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23全国两会:坚定信心再出发

2023-04-27王莉莉

中国对外贸易 2023年4期
关键词:经济发展

王莉莉

全国两会已落下帷幕,中国巨轮按照既定的轨道不断前行。

2023年是中国全面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意义非凡,不仅研讨中国经济新征程的挑战与应对,还有引人注目的行政团队更新与机构改革新举。

在中国经济踏向新征程之际,制定了怎样的经济发展目标?我们正面临一个什么样的国际环境?同时我们又将面临国内的哪些挑战?外资怎么引?外贸如何稳?消费如何提振?……诸多问题都可以找到答案。

经济目标符合发展实际

政府工作报告将2023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定为“5%左右”。对此,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表示,5%的预期增长目标是综合考虑了各方面的因素,符合我们当前经济发展的实际和需要。

付凌晖表示,经济发展最终的目的是改善民生,最大的民生就是就业。由于受疫情影响,过去3年中国经济平均增速为4.5%,就业压力比较大。面对这样的困难,这两年一直在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就业稳定,关键还是要发展经济。要推动经济稳定增长,5%的经济增长目标高于过去3年经济平均增速,有利于扩大就业,稳定经济,改善民生。其次,5%的预期目标有利于防范和化解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和风险,同时也有利于引导各方面积极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经济增速如果过低,可能导致经济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暴露,风险就会增加。如果经济增速设定过高,会导致各方面资源条件比较紧张,不利于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从这些方面来看,5%的预期增长目标符合当前发展情况。目前,大多数研究认为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在5%—7%之间,设定5%的目标基本符合潜在增长水平。

5%的预期增长目标有压力、有挑战。从国际上来看,今年的国际形势比较复杂,全球经济增长趋于下行,主要国际组织对今年经济增长的预期都是下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月份预计今年世界经济增长2.9%,比2022年低0.5个百分点,说明世界经济运行增长态势是放缓的。

付凌晖表示,虽然一些主要经济体大幅加息,通胀水平比去年有望回落,但总的来看还是属于高通胀水平。高通胀情况下,一些经济体的紧缩货币政策趋势可能还会延续,这也会进一步抑制全球经济增长。同时,国际环境中,地缘政治、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在抬头,这些对全球经济增长的压力会逐步显现。从国内来看,中国经济总量去年达到了121万亿元,总量大。看绝对量,现在一年的增量可能相当于20世纪90年代一年的总量。所以,要实现这样的增长非常不容易。在疫情冲击的这几年当中,无论企业还是个人的资产负债表受损的问题,都需要时间修复。稳定经济增长需要付出努力。

与此同时,付凌晖表示对实现5%左右的预期增长目标充满信心。首先,中国经济经过长期发展,物质技术基础已经非常雄厚,经济总量达到121万亿元,有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完善的产业体系、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劳动力素质还在不断提高,创新发展的动能不断增强,这是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基礎。其次,今年疫情对生产需求的抑制性作用有较大幅度消除,有利于释放经济增长潜力。三是,扩大内需方面,政策会持续加力。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今年要把扩大内需,特别是把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新闻发布会中,各部门已经在筹划今年扩大需求方面相关政策,会对实现全年目标起到促进作用。四是,党的二十大描绘了未来发展蓝图。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两会对今年的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这些将极大激励和振奋经济发展信心。

当前中国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各种超预期因素随时可能发生。科学合理的预期增长目标相当于一根“指挥棒”,有利于为各领域发展提振信心、凝聚共识。

“让预期转强的根本出路是扭转经济增速持续下降趋势。”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余永定直言,如果经济持续减速,悲观预期将进一步自我强化,对供给和需求造成更大冲击。

受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去年中国经济增长3%。今年增速预期目标在此基础上明显抬高,与“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的大方向相符。

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部总监庞溟认为,考虑到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约能创造新增就业200万至220万人,今年中国GDP增速目标保持5%左右,经济呈现向上向好态势,将为实现城镇新增就业目标提供强力支持。

而在力促经济“增量”的同时,政府工作报告还匹配了多项“提质”任务。从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到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再到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深化改革开放的思路贯穿其中。

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

外资外贸连接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是衡量对外开放水平的重要指标。政府工作报告将“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列为今年政府工作八项重点建议之一,将“进出口促稳提质,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作为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政府工作报告认为,今年世界经济贸易增速放缓,国际贸易和利用外资的竞争将更趋激烈,保持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稳定外贸外资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需要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上下更大力气。

2023年首月,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276.9亿元,同比增长14.5%,我国持续成为外商投资兴业的热土。随着疫情防控政策不断优化调整,经济运行有望整体好转,如何让更多外资企业愿意来、留得住、发展得好?对此,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扩大市场准入”“落实好外资企业国民待遇”“推动外资标志性项目落地建设”等系列举措。

全国人大代表、辽宁大学校长余淼杰说,我国有14亿多人口,其中有超4亿中等收入群体,超大规模的市场一直为世界经济提供稳定需求。此外,外资准入门槛进一步降低、政策红利持续释放、营商环境日益改善等积极因素,都将吸引更多外资企业扎根中国谋发展。

当前,全球经济衰退风险上升、外需增长持续放缓已成为外贸稳增长面临的最大压力,部分行业需求疲弱、订单不足。代表委员认为,要更有力、更坚决地扩大开放。预算报告提出的“深入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自贸协定”“完善关税、进口环节税收和出口退税政策”“扩大先进技术、重要设备、能源资源等产品进口”为进一步做好今年外贸工作指明了方向。

“推进高水平开放,要保畅通、稳规模、优结构。”全国人大代表、海关总署广东分署主任李魁文表示,在对外开放一系列重大举措带动下,区域经贸合作持续深化、国际“朋友圈”扩围升级、跨境电商蓬勃发展等都为推动外贸稳步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

李魁文说,下一步,要根据报告作出的部署要求,持续推进稳外贸促外资工作的落地落实落细,帮助企业抓订单、拓市场、解难题,进一步压缩货物口岸通关时间,充分释放原产地、减免税、“经认证的经营者”等政策红利,推动与各国贸易取得新的更大进展。

“引进来”和“走出去”靠的不仅是资金多寡、设备好坏,更要看制度是否有效、服务是否便利等整体环境。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提出要“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稳步推进资本市场制度型双向开放”“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支持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创新”……

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白重恩认为,对接国际高标准推进制度型开放,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不仅有利于提升我国综合国力,也有助于形成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以高水平开放吸引高质量外资,加快推进贸易强国建设。

“总体来说,中国的开放已经从原来的要素开放、市场开放转向制度型的开放。”全国人大代表、上海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权衡表示。自贸试验区、海南自贸港、跨境電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等“试验田”大胆探索、勇于突破,已经为我国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和实现高质量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中国已成为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稳居世界前列。权衡表示,随着高水平对外开放迈向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的中国经济必将继续为世界经济增长作出积极而重要的贡献。

力挺民营经济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引导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正确理解党中央关于“两个毫不动摇”“两个健康”的方针政策,消除顾虑,放下包袱,大胆发展。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为各类所有制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竞相发展的环境”。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指出“依法保障公平竞争,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

“作为公有制经济代表,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作为非公有制经济代表,民营企业是中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是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两者命运休戚相关。”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说,二者关系不是对立,而是有机统一。

“近年来,面对疫情的冲击,广大民营企业展现了强大发展韧性,对维护经济正常运行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也要清醒看到,当前不少民营企业面临着比以往更大的困难,尤其是中小微企业抗风险能力弱、生产经营更加艰难,服务行业受影响尤其大。”河南省商丘市委副书记、市长摆向阳说,此时更需要政府释放强烈信号,加大支持帮扶力度,以民营企业的全面恢复助力经济整体提升。

在李锦看来,当前民营企业发展面临明显“堵点”。一方面,不少企业自身规模小、技术创新投入相对滞后、自主创新能力偏弱;另一方面,在制度上遭遇隐性壁垒,缺少健康的发展环境。

中国政府对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有清晰认知。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破除各种隐性壁垒,一视同仁给予政策支持,提振民间投资信心。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弘扬企业家精神。

在全国政协委员、内蒙古多蒙德实业集团董事长石磊看来,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要从“细处”着手。他指出,近年仍存在第三方机制不健全、税制不合理、融资不公平、服务水平低等阻碍优化营商环境的因素,亟须“对症下药”。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加快传统产业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着力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全国政协委员、京东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曹鹏说,京东将持续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数字化能力,帮助更多中小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

促消费稳投资

由消费和投资构成的内需,是经济增长“主引擎”。

“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要有效带动全社会投资”“通过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无论是提请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还是提请审查的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都把全力做好扩大内需这篇大文章作为2023年的重点工作内容。

在计划报告中,“千方百计促消费的政策举措”和“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举措”两个专栏,引起代表委员关注。

“促消费专栏用了‘千方百计四个字,凸显了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消费‘暖起来,经济才能‘热起来,当前关键是通过各类政策举措,让消费尽快恢复成为经济增长的主拉动力。”福建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黄茂兴说。

消费是最终需求,也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动力。随着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今年以来,国内旅游出行、餐饮零售等服务消费大幅回暖。如何让消费加速恢复,成为推动经济回升向好的关键。

让消费“跑起来”,关键是百姓“钱袋子”鼓起来。在计划报告促消费政策专栏中,“增强消费能力”被摆在首要位置。

“当前扩大消费的核心在于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稳定就业预期,恢复消费信心。”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杨成长委员说。计划报告明确提出,“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特别是提高消费倾向高、但受疫情影响大的中低收入居民的消费能力”,抓住了当前稳消费的关键。

促进消费提质扩容,离不开“新”力量的助力。近年来,实体零售“云”上开店,定制、体验等新兴消费崛起,首店经济、首发经济迅速发展……新场景、新业态不断涌现,成为带动消费回补升级的重要力量。

做好稳投资工作,是扩大国内需求的重要支撑。2022年,基础设施投资和制造业投资两端发力,同比分别增长9.4%和9.1%,为稳住宏观经济大盘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政府工作报告强调,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建设,激发民间投资活力。传化集团董事长徐冠巨说,面对新形势新挑战,传化将坚定信心、创新求变,加大对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等投资布局,科技投资将保持年增长50%。

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说,确保政府投资力度不减,更好发挥“四两拨千斤”的带动作用。将在重点支持现有11个领域项目建设基础上,适量扩大资金投向领域和用作项目资本金范围,持续加力重点项目建设。

大使看两会

哈萨克斯坦驻华大使 沙赫拉特·努雷舍夫

今年的中国两会至关重要,将发挥特殊的重要作用。中国提出了5%左右的增长目标,虽然近几年中国经济增速因疫情等因素放缓,但今年的增长目标是可以实现的。这不仅对中国的发展有利,而且有利于全球经济的恢复。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哈中双边贸易额将不断增长。

我们注意到了两会期间提出的中国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期待这一方案产生优化效应,确保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及中国政府和有关机构高效运行。作为中国的永久全面战略伙伴,哈萨克斯坦将一如既往与中方建立密切友好的合作关系。

去年1月,中國同中亚五国举办了建交30周年视频峰会。今年,中国将举办首次“中国+中亚五国”元首峰会和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两大主场活动。

十年来,哈中双边贸易在“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下大幅增长。哈中正商谈在边境建设第三个铁路口岸,建成后将对中国向欧洲的货物运输起到重要支撑作用。作为彼此重要的邻国,疫情前,中国与哈萨克斯坦人员往来密切。以留学为例,哈萨克斯坦是中国的10个主要留学生来源国之一。在中国的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后,哈方十分期待更多中国游客能赴哈萨克斯坦旅游。

人文交流将巩固和促进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与互信。哈中关系经过31年发展,已达到永久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这一前所未有的高度,坚实的基础将为双边关系进一步发展带来光明前景。哈方愿同中方一道,继续携手把双边合作推向新的高度。

阿联酋驻华大使 阿里·扎希里

当前许多国家正致力于经济复苏,中国是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随着疫情形势好转,中国正加速经济复苏和开放,最新的经济增长目标释放出积极信号。阿联酋非常高兴地看到中国进入了聚焦经济增长的新篇章,世界因此更加期待一个经济增长的新时代。

中国和阿联酋明年将迎来建交40周年。阿中是亲密朋友,两国都经历了快速增长和转型发展,密切合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阿联酋是中国在中东和北非地区最大的非石油贸易伙伴,中国是阿联酋整体上的最大贸易伙伴。

过去五年,两国贸易总额已达2340亿美元,非石油产品贸易的增长尤为强劲。在阿中经贸合作良好基础下,我始终密切关注中国两会以及其中与经济发展和对外投资有关的话题。

阿联酋2018年与中国签署政府间共建“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十年来“一带一路”倡议对国际贸易和经济发展都产生了显著影响——使贸易更加便利和高效,并通过发达的基础设施网络将共建国家和更广大的世界团结起来。

阿联酋已成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物流枢纽,中国在中东贸易总量的60%在阿联酋中转。阿联酋致力于推动经济结构由石油经济转型为位居技术创新前沿的知识创新型社会,并在数字经济、可再生能源、金融服务和航天工业等领域不断取得成就。阿联酋对“一带一路”框架下经济发展与交流以及长期合作的共同目标充满信心。我们将“一带一路”倡议视为前进的加速器,它将在未来推动所有共建国家实现目标、增进友谊。

成立74年来,中国在提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识字率、健康水平和平均预期寿命、消除贫困以及确保经济长期增长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来自中国蓬勃发展的贸易和投资带动下,阿联酋分享了中国和平崛起的红利,并将持续受益。我们为见证了中国取得的非凡成就而自豪,为中国人民坚毅和勤劳的精神而感佩。期待在未来几年看到两国人民在更广泛、更令人兴奋的领域开展更多合作。

摩尔多瓦驻华大使 杜米特鲁·贝拉基什

中国在全球政治和经济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无论中国国内发生什么,都会对整个国际社会产生影响,这也是两会举世瞩目的原因。说中国在许多领域已成为全球的主导力量并不过分。

中国现在拥有最现代化的铁路工程技术,汽车工业发展到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并且在人工智能、数字经济、实体经济、电子商务、5G等领域发展为世界领导者,成为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和经济伙伴等。

中国持续扩大对外开放水平,取得丰硕成果,充分表明中国的开放是惠及各方的。中国拥有巨大的市场、完整的产业链和不断改善的营商环境,已成为跨国公司利润增长的重要来源。从数量上的快速扩张到质量上的稳步提高——高质量发展,将为全球投资者提供新的市场机遇。

由于优越的地理位置及便利的交通资源,摩尔多瓦可为欧亚国家的贸易往来提供天然的通道。摩尔多瓦已经与欧盟、独联体、中国、关岛、土耳其等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考虑到在东西方之间的良好位置,摩尔多瓦可作为中国与欧洲间商品的分销中心,中国企业可以由此进入独联体和欧盟市场。

虽然两国在地理上不是很接近,但摩尔多瓦非常骄傲成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参与国之一,它为摩中合作带来了新机遇。更多的“一带一路”联合项目将获得两国政府支持,促进双边贸易不断增长。如果考虑到我们两国目前正在进行的文化、社会和政治合作,经济合作前景非常光明。

企业有话说

新疆亚欧国际物资交易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宏萍:为民营经济“站台”,极大提升了民营经济领域的信心

民营经济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主体,是我们党长期执政的重要力量。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阶段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就是既支持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也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本次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为民营经济“站台”,极大提升了民营经济领域的信心,为民企和民营经济吃了定心丸。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历程来看,民营经济始终是市场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市场经济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内在要素。因此,在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也必须坚持突出民营经济在市场中的重要地位。在扩大内需与双循环背景下,首先全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其次为民企提供广阔空间,尽其所有,施展才华在各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对此我建议:一是优化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发挥央企国企优势和民企机制灵活、创新力强等优势,在一些重点行业和领域,放宽民企的市场准入,鼓励有条件的民企与国企开展项目投资合作、产业技术合作等,激发市场活力。鼓励国企和民企加强资源整合、优势互补、高效协作,通过“抱团出海”形成合作双赢模式。二是完善精准有效的政策环境。加大对民营企业的税收优惠,降低企业税费负担。完善民营企业金融服务体系,创新民营企业融资增信机制,破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三是持续培育创新主体,扶持民企发展壮大。企业是创新主体,加大对民企在自主研发、技术创新、产业集群等方面的扶持力度,不断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创新与变革行稳致远。在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和重点项目上,开展龙头企业引领行动,带动产业链和行业整体升级。四是健全平等保护的法治环境。坚持各类主体平等的诉讼地位,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让民营企业家安心经营、放心投资、专心创业。

2022年,我国外贸规模首破40万亿元关口。在过去5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8.6%,连续多年居世界首位。也就是说,我国外贸顶住超预期压力,实现了稳定增长。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一方面全球范围内的贸易保护主义正在增强。另一方面,存在全球经济增长乏力、自然灾害等不利因素影响。为此,今年提出进出口促稳提质,经济增长放缓。

我认为,一是通过自主创新、产品研发、质量标准、知识产权保护等措施,提高我国商品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推动贸易模式转变,促进进出口产品优化升级,提高对外贸易综合竞争力。二是积极参与国际经贸洽谈等外事活动,争取更多的贸易便利和优惠政策。三是加强与各国贸易投资合作,开发新的合作领域,扩大出口渠道。四是拓展国际营销网络建设,利用跨境电商和物流服务等平台,提高销售渠道和效率,提升国内商品本土竞争力。

我比较关注稳外贸、加快传统产业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等话题。2023年受到经济下行以及美联储加息的影响,北美市场消费者的购物决策变得更加慎重。而这一趋势带来的直接影响即消费者对品牌、产品价值等的要求会更高,出海商品遇到较大挑战。

在过年的几年里,国家相继出台一系列扶持企业跨境贸易、数字经济发展等相关政策,特别是今年出台的《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关于加快推进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若干意见》。一方面督促当地政府尽快出台具体实施细则,让企业充分享受具体政策红利,推动跨境电商品牌交易“加速跑”。另一方面做强数字经济建设。将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支持数字企业发展壮大,健全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机制,形成各领域数字资源共享,推动平台企业规范有序发展。

在过年的十年里,围绕“一带一路”建设,地方政府给予关注和极大支持,通过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实施放管服改革,强化营商环境,实现政务大厅一站式服务等,为企业保驾护航,减少企业跨境交易中遇到的通关难、融资难、物流仓储困难等问题,为贸易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缅甸中华总商会会长、福兴兄弟集团董事长林文猛:发挥优势,为推动中缅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贡献力量

中国经济在中国共产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昂首阔步大发展,其中包括了推动民营经济在市场中发挥重要的力量。营商环境需要政府的持续大力支持,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为民营经济“站台”,给了民营企业极大的信心和鼓励,为经济持续发展增强了活力。相信在新时代的历史机遇下,民营企业一定会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众所周知,在经历了三年疫情、极端气候、地缘政治、货币贬值等种种困难,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确实面临着很多压力。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包括进出口促稳提质,国际收支基本平衡。正是展现了政府对经济宏观大局的可控与信心,为市场这艘大船领航方向,有方向就有信心,这个也是给予市场一个强有力的声音。作为海外僑胞,我认为应当坚定信心抓住发展机遇,保持稳健发展,开拓项目,促进合作交流,发挥优势参与到推动祖籍国的“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等建设。

我非常关注金融方面的议题。近年来多个国家货币汇率不稳定、外部动荡不安等等因素,进出口贸易增加了很多困难,广大海外华人华侨与祖籍国的经贸往来量大,货币收付方面遇到很多困难。期待政府促进对国际贸易的金融支持,对相应的国家建立灵活的机制,推动人民币账户开户及结算路径的金融服务发展,加快人民币国际化。

此外,“一带一路”共同发展,合作共赢的理念为沿线国家带来了发展机遇。缅甸是“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中缅两国积极推进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民心相通等,逐步推进中缅经济走廊、中缅边境经济合作区、中缅铁路等项目的发展。“一带一路”倡议十年以来,中缅两国经贸往来发展大幅提高。我司在中缅贸易十年来推进了业务项目多样化扩大发展。今年希望继续发挥优势,为推动中缅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贡献力量。

加拿大蒙特利尔华商会主席张仕根:民营企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民营企业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民营经济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可以概括为“56789”,即民营经济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

习近平主席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曾指出,“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成果,是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主体,也是我们党长期执政、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力量。” 民营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多种市场经济主体之一,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可以促进不同市场经济主体之间的良性竞争,加强了公有制市场经济主体和民营市场经济主体之间的互补。

民营企业分布在各行各业,而且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已经发展进入了高科技领域,如核电( 如三澳核电项目 )、高铁( 如杭台高铁 )、电讯( 华为 )、卫星领域 ( 如民营火箭公司“零壹空间”)。

民营企业充分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吸收了大量的城乡就业人员,减轻了社会的压力。

猜你喜欢

经济发展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分享经济是个啥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拥抱新经济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