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技术驱动下的沉浸式新闻构建和传播探析

2023-05-03唐贵江

新闻研究导刊 2023年4期
关键词:传播特点构建方式

摘要:沉浸式新闻是依靠虚拟现实技术作为新闻内容报道和新闻资讯传递的新型播报方式。相较于传统新闻报道,沉浸式新闻可以为观众营造更强烈的沉浸感,让观众从原本的观看新闻升级为参与新闻事件的发生过程,从而更深入地体验新闻内容,最终得到更真实的资讯获取体验。进入信息时代后,沉浸式新闻的发展空间增大,关于该新闻类型的研究热度也居高不下,但如何认定沉浸式新闻,构建沉浸式新闻又需要用到哪些技术和叙事策略?对于这些问题,当前的研究尚不完善。据此,文章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沉浸式新闻构建中沉浸感的营造思路和新闻报道的叙事策略,探寻技术驱动下的沉浸式新闻构建和传播。首先,分析沉浸式新闻的概念和传播特点,明确沉浸式新闻的定义。其次阐述沉浸式新闻的叙事模式,分析构建及传播沉浸式新闻的要点。再次,剖析国内外已有的沉浸式新闻播报案例,探究媒体在沉浸式新闻的报道模式构建和传播上所做的尝试,对沉浸式新闻的实际构建和报道现状、报道存在的不足加以探究,得出关于沉浸式新闻当前发展情况的结论。最后,对沉浸式新闻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趋势提出相关看法,谨望通过研究丰富关于沉浸式新闻领域的学术资料,让学界对于沉浸式新闻的概念认定、技术应用、构建方法、叙事模式、传播路径等多个方面的研究得到补充,为沉浸式新闻的良好发展提供参考帮助。

关键词:沉浸式新闻;传播特点;构建方式;叙事特征;VR

中图分类号:G21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3)04-0008-04

沉浸式新闻是基于虚拟现实技术构建的新式报道方式,它将新闻的叙事模式进一步立体化,将新闻报道带给受众的资讯体验从临场感升级为在场感。沉浸式新闻被认为是信息环境下新闻报道工作的未来发展方向和转型目标,部分学者认为该报道模式能实现“身体沉浸”和“心理沉浸”的双重统一,让受众观看新闻的体验达到全新的高度。不过,沉浸式新闻从提出到运行仅有短短十数年时间,就发展历程而言相对较短,关于该新闻模式的概念界定和运作理念尚比较模糊,因此还需要做更深入的探究,才能对沉浸式新闻的构建、传播及未来发展有较为明确的结论。

一、沉浸式新闻的概念及传播特点

(一)沉浸式新闻的概念

沉浸式新闻这一概念的提出者是美国学者诺妮·德拉佩纳,她在2010年发布的《沉浸式新闻:为第一人称新闻体验设计的沉浸式虚拟现实》一文中首次提出了“沉浸式新闻”这一概念。根据诺妮对沉浸式新闻的描述和解释可知,沉浸式新闻是一种利用报道视角变化来增强受众沉浸感的新闻播报方式。在传统的新闻播报中,新闻的叙事过程由新闻主持人完成,受众通过主持人的讲述以及电视画面的切换来逐步了解正在发生或已经发生的新闻事件。沉浸式新闻则改变了这一叙事视角,它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将传统的第三人称视角转化为第一人称视角,受众在观看新闻时,借助数字技术生成一个虚拟的“事件在场者”化身,通过这个化身的第一人称视角来审视新闻的故事场景,以及目睹整个事件的发生经过,以此实现受众代入感的升级[1]。

结合沉浸式新闻的概念认定来看,沉浸式新闻的创造并没有特殊的技术要求或者平台要求,只要能实现报道视角的转换,均符合沉浸式新闻的定义。无论是结合VR技术创造的360°全景新聞报道模式,还是利用AR技术创造的类似电子游戏的互动新闻报道模式,都可以归类为沉浸式新闻[2]。

因此,沉浸式新闻的概念定义宽泛,是一个开放性和兼容性较强的学术概念,所有和视角叙事相关的信息技术以及报道模式都能纳入这一新闻概念中。开展关于沉浸式新闻的研究,也要明确其概念的界定标准,才能对沉浸式新闻形成准确的认知[3]。

(二)沉浸式新闻的传播特点

沉浸式新闻的报道方式是用数字化身,将观众拉进技术复原的新闻事件虚拟现场,让观众从新闻的旁观者转变成新闻的一线目击者,从而为受众创造来自生理和心理上的强烈冲击,让观众对新闻事件中涉及的人物产生更多的共情。

由此可知,沉浸式新闻的播报目的并不只是局限在对事件过程及原貌的展现上,它的核心目的是升级观众的资讯获取体验,引发观众的情绪共鸣,这种特质使沉浸式新闻对技术和平台有较强的依赖性。传统新闻报道的目的是展现事件的完整经过,保证受众通过报道获知事件全貌,因此报道对信息传播媒介没有过高的要求,视频新闻在传播途径中可以转化为文字表达,文字传播也可以在二次传播中由媒体加工制作成视频来增强报道的传递效果[4]。但沉浸式新闻的核心在于其对视角的变化,视角变化是实现受众认知身份变化的基础,一旦改变视角,沉浸式新闻带来的“现场感”就会丧失,沦落为和传统新闻无差别的“临场感”,观众观看新闻的沉浸感也会因此减弱。因此,沉浸式新闻的传播成本要高于传统新闻,其技术门槛和报道特性决定了其只能借助特定的平台和报道形式传播,而无法如传统新闻一般在视频、音频、文字等不同信息媒介间自由转化。这也导致在VR技术、AR技术等技术实现全民普及前,沉浸式新闻无法如传统新闻一样实现大范围传播,只能成为针对特定人群的小众传播方式[5]。

二、沉浸式新闻的叙事模式

(一)沉浸式新闻的内容生产

沉浸式新闻的内容生产在初期与传统新闻并无太大差异,编辑人员通过各类渠道或者亲赴现场采集需要的新闻素材,获取素材后再根据报道需要进行素材处理[6]。沉浸式新闻对于新闻素材有两种处理方式,一种是在原始新闻素材上进行视角调校,实现叙事人称的转化。另一种是利用建模引擎,搭建数字化的虚拟场景,在场景中依靠脚本设计,再现事件原貌。

第一种处理方式中,主要应用的软件有Edius和After Effects等。摄像师首先通过VR设备拍摄新闻素材,再依靠后期处理让视频内容形成360°全景,观众在观看新闻时可以佩戴相应的技术设备,实现对新闻场景的360°观察。

第二种处理方式需要应用到建模引擎,如Unreal、Unity等等。编辑人员根据搜集的新闻素材,利用引擎创造和新闻事件中描述的场景、人物相近的叙事空间,再为观众创造数字化身。在观看时,观众佩戴特定设备,将自己的视角切入化身视角,如此可以实现在场叙事,完整观看事件的发生过程。

第一种生产形式能带给观众更多的真实性,观众所见的内容都是真实的新闻图像,但是在这种新闻报道模式中,观众只是在观看视角上出现了简单变化,即可以用更完整的视角观察事件经过,但无法和事件中的人物发生互动,在参与感上略有缺失[7]。第二种生产方式是基于原始素材的虚拟场景在建,观众实际是在操纵自己的化身参与到场景演出中,相比第一种报道形式,第二种新闻报道能赋予观众更多的互动可能性。观众借助自己在虚拟场景中的数字化身,能自由移动自己在场景中的位置,观察事件目击者和当事人的状况,甚至与其进行行为互动,因此该生产方式创造的报道成果可以带给观众更强烈的在场性、真实性和冲击力[8]。

从报道效果上看,第二种新闻生产方式带来的代入感和沉浸感更足,也更符合沉浸式新闻的报道要求,不过该方式的技术门槛较高,需要编辑有一定的编程经验和建模能力,能实现虚拟场景的制作才能完成新闻内容的产出,所以在当前的沉浸式新闻报道中应用不多。大部分的沉浸式新闻报道采用的是第一种新闻生产方式,这种方式虽然在演出效果和画面冲击力上逊色于第二种生产方式,但胜在制作简单、技术限制不高,因此更易于推广[9]。

(二)沉浸式新闻的叙事策略

常见的新闻报道在叙事方式上多采用文本展示或者镜头讲述,在各类视频新闻中,还会采用图表、画外音叠加来提升信息的传递密度。在沉浸式新闻中,则尽可能减少文字叙事和旁白补充,新闻内容以一种更隐蔽的自主挖掘方式呈现给观众。这是因为沉浸式新闻在叙事策略上与传统新闻有一定差异,传统新闻在报道中掌握着叙事主导权,报道上以减少信息误差,最大限度呈现信息原貌为主,对于新闻内容的展现要尽可能翔实和完备。采取信息叠加的做法可以丰富报道的表述层次,让观众接收尽可能多的资讯信息,观众对新闻事件的了解越完整,资讯体验越佳[10]。

在沉浸式新闻中,叙事主导权因为视角的转化从报道者转向了观众自己,观众以第一人称视角直接目睹和感受事件的发生过程,因此新闻信息不能再由报道者一股脑地灌输给观众,过多的旁白讲述或者文字提示会破坏观众的参与感,进而导致观众的沉浸感被削弱,因此需要观众通过自主选择场景、调整视角的观察点来挖掘场景中的隐藏信息。因而,沉浸式新闻的叙事策略从传统的“主导式”叙事转向了“引导式”叙事,观众跟随新闻编辑在新闻场景中留下的引导信息,不断调整和转化自己的视角,借由自身与场景的互动及参与,或者与场景中的人物互动,完成对事件信息的搜集,最终在自己的挖掘和探索下形成对新闻事件的完整认知。

例如,Emblematic Group新闻出版社于2014年发布的《叙利亚项目》新闻中,新闻团队选择一次发生在叙利亚街区的爆炸事件为报道内容,以原始的视频脚本、爆炸地点、爆炸事件为基础,利用引擎完成了爆炸场景的建模,同时加入了真实的现场音频。观众在观看新闻时,不会得到画外音或者文字补充,只能根据新闻场景中活动的人物和听到的音效判断当下的情况,最终在目睹爆炸事件发生后,从身边惊慌的妇孺、逃跑的人群、痛苦的伤者上感受爆炸后的混乱和无序[11]。《叙利亚项目》要求观众根据自己的视角调整和场景移动了解到场景发生点,并在正确的时间抵达相应位置才能目睹爆炸发生,这种情况下,观众的行为处于不可控状态,可能会因为没有按照新闻团队的预想调整自己的视角而错过对新闻事件发生时刻的目击,但也正是这种不完整的信息展示,可以赋予观众更真实的参与感,帮助观众感受事件发生时带来的现场冲击力。

三、国内外沉浸式新闻播报案例分析

(一)国外沉浸式新闻报道案例分析

美国是沉浸式新闻概念的发源地,也是较早开始尝试制作沉浸式新闻的国家,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报道案例有南加州大学互动媒体实验室制作的《饥饿的洛杉矶》和纽约时报制作的《流离失所》等。

《饥饿的洛杉矶》讲述了在洛杉矶的8月,因为气温高升,一名等待领救济粮的流浪汉在排队过程中晕倒的事件,新闻采用游戏引擎制作了和真实事件环境相近的数字场景,观众通过佩戴头戴式设备,即可进入新闻虚拟场景中。

在该场景中,观众被赋予了运动自由的能力。借助数字化身进入新闻场景中后,观众能操纵化身自由移动,并完成起立、蹲下等动作,这种自由化的移动方式赋予了观众极强的参与感,观众成了事件的在场者,能真实地观察、接触事件现场的群众和当事人。当事件发生时,画面中的流浪汉晕厥倒地,周围的NPC角色会快速围绕在晕倒的流浪汉身边,这种设计是向自由移动的观众释放引导信息,即提醒观众事件发生的地点,让观众明白该将自己的位置和视角移动到哪里才能目击事件经过。此时,观众能通过化身和当事人进行近距离互动,观察当事人的情况或者尝试对当事人提供帮助,虽然这些动作并不会真的改变事件过程或者影响事件结果,但这种亲身参与和体验的新闻观看方式还是能增强观众的代入感,让观众对新闻当事人的遭遇产生更多的同情,对事件背后的社会原因有更多的思考[12]。

《饥饿的洛杉矶》的制作不是直接采用新闻原素材进行加工,而是根据事件信息,借助游戏引擎创造了一个仿真的活动环境,受限于当时的技术限制,其画面中的场景建模、人物模型看起来较为粗糙,这也极易影响观众的代入感,因此在后来的沉浸式新闻报道中,新闻团队开始倾向于选择用真实的新闻素材创造新闻场景,比如2015年纽约时报推出的《流离失所》中,场景素材就从3D建模调换成真实的叙利亚难民区场景。

對比《饥饿的洛杉矶》和《流离失所》可见,采用真实的事件场景可以提高沉浸式新闻的现实度,使观众在观看新闻报道时得到更真实的互动反馈。但同时,因为场景从3D建模替换成了真实场景,因此在《流离失所》中,观众的自由化移动能力也被取消。原本的“行为互动”被降级成“视角互动”,观众只能依靠视角的移动来观察难民区场景和战区儿童的精神面貌及生活状态,但无法跟随事件当事人一起行动,且因为场景并非新闻团队制作,所以团队无法通过在场景中设置人物脚本或者事件脚本,为观众提供引导其探寻和挖掘新闻信息的隐性指示。关于新闻当事人和新闻事件的相关信息则以字幕形式直白展示在画面上[13]。

根据《饥饿的洛杉矶》和《流离失所》两则沉浸式新闻的报道效果对比可知,受限于技术问题,当前的沉浸式新闻还无法提供同时具备高度行动自由和高度真实化事件场景的报道效果,国外媒体在制作沉浸式新闻报道时,会根据报道需要进行取舍,最终选择合适的报道形式。不过,随着VR、AR等技术的发展以及建模引擎的不断升级,这些问题预计将在不久的将来得到解决。

(二)国内沉浸式新闻报道案例分析

国内的沉浸式新闻报道起步较晚,在2019年8月才由中国青年报社推出了国内第一则沉浸式新闻《红军桥日记》。在该则新闻的报道制作中,国内媒体参考了国外的制作经验,在场景制作上摒弃了用3D建模构建数字场景的做法,改用真实的新闻画面创造新闻场景,以此增强报道的真实感。为了弥补因为场景限制带来的“行为互动”限制,中青社采用了类似AVG游戏的制作思路,通过在画面中加入指令选项来赋予观众对新闻内容的选择权和对事件线索的发掘权。

在观看《红军桥日记》时,观众跟随镜头逐步移动到老桥上和村子中,在此过程中,记者作为信息的传导者,处于隐形状态,观众对于新闻信息从原本的被动接收转变成主动获取,在心理上从“他”的所见所知过渡成了“我”的所见所知,并在镜头移动和观察信息增多的情况下进行自我解码,形成了感知器官上的深度刺激和心理上的全面共情。

《红军桥日记》是借助沉浸式报道来模糊新闻叙事中的主客体关系,让主体和客体的固定身份通过视角转化被尽量稀释,受众的在场感也因为和采编人员的重叠而得到增强。在叙事方式上,《红军桥日记》改变了沉浸式新闻减少语音叙事的做法,在报道中加入了记者自身的语音作为叙事铺垫,而为避免第三者语音的加入破坏观众的参与感,新闻团队在叙述上又改变了“旁白式”叙述,采用“日记体”叙述来展现事件全貌,方便观众了解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叙述角度和叙事身份的改变可以减少画外音对观众沉浸感的破坏,让观众的“窥探欲”得到满足,观众不会因为记者对事件的描述而产生距离感,反而因为叙事角度的重合而更容易在记者的叙述下产生共情[14]。

《红军桥日记》可以看作国内媒体对沉浸式新闻不足的尝试性修补,在增加类似游戏选项和自述性叙事的情况下,早期沉浸式新闻中信息提供度不足、互动性较差、观众行为不可控等问题能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这种报道思路也可以在后来的沉浸式新闻中继续应用,从而让新闻质量更加出色。

四、沉浸式新闻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趋势

(一)沉浸式新闻的发展方向

沉浸式新闻正在迅速发展,并且正在不断改变传统的新闻报道方式。它利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和计算机视觉等技术,让观众身临其境体验新闻事件。此外,沉浸式新闻还可以为新闻报道提供更多的视角,让观众更好地理解新闻内容。当前的沉浸式新闻受限于传播平台限制以及头戴式设备的不普及,其传播范围较小,但可以预见,在未来的新闻报道中,随着灵境技术的升级和各类科学技术的日常化发展及普及,沉浸式新闻将继续深入人们的生活,并借助机器学习、智能语音和深度学习等技术,提供更丰富的新闻内容和更便捷的新闻报道体验。

(二)沉浸式新闻的发展趋势

沉浸式新闻的核心理念是通过叙事角度的转化来增强观众观看新闻时的沉浸感,由于信息技术、制作经验等方面的限制,当前的沉浸式新闻在沉浸感制造和在场感营造上还有进步的空间,国内外媒体也针对如何强化沉浸式新闻报道的沉浸感和参与感做了各种尝试。随着制作经验的成熟和技术的迭代,沉浸式新闻的发展会向着更加个性化和自动化的方向前进,未来的沉浸式新闻将更注重个性化和定制化,让用户能够深入体验新闻内容,并获得更多满足自己需求的信息。并且,自动化技术也将被应用于沉浸式新闻中,从而帮助新闻机构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并实现更加实时、准确的新闻报道[15]。

五、结语

沉浸式新闻是一种可以让观众产生良好沉浸感的新闻报道类型。它利用视觉转化、场景互动等元素为观众提供了更深刻的新闻观看体验。它能够更好地吸引观众的兴趣,激发观众的情感,让观众更深入地理解新闻内容并和新闻当事人产生情感共鸣。当下,国内外媒体均已开始尝试沉浸式新闻的制作和报道,随着技术的升级和报道经验的成熟,未来的沉浸式新闻将会为观众营造更理想的在场感和质量更佳的资讯获取体验。

参考文献:

[1] 周勇,付晓雅.基于可信度视角的沉浸式新闻传播效果影响因素研究[J].当代传播,2021(4):55-60.

[2] 董卫民.沉浸式新闻(VR/AR):演进历程、创新路径及行业影响[J].未来传播,2021(4):41-47.

[3] 张冠超.浅析元宇宙视角下的沉浸式新闻发展方向[J].记者观察,2022(14):70-72.

[4] 潘思焱.媒體沉浸式发展背景下的VR新闻发展研究[J].国际公关,2022(11):158-160.

[5] 金小鸥.沉浸式新闻的现实挑战及其伦理构建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22(15):12-14.

[6] 张荣.沉浸式新闻的特征及其创新路径[J].西部广播电视,2022(3):86-88.

[7] 郑建飞.沉浸式新闻的场景力探析[D].重庆:四川外国语大学,2019.

[8] 孟婧.沉浸式新闻叙事:以VR新闻和音频新闻为例[J].新闻战线,2022(15):84-86.

[9] 吕一尘.沉浸式新闻:计算机视觉下的临场真实与客观真实[J].新媒体研究,2021(23):8-10.

[10] 周勇,付晓雅.基于可信度视角的沉浸式新闻传播效果影响因素研究[J].当代传播,2021(4):55-60,83.

[11] 黄亚婷.沉浸式新闻叙事策略研究[D].兰州:甘肃政法大学,2021.

[12] 热瓦·阿克苏瓦提.沉浸式新闻中的场景化建构[J].新闻传播,2022(23):71-73.

[13] 王璟.浅议沉浸式新闻报道的叙事模式策略[J].新闻采编,2022(6):50-51.

[14] 冯钰涵.技术赋权下沉浸式新闻的叙事创新研究:以中国青年报《红军桥日记》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22(3):13-16.

[15] 王政.沉浸式技术对新闻行业的影响:以美国为例[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21(1):67-69.

作者简介 唐贵江,记者,中国新闻社广东分社副总编,研究方向:新闻传播。

猜你喜欢

传播特点构建方式
全媒体视角下的弹幕传播
关于充满生命活力的小学语文智慧课堂构建研究
重大突发事件中政务微博的响应表现
简谈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多屏环境下体育节目的传播特点及改革策略
媒介融合背景下广播新闻传播的新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