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家媒体融合战略的广电答卷

2023-04-29穆菁

网络视听 2023年6期
关键词:媒体融合广播电视

穆菁

【摘要】:本文把近20多年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媒体融合改革发展归纳为数字化、智慧化、全媒体、未来电视四大阶段,分别对应基础性建设、系统性建构、革命性改造和前瞻性擘画。同时指出未来5年是广播电视行业最为关键的发展窗口期,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要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继续深化媒体融合,推动广播影视和网络视听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媒体融合?广播电视?网络视听

我国在媒体融合方面的思考探索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那时就有人提倡媒体融合发展,但那只属于零星的论述,并没有形成学界、业界的关注和讨论。2003年6月10日,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态势下,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我国有线电视向数字化过渡时间表》的通知,正式启动有线电视数字化,迈开了走向互联时代和融合发展的步伐。如果说把2003年作为广播电视媒体融合的起点,从那时算起媒体融合已经走过了20个年头。

20多年的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媒体融合发展可以用“一条主线、四大阶段”来概括,即媒体融合的主线和数字化、智慧化、全媒体、未来电视四个阶段。从时间跨度和发展规模、速度来看,与新媒体技术发展周期相匹配,广播电视媒体融合发展呈加速度状态演进,节奏、进程越来越快。

一、数字化:广电媒体媒体融合发展的基础性建设

从我国媒体实践来看,千禧年是广播电视数字化的起点,也可以视为广电领域媒体融合的元年。广电业内开始拥抱网络,广播电视台开始“触网”:其实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从中央电视台到全国省级电视台乃至计划单列市电视台都陆续申请推出自己的网站或网络电子版。经过多年的实践和经营,网络电视操作模式已日渐成熟。这种融合大都是单向的,是传统媒体在新技术革命态势下向网络伸出橄榄枝,媒体融合就在这种不对等的情形中展开融合之旅。

1.有线电视数字化试点阶段(2003—2006)

顺应新技术革命的发展趋势,广电行业开始着手改造传统广播电视,向数字化迈进,促进有线电视向双向交互、多功能、集约化、规模化发展,意在使有线数字电视真正成为城市现代服务业和三网融合的重要支撑平台,使有线数字电视真正在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方面先行一步。

经过两年的技术实验,2003年6月10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我国有线电视向数字化过渡时间表》的通知,正式启动有线电视数字化,提出2004年底直辖市、计划单列市、2/3省会城市要完成数字电视整体转换。2003年是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确定的“网络发展年”和“广播发展年”,2004年是“数字发展年”和“产业发展年”,广电行业从最初的有线数字试点到省市县有线电视网络整合迈进,统一的企业化有线网络运营主体逐步形成。

这一阶段出现了后来成为业界龙头的数家广电领军企业,如杭州华数首创传媒互动式数字电视,开创全世界首款广播与交互合一的数字电视发展方式;再如上海文广拥有了宽频网络电视(东方宽频SMGBB)、IPTV(百视通)、流媒体手机电视(东方龙新媒体)、移动电视(上海东方明珠移动电视)、付费频道(SITV)等新媒体业务,拥有手机电视、IPTV等运营牌照。

2.广电数字全面启动阶段(2006—2020)

有线电视数字化经过3年发展初见成效。一是初步建立了有线数字电视技术新体系。二是探索出了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模式,初步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有线电视数字化发展的路子。三是数字付费电视稳步发展。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批准建立了三家全国性付费频道集成运营机构。四是各地有线数字电视不断开发信息服务内容,为用户提供丰富的电子政务、文化教育、生活信息、电视商务、娱乐游戏等多种信息服务。五是出台了一系列推进数字化的技术、节目、运营以及产业政策、标准规范和管理法规。

地面数字电视标准于2006年8月颁布,2007年8月正式实施,到2008年年初,央视地面免费高清节目开播。2008年奥运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地面数字电视行业的发展,因此被人们称作中国地面数字电视元年。

有线数字电视、直播卫星业务以及地面数字电视和高清晰度电视逐个亮相登场,自此广电媒体有线数字电视、地面数字电视、卫星数字电视、IPTV和CMMB这些全新数字媒体都进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广电新媒体全新升级、广播电视数字化初步成型,这些举措为后来的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发展打造了基础,这一阶段是媒体融合的起步阶段。

在数字化发展这一阶段,媒体融合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通过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来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在第四次会议上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媒体融合正式在国家顶层设计层面被确立为一项重大战略部署。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进一步阐述了媒体融合实践的未来发展方向,提出要尽快从相“加”阶段迈向相“融”阶段。2018年11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意见》,这是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领域的一个里程碑,大大推动了媒体融合进程,把媒体融合提高到国家治理的高度。

3.从模拟时代整体跨入数字时代(2020—)

2020年7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下发《关于按规划关停地面模拟电视有关工作安排的通知》。至此,一个时代终结,广播电视数字时代全面来临。2022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意见》指出,要依托现有有线电视网络设施、广电5G网络和互联互通平台,形成国家文化专网以及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的省域中心和区域中心,服务文化资源数据的存储、传输、交易和文化数字内容分发。这是广电网络发展的重大机遇。

4.数字化进程中总局内设机构与职能变化

这一时期,作为广播电视行业主管部门的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其内设机构和职能也在悄然发生变化。2013年,按照《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组建“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总局”。2018年9月,根据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和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组建新的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按照“三定”方案成立媒体融合发展司。机构职能和设置的变化,为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业推进媒体融合和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智慧广电:广电媒体融合发展的系统性建构

2018年11月16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了《关于促进智慧广电发展的指导意见》。智慧广电建设是广播电视继数字化、网络化发展之后又一轮重大技术革新与转型升级,是广播电视行业一场全方位全局性的深刻革命。广播电视推进智慧广播建设,主要是在打造智慧广电媒体、发展智慧广电网络、培育广电生态、加强智慧广电监管等四个方面集中发力,取得突破性进展。广播电视在国家数字经济总体战略中的地位作用进一步凸显。《意见》指出,要深刻认识新技术条件下媒体格局的深刻变化和广播电视面临的机遇挑战,牢牢把握数字中国、数字经济、乡村振兴、媒体融合等发展大势,进一步强化广播电视智慧化发展的高度自觉,努力将广电自身发展带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三、全媒体:广电媒体融合发展的革命性改造

2019年1月25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中,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要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使主流媒体具有强大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2019年10月31日,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将媒体融合战略的目标描述为“建立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为保障的全媒体传播体系”。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分别强调了县级融媒体中心、全媒体传播工程、媒体深度融合和新型主流媒体这四个关键词。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推动形成良好网络生态”。如何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精神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关键还在于以数字化赋能传媒发展、用新兴技术支撑全媒体发展。

全媒体传播体系的概念,在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1月25日的重要讲话中首次提出,其最初内涵是“资源集约、结构合理、差异发展、协同高效”,目标是“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所谓全程媒体,是指打破时空限制,全息媒体是指打通虚拟和现实,全员媒体是指连接所有要素,全效媒体是指万物皆媒体。这样,全媒体不仅仅是传播传统意义的新闻、娱乐等信息的业务功能型载体,而是可以传播数据、提供各类服务等的综合服务型平台。

对广播电视传统媒体而言,媒体融合形成的全媒体不只是内容传播渠道发生变化,它带来的变化是多方面的:在管理体制机制上,全媒体要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向现代企业转型;在媒体运营上,必须整合资源、集成报道;在分发传播上,打通平台、全面渗透;在战略目标上,全媒体是立足于媒体、全方位构筑增值服务市场布局。未来的广播电视全媒体传播体系技术必然是基于互联网、打通多平台、内容多形态、应用是多场景、业态是多样化的非线性的、开放式、新视听大循环。

四、未来电视:广电媒体融合发展的前瞻性擘画

2023年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提出,要把“未来电视”发展作为重要战略任务,打好基础、开创未来。

从当前视听新技术发展和应用视角来观察分析,我们可以预见未来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发展的一些方向性前景:应用方面“全面渗透、无所不在”,功能方面“超越传统、无所不能”,体验方面“打通虚实、无中生有”,收视方式“随意回看、无缝时移”。

1.全面渗透,无处不在:未来电视将深入到人们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这是因为,一是未来电视显示技术将有新突破。二是显示终端呈多样化发展态势。三是电视传输手段也更加成熟。IP化、分布式的新型广播电视网及互联网,以智能终端为呈现载体的多内容、多业务、多功能混合传播形态等,让电视无处不在成为现实。

2.超越传统,无所不能:未来电视将实现一个围绕用户从看电视转向用电视的巨大转变。除提供视频节目外,未来电视还将提供游戏、互动教育、家庭娱乐、资讯等文化和信息服务等这些超越传统电视功能的服务。

3.打通虚实,无中生有:元宇宙、虚拟现实以及人工智能等技术将为人们提供互动视频、自由视角、全息成像以及超高清、沉浸式、三维声体验,实现虚实相融、仿真实时交互、具身沉浸,打通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实现节目选择定制、实时互动参与,虚实共生、由实向虚、由虚入实,给予消费者更多层次、更高品质、更新场景、更美体验的视听生活。

4.随意回看,无缝时移。当前,内容获取渠道网络化发展迅速,受众日益偏重于非线性、时移电视内容,视听新媒体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截至2022年12月,我国网络视听用户规模达10.40亿,超过即时通信(10.38亿),成为第一大互联网应用。与2021年12月相比,主要在短视频、直播应用的拉新带动下,网络视听用户规模增长4904万,增长率为4.9%,网民使用率为97.4%,同比增长1.4个百分点,保持了在高位的稳定增长。1

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媒体融合发展20年,成绩有目共睹。但是,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媒体融合只是一个过程,而不是终点。未来5年将是广播电视行业最为关键的发展窗口期:一是目前政策配套是历年来最好的时期,党中央国务院对广播电视发展支持力度大、发展空间广,为创新发展提供了宽松的环境;二是未来5年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推进和研究媒体融合均需在这一重大背景上来加以观照,让广播电视参与到国家治理中来,这也是党中央国务院把媒体融合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并通过五年规划来实施推进的原因之一;三是广播电视媒体融合发展到了智能时代冲刺阶段,媒体生态瞬息万变,新技术迭代加速、日新月异,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要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着力打造全媒体传播体系,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牢牢掌控互联网主阵地,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继续深化媒体融合,构建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媒体新生态,确保广播影视和网络视听业持续健康和高质量发展。W

参考文献:

1.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3)》,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2023年版,第4—5页。

猜你喜欢

媒体融合广播电视
周二广播电视
周四广播电视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浅谈电视新闻的创新
新形势下地市报如何运用新媒体走好群众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