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美术跨学科交互体验创新与教学实践

2023-04-29卢飞

《学习方法报》教学研究 2023年10期
关键词:高中美术新教材教学实践

摘要:本文主要以新教材高中美术必修《绘画》为例,论述在教授美术知识过程中如何跨学科交互融合创新知识并实施教学的研究,同时要结合教学参考用书中的教学设计、教学流程等,根据学生特点、教育资源、学校基础设施等因素加以扩充和拓展,通过综合知识来进行美术教学实践,形成多元的、系统的综合知识体系。

关键词:新教材  高中美术  跨学科交互体验创新  教学实践

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落实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提高,满足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要求,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绘画方法,提高他们的美术表现能力,也要求教师将教材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互联系,进一步巩固美术知识,有效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运用智慧去综合性地发现问题并通过美术或者跨学科的方法解决问题。接下来我以人美版高中美术必修《绘画》教材为例,阐述在教学过程如何跨学科交互体验创新知识与实践。

一、美术与综合科目的交互体验与实践

在教学第一单元第一课《精微广大——绘画的功能和种类》中拓宽绘画功能这一知识点时可以和多学科交互融合。教材第7页学习任务一:绘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绘画除了记录生活的美好,还有哪些作用?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现代时期的装饰画视频,开阔视野,认识绘画在不同场合的作用和功能。画图是学习建筑的基本功之一,可以为建筑空间打下良好的三维体验,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观看梁思成的《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雄宝殿剖面图》,体会绘画也在为学者的研究服务。还有《维特鲁威的人》中达·芬奇更是将艺术与科学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他总是随时随地在笔记上记下一些想法,在他的手稿中,既有为新作收集的素材,又有新式兵器的设计图、城市规划图、飞行器设计图,又有动植物的形态图、人体运动图和解剖图等,内容包罗万象。这些都从不同的角度印证了绘画的魅力,可以通过绘画去更好地认识世界,让学生感受到美术对某些学科的重要影响,例如建筑学科、土木工程学科中的画图基础,电影学科、动画学科中的色彩知识,地理学科、动植物学科中的科普绘画等等,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绘画的功能和作用,增加学生对美术学习意义的了解,开阔视野。而如果是专业的美术特长生,那么绘画则是所有学习艺术专业的重中之重。[1]

总之,绘画的功能可以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审美:美化生活,陶冶情操;(二)教育:宣传引导,政治教化;(三)认识:传递信息,传承文化;(四)科学:直观记录,图示研究。

二、美术与音乐的交互体验与实践

俗说:音美学科不分家。音乐和美术都能让人陶冶情操,感受美、认识美、提升美的内在修养,在教学第一单元第二课《点线传情——造型元素之点、线、面》欣赏作品时教师可以和音乐相融合,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教材第14页学习任务二:用点、线、面怎样表达情感?教师可以展示蒙德里安的《百老汇爵士乐》和康定斯基的《几个圆圈》,对比欣赏冷抽象艺术和热抽象艺术它们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教师可以介绍画家康定斯基的经历——他在少年时就开始画画、写诗、弹钢琴、拉大提琴,在后来的绘画创作中融入对音乐特质的理解,使画面保持着强烈的节奏感。再让学生通过识图总结——蒙德里安的绘画应用很多直线,给人以冷静的感觉,而康定斯基的绘画主要应用了曲线造型的方式,感觉比较活泼。冷抽象画和热抽象画中的点、线、面元素的形式区别表达了相反的情感因素。同时,教师可以播放康定斯基《音乐狂想曲》作品的分解音乐视频,让学生感受画面里各种灵动的形状、冷暖颜色的搭配,并能伴随着音乐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在绘画里聆听到音乐的魅力,让学生真切体会到视觉和听觉的双重感受,也更进一步理解康定斯基绘画中点、线、面的情感表达。在教材17页,学习评价中让学生讨论美术作品中带给自己的感受,体会大小、形状、位置和方向等不同的点、线、面,在画面中营造的不同氛围,使观者产生不一样的感受。同时让学生实践完成一幅有创意的作品,运用点、线、面的语言元素来描绘物象和表达自己的情感。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平时的喜好,选择自己喜欢的音乐类型,为音乐配图。教师也可以选择有针对性的音乐,如激情、悲伤、欢快、平静等音乐,让学生用点、线、面组合画面,去表达自己的情感。[2]

三、美术与生活中服装搭配的交互体验与实践

在教材第一单元第三课《光色变奏——色彩基础知识与应用》中可以把色彩和生活中服装搭配相融合。教材21页学习任务三:如何搭配色彩?教师让学生先阅读教材中的色彩搭配方法,对比、和谐、统一使作品产生色彩的平衡,对作品的形式有着重要的意义。以红绿补色为例,分析日本插画中如何做到对比、和谐、统一并提供几种方法。方法一,降低纯度。降低绿色的纯度,使其向灰绿、深绿、墨绿渐变,降低与红色的对比度。方法二,改变面积大小。把红色的面积缩小,把绿色的面积扩大,使其色彩和谐。方法三,加入同一种颜色。在红色中加入黄色,变成橙色;在绿色中也加入黄色,变成黄绿色,使其色彩统一。方法四,像教材21页中《两只小黑马》画面中使用中性色来协调色彩。

学生阅读教材22页,可以观察到在生活中很多色彩没有那么鲜艳、明亮,而意大利现代画家莫兰迪对色彩纯度的把握非常微妙,这些差别微妙的低纯度复色使画面显得高雅精致,她的色彩被提取出来运用到家居、服装、广告设计等领域,受到人们的欢迎。教师还可以联系生活实例,列举出在电视剧《延禧攻略》中演员身上所穿的各种服饰,让学生们找出对莫兰迪色彩的实际运用。思考·探究:尝试为一件生活用品进行搭配色彩设计。学生实践,教师提供各色上衣、裤子、裙子、鞋子、围巾、包饰等彩色卡片,请学生根据所学色彩知识进行搭配,并讲解自己搭配的色彩原因,让其他学生给予评价,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色彩,能运用所学知识美化生活。学生搭配,体会不同色系带来的不同效果,理解恰当的色彩搭配体现着人们对色彩规律的认识与对美的追求。一系列的活动、观察、实践都从美术的表现能力出发,进阶式地引导学生掌握色彩搭配,解决教学重难点。[3]

四、美术与新媒体艺术的交互体验与实践

新媒体是通过计算机网络、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出现的媒体形态。新媒体诞生以后,媒介传播的形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教学第三单元第四课《我“形”我秀——作品陈列与展示》时可以与新媒体艺术相结合。学生阅读教材85页策划一场展览首要思考的关键因素有四个方面:场地空间;展览主题;作品样态;展览效果。然而影响展览效果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展览光线的控制、色彩配置、观众观展视角等。教师可以拓展新媒体艺术的沉浸式体验概念,播放其代表性展览视频——世界著名的巴黎日光博物馆举办的以《梵高》为主题的沉浸式梵高作品展、洛杉矶新媒体艺术家Neil Mendoza创作的《戳一戳名画,与著名绘画来一次互动》视频,作品结合了雕塑装置、电子产品和软件,使无生命的物体和空间栩栩如生,让学生全身心的沉浸在作品中。这些都让艺术、科技与人互动,打破了传统的展览模式,建立艺术家与观众之间新的互动和观看关系——从“凝望”到“参与”,从而让艺术品与观众对话,构建了全新的观展模式,这种角度的转变也引发了观众对于艺术新的思考和探索。

在教材86页思考·探究中提到,近年来许多应用数字化技术复制原作的主题展览让观众体验到了视听效果的震撼,在掀起一阵阵的观潮之后,有许多质疑之声随之出现。你觉得数字化的展览能够完全取代实物展览吗?为什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们对此展开讨论研究,比较分析传统展览和新型数字化展览各自有哪些优势与不足。让学生意识到科学技术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世界,艺术设计也在不同程度地刷新认知,进一步触动学生主动学习知识的心弦,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现代教育提倡把各个领域的知识综合起来,加强学科间的相互配合, 发挥综合育人功能,让学生在综合的环境中学习。而教师在美术课堂也可以突破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全方位调动学生学习感官,在活动实践中应用多学科的知识去更好地认识事物,引导学生将社会学科、自然学科以及美术学科的相关知识进行更加深入的联系和思考,让学生理解美术作品中所蕴含的人文情感,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从而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同时,教师也要提高多媒体等相关信息技术的使用频率,构建信息化课堂教学环境,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美术学习的效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代大权.普通高中教科书美术(选择性必修)绘画[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9.

[3]陶涛.普通高中教科书美术绘画教学参考用书(选择性必修)[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9.

作者简介:卢飞(1987·11-  ),女,汉族,河北人,海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海南省文昌市华侨中学,美术教师,研究方向:美术学

猜你喜欢

高中美术新教材教学实践
《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特别征文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挺立于课本之中的“树”
担当意识:历史新教材渗透不可或缺
新课改后的高中美术教学反思
如何在高中美术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谈高中美术鉴赏教育中审美价值的研究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