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乡村文艺的生态变迁及其重构
2023-04-29丁永祥郭歌
丁永祥 郭歌
摘 要:乡村文艺的有序发展依赖于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河南省博爱县柏山村曾是一个自然条件优越、手工业兴盛、民间信仰发达的村庄,其民间文艺也一度由此极为繁荣。20世纪中期以后,随着自然、社会、文化环境的剧烈改变,柏山村的民间文艺迅速衰落,原有的三十多个文艺表演队现在已几乎无存。柏山村文艺的曲折经历反映了环境在文艺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今天,要振兴乡村、繁荣文艺,就应该改善乡村文化环境、优化乡村文艺生态机制。具体地说,就是要增强广大民众的乡村文化自信心、保护乡村自然环境和文化空间、夯实乡村文化发展的生活基础、提升乡村文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关键词:乡村文艺;生态变迁;生态重构
作者简介:丁永祥(1965-),男,河南武陟人,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文艺学研究。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研究重大项目(2020-JCZD-10)
中图分类号:I236.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359(2023)03-0132-07 收稿日期:2022-11-07
村落是中国社会行政与文化活动的基本单元。在传统社会中,多数文化活动的开展都是以“村”为单位的。在过去,村的下一级单位是“社”,它的主要职责是组织祭祀,不像村那样具有独立的行政作用和文化功能。新中国成立后,村组织的下面设立生产小队、村民小组,但它们不具有独立的文化功能。村的上一级单位是“乡”,由于一乡之内的村落众多,人们居住分散,所以,除了行政管理之外,它很难被看作是生活意义和文化意义上的单位整体。相比之下,村落是人们世世代代聚族而居的地方,人们在同一块土地上劳动,在同一个聚落内生活,在同一个神庙中祭祀,这就使得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能生息与共、荣辱相连,村落也就是在这个意义上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单元。在乡村文化发展中,作为最小、最基本的生态单元,村落常常能发挥重要的作用,有学者认为:“村落作为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基本单位,是中华传统文明最原始的土壤。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社会结构的变迁最先体现在村落社会和文化的变迁。”汪欣:《传统村落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14年,第114页。近年来,学界对村落及其文化发展的关注越来越多,譬如孔小丹的《楠溪江古村落文化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以林坑村传统文化会所项目开发为例》、李明等的《“四位一体”乡村文化振兴的路徑建构》、沈费伟的《传统乡村文化重构: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路径选择》、杨华等的《乡村文化的优势内核、发展困境与振兴策略》,等等。在上述研究中,论者分别对乡村的文化遗产保护、乡村文化振兴等问题进行考察,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发展对策,但遗憾的是,人们相对忽略了乡村文化的生态变迁这一重要问题。事实上,乡村文艺发展与文化生态环境密切相关。基于此,我们对河南省博爱县柏山村进行了多次访问,希望在对其调研的基础上对当代乡村文艺的生态变迁及其重构问题作一次具体而深入的探讨。
一、柏山村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状况
柏山村位于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城之北4公里,现为柏山镇政府所在地。柏山村历史悠久,“早在两千年前的汉代就有了柏山村”王忠廉:《柏山村名简考》,《博爱文史资料》,1989年第四辑。。柏山村总面积8.6平方公里,总人口12000人,过去分51个生产小队,现设38个村民小组,是博爱县的第一大村。柏山村背靠太行山面向平原,处于山地向平原过渡的丘陵地带。村里现有退耕还林地3800亩,宜林荒山2000亩,耕地1500亩。这里是豫晋的交通要道,曾是晋商出山走向东南的重要关点。柏山村背靠太行山,矿产资源极为丰富,有煤、硫磺和大量优质的陶土资源。丰富的陶土资源促进了当地制缸业的兴盛发展。博爱县曾流行过一段顺口溜:“前乔篓、后乔筐,苏寨萝卜、上庄姜,期城红土、柏山缸,许良竹器、清化炮,七方姑娘不用相。”这里的“柏山缸”说的就是柏山所产的陶缸。由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造就的工商业繁荣一度促使柏山村人口迅速增长。清末时期,柏山已经是当地最大的村庄。据柏山村村民璩克应说,民国二十年(1931年),柏山村的人口已达到15000人,比现在的人口还要多引文是作者在2012年11月24日,对博爱县柏山村村民璩克应(1933年生)的采访记录。。做缸是一项纯手工劳动,凿井、挖土、运输、晒碾、打坯、烧制,工序复杂,需要大量的人力。柏山村在其兴盛时期曾有73个缸窑院,每个缸窑院需要一百六七十人。此外,还有运输、销售等外围服务人员。柏山村由此聚集了大量的人口,成了博爱县的第一大村。
近代以来,柏山村与清化、李村、期城并称为博爱县的四大村,一直以经济发达、文化繁荣而著称。由于制缸业在柏山村的经济发展中居于主导地位,所以,柏山村人的生活、信仰,以及文艺活动等都打上了深深的“缸窑”特征。柏山村是一个功能完备的生态单元,它像中国的其他村庄一样,有其自己独立的生活模式、信仰体系和文化娱乐方式。以制缸为主业的手工业经济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柏山村当地社会文化的繁荣,其标志之一就是民间信仰的高度发达。据村民璩克应介绍,村里在过去曾建有许多庙宇,如窑神庙、天爷庙、大王庙、文庙、三官庙、汤王庙、关爷庙、山神庙等,有“七堂、八庙、九戏楼”之说。柏山村每年春节都要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由几十路民间文艺队参加表演,那种场面真可谓是规模庞大、热闹非凡。在举行祭祀时,一般由首社“池塘会”统领祭拜仪式和文艺表演。“池塘会”为什么会成为首社呢?这与柏山特殊的制缸业有关。制缸打坯离不开水,被称为“水活”,但是柏山村位于丘陵地带,非常缺水,于是水就成了珍贵的自然资源,必须得对水的使用加强管理。“池塘会”供奉的是水神大王。人们认为水神是水的最高管理者,因此,“池塘会”就成了管水的权威机构,如此一来,每逢大王庙祭祀,“池塘会”都是主要的组织者之一。每年春节的正月初五到十五,柏山村都要举行规模盛大的文艺表演。据说参加表演的人员达到两千多人,在当地有很大影响引文是作者在2012年11月24日,对博爱县柏山村村民璩克应(1933年生)的采访记录。。由此可见,独特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在柏山村的文艺发展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这种由陶土而缸窑、由缸窑而神会、由神会而文艺的发展路线在中国传统社会是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的。
二、柏山村文艺在传统社会时期的发展情况
柏山村的文艺发展大致以20世纪中期为界分成两个时期,之前为传统社会时期,之后为新社会时期。在传统社会中,柏山村依托其独特的自然资源和地理位置,让手工业经济得到了良好的发展,人们的文艺生活也由此繁荣起来。前文曾述,柏山村每年都要举办大型的文艺表演以敬神祭祀,为此,柏山村下面的十八个社(又称十八个会)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分工合作。据柏山村民璩克应、刘乐志等人提供的情况,这十八个会以村中心的犁铧广场(状似犁铧)为界,分为南九会和北九会。每个会在祭祀和表演中都有明确的分工和具体的任务(如下表所示)。
柏山村传统社会时期文艺活动情况引文是作者在2012年11月24日,对博爱县柏山村村民璩克应(1933年生)的采访记录。
由上表可知,柏山村的民间文艺项目有三十多种,涉及舞蹈、武术、音乐等多个方面。这些文艺队人员众多、各具特色、技艺精湛,是春节文艺表演的主要力量。此外,柏山村还有剧团,所唱剧种有怀梆、二夹弦(一说二股弦)和越调三种。这些剧团演员们的表演积极性非常高,他们常常要以抓阄的形式来确定每人的演出顺序。几十个民间文艺队、三个剧种的剧团,如此庞大的文艺队伍是柏山村民间文艺繁荣的标志。据村民们所讲,过去的文艺队不仅数量多,而且表演水平高。为了做好演出,演员们一进入冬天就开始排练节目了,对于像耍老虎、武术这样的表演项目,演员们一般都是常年坚持练功的。这些民间文艺集中展示的时间是在春节期间,正月十五之前主要是在本村的闹市和堂、庙、寺、祠处表演,正月十五则要去清化镇汇演。届时,所有的文艺队一起出动,队伍的前后都在不断地放着火铳,走在最前面的是武术队、耍老虎队,以及手持各种兵器如刀、枪、剑、戟、棍、棒、槊、镋、斧、钺、铲、锏等的表演队。紧随其后的是抬皇杠队,包括扮相的国王、小王,和手持金瓜、钺斧的仪仗人员。其余文艺队伍依次行进表演,每一支队伍都有一名小水督头指挥,总督水师坐抬杆在队伍的最后面督阵。最后是武术队压营。为了方便行进队伍的前后呼应,还有数名骑马的精壮男子穿梭巡视、传递信息。在行进的表演队伍中,有些节目的规模非常庞大,最典型的就是竹马阵,一百个男童骑着毛驴(道具),一百个男青年扮作马童,还有数十名男青年扮作武士,他们背着红绿绸包裹、挂着铜铃的长围杆,一起在两旁助威,真是一个庞大的演出阵容。由于表演队伍的人员众多,所以常常会出现队头已到镇里,队尾还在村里的现象,但正是这绵延长达四公里的演出队伍构成了其时最具标志性的文化记忆。
这样庞大的文艺队伍是如何组织的?它们所需要的大量财力、物力和人力又是通过何种方式解决的呢?如前所述,柏山村的制缸业非常发达,村里在鼎盛时期曾有73个缸窑院。这些生意兴隆的缸窑院经常为村里捐献财物。据村民们所讲,过去窑神庙唱戏最多。璩克应曾抄录窑院规则碑记,上面既有制缸、运输的标准和规则,也有罚款的标准和用途,具体内容如下:
碑记(窑院规则)
吾村名为柏山,石厚土薄,农隙之时烧造缸业,不知几何年矣。乃年深久,百将义生。今窯户匠作公同商议立为定规,勒之于石永垂不朽云:
一议:拆缸口准以裁尺,二尺二寸长,行缸一尺八寸。如过度者,照套数,每一套货罚钱三十文,窑户、匠作各出一半,其钱入会使用。
一议:自买货车,窑院不许与引车四头。如有违者,罚八十千文,窑户七分,匠作二分(疑误,似应为三分),其钱入会使用。
一议:自买货车,窑头与之办货用三分。如有违者,罚钱四十千文,窑头备出其钱,入会使用。
一议:买货车、套货、抬货、装车,每一套货共钱十文。
旹大清嘉庆二十三年正月吉日(公元1818)
石匠:王春
窑户、匠作仝立璩克应于1996年夏抄于博爱县文化馆,此碑现藏于博爱县博物馆。
从以上碑记内容可知,缸窑业的行规非常严格,违反规定就要罚款,而罚款的去向则是“入会使用”。窑神会一方面收缴各项罚款,另一方面则将其用在民间的文艺活动上面。群众所说的“窑神庙唱戏最多”,其原因正在于此。由此可见,柏山村传统社会时期文艺发展的重要模式就是:群众出于敬神和祭祀的需要通过多种方式向神会捐款,神会则以娱神的名义组织各种文艺活动,从而使得各种文艺项目在仪式性的展演中得到迅速发展。这种“信仰—仪式—文艺”的模式在传统社会中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三、近世的生态变迁与柏山村文艺的衰落
20世纪中期以后,柏山村的自然条件、社会形势、经济结构和文化环境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这些改变直接影响到了柏山村民间文艺的发展。具体地说,相关改变包括三个方面:第一,自然环境和条件的改变。柏山村曾以柏树多而得名,在过去本是一个树木苍翠、环境优美是人间所在。然而,人们对森林的不断砍伐,特别是缸窑生产时的大量取土,使这里原本美丽的环境遭到了破坏。如今,随着国家对自然环境的日益重视,取土行为受到了限制,柏山村原有的生产形式,以及经济发展由此受到影响。当人均只有一二分地的柏山村在传统的以消耗自然资源为主的经济模式难以为继时,其生活与艺术也显示出了不可避免的衰落趋势。第二,社会环境的改变。新中国成立后,人们的生活习俗发生了变化。在传统社会中,每逢生子、结婚、祝寿、庆典、祭祀之际均要举行唱戏活动,但是在当代,人们则基本上不再举行这些活动。另外,经济以及生活模式的变化也对柏山的文化发展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随着自来水的普及,人们对水缸的需求越来越少,昔日十分畅销的柏山缸逐步失去了消费市场。再加上国家禁止在山中采矿、挖土等系列法律法规的出台,柏山缸的生产受到了各方面的限制,原先靠制缸业发展起来的柏山村此时陷入了一个发展的窘境之中。于是,人们不得不另谋出路。当村民们外出打工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时,这个昔日繁华的豫北大村也就再也无法重现昔日的繁华了。日渐衰落的民间文艺在表演者和欣赏者越来越少的情况下当然不可能再有什么发展,像竹马阵那样需要二百多人参加的文艺表演队伍,连组织起来都有困难,更不用谈如何发展了。除了上述因素之外,还有交通因素。柏山村地处太行山脚下,一度是晋豫交通的咽喉之地,来往客商常常在此进行歇脚、囤货、交易,这对柏山村的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无疑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在以飞机、火车、汽车为主要交通工具的现代社会里,柏山村的地理优势已经荡然无存,即使有汽车经过这里,也很少有过往的人们在此停留,就更不用说囤货和交易了。第三,文化环境的改变。新中国成立以后,乡村文化发展被纳入全国文化发展的一盘棋当中,昔日那种家家都有演员、人人都是艺术家的艺术氛围逐渐消失,这对民间文艺的生存产生了重要影响。值得注意的是,电影、电视、网络等新艺术形式和新媒介形式的出现,更对传统艺术的发展产生了直接影响。电视、电脑、手机的普及,使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世界、欣赏到优美的文艺作品。电视、电影作品都是以强大的财力做后盾,用专业的团队、高科技的手段来制作的,它们所打造的艺术产品的质量显然是民间艺术所无法比拟的。不可否认,民间艺术自有其乡土性、民族性的价值,但随着人们对现代艺术产品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民间艺术的欣赏者、消费者越来越少,这构成了民间艺术日趋衰败的一个主要因素。此外,因艺术精神衰落所造成的人们对艺术需求的减弱,也是导致民间艺术衰落的重要原因。在传统社会中,人们的文化修养并不是很高,但是,他们却往往对艺术有着强烈的感受力,正是因为这些普遍对艺术有感悟并热衷于艺术表现的观众的存在,民间艺术才得到了蓬勃发展。遗憾的是,如今的观众无论是在艺术的感受力方面,还是对艺术的热爱程度方面,均无法和前人相比,他们只是现代艺术产品的消费者,从这层意义上说,那些依赖于观众参与的民间文艺的衰落是不可避免的。
以柏山村怀梆剧团为例,柏山村怀梆剧团原团长刘克国说:“现在戏是苦不中了。好唱家没了,大队不支持,也没人组织。”引文是作者在2013年8月23日,对柏山怀梆剧团原团长刘克国的采访记录。柏山村怀梆剧团在当地算是坚持时间还比较长的剧团,尽管艺人们想了很多办法来延续剧团的生命,但最终还是不得不接受解散的命运。当然这不止是怀梆剧团的情况,其他剧团和文艺队也大都如此。村民刘乐志说:“前几年还唱小梆戏(即怀梆),这几年没人唱了。老唱家都死了,年轻人没人学。二夹弦早就没人唱了,越调也没人了。”引文是作者在2013年10月25日,对刘乐志的采访记录。目前,柏山村在春节期间只有秧歌、堂鼓两个队象征性地表演一下,原来的文艺演出盛况已难以再现,昔日的文艺强村如今成了文艺弱村。作为当代中国乡村文艺发展的一个缩影,柏山村民间文艺前兴后衰的发展历史值得我们重新思考。
四、重构当代乡村文艺的生态机制
作为村民重要的精神食粮,乡村文艺对乡村的稳定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乡村振兴不能只重视经济发展,还要重视乡村的文化发展和农民的精神丰富。新世纪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工作,先后颁布了多个文件对新农村建设进行部署。如2005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等,分别对建设新农村、振兴乡村、加强乡村文化建设等进行了具体布置。特别是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对乡村振兴进行了详细安排。在乡村文化建设方面,《规划》提出要保护利用乡村传统文化、重塑乡村文化生态、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这为乡村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像柏山这样的乡村在新的历史时期应该如何发展它们的文艺?这是需要认真研究的。从柏山村文艺发展的历程来看,其文艺衰落的根本原因在于生态环境的改变,即不断变化的自然、社会和文化环境使柏山村文艺失去了发展的基础和动力。今天,要发展柏山的乡村文艺,就必须从改善环境的角度切入,不断优化那些能促使文艺生产的生态机制,进而提升其乡村文艺的发展能力。
(一)增强广大民众的乡村文化自信心
乡村文化是村民智慧的结晶,它的内里含有很多优秀的思想,如向善、重德、和睦、孝道,等等。“传统乡村文化的思想优势主要体现在其注重实际、重义轻利、勤劳节俭以及长幼尊卑等方面,对传统国家的社会发展和文化价值观培育发挥了重要作用。”沈费伟:《传统乡村文化重构: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路径选择》,《人文杂志》,2020年第4期。确实,在传统中国发达而持久的农耕文明中,乡村文化为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遗憾的是,近几十年来,随着中国社会的逐步转型,城乡之间的差别不断加大,乡村文化的发展受到了巨大冲击。曾几何时,乡村文化不再为人们所喜欢,人们或者嫌它太土,或者嫌它太旧,即使遇到乡村文艺演出,也很难看到人们热捧的场面。由于文化的传承是需要人的积极参与的,所以,在人们不断疏离乡村文化的过程中,要想保护和发展乡村文化是非常困难的。为此,我们应该加强宣传和教育,不断提高人们对乡村文化的认识,增强他们的乡村文化自信心,让更多的人认识到乡村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而去关心和热爱乡村文化、去参与和传承乡村文化。如此一来,乡村文化才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保护乡村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空间
良好的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和文化发展的基础,自然环境的恶化必将对人类生存和文化发展产生严重影响。乡村作为与自然联系最为紧密的社会单元,对自然的依赖最为直接,受自然变化的影响也最大。在乡村发展的过程中,人们不仅能从自然资源中获取物质生活资料,而且能从对自然环境的依赖中获得生命灵感和精神慰藉。和谐美丽的自然环境宜于人们的生存,它能使人们的精神感到愉悦,并有益于人们创造力的激发;恶劣糟糕的自然环境不宜于人们的生存,它不仅会令人们产生厌倦的情绪,而且会不同程度地减弱人们的创造力。千百年来的乡村发展表明,人与自然的互相依赖和默契才是乡村可持续发展的确切保证。近代以来,随着工业的发展,农田被毁坏、水源被污染的现象日益严重,村落因自然环境遭到的巨大破坏而不再宜居,乡村由此成为最大的受害者之一。因此,乡村要发展,就必须重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工作,就必须有意识地维护自然的多样性、美丽性、宜居性等等。此外,我们还应做好乡村文化空间的保护工作。乡村文化的发展是在具体的空间载体上进行的,沒有相应的物质空间,就没有办法让文化落脚,也就无法谈及它的发展。歌墟、广场、戏楼是传统文化的物质空间,它们在歌舞、戏曲等文艺的发展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传统建筑的被毁坏,这些传统意义上的文化空间也随之消失,更严重的是,村落也在以惊人的速度消失。“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的行政村维持在100万至101万个;2017年底全国行政村总数为691510个,减少了30多万个。自然村减少得更快,2005年,我国尚有自然村360万个,到了2017年只剩261.7万个,平均每天消失224个,且有加速消失的趋势。”朱启臻:《乡村价值、衰落与振兴》,《中国乡村发现》,2022年第1期。村落是乡村文化的生态母体,村落一旦消失,乡村文化就很难再发展起来,因此,我们要加强对村落的整体保护工作。总之,乡村文化的保护应该从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入手,积极保护乡村所在地的山体、水系、草场、林地等,以期恢复自然的多样性、优美性和宜居性。同时,还要保护村落的整体风貌和格局,特别是那些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古代村落,更要着重保护其传统建筑、文化空间、文化标志物等。
(三)夯实乡村文化发展的生活基础
乡村文化的发展是建立在乡村生活基础之上的。乡村生活为乡村文化的产生、发展提供了丰厚的土壤和良好的舞台。很多的乡村文艺项目就直接起源于乡村劳动,如打夯歌、哼小车、划旱船等。与此同时,乡村文艺的发展又与村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在过去,凡是出生、结婚、祝寿、丧葬等与人生有关的礼仪场合,以及与敬神有关的祭祀场合,都少不了文艺表演。乡村文艺正是在与乡村生活复杂而又密切的联系中才得以有效发展的。然而,在当下,人口外流的现象日益严重,乡村农耕生活的特色愈益趋于平淡,这就使得建立在农耕文明基础之上的乡村文艺也很难再现昔日的荣光。譬如,小满会是中原地区在小麦即将成熟之际,为保障农民顺利收麦所举办的以农具为主题的大型集贸交易会。在历来的小满会上,唱戏、说书等文艺表演都是不可缺少的存在。但是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普及和人们对农事的普遍轻视,中原地区除济源等少数地方还保留小满会外,其他地方已鲜能见到,更不要说小满会上的文艺活动了。乡村文艺的发展需要舞台,乡民浪漫精神的表达需要机缘,传统社会中的农事节令、生活习俗、仪式活动等就是很好的机缘和舞台。譬如唱戏,人们在结婚时需要唱戏,在生了孩子后需要唱戏,在过生日时需要唱戏,在老人去世后也需要唱戏,其他像解决纷争要唱戏、商人不诚信要罚戏,至于敬神祭祀就更缺少不了唱戏的了。可见,生活是文艺发展的基础,只有筑牢了生活基础,文艺才有可能获得良好的发展。事实上,乡村文艺的衰败,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们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不再那么紧密了,今天的人们已经很少再因为贺喜、祝寿、丧葬等事件,去召集乡村文艺队唱戏了。为此,我们应该努力去恢复一些可推动艺术发展的习俗,譬如,我们可以设立乡村文化生态保护区,在保护区内有计划地恢复一些传统的农事活动、生活习俗、仪式活动等,并以此去重构乡村文艺发展的生活基础。此外,还需要注意的是,乡村生活的核心是人,足够的人口是乡村繁荣的基础,而当前乡村人口的外流现象并不利于乡村的振兴。为此,我们应该采取措施稳住乡村的人口数量,进而将一些有用的人才吸引过来,“乡村共同体的复兴首先是‘人的回归,尤其是精英的回归”卢云峰,陈红宇:《乡村文化振兴与共同体重建:基于浙江省诸暨市的案例分析》,《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3期。。乡村只有聚集了一定的人口和人才,才会有效地发展起来。
(四)提升乡村文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乡村文艺的发展既需要良好的文化环境,也需要良好的生态机制。第一,完善乡村文艺管理体系。即转变政府职能,改“管理”为“治理”,优化文艺管理政策,为乡村文艺发展提供更多的自由空间。加强对乡村文艺发展的支持,分别在资金、人才等方面建立起良好的发展机制。推动乡村文艺运作模式改革,建立起符合当代社会发展特点的有效管理机制。如把一些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引入乡村文艺团体的管理之中,以期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实现它们的可持续发展。第二,积极培育乡村文艺人才。乡村文艺的发展离不开优秀人才的参与,这些人才既包括管理人才,也包括创作人才、传承人才。当前多数乡村文艺队还处于自发状态,负责人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管理能力普遍不强,乡村文艺传承人更是极度缺乏,这些都严重地制约了乡村文艺的发展。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应该采取有效策略,譬如,与高校合作培养乡村文化人才,开设文艺传承人培训班,举办文艺演出比赛,等等。只有当乡村有了足够的文艺人才,乡村文艺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第三,推动乡村文化的多样发展。乡村文艺发展需要多元化的文化场域,历史表明,乡村文藝的繁荣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文艺间的相互学习和相互竞争。譬如,过去柏山村大量的文艺队之间既是相互学习的关系,又是激烈竞争的关系,特别是几个不同剧种的剧团,它们之间的竞争尤其激烈,这种既共生又竞生的生态状况极大地推动了乡村艺术的发展。因此,今天要重视文艺的多样性,就是要重建一定数量的文艺队,使得文化生态场域在多元的前提下,为乡村文艺的发展提供自发的驱动力量。第四,发展壮大乡村文化产业。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当前的乡村文艺发展正面临着市场运行模式转型、经济基础重构等多方面的挑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基于传统信仰仪式、民俗习惯等驱动下的乡村文艺,必须调整其发展思路,主动开展其运行模式的现代转型。要做到这一点,既需要乡村文艺自身的努力,也需要政府部门的鼎力支持,这种支持既体现在资金的帮扶、人才的引进上面,也体现在各种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倾斜上面。
综上所述,从柏山村文艺的历史演进可以看到,中国乡村文艺近几十年来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造成这种曲折的根本原因,是因为文艺生态环境和生态机制都发生了变化。今天的乡村文艺要实现振兴,就应该从优化乡村文化生态环境开始入手,既改善乡村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也优化乡村的文化生态机制。我们相信,随着国家乡村振兴计划的深入实施,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乡村文艺一定会走出低谷,走向繁荣。
Abstract:The orderly development of rural literature and art depends on a good cult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Baishan Village in Boai County, Henan Province used to be a village with superior natural conditions, flourishing handicraft industry and well-developed folk beliefs. Therefore, its rural literature and art was also extremely prosperous. After the middle of the 20th century, as the natural, social and cultural environments have changed drastically, art in Baishan Village declined rapidly, and the original more than 30 art teams have almost disappeared. The twists and turns of literature and art in Baishan Village reflects the important role of environment in the development of art. Today, to revitalize the countryside and flourish art, we should improve the rural cultural environment and optimize the ecological mechanism of rural literature and art. Specifically, we need to boost the confidence of the general public in rural literature and art, protect the rural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cultural space, consolidate the living basis of rural 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enhance the abilit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ural literature and art.
Key words:rural literature and art;ecological environment evolution;ecological reconstruction
[责任编校 海 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