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学引思”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2023-04-27马菲菲

山西教育·教学 2023年4期
关键词:让学引思蒲公英理念

马菲菲

“让学引思”理念,即让学生自主思考、学习,引导学生思考、分析,是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既契合小学语文课程改革要求,又能使学生的思维品质得到提升。因此,教师要重视“让学引思”理念的应用,认识到该理念对学生的语文知识学习和未来的综合素质发展的积极影响。小学生的身心素质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教师应把握学生的认知规律,从预习、兴趣、设问、互动四个方面入手,开发学生的思维,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收获知识的同时,感受学习的乐趣。

一、前置学习,培养良好预习习惯

从前置学习入手,构建“让学引思”语文课堂,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教师是学生预习的引导者,应当通过制定前置学习目标,从不同的角度入手引导学生了解将要学习的知识,使之能够养成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提高自学意识,在把握语文学习规律的基础上,深化基础知识理解。

例如,在讲解部编版小学语文《开满鲜花的小路》部分内容的过程中,首先,教师要在讲新课之前,设计前置学习目标,引导学生完成生字词书写、情节梳理等任务,让学生会写本课生字,能够结合课文内容初步理解生词含义,并了解将要学习的内容,明确预习中自己遇到的难题。在这一环节,学生能够初步形成课前预习的意识。然后,教师在授课的初始阶段,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讨,高质量完成以下任务:分角色朗读课文、分析美好的礼物含义、找出生活中的美好礼物。利用前置合作学习任务,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同时帮助其在探讨中集思广益,使之养成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根据“惊奇地、奇怪地”等词语梳理课文,了解小动物们喜爱开满鲜花小路的原因。教师要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加强预习指导,利用开满鲜花的小路的图片、课文结构图等素材,帮助学生开阔小组合作探讨思路,使之通过合作,对课文有初步的了解。最后,在合作学习结束前,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总结,在阐述任务完成情况的基础上,夯实基础知识学习,在教师的引导下,结合多元化预习素材,理解课文生字、生词的含义,增强自主学习意识,能够在合作中提高课文预习质量。

二、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让学引思”理念,可以利用不同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充分思考,调动其语文学习兴趣,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实效。

例如,在讲解部编版小学语文《金色的草地》部分内容时,教师首先可以利用生活中常见的蒲公英导入新课,引导学生收集相关材料,了解蒲公英的别名——黄花地丁,结合外观特点以及药用价值,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分析草地是“金色”的原因。然后,根据学生的不同回答,指导学生通读全文,联系阅读蒲公英相关资料的感受,分析“金色”草地与蒲公英之间的关联性,懂得草地颜色因蒲公英的开合变化而变化,而蒲公英则在白天与夜晚,呈现不同的状态。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微课视频,引导学生观察蒲公英开合的动态画面,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对植物生长变化过程产生了解欲望,调动其学习课文的兴趣。教师以课文第二自然段为分界线,让学生思考课文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主旨。最后,教师提出有关作者对蒲公英喜爱之情的问题,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寻找问题答案,抓住蒲公英在一天之内的不同变化特点,体会细致观察的重要性,了解作者寄寓文本中的对自然、生命的尊重和热爱之情。教师也要利用电子课件、趣味挂图,指导学生观察有关蒲公英的景色图片,让学生将所见之物与课文内容建立联系,既能够调动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又可以提高教学实效。

三、巧设问题,强化学生思维动机

巧妙设计问题,能够引发学生对所学语文知识的思考,由此落实“让学引思”,强化学生的思维动机。教师要在教学中设计开放性问题,利用问题串联教学环节,还要鼓励学生勇敢提问,帮助学生树立问题意识,让学生突破固有思维局限,实现思维品质的提升。

例如,在讲解部编版小学语文《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的过程中,首先,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呈现“豌豆射手”图片,引发学生对豌豆的关注和思考,设計问题:“你印象中的豌豆是什么样的?豌豆有什么功能?”利用问题引发学生对课文的关注。然后,鼓励学生带着问题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梳理课文内容的同时,体会小豌豆为人们做好事的美好心灵。此时,教师要设计问题:“五个豆粒分别飞到了哪里?”让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体会进行回答,强化学生的思维动机,落实“让学引思”。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回答,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让学生体会安徒生童话世界的美好,设计问题:“你还读过哪些童话故事?飞进长满了青苔的裂缝里去的豆粒为什么值得称赞?”学生能够在问题的指引下进行思考,列举自己读过的《丑小鸭》《白雪皇后》《拇指姑娘》等童话故事,结合课文内容和分角色朗读体会,说出飞进裂缝的豆粒发芽、开花,为窗子里的生病小女孩带来了愉快和生机。最后,教师设计问题:“你能通过表演表现不同的豆粒吗?”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和参与表演的积极性,强化思维动机,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表演课本剧,走进童话世界,获得良好学习体验,提升思维品质。

四、倡导互动,打造教学交互平台

师生之间互动是落实“让学引思”的必经之路,可以优化课堂教学氛围,消除师生之间的沟通“鸿沟”。教师应当在不同教学环节中让学生总结收获,引导学生在与教师互动的过程中,回顾所学知识,利用“让学引思”理念,构建教学交互平台,活跃课堂气氛。

例如,在讲解部编版小学语文《手指》的过程中,首先教师可以用猜谜语的方式导入新课: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要求学生在猜谜语的同时,分析不同手指的特点,在互动中了解学生对生活常识的了解程度。然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朗读全文,围绕学生不熟悉的生字、生词进行互动,让学生标好自然段的序号,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生词,让学生掌握阅读的技巧,自然而然地引出文章的中心句,搭建教学交互平台,在与学生进行互动的同时,让学生明白五个手指有强弱、美丑之分。为了加深学生对课文主旨的理解,教师可以选择“大拇指”部分内容,要求学生划出描写大拇指特点的句子,围绕“死力抵住、拼命按住、用劲扳住”等词进行造句,与学生进行深入的互动、交流,使之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以思考、语言应用的方式,重点体会“大拇指的优点”。最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将文中描写大拇指部分的“他”换成“我”,通过朗读和思考,与教师交流大拇指的缺点。教师则在交互平台中,呈现相关图文资料,让学生在朗读和思考中绘制图表,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呈现出来,以便在与教师互动的过程中有据可循,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促进语文学习质量的提升。

“让学引思”是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对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工作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让学”能够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引思”可以为培养学生优秀的思维能力提供有力保障。教师要重视“让学引思”理念的实施,科学制定教学目标,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勇敢提问,设计趣味教学活动,利用问题驱动学生思考,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澜学校)

(责任编辑  张妤)

猜你喜欢

让学引思蒲公英理念
蒲公英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蒲公英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浅谈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让学引思”
基于“让学引思”的高中历史教学设计
“让学引思”模式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可以吃的蒲公英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