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2023-04-29杨智
杨智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立德树人,语文教学是立德树人的垫基石,始终肩负着育人的重任,每讲授一篇课文,都要突出思想性、政治性,促使学生从中受到教育启迪,使之逐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一、启发学生质疑解难
质疑总是与求知、探索、发展、获取相关连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去学习、去发现、去找答案,就是要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产生某种感悟和体验。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只要教师善“导”,引导学生勤思考、多分析,就能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就能取得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课堂上,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多质疑,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
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学生自主探究,能亲身体验创新过程。小学语文教学,首先要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跳出“教师、教材、课堂”的狭小圈子,发挥创造性,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爱因斯坦说过:创造性地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学源于思,思源于疑,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创新思维发展的过程。教学中我们可以就课题,课文的重点、难点、疑点及矛盾之处,满足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思考、质疑,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同时,学生在质疑、解疑的过程中培养了创新思维。
富有创意的语文教学应该让学生处在主动生疑、求知若渴的状态中。学习语文应该强调读、背、悟,读、背是求“实”,悟则是进一步求“变”、求“活”的阶段,是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把课文的语言文字及语言所承载的内容与头脑中原有的知识经验发生联系,重新组合的过程,是创新思维活跃的阶段。因此,语文教学要以读为本,以读为主线,做到熟读成诵,使学生在读中感悟、领悟、顿悟。
三、读写结合,多读勤练
语文教学要注重实用,多读勤练。读书是积累知识、丰富大脑、开拓写作能力的源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或曰“不会吟诗也会偷”。所谓“会吟会偷”,即善于因袭点化,推陈出新。因袭是前人用功入门的捷径,点化是大方升堂入室的秘诀,历代文豪莫不经由此道而成名成家的。李清照“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剪梅》),是从范仲俺“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花草蒙拾》)脱胎而来。但凡前人杰作,后人拟之,非雄才博学,鲜有过人者。杜甫“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拟苏子卿“明月照高楼,想见余光辉”,王勃“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拟简文帝“湿花枝觉重,宿鸟归飞迟”,三者各有所长,然尽皆青于蓝。读书万卷,灵犀自通。纵横于诸子百家之中,采百花而酿蜜,其味自显,互为补充,互为递进。张祐“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暮田”,元遗山化作“人生只合梁园死,金水河头好暮田”。语虽拟而意蕴迥别,哀金人被俘,讽谢太后之北行,其意深长。因袭模仿是创新的起步,初学者可体规画圆,准方作矩,渐次“规摹变化之诀”,“化腐朽为新奇之功”,博采众长,推陈出新,点化出神,便可自成一家。
总之,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陶冶情操,铸造人生,读写结合,多读多练,就可写出思想性、政治性很强的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