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野下对口援藏工作探析

2023-04-27王彤

现代商贸工业 2023年8期
关键词:共同富裕

王彤

摘 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野下探析对口援藏工作的经验和成效,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增强各民族“五个认同”意识;有利于推动西藏跨越式发展,提升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在思想深处、心底深处的认同;有利于凝聚各族人民团结力量,顺应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激发各民族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一个民族、一个地区都不能落下的动力,将共同富裕的思想在工作生活中落到实处,为西藏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发展营造氛围、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关键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口援藏;共同富裕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08.056

0 引言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民族早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党中央根据西藏经济、社会等发展和急需的实际召开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研究援助西藏协同发展的同时形成对口援藏政策,是党探索边疆民族工作的缩影。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五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指明了新时代民族工作方向,凸显党中央和国家做好民族工作的决心。因此,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视野下,总结对口支援西藏的实践经验、弘扬“革命理想高于天”的援藏精神、探析新时代创新对口援藏工作方式意义重大。

1 铸牢对口援藏政治基石,推进西藏跨越式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各民族因历史、地域等因素导致存在着诸多方面的不同是民族问题长期存在的主要原因,而民族问题最直观和突出的表现在于经济层面。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实现,党努力缩小边疆民族地区发展水平的差距,创立并运用对口援藏政策,实现区域间经济的协调发展、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

“对口援藏”政策自实施以来,对口援藏单位在支援西藏工作中投入了大量的人财物和技术,据统计,1994年至2021年底,全国累计投资527亿元、实施6330个对口支援项目、援藏干部由第一批的622名,增加到第十批的2114名。一批又一批援藏干部各个地区的不同岗位上不断探索援藏工作新模式,明确“进藏为什么、在藏干什么、离藏留什么”,从立体跨越式援藏、系统化援藏到现在的精准援藏助力乡村振兴,夯实了西藏全面进步和跨越式发展的基础,使西藏各族人民共享改革发展和现代化的成果,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基础。

新时代背景下,在对口援藏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中国共产党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领导力量作用,铸牢对口援藏的政治基础。对口支援工作首先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加强援藏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和治边稳藏重要思想,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纳入援藏工作考核,营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良好氛围,时刻增强援藏干部奉献边疆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热情。其次,把自我发展作为援藏工作目标。援藏工作要根据受援地资源特点和实际需求,重点实施基础设施、社会事业、民生改善等方面援藏项目,以产业援藏为依托,开展多渠道招商引资,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到西藏产业发展之中,增强西藏自我创新自我生产自我发展的能力,不仅满足西藏各族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需求,而且避免出现“援助依赖”危险。最后,把全面全员协同作为援藏工作系统观念。高质量的经济建设和政治建设是促进文化、社会、生态全方位、可持续发展的基石,高质量发展的社会主义新西藏不但需要中央支持和全国支援,而且需要西藏广大农牧民的积极参与,让广大农牧民有更多机会全程参与到对口援藏项目过程中,凝聚中华民族守望相助、手足相亲的深情厚谊,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夯实共同富裕之基石。

2 夯实对口援藏民生之基,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强化“五个认同”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民生问题反映了人民群众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发展是解决民族问题的重要一环,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和长治久安。对口援藏中的经济援藏、“组团式”教育援藏、“组团式”医疗援藏、“农业小组团”援藏等都属于民生援藏,其中江苏省自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确定对口支援拉萨市以来,先后累计投入613亿元,实施657个援藏项目,构建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长期化援藏格局。第九批援藏工作队落实计划内外资金20631亿元,嫁接区外先进经验,实施援藏项目2712个,其中,北京市第九批援藏工作队投入计划内外资金1344亿元,实施210个援藏项目;黑龙江省第七批援藏工作队聚焦项目建设,培育援藏特色品牌,投入援藏资金246亿元,实施111个援藏项目;河北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队投入计划内外援藏资金767亿元,实施151个涉及基础设施、强边固边、社会事业、民生改善等方面的援藏项目和4个边境小康村建设;陕西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队整合援藏资金3000多万元,在阿里地区建成了占地450亩的集蔬菜瓜果种植、畜禽养殖综合利用为一体的生态农业产业园,“农业小组团”队员们研发了适应当地蔬菜种植的8类10多项种植栽培技术,成功种植辣椒、茄子、西红柿、黄瓜等18个蔬菜瓜果品種,利用杨凌示范区的无土栽培技术,使草莓、柑橘、火龙果等水果在高海拔地区试验种植,让现代农业产业园在“世界屋脊的屋脊”上生根发芽。

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启动8年来,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和七地市人民医院及13所县人民医院受到全国各地的8批次,约1500名“组团式”援藏医疗人才帮扶。“组团式”援藏医疗人才为西藏精准培训不同层次医疗骨干3000余人次的同时,与区内医疗人才同心协力,在2021年年底实现400多种“大病”治疗不出西藏,2400多种“中病”不出地市就能治疗,绝大多数常见病易发病不出县区就能治疗,西藏的人均预期寿命从2015年的682岁提高至7219岁。其中,黑龙江省第七批援藏工作队组织实施仁布县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提升、康马县边境小康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和谢通门县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及完善乡镇公共卫生医疗服务体系等项目,提升了县(乡)级医疗机构诊疗能力,改善了当地群众的就医环境,满足了农牧区群众就近看病治病的需求。

教育援藏是党制定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主要包含内地西藏班、少数民族预科班和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计划等。2015年至今,全国17个省市和30所教育部直属高校附属中小学积极响应《“组团式”教育人才援藏工作实施方案》号召选派2076名援藏教师以“以省包校”的形式进藏支援西藏21所中小学,西藏122所学校与支援省市134所学校结对,实施“青蓝工程”“送教下乡”“蹲点式”教学指导、“手拉手”、夏令营等活动,辐射带动西藏基础教育质量整体提升,促进各族师生交往交流交融。其中,黑龙江省第七批援藏工作队组织实施仁布县教育信息化建设及基础设施升级改造项目、康马县教育基础设施提升项目、谢通门县中学上下水及附属工程改造项目等,实现教育信息化、提升了师生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开展“组团式”教师持续与本地教师结对帮教活动、“龙藏杯”援藏教师公开课展示活动等,促进教师间交流,向专业化发展迈进,推动受援学校提高教学水平。

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对口援藏工作的有效途径是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通过形式多样的援助方式、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增强西藏各族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培养受援群众的公民意识,增进受援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推动各族群众跨区域流动就业、融居、经商、求学、务工等,有形、有感、有效地拓展各民族“三交”的广度和深度,体现各民族的文化兼容并包、经济相互依存、情感相互亲近,促进西藏社会和文化高质量发展,自觉强化“五个认同”、维护民族团结。

3 筑牢意识形态安全防线,加强民族团结、同心共筑中国梦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必须把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作为西藏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西藏作为藏族、珞巴族、门巴族等多个民族生活的边疆民族地区及国家重要的生态和安全屏障,务必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牢守意识形态安全防线,紧扣民族团结这一生命线,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使西藏各族人民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不断提升,是西藏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客观实际需要。

实施对口援藏政策以来,援助单位在经济、民生、人才、文化和技术等方面大力援助西藏,为西藏各族受援群众办成了诸多贴近民心、符合实际和迫切急需的大事和实事,切实提升了西藏各族受援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形成了中华民族大团结和各族人民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团结氛围。如黑龙江省第七批援藏工作队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援藏工作的主线,实现龙藏两地文艺交流之花在雪域高原绚丽绽放。向日喀则市捐助涉及人文、历史、自然、科学等方面价值20余万元的图书4400余册;组织黑龙江艺术团30多名演职人员走进日喀则举办“黑土颂·雪域情”专场文艺演出;开行全国首趟进藏旅游专列“龙藏号”,组织援藏队员和艺术家“重走援藏路”,推进龙藏两地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开启了龙藏两地携手推进旅游发展和交流交往交融新篇章。通过对口援藏工作系列活动,丰富并深化了民族团结的形式和内容、彰显了民族团结精神,使西藏各族人民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不断提升,不断夯实了西藏各族群众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

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我国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民族工作主线,为各族人民的交流与交往指明了方向,是各族人民长期以来的理念认同和思想共识。民族团结是发展进步的基石,是党处理民族关系问题的一项准则。民族团结为西藏营造了良好氛围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反过来社会的发展奠定了民族团结基石、加强了民族团结。在对口援藏工作中要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常态化教育机制,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满足西藏各族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持续开展“阳光陪伴成长”系列活动、“天使之旅”先心病儿童筛查免费救治行动等,引导各民族群众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为西藏社会局势从“要我稳定”向“我要稳定”转变夯实基础;开展西藏各族群众乐于参与的活动,树立“要我参与”向“我要参与”转变的观念,培养受援地各族群众感恩党中央、感恩总书记和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真挚情感,帮助受援地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安全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积聚磅礴的力量。

4 赓续共产党人红色基因,推动对口援藏创新发展、彰显制度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五次中央民族工作会和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并长期坚持中央支持西藏、全国支援西藏。对口援藏是国家战略,是先富帮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重大举措,凝聚着中华民族守望相助、手足相亲的深情厚谊。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后,西藏建立起人民民主制度,历经70余年把贫穷落后的旧西藏建设成了经济蓬勃向上、社会稳定和谐、生态良好、民族团结、生活富裕、人民幸福美满的社会主义新西藏,创造了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的人间奇迹。自对口援藏格局正式确立以来,中央选派9682名援藏干部齐聚雪域高原架起民族团结“连心桥”,投资527亿元实施6330个对口援藏项目,推动全国各省市、中央国家机关部委和中央企业与西藏建立了結对帮扶关系,援藏干部把民生援藏作为援藏重心,深入调研,根据受援地资源特点,将独具特色的产品开发为促进受援地高速发展的支撑产业,同时促进多渠道的援藏干部招商引资成为对口援藏的又一重要支援新形式,对西藏产业“引进来、走出去”的能力有了实质性提升。如江苏省援藏干部围绕拉萨市资源特点和产品特色,发挥援藏干部的资源优势,将产业援藏聚焦于乡村振兴,精准援助实现净土健康和文化旅游两大特色优势产业的集聚效益,带动拉萨的就业、稳固了脱贫成果,创新了产业援藏向乡村振兴领域聚焦的援藏思路;黑龙江省第七批援藏工作队生态援藏讲创新,在谢通门县、仁布县、康马县和桑珠孜区开展生态苗圃、青贮玉米、竹柳经济林试种,增加百姓收入的同时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受援群众心中。对口援藏为西藏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奏响了西藏各民族大团结、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强音,充分体现出党中央和国家强大的组织力、领导力、凝聚力,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

新时代对口援藏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汲取“援藏精神”养分,赓续共产党人红色基因,弘扬和滋养“革命理想高于天”的援藏精神,积极发挥民族团结纽带作用,不断变“输血”为“造血”,推动“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战略思想深入人心,在雪域高原营造其乐融融的“三交”氛围,稳扎稳打画好“民族同心圆”,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西藏大地上枝繁叶茂。

5 结语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做好新时代对口援藏工作,“革命理想高于天”的援藏精神得以滋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一步铸牢、同心共筑中国梦得到充分彰显,拓展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广度和深度,提升了各民族群众幸福美好生活获得感,激发了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是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生动实践,是对党和国家政策落实的有益探索,为雪域高原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

参考文献

[1]李昌禹.近7000名援藏干部人才助力西藏发展[N].人民日报,20220816(001).

[2]西藏人大:必须把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 作为西藏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EB/OL].(20200911).http://www.xizangrd.gov.cn/dqcxcgzzth/39107.

猜你喜欢

共同富裕
材料作文“共同富裕”导写
论中国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