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高职院校特色体育课教学研究的依据
2023-05-01张东
张东
高职院校一般指高等职业院校,是以注重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培养的院校。要求理论联系实际操作,把专业知识融入于职场工作之中,运用专职技能服务社会。对于高职院校的专业特点和就业形式要求体育课的教学要独具特色,所开设的课程应该与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紧密联系,近几年,诸多学者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多,研究内容的深度、厚度却不够。本文利用文献法、分析法对职业相关的专业特性落实课程实施,针对高职院校的工匠技能型人才培养特性制定特色体育课因材施教,并对高职院校特色体育课教学方面的依据进行研究和探索。
改革开放至今,职业教育为我国高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行业人才基础,现代化职业教育架构奋力建成。2019年国家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了提出“三教”(教师、教材、教法)改革的任务,解锁人才培养的新范式。为顺应国家的改革方案最终目的在于解决如何培养人才和教師怎么教、学生怎么学的问题。在“双高建设”提倡下,高职院校的体育课教学势必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进一步加强与相关职业素质能力统一、协同发展。为此开展特色体育课教学在于落实政策,积极创新,教育人员应当身正为范、积极从优的改善教学,寻求钻研与职业教育相契合的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学策略,循序渐进的进行教授与学习。
1 高职院校开展特色体育课教学的必要性
“职业院校体育课程需要以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观念为根本,突出教育特色,从学生的专业以及职业需求出发,分析符合专业特色的体育课程教学”[1]。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就业近年来趋向饱和,培养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人才是高职院校适应并促进经济社会的有效途径。调研目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现状发现目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受重视程度不高,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思维比较传统,体育课程的设置与企业需要的人才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同时高职院校学生对于体育教学对其专业发展没有科学的评价和认识,导致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大部分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较少,方法不科学,对体育与健康知识了解不够。现代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人贵在适用,适用既人才”的理念,这无疑对于将来从业的高职院校学生在身体素质方面提出了相应要求。同时,在调研中,现代企业在进行员工培训时,会采取军训或者户外拓展运动的方式来考察员工的身体素质、意志品质以及团队协作和人际交往能力。其中职业技能型人员可能需要长期出差,驻扎项目基地,工作条件会风吹日晒,常常面临加班等对身体素质和意志品质的考验和要求。为了国家政策方案落到实处,符合社会的价值培养目标,这对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提出更高要求,要求学生有过硬的本领和专业知识同时配备协同合作的团队意识与此同时要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不断强化更新。如今,社会竞争激烈,行业竞争大,人才培养需要结合就业现状积极进行调整,努力提升自身专业素养,理论联系实际进行操作。结合职业院校学生的专业特性开展实施富有特色体育课教学尤为必要,为专业课起到辅助作用。然而刚出校园、步入社会常常会面对高强度的工作压力和日积月累的工作怠倦,致使部分专业技术人才流失从而出现市场专职人才的短缺。开设有特色的体育课课程、开展特色体育课教学,能强健学生体魄,增强职业需要的自信心,锻造出符合行业需求标准的身体素质,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人才流失且提高入职后的工作质量。开展特色体育课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提高学生主观能能动性积极的为专业赋能,达到为职场单位培养符合相应的职业规范的技能型人才、符合行业标准的建设性人才。关于高等职业院校的特色体育课教学的研究,结合未来职业特性开展体育课针对性教学的学校近乎为零,针对此项研究对未来的体育课教学急具必要性。
2 高职院校开展特色体育课教学的紧迫性
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年龄在16岁至20岁之间,处于骨化阶段的分水岭,身体机能高速发展,心理情绪不稳定,生长发育尚未完善,处于二次发育生长的高峰期。缺乏理论相关的运动生理和运动解剖知识,对运动改善身体机能学生几乎处于懵懂状态。在体育课教学中一味采取回避的态度或者是仍坚持在此段时间参加大强度的运动,最终出现身体不适的现象,造成对身体的伤害。因此,体育教师需运用体育健康的专业知识、结合相应学生专业特点,主动了解学生对于身体发展发面的知识储备情况,针对不同性别、不同性格特点,考虑学生个体差异,提出相应的要求,例如,建筑类女生多从事造价、预算等工作,此类学生多在室内进行资料处理。在教学中体育老师在教学中则应当教授学生处理长期久坐以及颈椎腰椎的科学维护方法。男生多从事户外现场工作,体育老师在教学中则要求他们适当参加剧烈运动,在体能和体力方面进行耐力、力量训练以及处理突发性伤害的方法。在心理上,该年龄段的青少年表现出情感丰富、大胆、外向开放,但意志不够强,情绪波动易受外界影响,部分同学面对挫折考验的时候退缩不前。特别是在体育课堂当中同学们呈现出不同运动水平的特点,为此开展特色体育课应涉及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男女生生理差异:针对男生的体育教学,必要时提高标准和要求,加强难度,逐步增强学生的信心,培养学生的兴趣[2]。针对女生采用“低难多练”“循序渐进”的施加运动难度,磨炼学生坚韧的意志品质,培养学生不惧困难的良好作风,便于入职前做好充分的身心准备。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有针对性的进行特色体育课教学,值得高等职业院校重点考虑。在进行了特色体育课课程教学的学生,在工作工程中,不仅能保质保量完成相应的实习工作,同时为学校的高就业率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为用人单位提供了高质量的人才服务。高职教育的目标是为经济社会提供高素质的技能复合型人才,具有特色的体育课教学对体育教学管理者提出了新的思考课题和方向,尤其是提高体育教学的实施者对于为企业提供对口人才在教学上更加具有针对性。
3 高职院校学生工作岗位的需求
3.1 工作形式
劳动是人类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按照传统的分类理论可分为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劳动的分类有了新的认识,除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以外,还有其他形式的生物组织主体运动(即生理劳动)。职业工作者的劳动可以看成是体力劳动、脑力劳动以及生理劳动的混合形式[3]。如:施工现场工作人员主要以体力劳动为主而室内预算造价类工作人员则主要以脑力和生理劳动为主。因此,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给相应的职业人员提出了更高标准,要求不仅具有强健的体魄和较好的良好的心理素质作为积淀,并且还要有符合职业需要的职业操守和团队协作的理念。
3.2 工作环境
目前职场竞争日趋激烈,各公司项目部制度严格,对员工要求很高,他们常常面临加班、熬夜来赶工期,进行长时间负荷作业。比如建筑类施工员常常会面临粉尘、噪音、安全方面的影响,护理专业的人员长时间专注服务,机械专业人员精细化器械劳作等等。高职院校的学生毕业后大部分会被公司安排在项目部进行现场实习,对刚毕业或坚持在一线员工来说是一种考验,部分学生工作不久便会产生畏难情绪,身体难以承受巨大的工作负荷。然而,刚出校园走向社会的青年无论是在什么地方工作都要求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崇高的职业道德以及过硬的身体素质。为此,在校期间我们就应该有目的、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和良好的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4]。
3.3 工作性质
在21世纪,中国建筑行业收入超过国家GDP百分之五,可以想象建筑行业给我们生活带来很大的变化,建筑类工作人员更是任重道远。室内办公的人员常常一坐就是几个小时甚至更久,精神處于高度紧张状态,长久就会出现肩背疼痛、乏力、失眠等症状脊柱方面出现问题。负责现场工作人员则会面对风吹日晒、严寒雪冻的恶劣气候。他们常常面临作息无规律、风餐露宿以自己的身体当做本钱来工作,长时间负重作业等,自身也就面临着安全隐患。由于站立时间长、工作时间不确定并且饮食时间不规律,很容易导致下肢静脉曲张和肠胃系统功能紊乱、风湿方面的疾病。在学生阶段结合未来职业特点开展具有特色的体育课教学,锻炼职业需求的特殊身份的身体素质。
4 高职院校开展特色体育课教学的重要性
高职学院对于人才的要求兼具专业知识强和身体素质高的要求。首先,学校开展体育教育教学,教师教授学生不仅是为了增强学生某一项身体素质,更多的是为了教授传递终身体育的思想,为健康打下坚实基础,培养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拥有强健的体魄,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其次,作为未来的建设性人才,肩负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使命,需要工作在条件艰苦气候严峻的环境中,须具有良好的身体条件。最后,还应具备团队合作以及竞技精神,一定的运动解剖和运动生理方面的大量知识,以预防长期高强度劳作带来的陈旧性损伤和施工时候的意外受伤带来的严重后果。近些年来,体育教学受重视程度不高,我国的高校毕业生体质测试数据反映出学生的身体素质与达标要求存在较大差距。尽管近年来高校体育教学和科研有了长足发展,但在针对高职体育教学方面的研究结合企业人才需求还是一片空白,针对特色体育课教学的研究数据和实例甚少。高校的教学应该是促进国家对于高职人才培养的目标发展的,应该紧密的联系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为学生的职业发展,终生发展奠定基础。体育教学是显性的身体素质教育,更是隐性的意志品质教育,为了更好的构建建筑类高职院校的人才体系,借助互联网云服务的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加大在学生中传播体育文化,弘扬体育精神,倡导积极主动的参与各项学校组织的体育活动。在活动中,结合现代企业对于人才的要求,不仅可以加强学校与社会、企业的紧密性,同时在活动中,学生不断提升自我,展示自我,融入到不同的人群,为将来就业打下良好的交际基础。
5 开展高职院校特色体育课教学改革方法
5.1 丰富课程内容,提高对体育课程的重视程度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理论知识、广播体操、常规形式体育锻炼项目、综合体测项目等。通常来说,这些课程内容相对比较枯燥乏味,形式单一,很难调动起此阶段学生的运动积极性。此外,很多课程内容都与学生实际的学习需求和运动需求相违背,因此无法提高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因此,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应当加快改革进度,增添具有趣味性、起到锻炼身体、促进身体和心理健康的课程内容,丰富课程形式。步入大学后的学生,急需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保持健康体魄,因为学生身体的健康关系到今后的成长,拥有健康的身体才能让学生更好地融入校园生活、学习生活乃至社会生活,因此,高职院校应当对校内的体育课程更加重视,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重视身体健康问题。此外,体育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丰富课程内容,添加更多形式的体育项目教学,此外还可以在课程中加入一些体育比赛项目,如拔河、篮球赛等等。除了常见体育的项目,体育教师还可以教授学生一些急救知识、户外求生知识、生命安全教育等理论知识内容,这样既可以丰富知识,也能够开拓学生的视野。
5.2 结合专业特色,提高学生各项能力
大学生即将要面对的问题就是不如社会,无论能力如何,首先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职高院校开展特色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工作,首先要重视起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问题,而推进体育课程改革就是各院校关注的重点工作。首先,体育课程要结合体育项目的特点,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开展相对应的教学活动和体育训练,这样也能够帮助学生提前适应社会生活。其次,学校要将急救知识、自救知识等课程适当加入到体育课中,让学生们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除了健康的体魄,学生们今后在面对各种压力,还需要拥有坚定的意志力和一定的抗压能力,这样才能更加坦然地面对社会生活,那么通过体育课程,可以有效培养学生们的意志力和抗压能力里,如在课程中添加长跑、铁人三项等项目,此类项目可以有效提高学生们的耐力,在锻炼的过程中,学生们也会逐渐拥有勇敢面对困难的勇气。
总而言之,人才的培养必须基于一定的标准。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深入了解企业的人才标准,这样在体育教学中,教学的管理者和实施者才能设计出更加具有特色并具有针对性的体育课程教学体系,甚至可以基于本校的改革试验,进行校本教材的开发,开展特色体育课教学,使企业、学校和学生均受益,使“三教”改革落到实处,为“双高建设”奠定基石。在学校体育活动开展过程中,针对现代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积极开发新的活动项目,投入更多的经费购买和更新设备,奖励学校大型体育赛事中表现优异的那团体和个人,必要时修建针对现代体育活动的场地和场馆,为体育教育提供物质基础,形成良好的体育教育教学氛围。设置具有特色体育课教学,使学生真正爱上体育课,促进身心健康,逐渐养成终身体育的思想,使之终身受益。学校管理层应该注重对体育教学者和管理者的继续教育和培养,给予高校体育教师继续学习和深造的机会以融入企业实践的机会,教师也能在教学中结合目前现代企业的人才需求标准,最终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朱伟.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G].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TS972.1-4.
[2]严宇,王家英.体育教师应加强对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3,19(1):85-86.
[3]李岳,吴扬帆.高原地区养路工体力劳动强度分级调查研究[J].环境与职业医学,2006,23(4):355-356.
[4]沈云浩,高德祥,潘继锋.培养学生意志品质的实践与思考[J].上海教育科研,1995(5):43-45.
(作者单位: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