,并充分激发其参与课堂学习的兴趣。此外,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必然会存在知识盲区,如回答不出教师所问的问题等。此时,教师不应对学生进行否定或指责,而应善于利用风趣幽默的语言来化解学生的尴尬,并通过循循善誘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尽快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向,使得整个课堂始终处于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这样,学生的学习热情才能始终保持高涨的状态,其创新思维能力才能不断提升。
2.开展合作学习,促进学生思维碰撞
创新思维能力依赖于独立思考,换言之,创新思维能力得以生成的前提是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初中生已经不是年幼无知的儿童了,其开始有了独立的想法,因此数学教师的教学应侧重于引导和启发,而不是将教材中的所有知识进行事无巨细的讲解,要帮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和探究的习惯。值得注意的是,独立思考与思维碰撞并不是完全相斥的,在大多数情况下,团体的头脑风暴可以使个体思维完全突破原有的局限与束缚,获得更广阔的思路和空间。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除了鼓励和倡导学生认真思考、独立探究外,还应建议和要求学生之间开展小组合作,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来促进思维碰撞,进行更多的探索,不断拓宽创新的领域和思维的边界,从而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同步提高。
例如,教学“轴对称”这一章节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通过分组合作的形式对“轴对称”的性质和特点进行分析,在合作探究结束以后,每个小组随机安排一名代表展示本组的讨论成果,看哪一个小组的学习任务完成得最好。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可以适时参与到小组讨论活动中,以了解每个学生的小组讨论参与情况,确保合作学习能够达到预期的目的和效果。又如,教学“平行四边形”这一部分的内容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以组为单位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进行分析探究,尽可能找出多种不同的平行四边形判定方法,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实现互通有无、集思广益,发挥各自的主观能动性,不断增加学习探究的广度、深度,从而获得更好的数学探究效果。当然,教师要充分发挥分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和价值,就要做好分组工作,在分组时除了尊重学生的意愿外,还要尽可能做到科学与合理,确保每个小组的综合实力相当。教师要让小组的学优生去带动普通生和学困生,从而确保小组中的每一位成员都能参与到合作学习中,扬长避短、取长补短,使他们的思维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调动和创新,最终实现共同进步和提高。总体来看,小组合作有利于促使学生产生分享的意愿和热情,使他们在分享自己的思路过程中,也从他人的分享中获得更多思考的方向和角度,进而使自身的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完善和提升,并能够别开生面地提出一些创新思路。
3.引导逻辑思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并不是异想天开、天马行空,而是必须要有严密、科学的逻辑作为支撑,没有逻辑的创新其实跟幻想并没有什么不同,对现实生产生活没有指导性意义,甚至可以说没有任何存在的必要和价值。数学是一门逻辑学科,这一点学生在做题的时候感受十分明显,尤其是在做应用题的时候,他们需要详细列出详细的解题步骤,通过层层推理和计算来得出最终的答案,这个过程其实就很好地体现了数学的逻辑性。鉴于此,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学时要注重学生逻辑思维方面的训练,通过计算、归纳以及比较等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探究,让其创新思维更具有逻辑性,从而为自身创新思维的发展奠定坚实的逻辑基础。
例如,教学“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这一部分的内容时,为了深化学生对该章节内容的认识,增强其对二次函数性质的把握,教师要求学生先在同一个直角坐标系里画出y=2x2与y=-2x2的图像,并让其对这两个图像进行详细观察,从中总结出二次函数的基本性质。在学生画图思考的过程中,教师应建议学生尝试从所学过的知识内容出发概括二次函数的性质,确保学生的思考和探究具有一定的逻辑性,而不是凭空捏造的结果。又如,教学“中心对称”这一部分的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着回顾以往学过的“轴对称”知识,将两者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其中的异同点,让学生能够清楚地看到不同章节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从而避免在做题的过程中出现思维混乱、搞混知识点的情况。这也有助于帮助学生搭建逻辑清晰、层次分明的数学知识结构,从而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更上一层楼。除此之外,教师在布置数学作业的时候,不必按部就班地布置一些知识点具有重复性的数学题目,也不必布置大量的数学题供学生进行知识巩固,而应布置一些具有多种不同解题方法的数学题供学生课后进行探究,以此引导学生持续进行逻辑思考,使学生逐步懂得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维创新,学会举一反三、逆向思考,将所学过的知识进行融会贯通,并在做题的时候灵活进行运用。久而久之,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自然会得到增强,其思维创新能力也会在不断思考和解题过程中得到提高。
4.结合生活实际,增加学生思维广度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生活即教育。”无论是小学数学还是初中数学,数学教材中的知识基本上都是来源于日常生活,这也就决定了数学教师在教学时不能脱离现实生活。但是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部分初中数学教师的教学模式都脱离了学生最为熟悉的生活实际,导致学生在听课的时候经常感到不知所云,或者是难以在短时间内理解和消化教师所讲的知识,从而耽误学习的进度。甚至有些学生升到初三以后,才完全理解初中数学教材中的知识内容,更不用说培养和提高其创新思维能力了。因此,为了拓展学生的思维广度,使得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能够随着学习的持续深入而快速提升,教师应当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数学教学,通过展现数学的应用性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例如,学习“二次函数的应用”时,大部分学生在学习本章节内容之前只知道买菜、买房等用到的都是加减乘除之类的数学知识,不知道二次函数在生活中的具体运用方式,对于函数在生活中的运用一无所知,所以学习和理解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此时,教师便可以将函数知识转换为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问题,让学生通过具体的生活问题去感受二次函数的内容和价值。如教师给出一道题:“有一家旅馆共有45间客房,每1间客房的價格都是198元/天,而且每天都处于客满的状态。老板将旅馆进行翻新之后,旅馆的档次提高了不少。老板经过调查分析发现,单间客房的价格每增加1元,客房的入住数就会减少2间,请问旅馆将价格定为多少,其单日总收入最高?”该问题属于典型的生活性问题,学生解题的兴趣和热情顿时提高了,纷纷参与到问题探究中。此时,教师再慢慢引导学生尝试着从二次函数角度去分析和解决问题,使得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拓展,并迅速找到了解题方向和思路。又如,学习“随机事件与概率”时,学生可能对于“随机事件”的概念和定义不是特别了解,教师便可以举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如“‘明天会下雨’属于随机事件,因为明天有可能是阴天或晴天,所以‘明天会下雨’就属于随机事件”。经过简单的讲解后,教师就可以将话语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常见的随机事件,并让其尝试着对这些随机事件的性质和特点进行概括,甚至尝试着对这些随机事件出现的可能性进行量化,也就是分析随机事件出现的概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需要以教材为教学依据,直接结合生活实际开展教学即可,而且会取得比以往更好的教学效果。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再是被动地学习、倾听和接受知识,而是直接参与了知识产出的过程,不仅使自身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在生活化教学中得到极大的发挥,而且使自身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良好的锻炼。
综上所述,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创新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意味着教育改革应当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为价值取向。对于初中数学教师而言,以成绩为中心的教学时代已经成为过去。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师应当认识到创新思维能力对于提高教学效率、优化教学氛围以及落实生本理念的重要意义,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主动通过营造良好氛围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开展合作学习来促进学生思维碰撞,通过引导逻辑思考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通过结合生活实际来拓展学生思维。这样,能在优化教学模式的同时赋予学生丰富的数学学习体验,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素养得到培养,最终促进其创新思维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罗芳兰.浅谈如何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J].中学课程辅导,2019(13).
[2]赵国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实践研究[J].天天爱科学,2019(12).
[3]曹亚萍.发展创新思维,培养核心素养———核心素养下的初中数学创新教学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18).
[4]魏然.数学核心素养理念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J].中学生数理化,2019(01).
[5]魏振柱.数学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1).
[6]宋晓慧.让“创新”点亮数学课堂———浅析初中数学“创新”教学的策略[J].中国教师,2019(12).
[7]丁长钦.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成才之路, 2011(03).
[8]白玉峰.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提问能力的有效途径[J].数学大世界,2018(11).
[9]勇继红.浅谈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语数外学习,2013(06).
Exploration of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Innovative Thinking Ability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Tian Yalong
(Tongwei County Huajialing School, Dingxi City, Gansu Province, Tongwei 743305,China)
Abstract: When carrying out teaching work, junior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ers should not only impart mathematical knowledge to students, but also cultivate students’ innovative thinking, thus improving students’ thinking ability and mathematical literacy, and laying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ir future development.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importance of cultivating students’ innovative thinking ability, and points out the specific strategies of cultivating students’ innovative thinking ability in mathematics teaching: creating a good atmosphere to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carry out cooperative learning to promote students’ thinking collision; guide logical thinking and cultivate students’ innovative thinking;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reality of life, broaden the breadth of students’ thinking.
Key words: junior middle schoolmathematics;innovativethinking;abilitytraining;cooperativelear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