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土中国》核心素养导学一

2023-04-29金立忠

关键词:乡土中国社会学人类学

金立忠

了不起的费孝通

《乡土中国》一书的作者是费孝通(1910.11—2005.4)。费老是我国著名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被公认为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对于这个学科在中国的建立、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费老生于江苏吴江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928年高中毕业后考入东吴大学(今苏州大学)医学预科,1930年转入燕京大学社会学系,师从中国社会学、民族学的最早倡导者吴文藻教授。后来又考入清华大学研究院,师从出身俄国的人类学家史禄国,并于1935年毕业,成为最早在中国本土获得社会人类学硕士学位的学者。之后,他又获得了公费留学资格,到伦敦大学政治经济学院师从人类学大师马林诺夫斯基攻读博士学位。费老以自己出国前在吴江庙港乡开弦弓村访问调查的结果写成的博士论文《江村经济》获得了极高的评价,被誉为“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理论工作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成为国际人类学界的经典之作,甫一问世就成为欧洲一些学院人类学专业的必读参考书。费老致力于在中国重建社会学,并于1981年获得英国皇家人类学会授予的人类学界的最高奖——赫胥黎奖。

费老留下了数部很有影响的社会学著作,其中最为出名的当数《江村经济》《乡土中国》《生育制度》三部。《江村经济》尤负盛名,1939年以《中国农民的生活》在英国出版,一出版就立刻受到了人类学界和社会学界的重视,人类学大师马林诺夫斯基盛赞其“人类学研究本文化的里程碑”。

《乡土中国》写作目的和成书过程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先生研究中国乡村社会特点的学术著作。阅读这本书,和阅读一般的文学作品是不一样的。

首先不论阅读文学作品还是学术作品,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成书过程都是非常必要的,这样可以依“作者心路历程”去阅读,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书中的“重刊序言”和“后记”中,作者对此书的性质、写作目的、成书经过都有明确的交代。

先说书的性质。作者说:“这集子里所收的十四篇论文是从我过去一年所讲‘乡村社会学的课程中所整理出来的一部分。”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知道这是本论文集。每一篇都有自己独立的中心和结构,而这些又都是“乡村社会学”课程中的内容。作为课程,相互之间一定有必然的联系。知道这些,在阅读时就要注意弄懂每一章的中心是什么,各章节之间的关系又是什么。

再说写作目的。在费老1984年写的《旧著〈乡土中国〉重刊序言》中说:“我当时在大学里讲课,不喜欢用现成的课本,而企图利用和青年学生们的接触机会,探索一些我自己觉得有意义的课题。……我借‘乡村社会学这讲台来追究中国乡村社会的特点。”所以这本书的终极目标就是“追究中国乡村社会的特点”。这就提示我们在阅读中要着重把握中国乡村社会到底有哪些特点。

最后说经过。费老在《后记》中说:这本书是在自己和前妻王同惠女士一同到广西瑶山去研究当地瑶民的生活和自己回家乡调查研究的资料基础上形成的。并且在此之前,费老所用的教材是“美国的教本”。而在研究阶段(1932年)作者去美国芝加哥、波士顿等,再到英伦。这阶段,费老跨越中国南北,奔波东西两半球,历经实地研究、国际交流、历史研讨。《乡土中国》就是在这样的时空变换中产生的。这样的成书经过,在书中的体现就是作者不时会把中国的社会状况和西方的社会现象进行对比。

其次,了解当时中国乡村的社会现状。众所周知,上个世纪二十年代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最动荡的时期之一。但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乡村世界受外界的干扰还非常小,比较完好地保持着几千年来中国农村“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了解这些,对于我们理解书中描绘的现象,理解作者得出的结论,都有着极大的帮助。要了解这些,可以读当时的哲学著作,还可以读那一阶段的文学作品。比如,鲁迅先生在《灯下漫笔》中就把封建社会分为“一,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沈从文在《边城》中也描绘了那个时代人们的淳朴善良。这些都是费老当时研究的对象,是费老得出结论的基础。

全书共14章,我们对这些内容稍加分析就不难得出下面的结论。前三章“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描绘出一个人们彼此熟悉、无须文字的中国传统乡村社会。这是全书的核心基础,全书剩下的内容都以此为基点展开。“差序格局、维系着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别”这几章是从人和人、人与社会的关系角度分析这个社会。“礼治秩序”“无讼、无为政治、长老统治”是从维护社会关系原理的角度研究这个社会。“血缘和地缘、名实的分离、从欲望到需要”这三章则是从社会变化的本质原因来探索这个社会。如果我们把这个分析用图形表示出来的话,那就是一个以前三章为圆心,向不同方向扩散层层叠加的一些“圆”。所以,我们不妨称这本书的结构为“差序结构”。

猜你喜欢

乡土中国社会学人类学
《审美人类学》评介
VR人类学影像:“在场”的实现与叙事的新变
中国社会学会农业社会学专业委员会成立
边疆研究的社会学理路——兼论边疆社会学学科建构之必要性
第八届全全科学社会学学术会议通知
人类学:在行走中发现
再思20世纪上半叶的乡村建设与改造
“乡土中国”的审视一种
从“乡土中国”到“城乡中国”
孤独、无奈与彷徨:“空巢青年”与“独居青年”的社会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