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实证研究 回归音教现场①
——首届“音乐教育实证研究”论坛述评
2023-05-02中国音乐学院北京100101
张 清(中国音乐学院,北京 100101)
谢嘉幸(中国音乐学院,北京 100101)
实证研究一直是教育领域开展研究的热门话题,自2015 年华东师大首创教育实证研究论坛以来,有关实证研究的讨论更是成为热点。2021 年,在中国音乐学院教育学院郭彪院长的努力下,第七届“全国教育实证研究论坛”②2021 年10 月30—31 日,第七届“全国教育实证研究论坛”由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光明日报教育研究中心共同主办,共设29 场平行分论坛,采取“线下分布,云端同步”的形式举行。终于增设了音乐教育分论坛。那么什么是音乐教育的实证研究?音乐教育为什么要开展实证研究?广大音乐教育研究者与广大音乐教师又如何来应用于掌握这种研究方法?…… 正是这一系列由此次音乐教育实证研究论坛所引发的问题,产生了本文的叙述与探讨。笔者将从实证研究的概念辨析、此次音乐教育实证论坛的内容述评入手,论述实证研究范式对音乐教育研究的价值,以及回归音乐教育研究“现场”的重要意义。
一、实证研究的概念辨析
实证研究是此次音乐教育论坛的核心概念,因此对其辨析非常必要。在许多人的认识中,实证研究是一种实证主义的研究,即以实证主义作为其哲学基础的研究方法,因此也必然地是伴随一大堆数字的科学研究。但事实上,实证研究(empirical research/study)并不等同于实证主义研究(positivist research),实证研究的正确翻译应为“经验研究”,不仅包括质性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study),也包括定量研究(quantitative research/study)。此处实证研究与实证主义完全是两个概念,它们不是等同的关系。可以说,实证研究中的定量研究的哲学基础是实证主义和后实证主义(post-positivism),力图通过统计学和概率论阐释教育的规律及其本质。相较而言,质性研究的哲学基础较为复杂,遵循阐释主义(interpretivism)或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两种范式既有互补性,也有对立性,在不同的特定研究环境中两者各有所长。认清这两者的区别,对我们评析此次论坛非常重要。当然,无论采用质性研究还是量化研究,实证研究都以音乐教育的实践经验为其对象,因此本文呼吁聚焦实证研究也就理所当然了。那么,为什么要“回归音教现场”呢?在后文对此次论坛的述评中我们将进一步回答这一问题。
二、音乐教育实证研究论坛概述
首次“音乐教育中的实证研究”专题研究分论坛分为主题发言、音乐教育研究工作坊和评委点评环节,特邀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尹爱青教授、中国音乐学院谢嘉幸教授作为点评嘉宾,郭彪教授与中国音乐学院特聘教授林小英共同作为召集人主持了论坛。主题发言环节中,12 位专家学者围绕音乐教育实证研究中的“定量研究”和“质性研究”范式展开汇报,通过四个版块对两种范式进行深层次的研究成果分享,云集了海内外多所高校及科研单位等5000 余位专家学者共同线上参与关注。
在第一版块中,四位学者围绕学校音乐教育、社会音乐教育、家庭音乐教育中的“定量研究”范式展开发言,由林小英教授主持、尹爱青教授点评。李茉的《身体律动是深度参与音乐学习的有效途径》研究,通过应用体态律动音乐教学法进行实验和差异程度分析,从音乐教学观念变革及方式变革的角度呼吁关注学生身体的参与、增强深度音乐体验及多元主体的交往;周为民的《音乐治疗在特殊儿童教育领域中的实证研究》通过实验研究从音乐教育与音乐治疗、音乐治疗模式、音乐治疗实验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表明音乐治疗对矫正和弥补特殊儿童在智力与社会适应行为等方面的有效性;崔璨璨在《关于在儿童社会音乐学习中家长参与度的测量工具的研发》中通过建立可以用来测量中国家长对孩子社会音乐学习参与行为的量表,旨在确定父母在孩子社会音乐学习过程当中的主动、被动和回避行为,表明父母行为与音乐课的相关性;李文在题为《中国城市中小学音乐教师自我效能感与专业发展调查研究》的报告中,通过“自评问卷”调查分析表明自我效能感对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影响,建议将其纳入教师培训的活动中,促进音乐教师未来专业的发展。
在第二版块中,四位学者围绕“定量研究”范式针对教师教育、专业音乐教育教育、基础音乐教育等方面问题展开发言,由郭彪教授主持,谢嘉幸教授点评。张严翰在《中国音乐教师教育有效性的调查研究:IPA 模型的初步建构》的研究中,旨在构建一种可用于监测教师教育有效性的实证研究模型,以了解音乐师范生就业前的准备情况;蒋聪的《音乐能力测试与学业成就评价的差异研究——以大学生调性感调查为例》运用音乐心理学研究方法,对大学音乐专业和非音乐专业学生的调性感、调性知识进行调查,反思教学中对音乐知识的习得及能力培养过程中的问题,为设计有针对性的音乐能力测试和学业成就测评提供参考;蒋律在《基于课程标准探讨上海市小学五年级学生音乐表现要素感知类学业成就评价结果》研究中,基于课程标准,开发针对学生音乐表现要素感知类学业成就水平评价的研究,探讨区域、性别、课外音乐学习活动背景变项对其成就水平之影响;冯巧婷在《家庭背景对高校音乐表演专业学生学习影响的实证研究》中,通过学生视角,采用定量研究的范式,探索家庭背景与高校音乐表演专业学生学习情况的联系。
第三版块则是围绕音乐教育实证研究中的“质性研究”范式展开汇报,由郭彪教授主持,林小英教授点评。郭彪团队在《基于扎根理论的卓越中小学音乐教师成长机制研究》中选取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通过驱动力、教师专业职能、教学实施、学科认知等7个核心论述阐释卓音教师个人成长的持续性影响因素和价值取向驱动;刘昊的《因何而美,缘何而歌?——上海市青年群体参与合唱团的扎根理论研究》[1]通过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构建“音乐素养—心理需要—城市情境”动力模型,填补了大陆地区音乐参与领域尚无结构模型研究的空白;肖艳在《音乐学专业本科生课堂表现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基于学生视角》中基于质的研究方法,以学生视角探究影响其课堂表现的因素,探究其作用于课堂表现的复杂成因;章艺悦在《换位思考:为职前音乐教师与英语学习者之间创建共情心理》中通过课堂文化沉浸体验,培养职前音乐教师需必备的同理心和共情能力,这也是教师与学生沟通时必备的能力。
“音乐教育研究现场工作坊”是论坛的最后一个版块,也是压轴亮点。通过播放林小英教授在中国音乐学院2021 年10 月举办的“第十一届艺术实践周”中的音乐教育研究现场工作坊视频,展示音乐教育实证研究的理念、设计与实操。内蒙古艺术学院安达组合和安达班的学生们应邀来中国音乐学院展示呼麦、民歌与合奏原生态课堂教学,林小英教授带领学生们在未经排练与设计的情况下进行非参与式观察,基于观察真实的课堂案例引导他们按照要求撰写观察笔记,从而发现音乐现象并生成研究问题。在质性研究范式下对教学片段进行音乐教育研究,通过层层剖析教学案例及互动讨论的方式,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实证研究的步骤,对如何规范的“提出研究现象”“聚焦研究问题”“定义重要概念”,以及怎样“分解研究问题”“选择研究工具”“搜集数据资料”等方面重点关注。工作坊以真实的教学案例对音乐教育领域“如何做”实证研究展开多视角、多样性的成果分享和深度讨论,为参会者展示了音乐教育实证研究现场的魅力。
三、音乐教育实证研究论坛评析
应该说,这次论坛是我国音乐教育实证研究一次较高水平的展现,那么如何评价这次论坛的成果和意义?我们首先还是听听专家们是如何评价的吧。
(一)引领方向 专家寄语
1.优化研究方法 注重学科交叉
在第一版块定量研究的点评环节中,尹爱青教授首先对音乐教育实证论坛的举办给予了充分肯定,论坛的举办对开阔学术视野及促进跨学科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尹爱青教授对第一版块进行多维度的总结:第一,研究内容涉及音乐课堂教学研究、特殊儿童研究、家长研究和音乐教师教育研究四个领域,主题分布均匀;第二,音乐教育研究方法的欠缺直接损害研究结果被接受的程度,强调将科学方法运用到音乐教育里的重要性,对交叉学科研究的方法论问题进行深入思考;第三,音乐教育现象属于社会现象,在研究中音乐教育研究能否形成独有的研究范式?如何避免将质的属性还原为量?站在跨界学科研究的交叉点上,科学化融合是未来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音乐教育研究对教育研究者和父母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撑和学术价值。
2.重视定量范式 仍然要“有温度”
在第二版块定量研究的点评中,谢嘉幸教授对四位专家学者具有扎实的定量研究功底予以肯定,同时也提出了中肯的建议。首先,实证研究的前提应真正理解“实”与“证”的关系,以报告中如何验证前设关系及数据准确性为例,“证”的重要前提是“实”,数据本身未经过德尔菲法检验则无法体现“实”,要尽可能把“实”做得更扎实。其次,强调关注主体和对象的关系、研究方法与本体的关系,在定量研究中尤其不能脱离音乐教育的本体和研究对象。最后,谢嘉幸教授提出三个严肃的思考:第一,在新文科概念下,跨学科的研究“如何交叉”的问题;第二,研究者不同的学术背景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术视野,应重视信息国际化和本土化的问题;第三,关注音乐教育学学科发展的问题,强调研究方法的历史性,避免个体问卷调查的随意性,实证研究要结合音乐教育的整体发展,要体现人文关怀,始终用自己灵动的心去进行现象的观察和描述,做“有温度”的人文研究。
3.聚焦质性研究 做真诚的自己
教育研究中存在着科学范式和人文学范式,质性研究其实就是教育学中的人文学范式,基于将观察者置身于被观察世界之中的研究活动[2]。在第三版块质性研究的点评环节中,林小英教授对音乐教育首届实证研究的进展表示欣喜。同时,从方法论的角度展开话题,帮助大家理清音乐教育中质性研究的思路。提出方法只是工具,研究者不仅要着眼于方法,更要关注研究主题和研究问题,这才是使用方法的本义所在。强调在质性研究中不可避免地带有研究者自己的影子,打动别人的前提是打动自己,应具有自身情怀与鲜明的研究立场。实证研究会让我们变成更真诚的人,尤其是质性研究中,评价标准应该是真正的认识自己,做自己相信的、真诚的研究评价,研究的标准不能完全采用信度、效度、推广度的标准,而是真诚的态度及其资料收集的适切性、理论解释的充分性。
4.关注教学课堂 回到音教现场
在第四版块音乐教育实证研究工作坊展示后,引起了学者们对音乐教育中质性研究的强烈兴趣。质性研究在音乐教育学中的应用能够更深层地理解音乐教育活动、更清晰的解释音乐教育的人文性,从而提升音乐教育实践的水平,探索音乐教育的人文世界。教育实证研究的依据是教育事实[3]。谢嘉幸教授指出,对于实证研究中的质性研究而言,最重要的是回到现场,从现象出发。此外,实证研究方法的重点是研究现象本身是什么的问题,研究过程注重实、善取证,林小英教授对音乐教学中对现象的描述和理论思考,赋予了实证研究中“实”的本质意义;尹爱青教授针对实证研究的现象和问题发表了见解:主张带着真问题进行研究,呼吁参会的学者们用自己的行动从现象中提取真问题;郭彪教授从如何构思、设计实证研究的角度展开相关话题。他认为,工作坊使得理论和实操充分结合,旨在帮助学者们厘清实证研究的基本思路、掌握基础设计及基本实施过程,进而选择音乐教育研究问题和研究策略。这种跨学科研究需要通力合作,将方法层面深入到音乐教育的最深层,进一步推动音乐教育专业建设。
(二)论坛音乐教育实证研究的数据分析
笔者根据专家点评的要点,对12 位发言人的研究进行梳理和数据分析,试图呈现出此次论坛的学术样貌图景,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近期音乐教育实证研究的发展态势。
1.报告关键词分析
关键词是一种通过词汇呈现的研究方法[4]。基于12 位专家报告的内容,通过中文分词技术提取高频词列表,剔除与主题无关词,用可视化的方式对排名靠前的高频词进行呈现,生成会议报告高频关键词云图1。
图1.会议报告关键词云
由图可见,这12 个报告涉及的热点关键词包括:音乐、教师、中小学、调查、音乐学习、实证研究、实验分析、扎根理论等,这些关键词反映关于音乐教育实证研究的热点问题和研究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定量研究术语,例如调查、实验分析、IPA 模型等,涉及的专家报告如李茉的《身体律动是深度参与音乐学习的有效途径——来自上海中小学音乐教学实验的分析》、崔璨璨的《中国家长在孩子社会音乐学习中参与度的测量工具研制》、张严翰的《中国音乐教师教育有效性的调查研究:IPA 模型的初步建构》等;第二类是质性研究术语,例如扎根理论、三级编码、深度访谈等,涉及的专家报告如郭彪的《基于扎根理论的卓越中小学音乐教师成长机制研究》、刘昊的《因何而美,缘何而歌?——上海市青年群体参与合唱团的扎根理论研究》、章艺悦的《换位思考:为职前音乐教师与英语学习者之间创建共情心理》等。围绕这些关键内容,结合论坛内容,进一步梳理音乐教育中实证研究的特征。
表1.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者身份、研究者教育背景与关键词分布表
2.报告要素分析
根据评议专家所提出的针对性意见和建议,笔者对12 位学者报告中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者身份、研究者背景等情况进行分析,采用主题和内容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系统的梳理,对各概念要素之间的联系进行描述和推理性分析。具体信息参照表1。
(1)研究对象群体分析
尹爱青教授在点评中指出研究内容和主题分布的问题,提出应关注不同群体的音乐教育。由表1 可见,研究对象范围不仅涉及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前教育等相关群体,还涉及特殊教育及社会教育的人群,以“中小学生”“师范生”“职前教师”“卓越音乐教师”“特殊儿童”等研究对象为主,所学音乐课程包括合唱、体态律动、乐器演奏、音乐欣赏等。在学历、学段层次上跨度较大,主要有中小学、大学、在职教师三个类别,样本数量从1 名到894 名不等。分析表明对象群体具有地域范围广泛、类别丰富、数量分布变化大的特点,同时也呈现出学术研究深度欠缺、学科交叉意识薄弱等特征。
(2)研究者身份分析
谢嘉幸教授在点评中提到研究者学术背景与学术视野关系的思考,这引发了笔者对研究者身份的探析。研究者是学术研究的主体,其理论水平及对方法的掌握决定了研究的深度和广度。综合考虑12 位研究者的研究方向及学习工作经历等因素,将研究者身份定位划分为三类:基础教育教师、高校教师和在读博士生。其中大部分研究者为高校教师(66.67%),共7位;在读博士生次之(25.00%),为3 位;基础教育工作者做实证研究的占比最低(8.33%),仅有1 位。从12 位研究者的教育背景来看,除中国内地高校外,还分布在美国、马来西亚、德国、中国香港等国家、地区的7 所高校,其中有国(境)外教育背景的研究者占比高(57.33%),为7 位。尤其在定量研究中,国(境)外教育背景的研究者占75%。西方教育领域的实证研究在传统上倾向于关注量化研究[5],有留学经历的研究者必然会受到相应的影响。从研究主题来看,虽然不同身份类型的研究者数量差异较大,且教育背景不同,但没有明显的区别,在一定程度上,研究者身份与研究主题呈现关联性较小的特征,除少数研究外,大部分研究者只是基于现状调查进行描述分析,较少利用实验研究、行动研究等方式结合自身在音乐教学中的实践获得实证证据。
(3)研究方法分析
在点评环节中,林小英教授提出关于方法论的思考,指出教育研究方法只是工具,鼓励学者们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锤炼自身研究风格。本文对12 位发言人在音乐教育中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如表1 所示,其方法主要涵盖两类方法:质性研究、量化研究。具体而言,质性研究中多采用深度访谈的方法收集数据信息,再运用文本分析、资料分析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量化研究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信息,再运用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值得关注的是,有些研究虽然运用了多种研究方法,但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定量与定性两大主要研究范式有机结合的混合研究范式,不能划为“混合研究”的类别中。关于量化与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在我国教育研究中的应用程度很低[5]。在12 篇报告中,有8 篇文章运用的是量化研究方法,4 篇为质性研究方法,无人采用混合研究方法。总体来看,音乐教育中的实证研究还处在较为薄弱的阶段,存在研究方法范式单一化的问题,制约着音乐教育中实证研究的发展。
以上的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音乐教育实证研究正在逐步走向规范的道路上,现状中仍存在研究成果较少、研究范式单一等问题,尚未形成系统化的音乐教育实证研究的理论与实践基础,与专家们期望的愿景仍存在一定的距离。对此,对音乐教育所面临现实问题的研究应予以一定的关注,对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有待继续挖掘,以促进音乐教育学科研水平的发展。
四、聚焦实证研究,回归音教现场
其实,上述几位教授对此次论坛发言者的点评,已经回答了为什么“聚焦实证研究”还需要“回归音教现场”的问题。音乐教育研究,其最终的目的在于优化音乐教育的实践行为,音乐教育研究既是从实践中来,还要回到实践中去。自19 世纪法国学者奥古斯特·孔德(Auguste Comte)提出实证研究以来,实证研究方法不断向社会科学渗透,已经成为包括音乐教育学在内的社会科学领域的共同研究范式,但其唯实证主义的倾向仍然值得警惕,因为音乐教育毕竟是一种人文现象,其所产生的问题既要有科学的方法来研究,还需要有人文精神的关怀以及研究者将自己作为研究工具的“个体在场”,“回归音教现场”正是克服这种唯科学主义倾向的一剂良药。在音乐教育研究中,我们既不能完全被实证主义方法所左右,也不能停留在经验主义的漫谈中,而是要在音乐实践这一事实经验的基础之上,探讨音乐教育中的本质和规律,以此为依据来建立和检验理论。音乐教育是教育和音乐的交叉领域,与音乐学、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学科密切相关,音乐教育研究领域所运用的研究范式与方法值得深入探究。
综上,此次论坛立足音乐教育发展的需要,紧扣国家教育发展要求,引领音乐教育工作者共同探索实证研究之路,在音乐教育领域中具有里程碑意义。实证研究受到西方教育研究领域的推崇,但是它作为“舶来品”仍然需要有一个与我国教育研究现状相结合的“本土化”过程。论坛发起人郭彪教授呼吁学者们关注教育事实,在回归音乐教育现场、挖掘教育研究问题的基础上进行定量、质性及混合的实证研究。实证研究的蓬勃发展是学术深化、走向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必经之路,也是构建学术发展共同体的必要途径,有助于推进音乐教育领域研究质量和学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构建“有温度”的音乐教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