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强》一课的教学反思
2023-04-29金海燕
金海燕
为了推进我校课程改革的深入,激励教师刻苦钻研教学业务,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探索高效低负课堂,学校组织了物理教师优课评比活动。在这次活动过程中,我领悟到很多需要注意的教学细节,在多次备课后,修改原先的教案,发现不足之处,努力完善上课教学内容,使课堂内容充实,方法灵活多样,增加学生自己动手的机会,课堂以学生为中心和主体,教师起引导和辅助的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让课堂气氛活跃、融洽,学生在轻松、欢快的环境下接受新知识,掌握新方法。
在教学《压强》这一节内容时,先备课,制作课件。第一次备课时,讲压力概念引入之前,先画杯子对桌面的作用力、手对钉子的作用力、木块对斜面的作用力示意图,发现学生作力的示意图时问题较多,尤其是画木块对斜面的作用力,容易搞不清楚研究对象即受力物体是哪个,作用点画在哪里,教师要纠正错误让学生找出力的示意图的共同点,得到压力的定义。如果课堂时间充裕的情况下,可以让学生先尝试着画,再通过学生的情境扮演,大家一起找找错误在哪里,如果时间比较紧,可以教师和学生一起作图找到共同点。后来重新备课时,把图换成了课本76页的两幅图片,这样更贴合一切以书为本,充分利用了书本上现有的材料。
得出压力定义后,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理解掌握压力的特点,从力的三要素找出压力的作用点及方向,其中压力的大小准备放在后面一节课讲,因为压力很容易和重力混淆。教学时选取包含压力的图片,让学生从图片中找出压力,找出压力作用效果,由于压力比较抽象,教师要从日常生活入手,让学生自己列举生活中的压力,帮助他们进一步理解压力,比如学生找到了站着的人对地面的压力,自己坐着对板凳的压力,为了让学生有更好的体验,让学生用桌上的实验器材,自己动手,看能不能产生压力,亲身体验感觉更加深刻,同时也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中有用手压气球的,有的学生将钩码和小桌放在沙子上。用手压气球,使气球发生了弹性形变,手对气球有压力,产生压力的作用效果,然后再让学生看图片观察跳水运动员对跳板的压力使跳板发生形变,沙漠里骆驼对沙地的压力,在沙地上留下脚印,使沙地下陷,从而得知压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从生活的现象到物理知识的解释,形象到抽象的概念,便于学生掌握和理解知识点,同时也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生活的物理现象,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能让他们积极动脑思考,一定要让学生多练练,克服学习思维上的懒惰,才会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为了帮助学生能更好活学活用,我上课时准备了一个大的沙坑,让一名学生站在沙坑上,学生会发现沙坑下陷,接下来抛出问题:怎么让压力作用效果变大?学生们跃跃欲试,这位学生拿起旁边的书包抱着,大家看到下陷深了。紧接着我趁热打铁,再想想其他方法让压力作用效果变明显。学生们一个个举手,摩拳擦掌想要试试,提出单脚、用脚尖站立等方法。大家热情高涨,提出了很多可行的方法。我顺势问: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不同,可以比较;当压力相同,受力面积不同,也可以比较,但都不同,怎么比较?同时展示了一头大象和芭蕾舞演员的图片,形象化所给的条件。学生在刚才的实验热情下,积极开动脑筋,找到要算出压力和受力面积的比值,我正好就引入压强的定义,同时回顾以前所学的比值定义公式,比如速度和密度,上课注重物理知识的前后关联,注重学习的延续性,温故而知新。对于压强的单位:帕斯卡,是1m2的受力面积上受到的压力为1N,具体这个单位是大还是小,学生是没有感觉的。所以用八下课本上的一个说明:普通的一杯水放在桌面上,此刻它对桌面的压强大约为1000帕斯卡,可见帕是很小的单位。
引入到增大或者减小压力作用效果,用我上课的电脑包,课前我装上了一根较细的带子,让学生背着体验并思考:发现背着肩膀特别不舒服,压强太大,压力作用效果太明显了,怎么办?学生这时候解决这个问题已经轻车熟驾了,有学生提出取出一些东西来或者将细带子换成粗的带子,教师从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两个因素提醒学生,概括总结减小压强的方法,减小压力或者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用和上面相同的方法引导学生概括出增大压强的方法:增大压力或者减小受力面积。有时间让学生交流讨论生活中有关的例子,比如生物进化论,啄木鸟要吃虫子,它的嘴特别尖;骆驼有四只大大的脚掌等。这节课就在热情、积极、主动的环境下完成了,寓教于乐。
课后想想,虽然每年的教材基本上没有变化,会有一点点修改,但事实上每一节课、每一届学生都是不同的,所以教师要及时课堂反思,才能发现问题找到最高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在高效的课堂中学到更多的东西,教师要和学生一起学习、一起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