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一家书店:守望纯真年代
2023-04-28廖钗勤章馨匀
廖钗勤 章馨匀
一家书店宣布歇业后,会发生什么?
歇业的那一天,成了一家书店的高光时刻。
2021年11月30日,“纯真年代书吧”在公众号上发出歇业公告:“终于还是要做一件丧气的事,我决定关闭开业3年的纯真年代书吧新店。做这个决定的时候是冲动的,但细想想也是必然的。连续36个月亏损了,突然有一晚意识到撑不下去,也可能会被笑反射弧太长吧。”在歇业公告的开头,主理人盛厦这样写道。没有想到,这封公告竟一石激起千层浪。
“纯真”的起点,要追溯到2000年的杭州文三西路上。当时,朱锦绣女士罹患癌症,自“鬼门关”回来后,她想要做些有长远意义的事。她和丈夫商量之后,杭城诞生了第一家书吧——纯真年代,“物质社会,我们仍向往纯真年代”。
书吧日渐长大,在2009年搬到了西湖边的宝石山上,被喜爱它的读者称为“西湖边最美的文化客厅”。2013年,丈夫盛子潮病逝,儿子盛厦选择离开高薪的证券行业,回来和母亲一起打理节奏慢、营收周期长的书吧。这令人惊讶的人生转折放在盛厦身上并不意外。当年母亲开设书吧时,盛厦正上初中,他喜欢书吧舒心的氛围,一放学就泡在书吧里读书、打杂。书吧声名远扬,余华、张抗抗、陈忠实等文化名流往来其间。盛厦偶尔和同学谈起这些客人,总引得同学们惊呼不已,但在盛厦眼里,他们都是亲切风趣的叔叔阿姨,偶尔还会拿自己开涮。在“纯真”中长大,书吧成了家庭的另一种存在形式。父亲去世后,母亲失去了可以依靠的肩膀,但书吧还得开下去。于是盛厦回到母亲身边扛起了重担,这一扛就扛到现在。2018年,“纯真”的第二粒种子落了地,盛厦成为纯真年代书吧杨柳郡店的主理人。
或许每个爱读书的人都做过开一家书店的梦:午后晒着暖阳,一边看店,一边闲散地翻翻自己喜欢的书,自在惬意。然而,现实却要复杂得多,“困难从刚开业的时候就产生了”。租金、政策、营收和员工工资织成的网,时时束紧盛厦的神经。网络购物、直播带货、电子阅读等新的竞争形态汹涌袭来,杨柳郡店跌跌撞撞,好容易站住脚,新冠疫情又接踵而至。书吧实在难以为继了,纵有万般不舍,也只能向现实低头。难说再见,盛厦却不得不在歇业公告的最后一句敲出:“很抱歉,我们失约了!”
“一家书店的高光时刻往往是它歇业的那一天。”采访中盛厦说的这句话,让人百感交集。歇业公告发出后,不计其数的遗憾、关怀和帮助四处涌来。“我能想象会有读者的反馈,但这情景确实出乎我的意料。”排山倒海般涌来的消息之中,大家纷纷回忆起自己和“纯真年代”的故事,不少被收录到后来公众号推送的《复活感谢信》中。一个叫Daisy的书友曾在多年前陷入困惑和低谷,烦闷中她去了“纯真年代”,看着书,想到自己的心结,忍不住坐在书店的台阶上放声大哭。这一幕恰巧被朱锦绣看到,朱老师将她带进书店里聊天、吃饭。晚上下山时,朱老师提着一盏小灯,替她照亮下山的路,并说:“我就在这里,会看着你。”她下山时不断回头,朱老师一直目送守候,不知举着灯站了多久。因为这一面之缘,此后她一直关注着“纯真年代”的消息。遗憾和追忆之外,更多的人不愿说再见,有人建言献策,有人愿意提供资金支持,只求“店不要关”。歇业公告引起的巨大反响让盛厦很感动。情怀是有力量的,“纯真”是被向往的,平日里润物无声,却被书友们切切实实地记在了心底。在独立书店不断倒下的时代,一声细小的呻吟,亦能空谷传响,一呼百应。
歇业消息放出的第二天,许多新老读者赶来店里消费、充值会员卡、留下合影。此前已经离职打算回老家的前店长“约翰”看到歇业消息,专程赶回店里帮忙,想陪伴杨柳郡店度过最后的时光。“我对杭州的所有感受与记忆,都来自纯真年代。”一家书店,能够让一座城市和一段段平凡的人生产生隐秘的情感联结,让人念念不忘。在这场短促伤感的聚集之中,也有具有号召力的脸庞。词人方文山得知书店即将歇业的消息后,特意改变了自己原有的行程,专程来到杨柳郡店与读者分享了讲座“文化的仪式感与认同感”。“既然我有空来这边,给书吧打打气也是应该的,因为人生很多风景,不见得一定直接跟原来的工作安排有关,这种突如其来的,才像一个很特别的人生记忆。”
2019年,我还是一名高中生,也是杭州中学生媒体“杭行”的一员。当时我们启动了“杭城书屋漂流计划”,并在杨柳郡店开展了线下活动。主理人盛厦给我们这群少年提供了莫大的支持。对书店经营不甚了解的我,全然想不到2年后会掀起这场声势浩大的拯救书店的浪潮。我从采访中得知,那次是书吧为数不多有中学生参与的活动。在书店经营最艰难的时刻,面对直播不断席卷社交媒体的现实,作为一家社区书店,书店主理人盛厦无奈地发现:“书吧作为社区的文化空间,意义好像在逐渐缩减。”然而,一封情真意切的歇业公告,却换来了情深义重的挽留,这些此起彼伏的声音,在一遍遍重申“纯真年代”书吧的重要性:它是大众的文化客厅,是一座城市的气质和符号,是人們心头一盏温暖的灯。
2021年12月31日,纯真年代书吧举办迎新晚会,在诗歌音乐声中,宣告杨柳郡店成功复活。那一束纯真,柔弱如荇草,却有春风吹又生之势,感召着无数爱书人用千万双手共同扶起一家飘摇于风雨的书店。
重生之后,书店和人的故事仍在继续。书友崔越偶尔会去书吧参加沙龙活动,其中外国经典文学读书会,她更是一期不落。一次,崔越跟盛厦聊天,谈到自己退休在家时常读《论语》。盛厦想到书吧关于外国文学的活动很多,国学相关的活动却还没有着落,于是鼓励崔越一起来做。“她一开始问我们,她能行吗?我说,没问题,我们本来就是共同学习。没想到崔老师还是谦虚了,其实她已经将《论语》通读了七八遍,各个版本的都找来读过。”后来,由崔越领读的“细读《论语》读书会”办起来了,反响很好,至今已开办了30多期。
纯真年代书吧杨柳郡店因为“歇业公告”而暂时得到一部分关注和资金支持,但仍有一大批书店在“寒冬”中艰难求生,秉持着相信春天必定会到来的信念坚持下去。经过这次歇业风波,盛厦更加深刻地意识到,情怀和努力活下去同样重要。对于这家店的未来,他的期待不高,能维持就好。
走进杨柳郡店,穿过书架,在洒满阳光的走廊上,当时纷至沓来的各种微信聊天记录、手写信件被细心地打印出来,贴满了整整一面墙,直击心房。墙上依旧是那句“物质社会,我们仍向往纯真年代”,相较20多年前,这句话有了新的勇气和分量。
这是一家书店被拯救的故事,没有超级英雄,没有飞来横财,只是来自一个个普通人的一声声“纯真的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