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一只有生命的蝴蝶”,让孩子远离网络烂梗

2023-04-29

关键词:班会课气球蝴蝶

最近,一场引导小学生理解“网络烂梗”的班会火了。江苏南京市浦口区车站小学语文老师朱文浩发现学生一听到“背带裤”就咯咯发笑,进一步了解发现,学生之间有很多“网络烂梗”。她索性将“网络烂梗”搬到课堂上,正面引导孩子们理解“网络梗”。

班会课上,朱老师引用作家冯骥才“大风可以吹起一张白纸,却无法吹走一只蝴蝶”这句话,将跟风说“烂梗”的孩子比喻为气球,鼓励孩子们做一只“有生命的蝴蝶”,微风拂来时能够翩翩起舞。这堂生动的班会课迅速引起众多网友共鸣,大家纷纷表示“成年人也深受教育”。

【素材解读】

在互联网语境下,“梗”通常是以简洁和调侃的方式,表达某种观点和看法,包括图片、语句、视频、音频等。但随着网络文化的发展,一些恶俗烂梗逐渐出现在大众视野,其中暗含的错误价值观,影响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发展。面对这种现象,朱老师从青少年的角度出发,关注他们的需求和问题,帮助他们了解恶俗烂梗背后的文化糟粕,为其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和判断能力。

【示范片段】

当前,视频、短视频平台已成为青少年获取资讯的主要渠道之一。对青少年成长来说,互联网既是一片富矿,蕴藏着广阔的知识和信息,同时也充满陷阱,潜藏着网络烂梗等不良信息。网络时代,“玩梗”带来的身份认同和情感共鸣,让梗具有了极强的社交功能。这让参与玩梗、形成风潮成为“家常便饭”。但与“玩梗”带来的快乐相比,其弊端相对不显,却持久深远。需要警惕的是,大部分网友,尤其是未成年人,往往会忽略过度玩梗的“后果”。对待网言网语,我们应秉承更开放的心态。“玩梗”本身没有错。“梗”的本意是以一种心照不宣的表达方式,瞬间引起共鸣,倘若这件事本身充满正能量,经过网络世界迅速发酵,便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获得更多倍的快乐和能量。但若不遵守社会秩序、公序良俗,把梗玩“过了线”“过了火”“过了头”甚至“玩烂了”,后果往往也很严重。因此,对待“玩梗”不是全盘否定,而是要反对“烂梗”,反对乌烟瘴气的网络表达。

我们要远离网络烂梗,不做跟风的“气球”。

猜你喜欢

班会课气球蝴蝶
“花样”班会课
奉献如歌,强国有我(主题班会课)
谈班会课的主题及组织形式
小学主题班会课中德育的实施策略
找气球
为了蝴蝶
捉蝴蝶
捉蝴蝶
气球
找找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