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理选材,精妙剪裁

2023-04-29王淦生

《学习方法报》写作·高二 2023年40期
关键词:中华文明论据论点

王淦生

例文导入

从文物中汲取文化自信力量

李忱陽

前不久,由中国历史研究院建立的我国第一家以考古命名的国家级专业博物馆——中国考古博物馆,正式面向社会公众开放。新石器时代“7000岁”的陶人面像,二里头遗址绿松石龙形器,商代象牙杯,周代铜牺尊……一件件精美的出土文物,让观众从中感受到了中国古人的聪明才智,领略到了中国古代的灿烂文明。

泱泱中华,万古江河。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从留下“中国”一词最早文字记录的西周青铜器何尊,到铸有“中国大宁”铭文的湖南长沙伍家岭出土的汉代铜镜,再到出土于新疆和田地区的“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汉代织锦护臂,作为历史的见证,考古文物生动展现出中华文明弦歌不辍、中华文脉绵延不绝。

认识历史离不开考古学。考古工作是研究和展示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文明瑰宝的最重要的工作。对于没有文字记载的早期文明阶段,通过考古发掘找到更多信息,可以用遗迹遗物廓清历史迷雾;而对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阶段,通过考古发掘“证经补史”,则可以让历史更加生动鲜活。浙江良渚、湖北石家河、山西陶寺、陕西石峁、河南二里头……考古工作者将埋藏于地下的古代遗存发掘出土,将尘封的历史揭示出来,延伸了历史轴线,增强了历史信度,丰富了历史内涵,活化了历史场景。

事实上,考古既是在不断发现遗存、探寻历史,也是在不断传承历史、弘扬文化。遗址的发掘与复原、文物的保护与修复,不仅让历史遗迹、文化瑰宝重见天日、重获新生,也让更多人能够在触摸历史中感知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在思接千载中读懂“何以中国”。与考古文物的每一次相遇,都能让我们更直观地了解先人的生活习俗、思维方式、审美取向,感受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体会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从这一意义上说,文物不仅是历史的见证,也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物质载体。

近年来,考古学逐渐摆脱了“冷门”的标签,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一方面,这得益于考古与科技的更紧密结合。考古方舱、文物保护移动实验室等装备的亮相,碳十四测年、同位素分析等实验室考古技术的广泛应用,既助力考古不断取得新突破,也让考古发掘更有科技感,更加可感可知。

另一方面,这也与考古成果以更加多样的面貌走近公众生活密切相关。无论是《国家宝藏》《中国考古大会》《中国国宝大会》等节目受到观众欢迎,还是“数字敦煌”资源库、故宫“数字文物库”等项目给人带来全新文化体验,抑或是考古盲盒等文创产品走红,都启示我们,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与时俱进、勇于创新,才能让文物活起来、让考古火起来,在丰富全社会的历史文化滋养的同时,让更多人增强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

考古工作是一项重要的文化事业,也是一项具有重大社会政治意义的工作。让考古工作被更多人看见,让文物更好地走近大众,揭示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考古事业将不断焕发新的光彩,为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不竭力量。

(摘自2023年10月13日《人民日报》)

(标题揭示文章主旨,关键词:“文物”“文化自信”。

精选新闻事件,导出文章议题。材料紧扣“文物”,简析扣紧“文化自信”。

精心选择习总书记金句以及经典的出土文物,阐述出土文物的价值:见证中国历史,展现中华文明。

继续精选典型实例,分析考古研究的意义之一:在研究和展示中华民族历史和文明方面作用重大。

在上文的基础上,分析考古研究的意义之二:在传承历史、弘扬文化方面的作用明显。

分析考古学摆脱“冷门”的原因之一:考古与科技更加紧密结合。从众多考古与科技紧密结合的事例中精心选出四则来证明论点,让读者快速而准确地了解。

转换角度,再从考古成果的角度分析考古学摆脱“冷门”的原因之二:以多样的面貌走近公众生活。从三个方面来进行举例,典型贴切。

总结考古的意义,并提出希望。)

技法提炼

如果说论点是一篇议论文的灵魂,那么论据就是一篇议论文的血肉。有论据的支撑,议论文才能够材料丰富、论据充实、有说服力。然而大千世界,纷纭复杂,人事众多;各种典籍,浩如烟海,举不胜举,我们如何才能选取到最适合的论据?如何才能从一则繁杂的事件、一部鸿篇巨制中截取最适配文章论点的材料?这就要我们明确所写议论文要表达的观点,找准关键词,以此为出发点去扫描、搜寻跟文章观点以及观点中的关键词相匹配的材料,去截取和摘选那些或许整体上与我们的论点不完全匹配但某些部分又与我们的论点相吻合的材料,如此才能使我们所写的议论文材料丰富,论据充实、运用精当,说服力强。

《从文物中汲取文化自信力量》这则时评,标题就是文章的论点,“文物”和“文化自信”是这一观点中的两个关键词。两者的关系是,“文物”是“文化自信”的触发点,“文化自信”是“文物”的落脚点。所以,文中选取的作为论据的“文物”,必须能够起到承载“文化自信”的作用。否则,论据再丰富也无济于事。为此,这篇文章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是从数不胜数的文物中选取能展现中华文化的实例。如新石器时代“7000岁”的陶人面像、二里头遗址绿松石龙形器、商代象牙杯、周代铜牺尊等,以及留下“中国”一词最早文字记录的西周青铜器何尊,铸有“中国大宁”铭文的湖南长沙伍家岭出土的汉代铜镜,出土于新疆和田地区的“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汉代织锦护臂……作者选择的这些经典文物,充分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激发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二是善于根据文章主题表达的需要对原材料精心剪裁。这则时评在阐述“考古学逐渐摆脱了‘冷门的标签,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时,作者根据需要,从大量有关科技、考古和媒体文化类节目中精心“裁剪和拼贴”素材,例如选取考古方舱、文物保护移动实验室等装备,碳十四测年、同位素分析等与考古相关的科技手段,以及《国家宝藏》《中国考古大会》《中国国宝大会》等与考古相关的文化节目,收到很好的论证效果。

三是精心选取经典性言论或言论片段来佐证文章论点。例如,本文论证文物对于了解历史、了解中国的意义时,作者选用习近平总书记的金句“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作为论据;论述中华文明弦歌不辍的论点时,用汉代织锦护臂及之上的文字“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加以佐证;阐述考古发掘的意义时,援引考古术语“证经补史”加以阐述等,皆恰到好处。

综上所述,论据须充实,更须精准,这就需要我们合理选材、精妙裁剪,才能够用得其所。

猜你喜欢

中华文明论据论点
4000年前的中华文明什么样儿?
追寻“华胥氏”——中华文明的早期开垦者
恰当使用论据
恰当使用论据
把中华文明的底色铺陈好
用好论据“四字诀”:准、新、精、美
议论文分论点的提取
中华文明何以延续至此
中共党史论文论点摘编
怎样确定议论文的中心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