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部名著的里下河原型*
——《水浒传》的文学发现

2023-04-26浦玉生莫其康

江苏地方志 2023年2期
关键词:张士诚施耐庵蹴鞠

◎浦玉生 莫其康

(1.江苏盐城224008;2.江苏兴化225700)

《水浒传》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古代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是“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中的地域地理、历史事件、人物诸方面,在里下河地区都可找到原型。

一、《水浒传》历史原型:明写宋江起义,暗写张士诚起义

史料记载,发生在北宋末年的真实的宋江起义横跨三年,实际只一年多时间。但是《水浒传》宋江聚义被拉长成14年,其实是作者施耐庵有意呼应了元朝末年的张士诚自起义至失败,前后历时14 年的历史。张士诚,元泰州白驹场亭人。据《明史·张士诚列传》记载,张士诚起义极盛时,占地两千里,雄踞东南半壁,成为一方英杰,至今兴化民间仍流传“十八根扁担齐上戴家窑,一路杏花(兴化)村,顺带高邮州”的传说和歌谣。张士诚兵败而亡后,吴人“家立庙,祀王及王弟士德等,讳之曰‘五圣’”,至今苏、常多“五圣祠”。在里下河一带有祀“都天大帝”,出“都帝会”,七月三十日烧“地藏(张)王”香、放河灯等祀张的风俗,一直延续不绝。

《水浒传》所写梁山英雄占据的山寨,如揭阳岭、十字坡等,计有15 处。张士诚起义时,各地造反的群雄,如金陵朱元璋、九江陈友谅等亦是15 路。《水浒传》楔子楔出了龙虎山“北极殿”,而查遍江西龙虎山的史料,并未发现“北极殿”。〔康熙〕《淮南中十场志》记载草堰场有“北极殿”,这里恰恰是元末张士诚起义的聚义地。《水浒传》中宋江聚义梁山,最后接受招安,与张士诚占据苏州后又降元也相似。

施耐庵写《水浒传》的宋江,主要以张士诚为原型。小说中的宋江与史实中的张士诚常有吻合之处,并且施耐庵在全书中有意识地将元末的时事糅进小说之中。从秉性上看,第十八回,说宋江“于家大孝,为人仗义疏财,人皆称他做孝义黑三郎”“疏财仗义更多能……及时甘雨四方称,山东呼保义,豪杰宋公明”。第二十二回,当时的武松还未见过宋江,他说:“我虽不曾认的,江湖上久闻他是个及时雨宋公明。且又仗义疏财,扶危济困,是个天下闻名的好汉。”《明史纪事本末卷之四·太祖平吴》中说:张士诚“性轻财好施,颇得众心。”这里的“轻财好施”与“仗义疏财”是同一性质。

《水浒传》作者施耐庵亲历了张士诚农民起义,有意识地将张姓、元末农民起义的时事写入《水浒传》中。有好几处写到紧急关头时,若有人叫一声“张大哥”便逢凶化吉。如第二回,就让王进说:“小人姓张,原是京师人。”第十一回,又让林冲道:“我自姓张”。第六十一回,吴用说:“小生姓张,名用。”第七十四回,燕青说:“我是山东张货郎”“小人姓张,排行第一,山东莱州人氏。”将不是张姓的人物说成姓张,在书中不下十余处。提及假姓者,都称之姓张。这就是作者把张士诚义军姓张居多的特点写进书中。

从书名上看,“水浒”与“白驹”均出自《诗经》也很耐人寻味。“皎皎白驹,食我场霍。”“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爰及姜女,聿来胥宇。”古公亶父是周文王的祖父,因为他有仁德,得到人民的拥戴,在岐下建立周朝开国的基业。这里暗合张士诚建国号大周的历史,元至正十四年(1354)“张士诚国号大周,自称诚王,改元天祐”。“水浒”,指古公亶父来岐山时经过的漆、沮两水的旁边。《孟子·梁惠王下》记载:“昔者大王(注:即古公亶父)居邠,狄人侵之……逾梁山,邑于岐山之下居焉。”这段史诗,是歌咏周朝开基者古公亶父避狄去邠,渡漆、沮两水,越梁山,到岐下,得到人民的拥戴,开基建国的历史。明末最早刊刻百二十回本《水浒全传》的苏州书刻家袁无涯认为,作者所以取“水浒”做小说的书名,是旨在表明“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宋江不愿据有水泊梁山“王图霸业”,而只想学姜子牙居东海之滨等候时机辅佐圣主“保境安民”。不仅如此,连张士诚的子孙都姓了周姓。《吴王张士诚载记》记载:“吴王子,年六岁,城破后,有旧将周国俊,为海盐人,与赵、姚、廉三将自阊门匿出,渡江,栖于通州。从国俊为周氏,名确,字伯坚,族蕃衍至千余家。其世谱所载,谓王更有二子,避出他所,为虞、吴二氏云。”

宋江起义并非盐民起义,但施耐庵让水浒好汉不时地“赶些私盐”。第三十七回,混江龙李俊,与出洞蛟童威、翻江蜃童猛一起在浔阳江上“棹船出来,赶些私盐”。第四十回,在白龙庙英雄小聚义中,“李俊引着李立、童威、童猛,也带十数个卖盐火家,都各执枪棒上岸来。”这卖盐火家,就是卖盐的伙计、同伴。《明史纪事本末》说张士诚“白驹场亭民,为盐场纲司牙侩,与弟士德、士信俱以贩盐,缘为奸利”。

《水浒传》中“风雪山神庙”“火烧草料场”,相传取材于兴化界牌头的“十五里庙”。至今,界牌头东还有草料场原型“马家舍”。

兴化市博物馆中的得胜湖水寨模型(吉祥 摄)

二、《水浒传》地域原型:明写梁山泊,实写里下河得胜湖等水泊

《水浒传》明面上写的是宋江梁山泊聚义,但是真实的宋江起义与梁山泊没有关系。无论是《宋史》中的《徽宗本纪》《侯蒙传》《张叔夜传》,还是宋代李埴的《十朝纲要》、陈均的《九朝编年备要》、徐梦莘的《三朝北盟会编》、王偁的《东都事略》等,皆有类似的记载:宋江义军是流动作战,时而淮南,时而京东、河北,时而齐、魏,时而楚、海州,并转掠十郡,官军莫敢撄其锋,但从未有一处提到过宋江建立根据地,更未提到根据地是水泊梁山。南宋末龚开的《宋江三十六人赞并序》云:“宋江事见于街谈巷语。”其中不仅没有提到过梁山泊,反而多处提到的是宋江一班人活动于太行山的梁山(即吕梁山),可见,史籍中根本没有宋江在梁山泊活动的记录,宋江义军与山东境内的梁山泊根本没有关系。而梁山泊则是黄河流域在山东境内一个支流所形成的湖泊,上古时名大野泽,汉时名钜野泽(今山东尚有巨野县),宋时因黄河水泛滥决入,泽更加扩大,俗名为梁山泊。《元和志》云:“南北三百里,东西百余里。”其水域阔大,颇为壮观。元代时由于黄河改道南迁之故,梁山泊水枯竭。元末明初梁山泊已不复存在。

《水浒传》中梁山泊的地理背景其实主要取自里下河的得胜湖、大纵湖、施家桥芦荡等水泊。得胜湖位于兴化城东约6 公里处,方圆20 多平方公里,古名缩头湖。南宋绍兴元年(1131),山东梁山泊英雄张荣集结旧部,联合贾虎、孟威、郑握等将领,发动渔民加入义军,达一万余众,南下江淮,把梁山泊火种带到兴化,并联舟建寨于兴化的缩头湖。张荣义军在湖上大摆水上八卦阵,击退金兵主帅挞懒(即完颜昌),取得“缩头湖大捷”,“缩头湖”由此改名“得胜湖”,清〔嘉庆〕《兴化县志》卷2 有记述。得胜湖大捷后的次年,刚建立的南宋朝廷遥封张荣为武功大夫、泰州知州,总摄兴化县事。张荣赴任后,就地安置在湖东口附近的义军,并将居住地取名为“水浒港”(今“避风港”)。得胜湖大捷成了义军最光辉的记忆,而这些义军正是水浒故事的传播者,自然会将得胜湖战斗事迹掺和到宋江故事中去,宋江的流动作战遂变成了在梁山泊安营扎寨。施耐庵在水浒港课耕隐居,为创作《水浒传》悉心搜集素材。可以想见,作品初名《江湖豪客传》,尔后更名为《水浒传》,显然与施耐庵在水浒港的课耕经历有关。作品将张、贾、孟、郑“四义士”作为浪里白条张顺和“阮氏三雄”的原型来塑造,表明了其对“四义士”的缅怀之意。得胜湖大捷后,兴化人民在东城外筑“四义楼”,供奉张、贾、孟、郑四义士,数百年香火不绝。以纪念“四义士”为主题的“溱潼会船节”亦历久不衰。明户部侍郎杨果《得胜湖怀四义士》中“却忆金戈殪虏酋”“悠悠遗恨咽东流”等诗句,表达了对水泊英雄“四义士”的深切怀念。

得胜湖集名胜古迹、人文景观、自然风光和古代水战场于一体,被列为“昭阳十二景”之一,历史上成为文人墨客、达官贵人、有识之士游览、凭吊、讴歌之地。“五朝元老”明代高谷大学士赋诗《胜湖秋月》:“小湖摇碧接孤城,月色澄秋分外明。光澈玉壶栖鸟定,影沉金镜蛰龙惊。渔舟未许张灯卧,吟客惟宜载酒行。何处一声吹短笛?误疑身世在蓬瀛。”清代“扬州学派”前期代表人物任大椿赋诗《得胜湖怀古》:“湖阔草根白,客泪洒天表。大厦已不支,胜败勿复较。月照将军心,松风挟秋到。平湖不听天,气候皆自造。低星避弱水,查竞寒上草。”诗中对张荣、张士诚反金抗元的英雄壮举发出无限的赞叹。20 世纪80 年代初,水浒研究专家、杭州大学古籍研究所教授刘操南来兴化考察,赋诗《游得胜湖》:“春日寻芳水上槎,联舟畅叙乐天涯。风吹嫩绿飞汀鹭,日照初黄舞豌花。港汊纵横疑水泊,心潮上下感虫沙。耐庵鼓棹钱塘返,芦叶滩头好住家。”

除了“梁山泊”,施耐庵在《水浒传》中还有一个多处提到的地名“蓼儿洼”。一百回或百廿回说:“楚州南门外有个去处,地名唤作蓼儿洼。其山四面都是水港,中有高山一座。其山秀丽,松柏森然,甚有风水,和梁山泊无异。虽然是个小去处,其内山峰环绕,龙虎踞盘,曲折峰峦,坡阶台砌,四围港汊,前后湖荡,俨然似水浒寨一般。”“楚州南门外,有个蓼儿洼,风景与梁山泊无异”。有宋江、吴用、花荣、李逵四人墓,“楚人怜其忠义,葬于本州南门外蓼儿洼内,建立祠堂,四时享祭。”第七十二回有词:“天南海北,问乾坤何处可容狂客?借得山东烟水寨,来买凤城春色……”。楚州南门外的蓼儿洼,小范围是楚州城的南门,而大范围是楚州城东南的里下河腹地。值得注意的是,今天泰州的别称就是“凤城”。

施耐庵取名“蓼儿洼”是精心设计的,“蓼儿洼”在泰州兴化、盐城大纵湖均有文本、文献相印证。当我们熟读《水浒传》几十遍后,再读〔嘉靖〕《兴化县志》,我们有一个发现,我们被水包裹着。《兴化县志·地理》该篇章的二级标题有“海、河、湖、溪、港、池、津、荡、浦、泓、沟、湾……”。这里是里下河的“锅底洼”,一派水乡泽国风光。这颇类似于施耐庵笔下的“楚州南门外的蓼儿洼”。蓼儿洼的蓼草、芦苇遍布,同样也是里下河湿地的特征。〔嘉靖〕《兴化县志》所记的“物产·草之品”中写道:第一个是“芦”,紧接着是“荻、茅、蒲、茭、莎、莞、萍”。明〔万历〕《盐城县志》的“草属”栏下,第一种草是“蓼草”,其后才是“蒲、莎、茭”等。蓼草在白驹场周边也是一景。蓼草,草本植物,花泛淡绿或淡红色,当如火的晚霞映照在“蓼渚”之上,化境摇金,恍若锦宫一景。从古到今,都是胜景。《水浒传》第一百二十回中施耐庵写道:“红瑟瑟满目蓼花,绿依依一洲芦叶。双双鸿雁,哀鸣在沙渚矶头;对对鹡鸰,倦宿在败荷汀畔。”蓼草、芦叶、鸿雁、鹡鸰,里下河地区都有,值得一说的大纵湖“芦荡迷宫”,今天到鸟岛看鸿雁,一群鸿雁追着主人的汽艇觅食,绝对是大纵湖的一景。清道光年间诗人高岑所赋《盐城八景诗》,其中有赞大纵湖美景的《大湖秋月》,诗中有“扁舟一棹泛秋波,月色平铺似画图。红蓼花疏波滚雪,白 叶细露凝酥……”“大湖秋月”也是“红蓼花疏”。张士诚起兵时所结水寨,在“大纵、得胜两湖间,凡十有二”“在宝应至高邮间有数十座”(《隆平记事》等)。这些里下河水寨场景成为《水浒传》水战创作的蓝本。

三、《水浒传》中里下河人物影子索隐

(一)吴用的原型是施耐庵

流行于江苏的歇后语说:“梁山的军师——无(吴)用”。《水浒传》先声的《大宋宣和遗事》中称智多星为吴加亮,不叫吴用,施耐庵参加张士诚起义为军师,但好多建议未被张士诚采纳,施耐庵自感军师也无用。此歇后语被收录进《江苏方言总汇》,并仅流行于江苏里下河地区以及在张士诚起义行经地带,是值得玩味的。施耐庵(1296——1370),元末白驹场人。在为张士诚做军师时,是在江北打开局面,还是到苏州称王,施耐庵一直劝告张士诚。施耐庵的意见是以江北草堰一带为基地,獐得草(草堰)则活,獐上树(苏州)必死。然而张士诚想的是占领江南,享乐心切,结果在苏州城住下来后,天下大势未定,就急于称起吴王来,偏安一隅,不思进取,施耐庵的话他一点也听不下去。施耐庵看到张士诚如此下去必然失败,叹了一口气说:“可惜当年项羽,不听范增的劝告,落得个乌江自刎的下场。今天我纵有满腹经纶,奈何不遇明主,又有什么用呢?”后来施耐庵就离开了张士诚。张士诚的失败,施耐庵一直耿耿于怀,他觉得自己也有一份责任。后来在著《水浒传》时,特地把智多星写成“吴(无)用”,意即自己没有尽到一份责任帮助张士诚平定天下,军师无用。就这样,“梁山上的军师——无(吴)用”成了一条人们口头常说的歇后语,一直流传到今天。

施耐庵撰写的一百二十回本的《水浒传》(江阴梅氏藏本《古本水浒传》)文末有一首卷尾诗:“一声惊起蛰虫眠,端是云开又见天;雨洗千山成净土,雷鸣四海靖狼烟。草莽失身怜赤子,太平重造有高贤;书生挟策终何济,负曝高谈理故编。”这首诗是施耐庵联系自己的实践写的,并且有所指,一句“草莽失身怜赤子”,暴露了施耐庵曾在张士诚军中做幕僚的经历,这个吴王张士诚乃“草头王”,是草莽出身。真是猛虎归梁山,英雄出水浒。

(二)晁盖的原型是泰州李华甫 (李二)

晁盖本是梁山第二任首领。《水浒传》在塑造其形象时,一出场,便介绍他“人物轩昂,语言洒落”,一副大人物派头。可是他后来却表现平平,在与官军、土豪等势力的较量中显得力不从心,被宋江不断“架空”。金圣叹曾指其被宋江谋杀。顺着宋江的原型张士诚,不难从史料中找出晁盖的原型李华甫 (李二)的蛛丝马迹。张士诚起义前后,作为里下河水乡第三任“草头王”的座位来得并不光彩。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载:“初,王克柔者,亦泰州人,家富好施,多结游侠。将为不轨,高邮知府李齐收捕于狱。李华甫与面张四素感克柔恩,谋聚众劫狱。齐以克柔解发扬州,后招安华甫为泰州判,四为千夫长。十三年五月,士诚又与华甫同谋起事。未几,士诚党与十有八人共杀华甫,遂并其众,焚掠村落,驱民为盗,陷通泰(州)、高邮,自号诚王,改元天佑。”《元史·纳速刺丁传》载:“泰州李二(李华甫)起,行省移之捍高邮(兴化) 得胜湖。贼船七十余柁,乘风而来,即前击之,焚其二十余船,贼溃去。李二失援,遂降。其党张士诚杀李二,复为乱。”《元史》高邮府知府李齐的传记中,也记载了“贼酋自相杀”。

(三)卞元亨打虎是武松打虎的文学原型

卞元亨(1325——1415),元末盐城县东溟(今盐城市便仓镇)人,是施耐庵的表弟,施耐庵对他十分了解。《吴王张士诚载记》(中华书局2013 年版)引袁吉人编《耐庵小史》云:“施耐庵,白驹场人,与张士诚部将卞元亨相友善。”据明〔万历〕《盐城县志》与《卞氏宗谱·卞元亨传》记载,卞元亨少时能吟诗作文,善吹鹤骨笛,“公有膂力,曾蹴虎至死”,元末客张士诚,张士诚跋扈,屡陈不听,辞去。归隐于盐城之便仓,手植枯枝牡丹于庭。又载“东海常出猛虎,路绝往来,公怒曰:昔周处射虎杀蛟,以除民害,吾当效之。人以为狂。公独往,无寸械,适虎当振威,公从容近之,以足蹴其颔,虎立毙,其豪迈如此。”《水浒传》中武松打虎即以卞元亨打虎为原型。元至正十三年(1353),卞元亨因忍受不了盐监的勒索,随张士诚领导的盐民起义,杀死了白驹闸驻防守兵,火烧白驹场盐课司署,其后在草堰场招兵买马,起义反元,史称“十八条扁担起义”。卞元亨为“张士诚将”“曾任元帅”。这给施耐庵以启发,写景阳冈武松打虎也是蹴虎至死。《卞氏谱》还载有明代兴化人陆颙(陆谦的儿子)《赠东海隐者卞元亨》诗句:“刺虎昔闻林下勇,登龙今访海中居。”

《水浒传》二十八回中说武松膂力过人,天王堂前的石墩怕有四五百斤重,武松把上半截衣裳脱下来,拴在腰里,把那个石墩只一抱,轻轻地抱将起来。双手把石墩只一撇,扑地打下地里一尺来深。武松再把右手去地里一提,提将起来,望空只一掷,掷起去离地一丈来高;武松双手只一接,接来轻轻地放在原旧安处。这武松的石墩与卞元亨练功用的两个石锁(形似石墩)又有几份相像,卞元亨使用的石锁分别328斤和335 斤,现仍在盐城便仓枯枝牡丹园内,其中一个刻有元代的“元”字。里下河民间至今仍有撂石锁的活动,有诗为证:“玲珑石锁半空举,天作娱台地作毡。巧手闲来多聚会,欢愉尽在叟童间。”

(四)淫妇“二潘”是影射潘原明、潘元绍

施耐庵是站在同情张士诚农民起义的立场上写的《水浒传》。《水浒传》第二十六回和第四十六回中写到两个淫妇,无巧不巧,都姓潘。在农耕社会,“万恶淫为首”,施耐庵笔下两个淫妇,都是不得好死的。一是潘金莲,被武松杀了;一个潘巧云,被杨雄杀了。都是剖腹剜心,掏出五脏,痛快淋漓之至。喻蘅教授有专文《施耐庵笔伐二潘》(载《明清小说研究》1987 年第6 期),明确指出这是影射张士诚女婿潘元绍和其哥哥潘原明二人,在张士诚起义最关键的时候,潘氏二兄弟背叛了吴王的大业。

潘原明、潘元绍是兄弟俩,父亲是潘懋,海陵人。潘原明是与张士诚、李伯升、吕珍等一起在白驹场起义的“十八条扁担之”一,张士诚称王后封潘原明为平章,张士诚事业的后期,命他镇守杭州。至正二十六年(1366),朱元璋发兵20 万征讨张士诚,常遇春主张直捣苏州,朱元璋认为,张天骐在湖州,潘原明在杭州,见苏州围攻,可能同时并力来救,不易取胜,主张先取湖州、杭州,以孤立张士诚。果然湖州攻下后,吓坏了潘原明,朱元璋将领李文忠的部队刚到杭州城外,潘原明就立即派人请降,连李文忠也感到奇怪,怀疑有诈,认为我刚到来,胜负还未可知,而杭州方面急速请降,是不是有什么计谋?潘原明为了表明自己投降的心迹,就献出原先朱元璋的叛将蒋英、刘震,自己带着土地钱粮簿册及张士诚所封官印,“伏谒道左”,率兵3万人不战而降。他的叛变,使苏州腹背受敌,失去后援,对张士诚的覆灭起到了决定性的一击。后来朱元璋大杀降臣时,正因为潘原明对他确实立了大功而免于杀戮,仍封以原官。潘原明本为潘元明,因避讳“元”后改成了“原”。

潘元绍更是一个贪残歹毒的家伙。他就是杨维桢在《金盘美人》歌序言中所说的“伪驸马潘某”,“潘娶美娼凡数十,内一苏氏才色兼美,醉后寻其罪杀之。以金盘荐其首于客宴……”可见其残忍成性,《金盘美人》歌即为此而作。潘元绍是在常遇春攻打苏州阊门时投降的。当时,张士诚命谢节、周仁用木栅补外城,而周仁、潘元绍竟在此千钧一发的时刻投降。外城失守,以致敌军“蚁附登城”,苏州城就被攻破了。至正二十七年(1367)九月,城破,张士诚及余众战于万寿寺东街,众散走,徐达让潘元绍劝谕张士诚投降。最终张士诚绝食,至金陵死难,时年47岁。潘元绍卖主求荣,同样没有好下场,最后也被朱元璋诛杀。

虽说张士诚割据一方,胸无远图,其覆灭是历史的必然,但如不是潘原明、潘元绍倒行逆施,也许其覆灭不会如此快速。施耐庵通过潘金莲、潘巧云两个水性杨花、出卖灵魂的淫妇形象,作为对潘原明、潘元绍兄弟的讨伐,看来是合情合理的。尽管这“笔伐二潘”,比较隐晦曲折,但是六百年来在里下河民间留下了这段不见于史乘的“史料”,也说明人民群众的“口碑”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另外,白驹耆老中流传一副对联:“紫石街前新世泽,翠屏山下旧家风”,也说明家乡人民对施耐庵塑造的两个艺术形象有所领会而以对联形式对“二潘”加以鞭挞。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两个淫妇与两个叛徒同姓的秘密。

总之,故老传闻,历年已久,虽未见诸史传典籍,也有记述和发掘的必要,不能因里间传言就轻视之而让其湮没。

(五)高俅蹴鞠的原型是张士信蹴鞠

《水浒传》高俅是与蔡京、童贯、杨戬并列的“变乱天下,坏国、坏家、坏民”的“四个贼臣”。在这“四贼”中,其他三人都是概念化的,而高俅却是一个用市民审美趣味塑造出来的奸臣形象。《水浒传》说他是“一个浮浪破落户子弟,姓高,排行第二。自小不成家业,只好刺枪使棒。最是踢得好脚气毬(球)。京师人口顺,不叫高二,却叫他做高毬。后来发迹,便宜将气毬那字,去了毛傍,添作立人,便改作姓高名俅。这人吹弹歌舞,刺枪使棒,相扑顽耍,亦胡乱学诗书词赋。若论仁义礼智,信行忠良,却是不会。只在东京城里城外帮闲。”后来他遇上了贵人,小王都太尉和内侄端王交好,小王都太尉派高俅到端王府送物,由此结识了端王,即后来的徽宗,被端王看上,从此留在端王身边。宋哲宗驾崩,端王即位,成了大宋皇帝。而高俅这个潜邸“旧臣”也鸿运当头,一下子从一个闲散王爷的玩伴,一跃进入了大宋王朝的官场,并且在官场中青云直上,成了掌管军事的殿前都太尉。高俅是一个令人憎恶的反派人物,他逼得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背井离乡,把另一位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弄得家破人亡。他时时出奸计与梁山好汉作对,最后还害死了宋江等人。

让我们将时光拉回到元末农民起义的张士诚队伍里来。张士诚的三弟张士信也是个喜好蹴鞠的人。据明代俞本《纪事录》记载,至正二十六年“十一月初二日,湖州张氏守将李司徒并张红右丞降,将士秋毫无犯,城中市不易肆。张氏弟四丞相,领精兵十万众援湖州,至旧馆,怯不敢进,乃立栅以自固。日久,携妓歌舞设宴,及蹴掷为戏,将士惮无决战。遇春领兵破之,全军倒戈而降,四丞相仅逸遁去。”《明通鉴》记载:“士信尤好聚敛,日夜歌舞,婢妾乐器踵相接,大会游谈之士樗蒲、蹴鞠。”《明史·张士诚传》记载:“士诚为人,外迟重寡言,似有器量,而实无远图。既据吴中,吴承平久,户口殷盛,士诚渐奢纵,怠于政事。士信、元绍尤好聚敛,金玉珍宝及古法书名画,无不充牣。日夜歌舞自娱。将帅亦偃蹇不用命,每有攻战,辄称疾,邀官爵田宅然后起。所载婢妾乐器踵相接不绝,或大会游谈之士,樗蒲蹴鞠,皆不以军务为意。及丧师失地还,士诚概置不问。已,复用为将。上下嬉娱,以至于亡”。清代诗人严遂成《张士诚》诗也有记载,该诗概述了张士诚从起义到覆灭的全过程,赞扬其以身殉国的英雄气节。但诗中也写到了“樗蒲蹴鞠”,即“诸将偃蹇载乐器,樗蒲蹴鞠军中观”。偃蹇,傲慢。樗蒲,博戏名。蹴鞠,军中习武游戏,类似今天的足球赛。

在元末农民起义战场上,朱元璋是严惩军官蹴鞠的(顾起龙《客座赘语》)。唯有张士信,作为一个丞相,像高俅一样的朝中大官,总管着军政大权,在战争间隙不是勇往直前,而是退缩不前,还在“携妓歌舞蹴鞠为戏”,把国家前途与命运视为儿戏,这是多么令人悲叹的事。

施耐庵入张士诚幕,显然是目睹了那一幕幕蹴鞠之戏,才有了今人“高俅蹴鞠与张士信蹴鞠”的花絮,当然有所不同的是:蹴鞠让高俅个人青云直上,蹴鞠也让“张氏社稷”走向灭亡。

猜你喜欢

张士诚施耐庵蹴鞠
蹴鞠
大云寺里感恩碑
施耐庵巧用对联治病
大云寺里感恩碑
蹴鞠有达人,一“踢”永流传
足球有一段渊源,叫蹴鞠
蹴鞠趣“史”
一盆鸡肉破了城
一只鸡破了一座城
罗贯中与施耐庵(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