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是大势所趋

2023-04-28王剑英

瞭望东方周刊 2023年8期
关键词:迁地野生植物植物园

王剑英

2022年7月4日攝,华南国家植物园,工作人员在组织培养室查看植物试管苗(邓华/ 摄)

我国的国家植物园建设从提议到正式落地,历时近70年。

1954年,中科院植物研究所10位青年科学家向毛泽东主席写信,提出建设国家级的北京植物园。67年后的2021年,国务院批复同意在北京设立国家植物园。2022年4月18日,国家植物园在北京揭牌,3个月后,华南国家植物园在广州揭牌。

全球40余个国家设有国家植物园,英国皇家植物园邱园历史已逾260年。相比之下,中国在这一领域才刚刚起步。

揭牌一年来,两个国家植物园整体状态如何?迈出了怎样的新步伐?申请创建新的国家植物园,有何准入条件?建设国家植物园体系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日前,国家植物园体系规划编制办公室副主任文世峰接受《瞭望东方周刊》专访,就相关话题进行了分享。

文世峰

起步

《瞭望东方周刊》: 如果用一个词概括当下我国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的整体状态,你会用什么词?

文世峰:我会用“起步”一词。

2022年,国家林草局、住建部、中科院在广泛调研、充分征求各方意见、合理统筹布局基础上,联合编制了《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规划(2022—2035年)》,在已设立两个国家植物园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国家重大战略、主要气候类型与典型植被区划特点等因素,一批候选国家植物园经过遴选被纳入空间布局。

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标志着我国植物园发展迈上了新征程,所以叫起步。

北京和广州的两个国家植物园已经挂牌设立。目前,两个国家植物园的建设方案还在论证与报批流程之中,需得到批复之后才能组织项目、落地实施。一年来,它们已做了一些起步性工作,比如活植物和种质资源的收集、科研平台的搭建等。

《瞭望东方周刊》:未来还将在全国布局哪些国家植物园?

文世峰:如何布局目前还处于规划报批阶段。很多地方积极性很高,即便规划还未批复,有的地方已经在开展前期工作。

《瞭望东方周刊》:申请创建新的国家植物园,有哪些准入条件?

文世峰:一是国家代表性,即在物种收集和迁地保护上,要立足某特定区域,面向所属气候带一定范围,重点收集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广泛收集珍稀濒危植物,全覆盖收集我国特有的、不同地理分区的代表性植物。

二是科学系统性。应基本具备野生植物迁地保护、科学研究、科普宣教、园林园艺展示、资源可持续利用、对外合作交流等方面的系统功能。其中,野生植物迁地保护是最核心的功能。必须在国家使命下,进行科学管理。

位于北京的国家植物园显得扎实、厚重、大气,华南国家植物园则是活力、开放、创新。

三是社会公益性。植物园的使命定位体现公益性价值追求,服务于植物多样性保护、科学研究、园林园艺、科学普及与公众教育、植物资源开发利用,以及传播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生态文明理念。

总体要求就是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万物和谐的国家植物园。

符合相关要求的植物园,在解决相关历史遗留问题基础上,可由地方申报,由国家林草局、住建部组织相关专家进行考察论证,继而征求相关部门意见,通过之后再向国务院报批。

创建的基本原则是:有序推进,成熟一个,设立一个。此外,我们还设置了动态机制,如果在建设过程中表现不好,会被要求整改或退出。

《瞭望东方周刊》:国家植物园体系结构是哪种模式?是金字塔形吗?

文世峰:不是金字塔形。主要指通过设立国家植物园,来辐射带动周边植物园的提升,以项目合作、人员培训的方式为主。下一步,我们还会设立濒危野生植物迁地保护研究中心,这也是体系中的一部分。

《瞭望东方周刊》:未来三到五年,国家植物园建设的关键词是什么?

文世峰:高质量。再具体一点就是:高标准起步,高质量建设。

表现

《瞭望东方周刊》:位于北京和广州的两个国家植物园于2022年正式亮相,一年来各自表现如何?

文世峰:两个植物园挂牌之后,我都去实地看过,表现相当好。从管理者到员工,一方面觉得自己很幸福,一方面高标准要求自己,令人欣慰。

在北京,大家普遍觉得,将国家植物园建设成为世界一流是未来的目标。对于如何构建世界一流植物园,园方已经制定了清晰的目标和实施路径。

华南国家植物园给人的深刻印象是,上下齐心、扎实做事。员工们对建设国家植物园很兴奋。这个园子在挂牌之前就把历史遗留问题基本解决掉了,还列了时间进度表。到2025年、2035年分别实现什么目标,都有全面细致的构想,并已经在逐步实施。对未来的建设步伐,他们自己的要求是“既稳又快”。

华南国家植物园的专家希望主管部门更好地推进整个国家植物园体系的建设,他们不仅希望自己的植物园能建设好,还希望全国的植物园都能建设好。视野开阔,站位很高。

两个植物园都有很好的基础,也已经在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中走在了前面。它们首先都应瞄准世界一流这个目标去稳步建设,提升管理水平,为全国植物园做表率。

位于北京的国家植物园显得扎实、厚重、大气,华南国家植物园则是活力、开放、创新。

《瞭望東方周刊》:和北京与广州的城市特质呼应了。

文世峰:是的。一个植物园的创建与成长,和城市的发展息息相关,城市经济实力提升、人们对生活品质需求提升,植物园就会发展壮大,植物园的气质和所在城市的精神风貌必然是一致的。

2022年9月25日,人们在国家植物园科普馆参观植物科普展览(李欣/ 摄)

大势

《瞭望东方周刊》:在中国,国家植物园从孕育到落地,前后历经了近70年,几代人为之孜孜努力。近年来的社会发展和时代大势,为其落地提供了哪些助力?

文世峰:最重要的是党中央的重视,尤其是党的十八大首度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新时代“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从社会层面,我国野生植物保护形势有其严峻性、紧迫性、必要性。植物园是实施野生植物迁地保护的主要场所,对某些野生植物来说属于抢救性保护。按理说,野生植物应该以就地保护为主,但客观上很多濒危物种就地保护面临困境。

我国有高等植物约3.8万种,其中约4000种属于世界自然联盟(IUCN)评估认定的受威胁植物(含极危、濒危、易危),2021年版《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收录了约1200种植物。其背后有很多因素,包括物种自身因素、气候因素、人为因素、外来物种因素等,导致这些濒危植物有更加濒危的趋势。通过植物园的迁地保护功能,可保存保育野生植物资源,通过引种驯化、扩繁回归,可为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服务。

在社会层面,人民群众追求良好的生态,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日益增强。植物背后有个奇妙的世界,通过植物园内高水平专类园、温室、标本馆、科普馆等参观学习体验,可满足公众回归自然、探究植物生态、欣赏奇花异草的精神需求。

在国家和城市发展层面,植物资源具备极大的开发利用价值。除了大家熟知的城市绿化,还关乎粮食安全,比如中央提出了树立大食物观、向森林要食物。如果基因都没保存住,这些无从谈起。植物园是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主阵地,加大研发力度,可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服务。

主观和客观各种因素交织在一起,推动了国家植物园的落地,以及国家植物园体系的建设。

33名院士专家联合署名倡议,给予生物分类学这门基础学科应有的重视和支持。

人才

《瞭望东方周刊》: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的预期目标是什么?

文世峰:通过有机统筹就地保护与迁地保护,实现80%以上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70%以上珍稀濒危野生植物得到有效迁地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能力显著增强,植物科学研究、科普教育受众人数、园林园艺展示、植物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大幅提升,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万物和谐的迁地保护体系,为遏制植物物种及其遗传多样性丧失和生态系统退化提供有力支撑,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供创新方案。

《瞭望东方周刊》:建设过程中主要挑战是什么?

文世峰:是人才问题。

举一个例子可以说明,在2022年5月22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当天,33名院士专家联合署名倡议,给予生物分类学这门基础学科应有的重视和支持。

科学家迄今发现、描述和命名的物种,约占地球全部物种的10%,很多物种还没来得及研究就已灭绝。目前,国家培养的生物分类学研究生大多数未能从事本学科研究,未来5—10年需要下功夫,才能有足够年轻人来从事这项事业。

在植物园发展史上,有地位有影响力的植物园,无一例外都有植物分类学研究基础,设立了植物标本馆,研究植物分类、植物生理、植物生态等,分类学家和生态学家是植物园科研的主力。

与其他领域相比,这个领域的研究人员在求职、晋升、项目申请方面面临不少困难。他们做调查研究也很辛苦,经常要往深山老林里跑。

《瞭望东方周刊》:如何解决人才问题?

文世峰:目前,主要是通过植物园建设,以任务带学科,以学科带人才,解决科研力量薄弱问题。

此外,希望高校层面拓展相关学科,不仅本科需要增加学科专业,研究生尤其需要增加招生指标。这个领域的专业性很强,需要抓紧培养。

资金投入问题也需要重点考虑。要充分用好现有相关投资渠道,发挥财政支持引导作用,创新财政资金运行机制,逐步建立国家植物园体系投入保障制度。此外,要发挥市场资源配置作用,建立长期稳定的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

益处

《瞭望东方周刊》:对于公众来说,设立国家植物园能带来哪些益处?

文世峰:设立国家植物园可以为公众带来愉悦的精神享受,也能提供近距离探究自然生态的平台。近年来对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越来越受重视,在国家植物园,公众有越来越多的机会观赏诸多珍稀濒危植物的奇特形态,感知自然演化奥秘,增强野生植物保护意识。

比如,在国家植物园挂牌当日,全新的科普馆也同步向游客免费开放。科普馆内设置了植物科普影厅,循环播放20余部植物专题纪录片。有国家植物园自主拍摄的多肉植物、植物绞杀、神奇的兰科植物等内容,也有我国首部大型植物类纪录片《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为孩子们打开了植物世界的大门。

2023年3月,华南国家植物园主办了“你好,国家植物园”广东省少年儿童自然艺术研学实践活动,状如拖鞋的兜兰、年年开花的苏铁、能改“酸味”为“甜味”的神秘果……都能引起孩子的驻足,激发孩子感受自然、探索自然、发现自然的兴趣。

《瞭望东方周刊》:每一个普通人能够为国家植物园建设做些什么?

文世峰:对普通人而言,多认识、多关注、多宣传、多保护野生植物,就是最大的贡献。可以多去植物园欣赏、学习,当志愿者。

借用一句话来呼吁:共同保护野生植物,一起向未来。

猜你喜欢

迁地野生植物植物园
植物园的“虎”明星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投稿须知
跟动物聊国家植物园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调整后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正式公布
尖上的野生植物
大暑傍晚的中山植物园
杭州植物园珍稀濒危植物迁地保护与推广应用
中药资源迁地保护的现状及展望研究
《中国中药杂志》 2016.12 中药资源迁地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