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商圈“上新”

2023-04-28张静

瞭望东方周刊 2023年8期
关键词:三里屯商圈商业

张静

2022年10月,北京三里屯商圈

北京石景山区阜石路北侧,一座商业综合体拔地而起,巨大的穹顶天幕采用全景开放式设计,天幕之下设有可以俯瞰繁华街景的花园露台。作为京西商业新地标,京西大悦城将在6月开业。

目光向北,昌平区居民也将迎来全新消费空间:总建筑面积约46万平方米的超极合生汇正在建设中,预计年底与大家见面。

在通州区,远洋乐堤港建筑融入运河元素,沿运河设计了双首层,通过观景餐厅与运河景观形成互动。开业后,这里的特色餐饮街区有望延时营业,点亮城市副中心夜经济。

据北京市商务局统计,2023年北京市有16个新建大型商业项目陆续亮相。

北京市商务局副局长赵卫东表示,消费是经济增长的稳定器和压舱石,是畅通产业循环、市场循环的重要基础。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国家赋予北京的重大职责,为推动消费升级、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促进高水平开放,提供了重要机遇。北京下一步将全力推进全市商业消费空间专项规划,打造四级商业消费空间结构,推动新一轮高品质商圈改造提升,服务多层次消费需求。

增加商圈活力度或新鲜感成为激发“95 后”“00后”消费者潜力的主要路径。

为何升级

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着力扩大国内需求”作为2023年重点工作任务,提出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

2022年11月,《北京市商业消费空间布局专项规划(2022年-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到2035年将北京建设成为“中国潮”“国际范”“烟火气”共融共生的国际消费中心示范城市,全市规划打造4片国际消费体验区、29个城市消费中心、84个地区活力消费圈和若干个社区便民生活圈。

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详细规划处处长马红杰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背景下,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已成为国家决策,推动现代流通体系优化升级仍是重点任务之一。商业消费空间布局专项规划是现代流通体系的底层基础,并且与统一大市场建设直接相关。”

北京国际商贸中心研究基地首席专家赖阳认为,随着城市空间与居民结构发生变化,需要遵循客观规律对消费空间布局进行新的规划,引导商业发展方向。

在做《规划》前,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对全市商业消费空间现状进行了调研。结果显示,全市商业消费空间形成较为明显的多中心格局,但空间布局的均衡性和集聚度有待提升。

马红杰介绍,从问卷调查来看,消费者普遍认为北京商圈数量太少,购物中心有待增加,空间布局和整体覆盖率有待进一步优化,环境品质尚需提升。各区消费者商圈选择偏好呈现集中趋势,顺义、大兴、亦庄、昌平和房山新城等缺乏具有吸引力的本地商圈。以西城区为代表的核心区、以海淀区为代表的中心城区、以昌平区为代表的平原新城地区消费者均偏向于选择核心区及朝阳区商圈。

“商业消费集聚区功能定位、规模数量、空间布局等亟待与首都功能相匹配,进一步强化主题特色和业态活力。”马红杰说。根据问卷调查,70%以上受访者认为各商圈定位差异化应提升,应有各自主题特色;60%以上受访者认为品牌业态丰富度应提升,避免品牌同质化;50%以上的受访者认为应增加商圈活动,提升商圈活力度或新鲜感。

此外,全市社区便民商業品质提升类业态与满足群众品质性和体验性需求尚存一定差距。60%左右的消费者认为周边的日常生活商圈存在品质不高、功能业态单一,缺乏多样化服务业态等问题,提出需要增加特色餐饮店、新式书店、咖啡厅、便利店等具有本地或社区特色的店铺。

调研结果还发现,增加商圈活力度或新鲜感成为激发“95后”“00后”消费者潜力的主要路径。同时,商业消费与文化、办公、交通等城市功能边界也愈来愈模糊,具有明显复合化发展的趋势。“推动商业消费空间与城市公共空间融合发展,共同塑造活力场景,是构建有活力、有魅力、有吸引力的市民消费中心的重要抓手。”马红杰说。

在复合化发展方面,商业消费与体育场景融合的新首钢商圈是一个典型案例。

“首钢园已成为市民‘微度假的热门目的地,形成了集餐饮、酒店、零售、展览、体验等多元场景于一体的特色消费生态。在首钢园,不同的消费群体都能找到自己喜爱的生活方式。”围绕打造消费新场景,首钢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赵民革介绍,“北京冬奥会后,首钢园的高端产业加快聚集,截至2022年底,新入驻了200余家企业,各类首发首秀及展览活动纷纷落地首钢园,北京新年倒计时等活动吸引了大量市民前来打卡。尤其是首钢一高炉·SoReal超体空间、元宇宙体验中心等科技类消费场景,深受消费者欢迎。”

增加城市烟火气

在四级商业消费空间结构(国际消费体验区、城市消费中心、地区活力消费圈和社区便民生活圈)中,国际消费体验区的作用是重点彰显中国传统文化,接轨国际时尚潮流,提升国际消费魅力,整体提升国际知名度和吸引力。

三里屯街道辖区商业和居民区交织,如何利用现有丰富的商圈资源去服务百姓生活,使商业消费空间的重心下沉,街道有自己的一套方法。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日前在三里屯路和工体北路路口看到,三里屯路慢行系统改造工程已经启动。据悉,未来工程完工后,将保留三里屯酒吧街品牌,同时还将有一批新业态与市民见面。

作为慢行系统改造的配套工程,三里屯街道工委书记孙曙光告诉《瞭望东方周刊》,三里屯路新业态的装修风格要和慢行系统整体相匹配,业态也要升级。

“商户要契合现在年轻人的消费需求和习惯,比如为喜欢安静的年轻白领提供交友空间等。”孙曙光给签署腾退协议的商户提出了建议。

在2023年朝阳区打造的“一纵一横一核”(即在纵向上加快构建“14号线商业带”;在横向上研究建立“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商业规划联席机制;重点打造CBD千亿级规模国际级商圈)消费版图上,三里屯国际消费体验区处于“一核”位置。

“地处朝阳区最核心的消费动力源,三里屯路慢行系统建起来后,通过一条慢行路可以把‘一纵一横联系起来。”孙曙光说,三里屯路慢行系统项目北起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南至朝阳北路,全线2.5公里,沿途经过使馆区、太古里、通盈中心等商圈,以及南三里屯诸多社区。三里屯路慢行系统建设包括道路两侧公共空间和绿地环境提升,还将增加交通科技设施等。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李琳介绍说,2.5公里的线路内将打造三个主题,“三里屯北部使馆区较多,因此这一区域的主题为‘悦连三里;三里屯太古里区域主题为‘悦秀三里,因为这像一个时尚大秀场,时尚消费在这里得以体现;南三里屯区域的主题为‘悦享三里,这一区域社区较多,因此在改造中将利用其目前闲置的绿地,打造林下休闲步道,更好地服务周边社区。”

慢行系统改造有助于增加城市烟火气。马红杰认为,烟火气指的是城市活力,体现在各级消费空间中,重点要积极提供服务全龄、全时、全类型需求的有温度、有品质、有特色的业态与空间。三里屯国际消费体验区正朝着这一目标努力。

“我们想把三里屯路改造成法国香榭丽舍大街一样感觉的慢行路。”孙曙光说,“在太古南区已经形成五六个品牌的咖啡外摆服务,市民骑着自行车可以停下来喝杯咖啡,在这个‘城市会客厅聊天交友。”

消费空间互联互通

在不远处的CBD朝外商圈,曾经的昆泰商城已亮出全新面貌,未来这座建筑将以“THE BOX朝外”的新身份对外营业,重点打造服务于新生代年轻人的北京年轻力中心地标。

据悉,“THE BOX朝外”一期将于2023年上半年揭幕,其运动休闲区集合了北京首家光影篮球场和位于一层的户外滑板场,提供潮流运动空间;艺术休闲街区将潮流文化以策展形式融入各实体空间。此外还将打造屋顶花园,汇集夜间餐饮。将于2023年底揭幕的二期,将汇集艺术社交空间MADverse中国首店、北京首家TSUTAYA BOOKSTORE(茑屋)等,提供集科技、艺术、文化于一体的多样化休闲体验。

朝外大街是全北京市首个片区更新类公共空间试点项目。

“朝外周边分布着CBD、太古里、亮马河等商圈。如果只做单体改造,难以实现整个经济带的连通。”朝阳文旅集团朝外大街项目部负责人刘栋梁介绍,经过整体考虑,最终项目确定了“片区更新”思路,朝外大街沿线约1.2公里内的写字楼、商业、酒店以及道路、天桥等公共空间将联动更新。通过商业和产业升级,吸引高端产业和年轻人群,使该区域成为城市活力创新中心。

《规划》在国际消费体验区和城市消费中心的设计中,更关注人本需求的满足。

“《规划》强调通过城市赋能等手段凝聚消费活力。加强轨道交通站点等城市基础设施对商业消费空间的服务支撑,融合布局公共服务设施、交通设施和市政设施以及公园等公共空间。”马红杰说。

以CBD商圈为例,通过重点项目推进地上地下空间互联互通,打通景辉街与东三环西侧景茂街的地下机动车联系通道,连接CBD 商圈内核心区和国贸中心两大板块地下空间,同时推动东三环连接国贸中心—嘉里中心—财富中心地下连接通道的建设。此外,鼓励CBD 商圈内各商业、办公、酒店等多种业态的楼宇在地上互联互通,通过连桥、通廊、景观平台进行空中连接。

1月2日, 北京五棵松华熙Live商圈,市民利用元旦假期前来逛街消费,各家餐厅、零售店内人气旺

加强消费热点之间慢行空间联系,三里屯国际消费体验区正在践行这种连接。

据孙曙光介绍:“太古里将西区开拓出来后,在路南又做了连桥。消费者不用从地下上到地面再过街。通过连桥可以直接从西区进到南区,推动商业之间的联通。太古里和工体之间也有地下连廊,有助于二者相互借力促销费。看场球赛看完演出,走过连廊来消费,非常方便。”

社區生活商圈

便民商业设施建设是北京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重要一环。马红杰说,在后疫情时代,“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更加成为满足“安全、体验”双重需求的重要空间圈层,解决吃饭、购物、娱乐、学习、医疗等多元需求。“与线上购物相比,年轻人也开始寻找‘附近,更愿意走向社区超市、咖啡馆,积极参与社区活动和邻里交往,寻找生活的烟火气。”

三里屯街道辖区商业和居民区交织,如何利用现有丰富的商圈资源去服务百姓生活,使商业消费空间的重心下沉,街道有自己的一套方法。

孙曙光介绍,三里屯街道成立了商圈党委,党委办公室人员全职任职,同时成立党群工作部,包括产业促进部、环境提升部、平安建设部、文化发展部、公益事业部。各部成员单位是商圈企业、物业和社区,负责人是街道相关科室人员。“通过这种方式,把商圈和社区紧密连接在一起。”

商圈党委策划各种主题活动,邀请商圈企业、社区居民等各类人群参加。“组织咖啡节、美食节、生活市集、非遗手作等活动进社区,通过市集让居民了解商圈品牌和企业。”孙曙光说,“在商圈环境秩序维护方面,居民志愿者成为商圈物业成员,参与商圈治理。”

此外,街道设立“荣耀三里”专项基金,商圈企业日常捐赠,街道用于社区治理、商圈环境、小区绿化等公共事务。“通过打造‘三里屯礼物等IP,宣传商圈企业和品牌,同时把商业繁荣所带来的收益回馈给辖区群众。”孙曙光说。

赖阳认为,如今居民基本的购物需求大部分已得到解决,社区商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应是集休闲、文化娱乐、人际交往、时尚生活于一体,成为周边居民享受社区生活、体验社区生活的中心,形成智能、温度、共享式、时尚化兼具的生活空间。

3月2日,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商务部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三年行动,优化社区消费空间布局,配强消费载体设施,提升智能化便利化水平,丰富多元消费业态。

3月23日,2023北京消费季启动“一刻钟品质生活节”。聚焦品质生活和便民生活两大主题板块,打造业态丰富、智慧便捷、商居和谐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在日前召开的北京市商务工作会议上,北京市商务局局长丁勇表示,北京着力提升消费供给质量。未来将以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为引领,突出提质便民,着力恢复和扩大消费,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优化商务营商环境和服务质量,大力提升市场信心,全力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丁勇指出,2023年北京全市商务工作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市场总消费增长5.5%左右。其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左右,批发零售业商品销售额增长6%左右。

猜你喜欢

三里屯商圈商业
打造世界级文旅窗口 构建千亿级黄金商圈
北京三里屯观夏香薰体验零售空间
图片报道
商业前沿
商业前沿
商业前沿
三里屯是一个接口也是年轻的借口
农产品电商圈的“乌托邦”
另面三里屯:浮华边缘人
商业遥感已到瓜熟蒂落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