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环境下高职院校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策略研究

2023-04-29苗亚楠

信息系统工程 2023年2期
关键词:信息素养教育信息化提升策略

苗亚楠

摘要:信息素养是应对信息化时代人们应该具有的信息获取、利用、开发的素质和能力。目前各种智能化、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冲击着传统课堂教学方式。提升高职教师信息素养既是国家教育方针对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建设要求,更是教师专业知能全面发展、终身学习和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的现实需要。结合国内外学者对教师信息素养的内涵解释进行剖析理解,从高职教师目前信息素养水平中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策略,以期对提升我国高职院校教师信息素养有所帮助。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高职院校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策略

一、前言

高职院校在培养具备专业技术能力和专业知识的高层次建设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信息素养水平高低直接关系到我国职业院校教育信息化质量水平,关系到我国职业院校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和国家信息化、创新型技术人才的培养。近十年来国家针对职业院校提出了一系列政策要求,不仅要求加强信息化系统建设和信息技术教学发展,更有针对性地提出职业院校教师信息素養培养任务,重点关注职业院校教师队伍整体信息素养水平的提高。

二、教育信息化2.0时代教师信息素养内涵与结构

1974年,美国图书馆与信息科学协会主席Paul Zakowski首次提出了信息素养一词,信息素养即“人们在解决问题时利用信息的技术和技能”。它是一种综合性素养,涉及知识、能力、情感等多个方面,应是信息化时代全体公民都具有的一种素养,是人们用来判断什么时候需要信息、懂得如何去获取、评价和有效利用信息的素质[1]。

结合国内外学者对教师信息素养的维度划分并参考2021年3月教育部最新发布的《高等学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文本,本研究认同教师信息素养的四维度说,即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应用能力和信息伦理与安全。

三、提升高职院校教师信息素养的意义

(一)有利于贯彻落实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方针

2018年教育部印发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到2022年基本实现“三全两高一大”的发展目标,从提升师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向全面提升其信息素养转变。2019年教育部、财政部发布《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提升高职学校信息化水平,促进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深度融入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全过程;提升师生信息素养。2021年3月16日,教育部发布《高等学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的通知中指出,高等学校应将教师的信息素养提升纳入师资队伍基本能力建设,保证教职员工信息素养提升的常态化与持续性。我国颁布的政策文件对于职业院校,不仅要求加强信息化系统建设和信息技术教学发展,更有针对性地提出职业院校教师信息素养培养任务,重点关注职业院校教师队伍整体信息素养水平的提高,因此加快高职院校教师信息素养提升有利于贯彻落实我国教育方针政策。

(二)有利于培养教师顺应新时代发展的必备素养

面对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到来,教师自身也要不断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应具备的素质素养。信息时代下的教师专业知能应该包括高水平的信息素养[2]。高职院校教师更要提升自身信息搜索和鉴别、整合和利用及融合和创新的各种能力,学会从网络数据资源库中搜索和下载资料、研读文献、撰写论文,丰富教师的信息知识、提高信息能力,利用各种信息化软件制作高质量、高水平的微课视频,进行教学设计。教师专业知能中基本信息素养的均衡提升,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教师的主动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水平,从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使其具备更高水平的知识和综合素质,满足教师自身专业发展所需。培养高职院校教师信息素养有利于更好地帮助教师顺应新时代发展,掌握信息时代必备的素质素养和关键能力。

(三)有利于满足学生信息化需求,培养信息化时代人才

信息化2.0时代下,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作为高素养、高技术人员的培养者,更应该自觉担负起提升自身和学生信息素养的责任。信息化时代下,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对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出明确培养要求,因此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教育已成为当前素质教育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才能培养出高信息素养的学生,才能适应国家对于学生信息素养培育要求的现实需要。提高教师信息素养水平,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和高质量的学习内容,更好的满足学生的信息化需求,真正做到“五育并举”,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信息素养有助于在信息化时代下满足高职院校学生信息化需求,将学生培养成为具备信息素养和专业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

四、高职院校教师信息素养面临问题与挑战

(一)高职教师提升自身信息素养的内生动力不足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信息化教学技术在教育领域应用广泛,然而应用面不均匀。一部分高职教师不愿意采用新的信息技术和手段来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对教师信息素养内涵理解不到位。还有一部分高职教师缺乏高度的信息意识,虽然认同信息化教学的优点,但仍以时间不足、操作能力不够、耗费时间太多等理由推脱,提升信息素养的内在动力不足。由于存在社会惰化效应,高职院校内大多数教师拒绝改变自身教学方式,缺乏参与信息素养培训的主动性,导致职业院校整体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积极性下降,对于职业学校信息化建设形成阻力。

(二)高职教师信息素养培训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

首先在培训内容上,没有根据信息化技术水平的提高而进行调整改变,未能及时更新信息素养的培训框架和知识体系,只关注教师信息化教学设备的操作和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制作等内容,对于引导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方法的培训较少。其次在培训对象上缺乏针对性,尤其是高职教师群体的信息素养水平高低不均,由于培训对象的不同,采取一刀切的培训内容,不能满足高职教师信息素养需求。最后在培训形式上过于单一,以职前培训为主,培训时间短、培训内容浅,缺乏必要的信息技术融于教学的操作性实践环节。

(三)高职教师缺乏科学完善的信息素养评价体系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一方面信息素养评价标准不完善,以传统的信息素养内涵要素为评价指标,对教师应用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知识和能力进行评价,忽视对教师信息技术和课程融合创新能力、信息道德意识和安全认识、专业创新性的信息知识等综合评价。另一方面由于评价方法单一造成评价实践工作量大、评价效率低,缺乏科学严谨的评价指标导致评价结果难以真正评测出教师信息素养水平,严重影响教师信息素养评价工作的正常开展。

(四)高职教师缺乏良好的信息化环境和软硬件设施

由于政府对高职院校信息化基础设施投入力度不够,大多数高职院校缺乏良好的信息化环境和软硬件设施。学校的数字教育资源匮乏,职业院校公共基础课程数字教育资源覆盖率低,数字媒体制作室、多媒体课堂数量少,基础硬件设施建设未达到信息化建设要求[3]。学校资源库的教学资源无法满足教师信息化教学需求,教学资源校与校之间共享程度较低。教师缺乏良好的信息化教学环境,不能够直接便捷地接受信息技术培训和信息化教学资源,无法在实际教学和实践锻炼中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能力,阻碍信息素养水平的提升。

五、高职院校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策略

(一)转变教师观念,树立科学的现代信息观

随着信息技术向教育领域的拓展,信息技术手段和信息化设备在教师教学中日益被广泛应用,而大部分高职院校教师没有认识到信息化教学的真正价值。因此要从教师理念入手,使教师深刻认识到信息素养在21世纪已经是顺应教育信息化发展必备的一个教师专业素养,要树立起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进行融合的教学理念,加强对信息化教育相关领域的主动学习意识,采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贴近时代发展前沿的信息化资源,有意识地学习信息化内容,丰富和拓展自己的信息知识储备,通过网络媒体和信息化设备及时了解职业教育最新发展动态,为学生提供最新的就业讯息。

(二)创新培训模式,加快教师信息素养培训体系的构建

职业院校管理者要重视教师信息素养的培训,根据教师工作时间制定合适的培训计划,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培训和进修。培训方式上根据不同发展方向、专业类型的高职院校创新培训模式,采取校本研修、区域教研、教师选学、校本培训和校外培训、职前培训和职后培训相结合等多种方式。

1.校本研修和校本培训

根据各职业院校信息化发展建设长期规划,组建“骨干引领、学科联动、团队互助、整体提升”的研修共同体,开展教学案例研讨、课堂实录分析等信息化教学校本研修[4],从而能有效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信息化教学资源创新、学业分析、学情诊断等能力。

2.校外培训和校内培训

对校内互联网管理教师、信息技术教师、计算机管理人员进行重点校外培训,学校外请信息技术专家对教师进行校内培训,组织信息技术教育实践专题培训,在全校普及信息知识、共同提高信息技能[5-6]。

3.职前培训和职后培训

对新入职教师进行培训时加强信息素养方面的培训,组织新教师系统学习信息理论知识和技能,开展慕课、虚拟仿真实训等多种形式的信息化教学实践,提升信息化实践能力。职后培训要充分考虑培训对象年龄、学科门类、学历层次、信息技术水平等个体差异性,分层分类构建教师信息素养培训体系,有针对性地确定各层培训的目标、框架、内容和难度。

(三)建立科学完善的信息素养评价体系,完善激励和考评制度

完善的教师信息素养评价体系能够一定程度上科学衡量教师信息素养水平,帮助教师了解自身情况,促进教师树立明确的目标,有助于学校根据教师实际情况科学编制教师信息素养培养计划、阶段目标以及教师信息素养考核方案[7-9]。

首先要建立明确科学的信息素养评价指标,教师信息素养的指标体系应该是基于信息化时代背景、国家国情、教育方针政策进行构建的。高职院校应根据不同年龄、层次的高职教师,制定符合各层次的信息素养评价标准和指标,通过实效来引导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其次是创新评价方法,不再是借助统计学影响因子等评估方式建立模型,而是将计算机、大数据数理分析等信息化评价手段应用在教师信息素养评价过程中,科学、全面、多维度的分析教师信息素养水平。

再次是评价手段多元化,不仅要重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行为和信息素质理论知识等外在的表现,更要评价教师信息态度、道德观念、信息安全意识等内在观念,采取过程与结果、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手段。

最后要形成一定的激励考评制度,对于愿意建设在线教学资源、开展在线课程教学、主动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创新融合利用信息化教学的教师,应给予他们政策倾斜和奖励,激励更多的教师积极参与校内、校外培训和信息化实践活动,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信息素养水平。

(四)打造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环境,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必须有良好的物质基础保障,高职院校的信息化硬件设施和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对学校信息化进程有重要影响。

首先,国家做好信息化建设的统筹决策和顶层设计,投入专项资金推动职业院校建设安全、高速、绿色的校园网络,为教师接受优质网络学习资源和参与信息素养培训提供便捷途径,建立专门的技术支持部门为职业院校做好基础设施设计与服务、运行维护和信息技术支持与保障。

其次,各个高等职业院校要在《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要求下积极宣传数字校园建设重要性,建立学校信息化领导小组,组建教学管理、信息技术和财务部门一体化的教师团队,制定配套的方案和规章制度,加强组织部门的协同力度,真正的把国家政策落实到位[10-12]。

最后,政府部门做好职业院校基础设施建设帮扶,将信息化帮扶纳入职业教育东西协作行动计划中,对于中西部地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采取送教上门、资源共享、教师结对等帮扶手段,尤其是根据地方特色和职业教育特点建设资源服务信息化支撑平台,整合各级各类职业教育资源,引入“平台+教育”模式,充分优化配置数字教育资源。

六、结语

信息化环境下高职院校教师必须要适应信息网络技术对教育教学手段和方式的冲击,积极参与信息素养培训,提升信息技术知识水平和信息化实践能力,带来高质量课程教学资源,满足学生信息素养需求,为新时代培养具备信息素养和专业素养的人才。H

参考文献

[1]王美倩,郑旭东,吴砥.信息实践何以促进信息素养内涵式发展:基于具身认知视角[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21,33(03):25-31.

[2]吴砥,王美倩,杨金勇.智能时代的信息素养:内涵、价值取向与发展路径[J].开放教育研究,2021,27(03):46-53.

[3]孙宏,徐慧.高职院校教师信息素养的分析与提升策略[J].现代职业教育,2020(51):21-23.

[4]陈敏,周驰,吴砥.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评估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20(08):78-85.

[5]吴砥,余丽芹,饶景阳,等.大规模长周期在线教学对师生信息素养的挑战与提升策略[J].电化教育研究,2020,41(05):12-17+26.

[6]高越飞,张静.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素养现状及提升路径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81):121-122.

[7]杨琰,胡中锋.“互联网+”时代高校教师信息素养现状与提升策略[J].中国电化教育,2019(04):117-122.

[8]王轶,石纬林,崔艳辉.“互联网+”时代青年教师信息素养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7(03):109-114.

[9]周辉,郑健.“互联网+”时代高校教师信息素养的现状及提升策略[J].中国成人教育,2016(14):128-131.

[10]黄乐辉,张香晴.浅议职教师资信息素养的培养[J].职教论坛,2014(33):31-34.

[11]荣曼生.教师信息素养论[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6.

[12]王吉庆.信息素养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猜你喜欢

信息素养教育信息化提升策略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如何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关于导学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地方高校实验教学探讨
“通信系统仿真”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信息技术与教学难以深度融合的成因及解决途径探析
借助MOOC打造一门有趣有视野的信息素养通识课
关于师幼互动的文献综述
高职学院信息化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和思考
公司信息化管理与经济效益提升研究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