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院校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研究

2023-04-27林静静唐雪灵

现代商贸工业 2023年9期
关键词:培养目标产教融合

林静静 唐雪灵

摘 要: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职的大规模扩招和产教融合的推进,以及企业的需求随着经济发展不断变化,使得我们要深入思考应该培养怎样的人才来满足社会的需求,能让高职人才立足于社会。本文以高职院校的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为例,通过对该专业毕业生和企业人员的问卷调查,研究对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来提出合适的人才培养方案。

关键词:产教融合;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培养目标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09.051

0 引言

中国经济正处在快速转变、变革的时期,但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供给仍然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

2019年1月,国务院要求“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训结合,健全多元化办学格局,推动企业深度参与协同育人,扶持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举办各类职业教育”。2019年10月,国家公布首批20个产教融合型城市试点。国家对产教融合的高度重视,意味着产教融合将会成为促进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是高等职业教育适应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高职的大规模扩招与产教融合的推行,意味着我们要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要深入思考高职院校应培养怎样的人才,才能符合企业实际情况,满足社会需求。

以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为例,从传统手工账的时代,到如今大数据时代,市场上的会计人员逐渐饱和,对会计人员的要求逐渐提高,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会计的处理方式进行一次又一次的革命,高职教育对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的培养也应顺应时代的发展不断改进人才培养模式,而在此之前,我们应探讨对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1 产教融合下研究会计人才培养目标的意义

产教融合是一种教育模式,它将产业与教育结合,高职院校、企业以及政府三方进行共同合作,发挥各自职能,研究人才培养模式,来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职院校会与行业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将学生的理论知识化为实践经验,使学生在毕业前能够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去处理实际工作中的难题。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形式主要包括“2+1”“产学研”“订单式”等等。

在产教融合的教育背景下,我们研究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可以为社会培养更符合市场需要、为企业输送更符合企业要求的财会人才,可以促进该专业跟上时代的需求,促进高职院校按照培养目标积极探索各种教学模式,改革和创新教学手段及方法,打破“毕业即失业”问题,同时,可以使高职院校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的学生向着目标不断学习与实践,使财会人员即使在人工智能、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中也可以保持自身价值,共同推动数字经济时代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2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会计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我们对一些会计行业的从业人员及大数据与会计专业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来分析当下的人才培养现状及目标。

2.1 对企业的问卷调查

我们对来自房地产行业、鞋服行业、机械制造业等会计从业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受访人员均来自400人以上规模的企业,85.7%为民营企业,7.15%为国有企业,7.15%为合资企业,78.57%为财务主管以上岗位。我们分别对高职院校大数据与会计专业课程、受访单位对会计岗位任职要求及对大数据与会计专业毕业生不足之处进行了统计分析。

2.1.1 对高职院校大数据与会计专业课程的统计分析

我们对受访单位人员认为高职会计专业应该学习的最重要的课程进行调查,他们认为最重要的前三门课程分别为财务管理、税收基础、excel在财务中的应用,分别占64.29%、64.29%、57.14%,认为最不重要的课程是出纳实务、金融学基础,分别占0%和7.14%。一家上市公司的财务总监认为,学校应该开设企业实践课程、职业规划辅导课程、汇报型演讲课程,尤其是汇报型演讲课程,可以锻炼学生的口才表达与临场能力,这对学生在面试与前期培训人才筛选时作用很大。

在高职院校对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中,但存在以下问题:财务管理课程被受访单位会计从业人员认为是最重要的课程,但在高职院校的教学中,学生认为财务管理课程知识体系复杂,晦涩难懂,难度较大,无法提起学习兴趣,导致教学成果不太显著,通过率较低;未开设相关会计類职业规划辅导课程、汇报型演讲课程,只注重专业知识的培养,不重视个人综合素质,使得部分学生虽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但在面试、表达、汇报工作时无法突出表现而错过一定的机会,而口头的表达能力却是职业生涯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2.1.2 受访单位对会计岗位任职要求统计结果分析

我们对受访单位对会计岗位任职要求进行调查,71.43%的单位认为,招聘会计专业学生时需要相关的工作经验,28.57%的受访单位却认为不一定需要,原因是该单位设置财务共享中心,每个岗位需求不同,还得看岗位的要求,或公司具备培养新人的条件。

在最需要哪个层次的会计人员的调查中,64.29%的受访人员认为是能参与企业经营和决策活动的会计人员,其次是57.14%能进行基本财务核算工作的会计人员。

而在高职会计专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的匹配程度上,受访单位人员认为比较匹配和一般匹配均为42.86%,完全匹配和不太匹配均占7.14%。

高职院校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会有实习时期,但部分学生由于一些原因较难找到专业对口工作,且因会计岗位较为特殊而受到限制,在实习中无法接触到企业的核心会计岗位,只能做一些较为基础的、机械性的实践工作,这使得该专业学生无法参与到企业的经营和决策活动中来,毕业后就业缺乏这方面的工作经验。

2.1.3 对大数据与会计专业毕业生不足之处的统计分析

在高职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学生哪些方面需要加强的调查中显示,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均占71.43%,学习能力占64.29%,团队协作和人际沟通均占50%,他们认为:部分毕业生对基本的账务处理缺乏概念,逻辑性较差;对智能化的现代会计核算工作了解较少,缺乏一定的实践能力,从学校到工作岗位的认知落差较大,知识无法运用到工作;影响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因素除了实践能力外,还有个人综合素质,社会的融入性较差;缺乏职业规划的教育,财务工作需要沉底,物质不缺乏的年代毕业生容易好高骛远,不能较为清晰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容易发生频繁的跳槽与自我否定,从而责任心缺失。

高职院校对该专业的人才培养较注重专业知识,素质培养方面执行不到位。会计政策每年都会发生一定的变动,而一些高职院校只是“授人以鱼”,不重视“授人以渔”,忽视了对学生终身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除此之外,财务人员还应有强烈的责任意识、诚实守信的品质、良好的沟通能力等,但高职院校对这些方面能力的培养贯彻落实不够,使部分毕业生进入工作岗位后,即使已将知识熟练掌握,但由于缺乏这些能力,也难以满足企业要求。

2.2 对已毕业的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学生的问卷调查

我们对已经毕业的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我们根据受访毕业生对学校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评价,以及对本专业毕业生在工作中的不足之处进行了统计分析。

2.2.1 受访毕业生对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评价分析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已经毕业的本专业学生,对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非常满意或比较满意的占57.78%,而感觉一般和不满意的占42.22%,由此可见,本专业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仍然存在提升的必要与空间,特别是在课程设置、职称考试、培养方案的制定这几个方面。

首先,专业课程设置中,有97.78%的受访者认为财务会计是最重要的课程,除此之外税法、财务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与应用、会计职业道德这几门学科也是会计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但在校学习期间,各学科间交叉融合程度不够,有60%的受访毕业生认为,需要将提升数据分析能力的课程融合进教学中,从而能够提高会计业务处理能力;还有69.89%的受访学生认为现有的专业课程设置中,理论课程较多,实践性不强,需增加实践实训课程的比例;对于现有实训课程的设置感到一般或不滿意的占31.12%,其原因是学生认为课程内容与实际工作所需存在偏差。

还有在职称考试方面,有82.22%的受访毕业生认为会计职称证书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校期间,需要加强初级会计职称和中级会计职称这方面的考试辅导课程。

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有77.78%的受访毕业生认为非常有必要邀请行业与企业的人员进行协助参与制定,提升人才培养方案的实用性,以及保证学生在校所学能够充分适用毕业后的工作所需。

2.2.2 大数据与会计专业毕业生在工作中存在不足之处的统计分析

在调查中发现,很多毕业生都认为自己在会计业务处理方面存在薄弱之处。有66.67%的受访毕业生觉得自己会计业务处理能力不足,根本原因在于财务会计知识储备不扎实,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在校期间实训课程内容与实际工作内容存在偏差,很多工作中所需的知识点并没有在学校里得到锻炼,比如有学生提到赋税率的计算、社保的计提计算等。

除此之外,过半的受访毕业生认为自己缺乏知识获取能力和职业判断力,也就是在素质培养方面还有所欠缺。离开校园步入工作之后,很多时候都需要去接触学习新的知识,然而在学校里大多数是“填鸭式”的教学,没有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在会计工作中,习惯于按照现成的规定生搬硬套,在面临突发的情况时,缺乏职业判断的意识和主动性。

2.3 高职院校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2.3.1 拥有扎实的会计基础

会计专业知识是高素质会计人才的培养根基,是一名合格的会计人才的核心基础,所有的实践与工作积累都离不开最根本的专业知识,所以,作为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的学生,必须以掌握会计专业知识为第一要义,在校期间必须深入学习并掌握会计相关专业知识,并通过初级会计职称考试获取证书,为今后对会计知识的深入学习和毕业后进入会计岗位提供坚实的基础。

2.3.2 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

该专业学生除了有扎实的会计基础外,还要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将专业知识深入到工作中去,能够拥有扎实的财务核算处理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对于会计智能化、信息化能够深刻理解且较为精通,能够熟练运用各种会计软件,具有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参与部分企业经营和决策活动,实际操作和创新能力较强。

2.3.3 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

学生对自己具有清晰的职业规划,在工作中能够脚踏实地,具备强烈的责任心,不好高骛远,同时也能够与财务团队或公司团队积极协作配合,有较高的团队协作意识,且在组织中有较强的领导能力和协调能力;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在会计政策日新月异、会计智能化不断进步的今天,能够紧跟时代,不断学习与提升自己;有较强的演讲沟通能力,在工作中能够进行顺利沟通与工作汇报,在面试中能够展现自己突出重围;具备职业判断力,夯实会计基础,在实践实习中灵活运用,从而逐步提高职业判断能力来应对新事物或复杂业务的出现。

3 对高职院校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对策

3.1 重视初级会计职称考试

随着会计行业的改革,在未来,无论是否是会计专业的毕业生,要想从事会计行业,就必须拥有初级会计职称的证书。获取这份证书表明了学生的个人能力得到了认可,是学生们拥有会计专业知识的证明,同时也是很多的企业招聘的标准。因此,我们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必须重视初级会计职称的考试,增加考试的相关辅导课程,提高考试通过率。

3.2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调查问卷中,企业愿意合作的方式,“学校为企业培养专业人才”占57.14%,“学校聘请企业专家为实践指导教师”占50%,“企业专家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占42.86%,而企业接收学生实习和就业的比例却较低,由此可见,企业不愿意承担培养毕业生的成本和风险,更愿意辅助学校培养人才,或直接由学校输送人才。

据此,高职院校可以聘请大规模企业的财务总监等人员为该专业学生的实践、职业规划等进行指導,或一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使人才培养模式更能满足企业的需求。虽该专业毕业生无法在毕业后做到参与企业经营和决策活动,但若具有扎实的基本财务核算工作实践经验,也能受到企业的青睐,且在今后不断的工作积累中逐渐做到参与企业经营和决策活动。同时,企业的工作岗位才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最终归宿,所以在设计实训课程方案时,必须在专业教师和企业的双重指导下,结合岗位的能力要求,制定出一个符合现代化会计岗位所需的方案,切勿脱离实际。

3.3 创新优化课程体系

随着企业对人才能力标准的新要求的提出,课程体系的创新与优化是会计人才全面发展的根本需求,课程体系应该根据企业人才需求和能力标准、行业的发展趋势、国家职业资格要求来进行建设,增加智能型、数字型、素质型等课程模块,例如增加大数据的分析与决策、人工智能运用、职业规划教育、演讲课程等课程,形成产教融合、德技双修的课程体系。而对于财务管理课程应改进授课方式,引入实际案例,增强学生兴趣,由浅入深,根据学生现有水平进行教授,内容不过于难也不过于简单。

4 结束语

在本次研究中,我们发现产教融合发展不仅是学校,更是学生、企业共同的愿景,职业院校必须不断进行探索与创新,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发展道路中,创新模式,推陈出新,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还要特别感谢接受本次问卷调查的各企业财务负责人,还有已经毕业多年的毕业生,感谢大家的配合,为本次论文研究提供了非常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徐烨,孙中平,袁金宇,等.高职会计专业产教融合创新路径研究——以山东外贸职业学院为例[J].国际商务财会,2021,(09):9396.

[2]上官立波,刘洋洋,侯昊林,等.财务共享背景下高校会计学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会计师,2021,(09):9697.

猜你喜欢

培养目标产教融合
论博物馆学教育的名实关系与培养目标
我国法学教育培养目标的偏失与矫正探析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对广西高等艺术教育研究生培养目标的思考
对外汉语专业本科培养目标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