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宠物是件很怪异的事
2023-04-29高源
我从来没有养过宠物,平时跟流浪猫狗也没什么接触。有一次,为了写一篇约稿,我去一个流浪动物救助站采访。救助站建在一个农家院子里,不是官方组织,只是一个中年男人自发创建的,依靠社会上好心人的资助来维持。难以想象,那里居然收留了一百多只狗。
近些年弃养宠物的人越来越多,领养的人却少之又少。养宠物是一件又累又麻烦的事,人力物力财力消耗都很大,并不是随便喂一喂就行的。动物跟人一样有自己的脾气和喜好,你养了它,就要负责它的吃喝拉撒睡,陪它玩,带它遛弯、洗澡、看病、打疫苗、做绝育,给它买营养补充剂、日用品和玩具。不少人都是养了一段时间,新鲜感一过,嫌麻烦,就把宠物抛弃了。没有足够的耐心、精力、牺牲精神,是坚持不下去的。
了解了流浪狗日常饮食、住宿等情况后,我问了站长一个貌似多余的问题:“如果它们看起来不开心怎么办?”他不假思索地说:“那就想办法让它们开心啊。”是的,逻辑就是这么简单。不需要花里胡哨的理念、宗旨和口号,只有最朴素的心愿,以及将其付诸行动的努力。
起初我觉得这个提问有点傻,继而又觉得这才是真正重要的问题。有多少人养宠物只是为了自己开心,却没有真正把宠物的感受放在心上,因而才会在厌倦时不负责任地抛弃。这样不是太自私了吗?
有时我觉得养宠物是件很怪异的事:动物本来不需要人类就能生存,它们可以自己觅食、自己照顧自己,可是其中一些却在漫长的历史中被驯化成宠物,不得不依靠人来喂养。如今城市里的人养猫养狗,大都是为了好玩,为了孤单时得到陪伴,为了各种审美和情感需求。
这些猫狗被关在房子或笼子里,只在某些时段才被放出来在有限的区域活动,有些甚至一辈子都没出过门;主人出去上班上学,它们就被独自扔在家里寂寞地挨过一天又一天;它们被冠上名字,穿上衣服戴上项圈,毛发被剪出特定的造型,说到底,都是为了满足人类各种各样的欲望。是人类“创造”了宠物这种东西,“宠物”这个词本身就带着一种不平等的、被剥削的性质。
当然,主人也为宠物付出了很多金钱、时间和情感,帮助它们治病、延长寿命。可是宠物开心吗?它们喜欢这样活着吗?它们好像没得选。
养宠物最基本的两个条件是:能满足它们的基本需要,并且要为它们提供跟野外生存至少同样好的生活。可是,事实上很多人并没有把宠物视作鲜活、独立、有感情的生命个体,而仅仅视作自己的所有物,所以很难真正地尊重和爱护它们,社会上抛弃、虐待宠物的事才会一再发生。
那些无家可归的宠物在街头风餐露宿、东躲西藏,城市里危险无处不在:饿死、冻死、中毒、被车撞、被人打、被其他动物伤害。它们无意中也给市民的生活带来了不便和威胁:突然跑到马路上,司机因紧急避让而引发交通事故;随地大小便,破坏城市卫生;携带病菌;把人咬伤……
有些流浪动物会被送到救助站,运气好的还能被新的家庭领养——但据说这个概率极低。目前国内的流浪动物救助站大多靠爱心人士支撑,基本都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我采访的这个救助站收留的基本都是伤残的流浪动物,给动物治病的医疗费用很高。尽管经济上捉襟见肘,站长也还在坚持。
“你为什么要做这些,就因为喜欢?”这是我最想问的问题。他笑了:“对,就是喜欢。我跟它们感情很深,但我并不想让它们留在这里。我的最终目标,是给它们找家。它们有了家,有了爱它们的人,我就放心了。”
我完全理解他所说的那种“喜欢”:如果你真正喜欢做一件事,就不会计较难易和得失,因为做这件事本身就能给人带来无可取代的价值感和满足感。
高源
笔名蜜蜂听雪,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洛阳文学院签约作家;在《儿童文学》《读者》等数十家刊物发表作品;曾获“小十月”文学奖,《儿童文学》金近奖、“温泉杯”大赛奖,徐志摩微诗歌大赛奖等;出版《长安梦》《秋安》《蓝莓日记》《无法长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