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语文写人训练策略研究
2023-04-27曹岚
曹岚
人物写作是高年级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难点。区别于景物描写、事物描写,人物写作往往需要从人物外貌形象、语言动作、心理活动以及典型事例等几个方面展开叙述。小学语文的人物写作多为记叙文,对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具有一定要求。由于小学生生活经验与社会阅历有限,大多数小学生在实际写作过程中对人物形象的刻画不够深入,难以抓住人物的特征展开细致的描写,甚而出现严重的写作困难。基于此,笔者将结合教学经验,对有效提高学生人物写作能力的训练方法与教学策略展开分析。
一、抓住细节,描写人物外貌
人物外貌描写在小学高年级语文人物写作中是一项相对简单的写作任务,学生只需要将自己所观察到的人物外貌形象用语言描述呈现在文章中。但在现今的小学人物描写作文中,大多数学生会存在人物外貌刻画与人物性格、动作不契合,人物外貌描写顺序混乱,只关注人物面容衣着描写,忽视了对人物神情、体形、姿态的描写,人物外貌特征描写不全面,人物外貌不符合人物特点等问题。导致学生在进行人物描写时频发此类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对人物外貌特征细节把握不到位、不全面,写作技巧不熟练。对此,需要教师运用有效方法加以引导。
例如,在《我的自画像》写作训练中,教师通过对比教学法,引导学生阅读以下人物外貌描写片段。
片段一:我有一张圆圆的脸,宽宽的额头下有两条毛毛虫一般的眉毛,小小的眼睛连接着塌塌的鼻子,还有一张热狗香肠般的厚嘴巴。我十分不满意我的长相。
片段二:圆圆鼓鼓的脸颊犹如十五的月亮,短且黑的眉毛趴在黑豆般眼睛的上方,能夠帮我很好地抵御从宽额头上流淌下来的汗水。矮如洼地的鼻子并没有给我留有佩戴眼镜的余地,我“嘿嘿”地笑了起来,厚厚的嘴唇便带动脸颊鼓了起来,脸上的雀斑也迫不及待地雀跃起来。朋友说我像泰迪熊一样可爱,说来惭愧,我也这么觉得。
在学生阅读之后,教师向学生抛出问题:“你们觉得哪段人物描写更好?为什么?从哪方面看出来的?”引导学生思考这两段人物外貌描写的写作手法,帮助学生深度分析片段二描写手法的优点,并与片段一的描写进行对比,让学生更深入全面地掌握抓住细节描写人物外貌形象的写作方法。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结合课文《他像一棵挺脱的树》中人物的衣着、神态、着装描写,帮助学生学习正确的外貌描写写作技巧,让学生在读写结合中,学会结合人物性格、年龄、特征展开人物外貌描写。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我的爸爸》的人物外貌片段写作,让学生通过实践达到熟能生巧,学会细致地描写人物外貌形象。
二、关注性格,描写人物语言
在人物写作中,人物语言描写起着推动故事发展、充实文章内容、丰盈人物形象的重要作用。在高年级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人物语言描写多以对话和独白两种方式呈现。因此,在实际写作训练与作文指导中,教师就要加强对二者的有机结合,并引导学生关注人物性格合理得当地展开写作,以此更好地突出人物性格特点,彰显人物形象。
例如,在《武松打虎》一文中,武松在吃酒时与店家的对话描写就极为精彩。“休要胡说”“休得胡说”“只顾筛来”几句话就将武松豪爽潇洒、英勇无畏的好汉形象跃然纸上,而反过来看,店家的几句对话也体现出店家“苦口婆心”的人物性格。同时,这一段人物语言描写也推动了后续武松打虎故事的情节发展。教师在指导学生开展人物语言描写写作活动时,就可以此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深度阅读中国四大名著中的人物语言描写,并从中提取出人物性格特点,掌握人物语言写作技巧,从而走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境界。
三、结合事例,描写人物动作
在高年级小学生人物描写写作中,人物动作描写在刻画人物形象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与作用。优秀的人物动作描写能够很好地从侧面体现出人的心理活动与人物形象。
例如,在《摔跤》一文中,作者生动形象地刻画了小嘎子与小胖墩儿的一连串动作,将两个孩童摔跤的场景淋漓尽致地呈现到读者眼前。学生在阅读课文时,不仅能够身临其境般地观赏小嘎子和小胖墩儿的摔跤场景,还能通过阅读小嘎子一连串动作描写,对小嘎子这一人物性格有了更形象、全面的了解与掌握,这便是极好的人物动作描写素材。这种描写手法对尚处于认知发展过程中的小学生来说,存在较大写作难度。因此,为了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的人物写作水平,小学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开展人物动作写作训练时,要引导学生将人物动作与事件相结合,鼓励学生积极观察同学、老师、父母、朋友在做事时的动作,并合理运用词汇将人物动作准确地描写出来,使学生在反复练习、仔细观察的过程中提升写作水平。如,在表现同学下午上课时昏昏欲睡,但始终对抗睡意的场景时,有学生写道:
我一直以为午睡是对我们小孩子的惩罚,但是今天我深刻地认识到我这个想法是错误的。我的同桌是一个热爱捣蛋的调皮鬼。他总是会在我专心学习的时候,拉着我讲话,使我难以专心投入学习。可是他现在很安静,他正忙着与睡魔决斗呢。你看他,耷拉着脑袋一晃一晃的,像个摆锤来回摇摆。眼睛好像被人用胶水粘住了,上眼皮的睫毛和下睫毛展开了激烈的斗争,短兵相接而后又停战休息。他好像不太满意现在的坐姿,黑黑短短的手一会儿撑着脸,一会儿又盖在后脑勺上。瘦瘦的脸颊被推出一层层“肉海浪”,海浪一会淹到了睫毛战场上,一会又消失在下巴里。我感觉他快不行了。他的头越来越低,越来越低,马上就要从胳膊上滑下去了。梆——我就说他快不行了,他抬起被磕肿的头,迷迷糊糊地看看这儿看看那儿,仿佛一切与他无关。真是活该——我这样想着。
案例中,教师引导学生结合事例展开人物动作描写,使学生在有效训练与实践中更为准确地找出描写人物动作的词汇,并循序渐进地学会联系人物性格特点描写人物动作的写作技巧。
四、联系自我,描写人物心理
心理描写是高年级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难点,它不同于外貌描写、语言描写以及动作描写的具体、直观、生动。人物心理描写具有一定抽象性,对学生思维能力、认知能力有着较高的教学要求。好的人物心理描写需要紧密结合人物的性格、特点以及身份,但由于小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社会阅历相对较少,这就使学生在进行人物心理活动描写时,往往会出现不知所云、脱离人物的现象。对于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可以让学生联系对自身的认知,将自己带入自己笔下的人物中,以自己的切身体验展开人物动作描写。
例如,在组织学生展开《我不能失信》的写作活动时,教师就可在课程开展前向学生提问:“你们在生活中有哪些守信的行为?有哪些失信的行为?在纠结是否守信时,你经历过哪些心路历程?在守信后,你感受到了什么?失信后你感受到了什么?”以此促使学生联系自身,以自我的亲身经历展开人物心理描写,将自己的真实感受详尽地展现在文章中。如此一来,学生的人物心理描写不但更具真实性,其心理描写方法与技巧也会在此过程中得到有效的锻炼与强化。
总之,人物描写是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直接影响着学生习作的整体成效,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起着不可轻视的作用。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实际写作教学中必须加强对学生人物写作的训练与指导,引导学生抓好在人物写作训练中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以及心理描写的四个关键点。教授学生正确的人物写作技巧,并积极鼓励学生多阅读、多观察,从书中获取知识,从生活中获取素材,勤学苦练,发挥想象,以此有效地开发学生的人物写作天赋,激活学生的写作潜力,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与水平。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新苏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责任编辑 来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