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治理与里下河地区变迁渊源
2023-04-26◎雍俊
◎雍 俊
(扬州市地方志办公室,江苏扬州225002)
里下河,并不是一条河,而是一个特定自然区域的地名。其范围西起京杭大运河里运河段,东至串场河,北自苏北灌溉总渠,南抵新通扬运河,区域总面积1.5万平方公里。里下河之名源于里运河(简称“里河”,为京杭大运河的一段,又称内河、淮扬运河)与下河(串场河,也叫官河、大盐河)的首字。这片区域内河湖密布,是“四周皆筑圩,村庄俱临水,下田要乘船,上路不离桥”的水乡泽国。里下河地区也是江苏境内著名的低洼地带,西面是洪泽湖大堤,洪泽湖高高悬于头上;北面是黄河北去后留下的废黄河,亦高出平地数米;南面的通扬运河和东面的串场河,是两条高水河。“登堤而望,内若釜底,外若建瓴”,因此得名“锅底洼”。[1]192由于低洼的地貌形态,加上历史上一直是淮河入海与泄洪的重要通道,特别是黄河长期夺淮,淮河泛滥,导致里下河地区极易遭受洪水和内涝灾害。
里下河区域范围示意图
一、黄、淮、运“滞洪区”的危害
淮河源于河南桐柏山,干流流经河南、安徽、江苏三省。古代淮河独流入海,利多害少,河槽宽深,海潮可上溯到盱眙县城。南宋绍熙五年(1194),黄河决口于河南阳武,由徐州东南流经淮阴以北与淮河合流入海,导致黄河长期夺淮。黄河长期夺淮和京杭运河的开通,使黄河、淮河、运河交织在一起,息息相关。为了保证大运河的漕运安全,让淮河洪水平安下泄,历代往往将里下河地区作为黄淮运洪水的“滞洪区”,大水时破堤行洪,导致里下河地区遭受灭顶之灾。
明清时期,黄河长期经徐州南下夺淮,大量泥沙淤积,淮阴以下的淮河被淤成“地上河”。每遇大水,洪泽湖大堤开坝减水或决口,洪水东泄冲破里运河堤,经里下河地区漫流入海。明万历三年(1575),黄淮并涨,淮决于高家堰,又决宝应、黄浦等湖堤15 处;高邮湖决清水潭、丁志口等,“高、宝、兴、盐汇为巨浸”,经开扬州城东之沙河坝及芒稻河坝,水势才减。[2]万历六年(1578),潘季驯出任总河时,定下“蓄清刷黄”治水之策,在黄、淮、运总体工程实施中,把大筑高家堰(洪泽湖堤坝)视为首务。“堰高一丈五尺,厚五丈,基厚十五丈,大涧口则为月堰,广三十丈”,并“密布桩入地,深浪不能撼。桩内置版,版内置土,土则致自远,皆坚实者”,以拦蓄淮水。[3]这使洪泽湖与堤内原有的万家湖、泥墩湖、富陵湖等洼地连成一片,形成了洪泽湖人工水库的雏形。为了防止淮河特大洪水时,大堤西北角之处的主要出口(称为清口)宣泄不及,还在洪泽湖南端的周桥设置减水坝,和周桥以南的天然减水坝共同起到溢洪道的作用。
明代万历年间,给事中汤聘尹、河道尚书凌云翼相继提出“导淮入江以避黄”“惟疏上流使入江,泄下流使入海”,皆未实施。万历二十四年(1596),总河尚书杨一魁实施“分黄导淮”方略,于高家堰建闸,开毛塘湾、金家湾,建金湾及芒稻减水闸,始有少量淮水入江,是为淮河入江水道雏形。[2]
清代,里运河因淮河洪水、黄河倒灌的影响,经常决堤成灾,里下河地区受害最深。清初,里运河堤仍屡屡决口。从康熙元年到十二年(1662——1673),有九年大水,八决运堤。在保漕运的同时,开始重视分淮入江。康熙元年,开入江河道的人字河(即今运盐河)。康熙十年(1671),开石羊沟(今太平河),建东湾、西湾滚水坝等。
康熙十六年(1677),靳辅出任河督,除奉行潘季驯成法外,进一步明确了洪泽湖对淮河径流的调节作用,使洪泽湖水保持高于黄河的优势,以防倒灌,实现“蓄高刷黄”和“蓄水济运”,同时利用洪泽湖替黄分洪,“减黄助清”,多处建减水坝,黄河暴涨时,分黄河水南下入湖,加大洪泽湖水量,抬高水位。建周桥、高良涧、武家墩、唐埂、古沟东西减水坝,共6 座。洪泽湖已形成一座巨型湖泊水库,古老的泗州城也于康熙十 九 年(1680)沉 于湖底。
随着黄河淤垫日益严重,高家堰大堤仍在继续加筑,直到乾 隆 十 六 年(1751),整个大堤北至武家墩,南至蒋坝镇,长17500丈的临湖面都筑有石工墙。大堤的滚水坝也由康熙三十九年(1700)的3座增至5座,也称为仁、义、礼、智、信五坝(“上五坝”)。
里运河归海五坝位置示意图(雍俊 提供)
到乾隆年间,又拓宽凤凰河、壁虎河等归江河道,扩大入江泄量,并将里运河东堤上的“归海坝”改在高邮南,改建和新建了昭关坝、车逻坝、五里中坝、南关新坝和南关坝5 座归海坝(又称“下五坝”),与洪泽湖大堤上原有的仁、义、礼、智、信5 座减水坝相适应。当淮河大洪水,入江洪水过大、宣泄不及,里运河水位太高时,即开“归海坝”,使洪水从里下河地区分泄入海。名曰“归海”,实际上是以人烟稠密的里下河地区为滞洪行洪区,淹没里下河,放任洪水任其自流入海。
清咸丰元年(1851)淮水异涨,冲毁洪泽湖三河口礼坝,使淮河洪水改由三河南下,穿高宝湖、邵伯湖,至三江营入长江。至此,淮河上、中游15.8万平方公里区域的来水,由原来入海为主改为入江为主,入江水道成为主要排洪水道,更加使苏北和里下河地区水灾严重。嘉庆、道光年间(1796——1850),54 年中有28年开归海坝,合计95 坝次,平均每两年就有一年开坝,平均每年开坝近2 道。1850——1938年,由于黄河改道北徙,这88年中有19年开归海坝,共开坝39次,平均每4 年多有一年开坝,平均每2 年开归海坝一道。[4]251
每当归海坝开启,滚滚洪流从高处倾泻而下,瞬时淹没广大洼地,轻则农田被漫没、平地行舟;重则房屋飘零、人畜死伤无数,有许多记载描述了当时的悲惨情况。如咸丰元年(1851)七八月间,高邮县令夏实普目睹了车逻坝、中坝开放后,水淹里下河的情形,写下《冬生草堂诗录·避水词》:“一夜飞符开五坝,朝来屋上已牵船。田舍漂沉已可哀,中流往往见残骸。”这首诗形象、贴切地描述了里下河的悲惨情况,是里下河长久以来遭受洪水灾害的真实写照。[1]198
二、“洪、涝、旱、碱、淤、潮、卤、渍”八灾俱全
里下河地区是个多灾多难之地,洪、涝、旱、潮、卤、渍、碱、虫、风等自然灾害竞相肆虐,其中以洪灾和涝灾为主。以处于腹地的兴化来说,据地方志书记载,从宋代绍兴四年(1134)至清代道光二十九年(1849)的716 年之间,各种严重灾害竟达127次之多,其中水灾78 次,旱蝗灾36 次,其他灾害13 次。近代(1849——1949)的100 年中,灾害更为频繁,先后发生洪涝灾害30 次,旱灾18次,随旱灾带来的卤灾9次。[5]199里下河人民饱受自然灾害的苦难,由此可见一斑。
里下河地区地处亚热带向温带过渡地带,具有较为明显的季风气候特征,年平均降水量达1000 毫米。每年6、7月份的强梅雨和8、9月份的台风暴雨,也是该区域经常有大洪水的直接原因。同时,里下河地区一直面临“四水投塘”的困境。它处于黄海、淮河、里运河三面高水的包围之中,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水网。北部苏北灌溉总渠下泄洪泽湖水,西部有高邮湖、邵伯湖水漫决里运河堤,南部有江淮分脊线通扬运河,东部濒海易受海潮顶托、卤水倒灌。每逢雨水季节,除了本地区囤积的涝水外,外部涝水从四周高地倾泻而下,汇注入洼地;沿海海堤单薄残缺,海水往往长驱直入,漫没洼地。加之排水路线长、内部排水河道不通畅,更加重了洪涝灾害的程度。
清代至民国时期,里运河东堤修建了归海五坝,当洪泽湖水位涨到一定高度时,即开坝分泄淮洪,里下河顷刻之间就成泽国;一遇天旱,为保漕运,运河之水就不让流入下河,里下河则是河底朝天,民不聊生。在民国短短的38年里,里下河地区常常受到洪、涝、旱、潮灾害的交相侵扰,给人们印象最深的就是1931 年的大水灾。“据统计,1931 年江淮大水造成370 万人死亡,受灾农田近1.5 亿亩。有研究者认为,这次水灾是有史以来死亡人数最多的自然灾害。”“江苏北部运河之东之区域,受灾最为惨重。”[6]1931年8 月3 日,运河水位猛涨,高邮水志已达一丈九尺,运堤危险万分,遂强行开放车逻坝、南关坝、新坝放水。8月25 日,里运河水位猛涨,运堤南北150 公里间同时告急,溃决漫溢达26 处之多,高宝湖水尽往东注,里下河平原尽成泽国。高邮城北决口就有4处(挡军楼、庙巷口、御码头、七公殿),其中“尤以挡军楼所决最巨,竟至一百六十六丈”“人烟稠密,商店林立的闹市一瞬间变成白茫茫一片”“死伤失踪了一万多人”。[5]190
1928——1929年,里下河地区连续两年大旱,并引发蝗虫灾害。里运河水竭,航运断绝。串场河干涸,河底能跑人。里下河地区所有河港湖荡大部见底。蝗蝻害稼,卤潮倒灌。岁大饥,民多流亡。“稻不抽穗、豆不结荚,人畜饮水无望”“飞蝗遮天蔽日,疾疫流行”。[4]371
水旱灾害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大涝时,洪水从四面八方铺天盖地而来,可乘舟入市,城外庐舍人畜漂没无存。”“大旱时,河湖干涸,河水断流,车在河底往来无阻”,民谣称“无水先旱,有水先淹,又旱又淹,夹棍讨饭”。[5]199-200
纪念1931 年特大洪水的高邮祭水坛(雍俊 摄)
三、治水新生成千里大粮仓
里下河地区原有大小湖荡51 个,沟河纵横,湖荡密布,水面积1024 平方公里,占洼地总面积8%;年平均降水量1000 毫米左右,且土地肥沃,气候湿润,有利于稻麦生长,丰收年粮食产量略低于苏南五市。如果将里下河地区水治好,将会出现一个新的粮仓。
历史上的先民对里下河地区进行过不同程度的治理。宋代名臣范仲淹,于仁宗天圣年间,修建成长达150里的抵御海潮入侵的长堤——捍海堰(后百姓称“范公堤”)。宋元以后,兴垦范围进一步扩大。他们环水堆土,造成高出水面的人工“垛田”,常年浸在水中只种一熟的“沤田”,以及射阳河沿岸沟垛相间的“汪垛田”,与水争地。[7]439明清两代,着重进行河湖整治,浚河通港,兴修圩堤,并在里运河东堤上建造涵洞10 余座,发展自流灌溉。这些工程对里下河地区的农业生产曾起了一定作用。
1919年,清末状元、北洋政府全国水利总长张謇发表《江淮水利施工计划书》,主张淮水七分入江、三分入海,并规划了入江入海路线。1931 年,国民政府批准了导淮委员会提出的《导淮工程计划》,使之上升为国家层面的治淮规划,可惜由于这些计划苦于国乱、国弱,加之外敌入侵,均无法大规模实施。
1950 年6 月淮河再次大决口后,周恩来总理两次主持政务会议,讨论治淮问题。在听取了淮河严重灾情和治淮的情况后,他激动地说:“水灾是非治不可。如果土地不洪就旱,那就土改了也没有用。”[8]1950 年7月20 日到9月21 日,毛泽东就治淮问题连续四次作出批示,要求标本兼治,根治淮河,当代大规模治淮事业破题开篇。10 月14 日,政务院颁布《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淮河成为我国第一条全面系统治理的大河。1951年,毛主席发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号召,从长江北岸至徐淮平原,从黄海之滨到洪泽湖畔,深受水旱灾害折磨的水乡人民,踊跃投入了治水斗争。
江苏对于里下河地区的治理,分成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 世纪50 年代初,治理里运河主要是从防御淮河洪水入手,解决排涝出路和内部水系整治。入江水道的治理,加快了这一地区防洪标准的提升。
1951 年,靠数十万民工肩挑人推,开挖了既可从洪泽湖引水供苏北农田灌溉,又能结合排洪的长达168公里的苏北灌溉总渠,初步形成了防御淮洪进入里下河的屏障。1953年前后,按照淮河治理的总体部署,加高培厚里运河堤,加固归海坝,并堵闭里运河西堤上的通湖口门,使湖、河分开,减轻洪水对里运河堤的威胁,使里下河地区免受洪水危害。1954 年汛期,江淮流域虽发生类似1931 年的特大洪水,其时,高邮湖水位高达9.38米。但这次不但守住了里运河大堤,而且堵闭了通扬运河北岸及串场河南段西岸的所有口门,基本做到了“滴水不入里下河”,使里下河得以免遭一场浩劫。
1954 年淮河发生特大洪水后,至1987年期间,先后三次大规模治理入江水道。经过三次治理,入江水道已成为上起洪泽湖三河闸、下至三江营,全长158公里的淮河最大泄洪道,约占淮河洪水总量的70%以上,关系到里下河地区2000 多万人口、2000 多万亩耕地的安全。如今,扬州境内的淮河入江水道,行洪能力已达到12000 立方米每秒,全市防御淮洪能力大幅度提高。
1954年10月,江苏省召开了里下河地区规划座谈会,进一步明确治理重点是:疏浚射阳河、新洋港和斗龙港,港口兴建挡潮闸,加强排涝挡潮;灌溉总渠以北、通扬运河以南以及东台县串场河以东的外围高地,单独排水入江入海,不再排入里下河地区,免除“四水投塘”;同时控制黄海海潮入侵,这样里下河就无外洪和海潮侵入之忧。其后,按照“挡潮御卤,蓄泄兼筹,增加排水效能,降低里下河水位,防止灌溉水量流失,达到粮棉增产目的”的治理方针,修建了一系列水利工程,开挖了新通扬运河,疏浚了射阳河、斗龙港,于1956年、1957年兴建了射阳河、新洋港挡潮闸,扩大了里下河涝水外排出路;又开工兴建万福、太平、金湾、芒稻等大中型水闸,为京杭运河减压。随后,逐步转入防旱防涝并举,进行耕作制度的改革,将一熟沤田改为稻麦两熟田。
第二个阶段是1960 年之后,里下河地区的治理思路,逐渐发展为灌溉、除涝、防洪、防渍兼治的全面治理模式。江水北调跨流域调水工程的实施,不仅可以结合江都抽水机站,大规模地引江灌溉,还能抽排涝水,大大减轻了里下河的内涝危害,也为这一地区的农作物“沤改旱”等农业稳产高产措施打下了基础,为里下河的进一步治理创造了条件。
1961 年,里下河地区发生大旱,机电排灌设备不足,有水不能上田,出现“满河大水闹干旱”,导致农业减产。沿运河和灌溉总渠的高地,夏收麦子的价值还不够车水的工本钱。
1962 年9月,遭到14 号台风及暴雨袭击,由于缺少排水动力,里下河地区61%的圩子漫圩破圩,900 多万亩农田受涝。汛后,扬州地委书记胡宏向毛泽东主席汇报了里下河地区受涝情况。毛泽东说:“为什么老天爷老是欺负你们里下河,不欺负太湖呢!”[7]441这促使江苏下定决心,研究部署里下河地区治涝措施,大修圩堤,发展机电灌溉,提高抗灾能力,将里下河地区灌溉用水,由主要依靠淮水,利用灌溉总渠和里运河发展灌溉,转变为以引江水为主。
20 世纪60 年代,根据江苏省委“江水北调,引江济淮”的战略决策,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之上,开始兴建江都水利枢纽。作为扎根长江,北调东引、引江济淮的总枢纽,江都抽水站从1961 年开工,分期实施,分期投入运行,整个工程历时17年,至1977年基本建成。整个工程由4 座大型电力抽水站、9座涵闸、4 座船闸、2 条输水干河以及变电站、高压输电线组成,具有灌溉、排涝、调水、发电、航运,提供城乡工业、生活用水和沿海垦区洗碱、冲淤等多种功能,不仅江淮第一,而且国内居首,赢得了“古有都江堰,今有江都站”的美誉。
江都抽水机站一、二、三、四站建成后,截至2002年底,4 个抽水站共抽水1270.1 亿立方米,其中抽引长江水996.2 亿立方米,相当于30 个洪泽湖的灌溉蓄水量,抽排里下河地区涝水273.9亿立方米。由于江都抽水机站的建成,里下河地区基本上做到了挡得住、排得出、灌得上、降得下,保证了里下河这一“大粮仓”的粮食稳产高产。1978年,江苏遭遇特大干旱,淮水断流216 天,洪泽湖干涸,江都抽水机站连续开机417天,抽引江水37.7亿立方米,配套工程自流引江水48亿立方米,加起来相当于4 个洪泽湖正常年份的蓄水量,保证了里下河地区1000 多万亩农田的灌溉,使大旱之年大幅度增产。这一年,扬州地区粮食总产达到40 亿公斤,比上年增产10 多亿公斤,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9]
江都抽水站的建成使用,使里下河地区自此有了引江设施和抽排入江的通道。如今,通过江都、高港等大型泵站“上抽”外排、湖泊(荡)群“中滞”、主干港道“下排”入海的综合治理,里下河区域内的涝水得到了治理。同时,到20 世纪70 年代初,400 余万亩老沤田改造成为稻麦两熟田,里下河地区农业跃上了一个新台阶。通过开展大规模农田水利建设和依托长江构建起“两河引水,三线供水”格局,形成可靠的灌溉供水系统,使里下河地区成为靠水利工程调度运用就能应对洪涝灾害,让这里变成真正意义上的美丽水乡,享受鱼米之丰,成为全国著名的粮棉油生产基地和水产养殖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