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古文中的勤俭之美
2023-04-29张丽丽
张丽丽
俗话说,人无俭不立。勤俭节约不仅是一种生活习惯,而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体现着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左传》有言:“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诸葛亮诫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朱子叮嘱后人:“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诸多古训格言都彰显了崇尚节俭的中华传统美德。今天,我们就来感受古人的勤俭之美,涵养勤俭之德吧。
俭,德之共也
原文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左传》
译文 节俭是最大的美德,奢侈是最大的恶行。
故事
季文子躬身行俭
季文子是春秋时期鲁国正卿。他一生以节俭为立身的根本。
同他一起辅政的大臣孟献子的儿子仲孙曾劝季文子:“你身为鲁国上卿,德高望重,听说你在家不准妻妾穿丝绸衣服,也不用精料喂马,自己也不注重容貌服饰,同僚都认为你很吝啬,你这样不怕别人嘲笑吗?你这样做有损我们鲁国的体面啊!”季文子听后淡然一笑,然后严肃地对仲孙说:“我也希望把家里布置得豪华典雅,但看看我们国家的百姓,有多少人吃着粗糙难以下咽的食物,穿着破旧不堪的衣服,还有人正在挨饿受冻。想到这些,我怎么忍心添置家产呢?如果平民百姓都粗茶敝衣,而我则妆扮妻妾、精养良马,还有为官的良心吗?况且,一个国家的强盛与光荣,只能通过臣民的高洁品行表现出来,并不是以他们拥有的美艳妻妾和良马来评定。既然如此,我又怎能接受你的建议呢?”仲孙听后,满脸羞愧。
后来,季文子因病去世。鲁君前往吊唁,发现随葬品只是一些日常用的东西,没有一件金、玉等贵重物品,这使鲁君和随行官员极为震撼。他们都被季文子克勤克俭的美好品质所感动。
殷仲堪①
殷仲堪既为荆州,值水俭②,食常五碗盘,外无余肴。饭粒脱落盘席间,辄拾以啖之。虽欲率物③,亦缘其性真素。
(摘自《世说新语》)
注释 ①殷仲堪:东晋陈郡长平(今河南西华)人,东晋末年重要将领、大臣。②水俭:水灾造成的歉收。③率物:为人表率。
译文 殷仲堪做荆州刺史后,遇见了水灾歉收的年成,吃饭时通常就用五个盘碗,此外就没有其他的菜肴了。饭粒如果掉在盘里或座席上,他马上捡起来吃掉。他这么做,固然是因为要给大家做个表率,也是因为他本性质朴。
陶公①性俭厉
陶公性俭厉,勤于事。作荆州时,敕②船官悉录③锯木屑,不限多少。咸不解其意。后正会④,值积雪始晴,听事⑤前除⑥雪后犹湿,于是悉用木屑覆之,都无所妨。
官用竹,皆令录厚头,积之如山。后桓宣武⑦伐蜀,装船,悉以作钉。
(摘自《世说新语》)
注释 ①陶公:陶侃的敬称。陶侃,东晋人,官至荆、江两州刺史。②敕:命令。③录:收集。④正会:农历正月初一集会。⑤听事:处理政事的厅堂。⑥除:台阶。⑦桓宣武:即桓温。
译文 陶侃性情俭省而严厉,对政事十分勤勉。他任荆州刺史时,命令建造船只的工匠把锯木头时产生的木屑全部收集起来,不论多少。大家都不明白他的用意。后来正月初一集会,恰好久雪初晴,大堂前的台阶雪后还是很湿。这时陶侃就让人用木屑覆盖在上面,人们出入一点儿都不受妨碍。
官府用的毛竹,陶侃总是命令下人把截下的根部收集起来,后来根部堆积得像山一样。后来桓温伐蜀,组装战船的时候都用这些竹头作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