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升·进·合:小学道德与法治安全教育生长课堂实践
2023-04-27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辛丰中心小学茅亚平
文/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辛丰中心小学 茅亚平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道德与法治课以“‘成长中的我’为原点,将学生不断扩大的生活和交往范围作为建构课程的基础”,并“以螺旋上升的方式组织和呈现教育主题,强化课程设计的整体性”。这一课程设计思路遵循了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与认知规律,使《道德与法治》教材也体现出不同生活领域所包含的社会要素的综合性,使不同年龄段、不同层次的学生,实现在课堂学习中螺旋上升、不断成长。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实践呢?笔者以“安全教育”主题为例进行了探究。
一、依阶而登:身边人,身边事,感受安全教育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在课程理念部分明确道德与法治课应“以社会发展和学生生活为基础,构建综合性课程”。实践证明,道德不是在理论中形成的,而是在生活交往中不断产生的。
翻看教材,可以发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都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选取案例的,都是一些学生生活中可能经历的人与事,真实还原了生活的面貌。用这些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逐步提升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可以使其更容易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举例说明,在小学阶段的教材中有安全这一主题:
在小学低年级课程中,“上学路上”一课选取了过马路追逐、乘坐校车打闹等生活中的场景,“别伤着自己”一课选取了学家长涂抹口红、拿取高处物品、与宠物玩耍等生活中的场景。这些场景可能是学生刚刚亲身经历过的,足以有效地唤醒他们的生活记忆,使之在课堂学习中对教材内容产生直观感受。
在小学中年级课程中,“安全记心上”一课选取了酒驾、溺水、火灾等生活场景进行教学。这些场景虽不是所有学生都亲身经历过的,但也对其具备很强的安全警示效果。借助书本知识与他人的交流分享,学生能够强烈地感受到课程想要传达的意图。
在小学高年级课程中,“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一课聚焦烟酒与毒品,“应对自然灾害”一课聚焦地震、台风、泥石流等,这些课本内容虽然与学生的生活有些距离,但他们能够通过新闻、电影电视剧、社会实践等看到、听到与之相关的报道或纪实,也能对学生的认知与情感产生影响。
此外,伴随着阶段的提升,教材内容从规则的约束逐步过渡到法律的规范,目的是以规则意识促进学生的法治意识,最终达成培养其法治核心素养的目标。
二、拾阶而升:课堂内,知识窗,丰富安全常识
为什么喝完酒不能开车?
被狗咬伤后我们该怎么处理伤口?
…………
酒后不能开车,被狗咬伤后需要打狂犬疫苗……这样的安全常识对于学生们来说虽早已耳熟能详,但经过学情调查,笔者发现学生并不理解其中的缘由。而这些恰是我们道德与法治课堂应该讲解的,用以促进学生的生长。
以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二课“安全记心上”中的阅读故事“对酒驾说‘不’”为例,课本上讲的是安然和他爸爸的故事。小主持人提出两个问题:“你知道酒驾带来的危害吗?”“如果你在现场,会怎么劝说这位爸爸呢?”这一案例就是围绕现在的社会热点话题展开的,也是一个经常发生在学生身边、让他们倍感熟悉的场景。在教学时,教师除了要分析酒驾的危害,还应该注意补充酒后的人体反应等知识,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酒驾的危害。通过知识窗的补充,丰富学生的安全知识,让其透过现象看本质,提升自身的认知。
再如在《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三课“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中,在第一框题“烟酒有危害”的活动园中,教材上有“‘图’说危害”和“‘数’说危害”两组学习资料,但内容比较简单。在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其他学科知识给学生进行知识扩展,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烟酒的危害。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导向,以“成长中的我”为原点,由“自我认识”到“我与自然”“我与家庭”“我与他人”“我与社会”“我与国家和人类文明”,不断扩展学生的认识和生活范围……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年版。这要求学生能在学习中结合学校、家庭、社会等因素,通过自身经验、知识习得、参与实践等加深对法治安全的理解。而教师需要基于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及课程特征,在本学科的学习中不断给予学生有效的知识补充,这样才能丰富学生们的安全知识,帮助他们实现在课堂教学中学习、成长。
三、向阶而进:螺旋式,认知力,从感性到理性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在课程理念部分明确指出该课程应“强化课程一体化设计”。因此,在教学前,教师应对教材进行梳理,明确课程标准中对教学的各项要求。
在12册人教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对“安全”这一主题在低、中、高年级三个学段都安排了相应的学习单元,见下表。
通过梳理,我们可以看到安全教育在各年龄段的侧重点是有所区别的,基于学生的认知能力,呈现出了螺旋上升的特点,因为这一特点使学生在学习相应学段的主题内容时,可以不断扩大自身的认知面:小学低年级内容多和学生的校园生活息息相关;小学中年级教学将安全教育上升到了生命教育的高度,引导学生逐步从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认识;小学高年级的教学内容范围再次扩大,增加了来自自然的、不受人为控制的安全教育内容。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针对每一个学段的学生都提出了相应的学业要求。学业要求是核心素养与教学内容的结合体,是链接内容标准和核心素养的桥梁。针对不同学段,课程标准中使用的词汇所代表的程度也不相同,比如“明确”“认识”“初步认识”“了解”“初步了解”等,对应的是学生的认知程度与学业要求间的有效区分。
针对安全主题,课程标准也给不同学段的小学生提出了不同的学业要求:
小学低年级,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安全保健知识,关心家人和同伴的安全与健康;小学中年级,要求学生能够掌握有关生命安全与健康的基本常识和技能,学会运用有关方法技能,在第一学段的基础上提高道德修养、增强责任意识,进一步养成健全人格;小学高年级的要求则进一步提升,“珍爱生命,具有安全意识,具备维护社会安全的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法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这一要求是“法治教育”在“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领域的体现。不同于低年级与中年级的居家安全,高年级学段学生的认知范围拓展到了社会安全。学生接触、进入社会后,有可能会受到烟酒、毒品等严重危害身体的不良品的诱惑,这使得针对学生的安全教育不能只停留在对其自身安全的保护上,而是要他们能够积极地投身到对社会安全的维护中去,进而具备一定的法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明确小学高中低年级安全主题教育的侧重分别是什么之后,教师在教学时就能找准教学目标定位,从整体到局部、由面到点设定教学方案与计划。这样不但可以促进学生不断提升自身认知能力,还能使其实现从感性认知到理性认知的发展。
四、融阶而合:从外在安全要求到内化生命意识
有专家提到,在儿童身上形成的任何德行都不可能在一两节课中完成它的培养任务。它们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在时间上需要持续性和延续性,在空间上需要有多重生活空间和拓展性。安全教育就是如此。
通过小学低中年级的课堂教学,学生能够清晰地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并且掌握一定的安全技能,使自己在外能保护自己。
但是,只接受低中年级教育的话,有一部分学生仍然会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安全意识。还有一些学生虽然具备一定的安全意识,但不付诸实际行动,无法实现意识向行动的转化。因此,在低中年级开展教学时,教师应增加一些培养学生技能的内容,强调外在安全要求,使开展高年级教学时学生可以在已有知识基础上将所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即,引导他们内化意识、知行合一。
比如《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一课中,学生早已知道在公共场所需要遵守公共秩序、保护自身安全,但为什么还要在高年级学段再进行学习呢?仔细研究教材可以发现,教材中有引导学生思考公共场所中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不可以”的内容,这其实就是让学生将已学到的知识进行内化的具体体现,即从外在安全要求引导出内化生命意识。
小学生是一个个有生命活力的个体,需要教师去发现、去唤醒,去激发、去尊重他们。教师在开展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时,应当把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作为学习的“原点”,着眼于学生发展的“远点”,将学生原有生活经验与新的感知相互作用,生成新的感悟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认同。①陶元红:《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中年段教材的编写特点与实施建议》,《课程·教材·教法》2019年第10期。
融阶而合,是教师关注整套教材、整个主题以及本册单元的整体性和逻辑性,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从实现教学目标上去认识和建构教学的过程,这也是达成提升学生学科素养这一教学目标的必备阶段。
综上,道德与法治课融入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最终的目的是使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最终达到自身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