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课程思政融入地方红色文化的育人价值与实践路径
2023-04-29覃常春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 2022 年度专项课题“基于河池市本土红色资源进行红色教育研学的实践研究”(2022ZJY1816)。
[摘" " 要]初中历史属于人文教育类课程,目的是让中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具备人文素养,让学生在教师的熏陶下不断吸收人文素养。课程思政也是初中历史教学的重点,是为了让学生在思政培养中形成良好的历史认知以及思维逻辑,而当地丰富的红色文化历史教育资源就是最好的历史思政教育载体,能够让中学生继承中国人的爱国血脉。本文分析了地方红色文化教育资源对初中历史课程思政教育的重要性,探讨了将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初中历史课程思政教学具备的育人价值,并通过教学实践研究将地方文化资源合理应用到初中历史课程思政中。
[关键词]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初中历史;课程思政;应用研究
地方红色历史文化资源是革命精神的历史记录, 蕴含着先辈们的精神追求。将地方独特的红色文化资源合理开发应用到初中历史课程思政教学中,能够将红色文化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学习革命先辈的精神,继承党的精神血脉,提升中学生的爱国思想。教师要利用红色历史课程思政具备的育人功能,加强初中历史思政课堂“铸魂育人”的教育作用。
一、将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应用于初中历史课程思政教学的重要性
在初中历史新课标中对于当前初中历史的课程思政教学提供了参考,在初中历史课堂,要合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让中学生继续弘扬红色传统,将党的红色基因融入骨血,继续传承。红色文化资源具备历史的厚重感,既蕴含着独特的物质遗产,也遗留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地方红色文化传递着党的精神力量,是我国重要的文化瑰宝,也是党的力量源泉,更是强化中学生历史课程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初中历史课程思政结合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开展教学活动,可以有效促进中学生爱国思想的发展,培养中学生具备坚强、不屈的中国魂,初中历史教师可以通过将当地红色文化与课堂教学内容深度融合,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历史课本中所表达的文化以及情感。因此,将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运用到初中历史思政课堂,对于中学生的爱国意识培养、历史文化意识塑造以及个人精神品格的提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要合理融入当地的红色文化资源,促进中学生历史文化素养的发展。
二、初中历史课程思政融入地方红色文化的育人价值
从初中红色文化课程思政教学出发,地方红色文化具备独特的育人价值,能够有效深化初中历史课本中的红色文化,强化中学生的红色基因,提升历史课堂的教学效果。
(一)丰富初中历史课程中思政教育素材
当前,中学生大多时间是在学校接受义务教育,获取知识,中学生对于红色文化的认识大多源于历史课堂,对于历史红色文化的认知还停留在思想层面,没有深入内化红色思想。部分初中历史教师对于红色文化的教育多局限于书本上的红色教育,并没有将地方红色文化融入课堂教学,亲自带领中学生去实地参观见证本地的历史革命故居、红色文化纪念馆、烈士陵园等红色文化教育基地,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历史,而不是停留在历史理论学习。初中历史课程思政教育应当是庄重的、极具活力与趣味的,要想提升中学生的红色思想,培养中学生的爱国情感,对家乡具有归属感,就需要加强红色文化的育人教学,通过翻转课堂的方式让学生更深入地感受红色历史文化,理解历史文化的深层含义。历史教师可以带领中学生实地参观地方红色文化故居、博物馆或者烈士陵园等,让学生在参观的过程中更加了解历史,让中学生去聆听真实的红色案例、去感受红色故事中的文化精神,从而树立正确的历史文化价值取向,继续将红色文化精神发扬光大。
(二)提升初中历史教师的红色文化素养,强化红色教育质量
历史课本凝聚了无数历史文化,而其中的红色教育是初中历史课程思政的重要教育内容。红色文化凝聚中华儿女的发展力量,也体现了中华儿女的民族智慧,是中学生参与历史活动,学习历史文化核心内容。在提升初中历史红色教育效果的路径探索中,地方红色历史文化资源的融合能够丰富历史教育素材,更好地推动中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发展。地方红色历史文化资源也具备全面的育人价值,无论是历史文化、思想还是历史素质等方面,中学生都能在红色文化教育中形成良好的历史素养。中学生受到的红色文化教育大多源于历史教师,所以这就需要初中历史教师具备开发当地红色文化资源的意识,将其融入历史课程的思政教学,突出其育人价值,提升中学生的红色文化学习效果。
现阶段,我国初中历史课程思政教育对于地方红色文化教育资源的开发还有所欠缺,如地方红色文化遗址、故事、家书、歌曲等丰富的历史资源在初中历史课程思政中的应用程度不高,中学生在历史课程思政中的红色文化教育主要以课本为主,对于地方的红色文化认识不足,所以,就需要初中教师在开发地方红色文化资源时,不断提升教师个人红色文化素养,才能在设计初中历史课程思政教育活动时,更好地设置育人目标,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让中学生在历史学习中不断强化红色文化素养,树立红色精神。
(三)强化中学生的红色精神认知
初中历史课程思政最重要的教育作用就是育人,提升学生的思想认识。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蕴含着党的精神。如“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就是红色文化指导下的产物,地方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的核心信念,不同的地方具备不同的红色文化精神,如井冈山、长征等红色文化精神,以及现代社会凝结的红色信念,需要初中历史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将地方红色文化整合融入历史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中,然后培育中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将地方红色历史文化资源应用到初中历史课程思政课堂中,不仅可以提供丰富的红色文化养分来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中学生树立爱国价值观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使学生具备一颗红色文化心灵,让中学生将革命先辈艰苦奋斗、自强不息、不怕艰难的革命精神继续传承发扬,也让中学生在历史思政课堂树立正确的政治信仰。让中学生能够成为红色文化的传播者,成为地方红色文化的践行者,让中学生在红色历史教育中,透过历史学会反思,吸取历史经验与教训。学生在初中红色课程思政学习中可以意识到唯有国富民强,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学生能够在红色历史文化思政课堂凝练出时代以及民族精神,在红色教育中能够承担起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
三、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在初中历史课程思政教学中应用的实践
(一)地方红色文化资源思政教学助力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以及爱国意识
是非观教育以及爱国精神培养是开展地方红色文化的重要教育目标。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囊括了许多蕴含人生哲理的教育素材,教师应当注重将红色文化中的教育情感传递到中学生的心灵,让中学生在学习爱国先辈的红色文化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生在面对问题时能够明辨是非,可以从客观角度去看待历史事件与人物,能够学习革命先辈的爱国精神,强化自己的爱国主义思想,为身为中华儿女而骄傲。例如在“五四运动”的课程思政教学中,初中历史教师可以将地方关于“五四运动”的红色资源进行整合,将北京关于此次运动的文化遗址、红色故居以及博物馆信息收集,然后将这些红色文化内容融入历史红色课程思政教学中,让学生对这起爱国运动进行研究,深入感受红色文化所带来的爱国情感,养成新时代的五四爱国精神。教师在收集五四运动的爱国人士资料时,将这些革命先辈的爱国思想以及奉献精神深入融合在历史课程思政教学中,让学生能够像这些革命先辈学习,树立强烈的爱国思想。当教师将地方红色文化教育资源在历史思政课堂中呈现,那么学生就能从青年学生为国抗争而不惧生死中,学会克服困难;在工人阶级众志成城、团结一心,用自己坚实的臂膀承担着国家的复兴重任。在这样的红色文化熏陶下,学生就能在学习中树立爱国思想以及进步意识,从而不断地努力学习历史知识,像革命伟人一样努力为国家作奉献。
(二)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培养学生的坚毅品质
初中历史课程思政教育与地方红色文化结合可以促进学生的良好品质发展。例如,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课程思政教学中,有这样一群人,不畏艰难险阻,不惧风吹雨打,克服一切困难走过了万里长征路。在本课的教学中,初中历史教师可以将红军长征的历史足迹根据时间线来收集归纳,如凉山目前建有会理县红军长征纪念馆、冕宁县红军长征纪念馆、彝海结盟纪念馆、红色冕宁纪念馆4家革命文物主题纪念馆,教师在进行本课教学时就可以让学生采取分组参观的形式去实地考察这些文化遗址,感受地方红色文化,然后在教学时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参观感受,畅谈自己对红色文化的理解,然后再由教师带领学生学习长征精神,教师也要将收集的地方红色文化与学生分析,引导学生感悟长征精神,就会勇往直前、永不退缩、克服困难的革命精神以及永不言败的乐观精神,学生在亲身感受到这些精神后,如果在生活中遇到挫折,就不会轻易放弃,也会保持客观态的度去克服生活中的困难,学生的性格也会在一次次磨炼中变得更加坚毅,学会成长,同时,中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也会不断地得到提升。
(三)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在初中红色历史课程思政教育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对自己的祖国产生浓厚的情感,能够具备文化自信。这种爱国情怀主要体现在国家认同感以及文化自信上,这也是中国共建强国梦的有力支撑。例如,在“革命先者孙中山”的课程思政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孙中山的成长背景,伟大事迹,遗留故居等地方红色文化内容进行收集,在学习本课之前,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观看电影《孙中山》,让学生深刻体会孙中山先生富含的巨大力量,让学生在电影观看中领悟其中浓浓的爱国主义情怀,在生活中树立学习目标,并不断为自己的目标付出努力。再如,在《抗美援朝战争》的教学中,初中历史教师可以讲彭德怀的革命故事,可以带领学生去参观这些革命先烈的故居,让他们感受那些历史文化,教师可以收集当地的红色历史文化资源,然后选取最具代表性的内容在课堂进行分析,让学生去感受伟大的爱国情感。同时,初中历史教师可以将关于抗美援朝电影《长津湖》在课堂上与学生分享,让学生亲眼见证那些艰苦的革命岁月,那些为国捐躯的无名英雄,他们都有一颗炙热的爱国之心,这颗心是滚烫的,也是无数中华儿女需要传承发扬的红色血脉,使学生对于爱国的认知更加明确,形成正确的爱国思想。初中历史教师要根据课本内容,将地方的红色文化资源合理应用到初中历史课程思政教育中,更能激发课堂活力,培养中学生的爱国精神与思想,塑造学生具备良好品格,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历史文化核心素养,从而让学生在红色文化教育中不断丰富历史文化素养。
四、结语
爱国主义是重要的品质,而初中历史课程思政是培养中学生爱国精神的主要途径,学生可以在红色教育中养成爱国意识。地方红色文化具备丰富的历史教育素材,初中历史教师要根据历史课本的红色文化教育内容合理地将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应用到教学中,通过丰富教育资源,让学生走进红色文化,也能够更加全面地学习红色文化蕴涵的民族精神,从而养成良好的历史文化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谢丹桂.试论江西红色文化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中学教学参考,2020(04):80-81.
[2]黄庆华.红色文化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开发和运用初探[J].中学教学参考,2020(01):78-79.
[3]雷永莲.贵州红色文化资源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运用[J].贵州教育,2022(10):3-5.
[4]李佳鑫.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渗透红色记忆的研究[J].亚太教育,2022(10):7-9.
[5]刘娜.初中历史教学以史育人的要义与路径[J].人民教育,2021(24):53-54.
[6]张翌.基于课程思政理念的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文化自信培育[J].文教资料,2022(13):54-57.
[7]戴强胜.追寻红色 足迹传承红色基因[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2(02):56-57.
[8]李亚亭,徐寅洁.课程思政视野下历史教学文化自信培育路径[J].文学教育(下),2020(06):138-139.
(责任编辑:吕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