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融资现状困境与法律风险及防控对策

2023-04-26北京

现代企业 2023年4期
关键词:借贷知识产权融资

□ 北京 蒋 博

国有企业和大型民营企业,因资产规模大、经营状况好、征信评价高,融资过程更为顺利,成本低、风险小。相比之下,中小型民营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由于资产规模小、社会认可度低、成果转化慢等原因,融资过程困难重重,不仅成本高,而且风险因素多。甚至,部分企业融不到资金,影响企业生存发展,形成恶性循环。要想破解融资这个难题,除了企业本身规范生产、加强管理,提高综合竞争实力以外,还应该在风险防控方面下功夫,明确融资过程中的法律风险,采取有效的规避、控制和应对措施,实现降本增效的目标。

一、企业融资现状和困境

1.企业融资现状。从供给角度看,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融资活动出现规模效应,更加追求快速度、大体量。在此背景下,融资市场倾向于大型企业和项目,中小型民营企业位居二线。另外,宏观经济的变动,对企业的预期发展带来一定影响,金融机构对企业的考核、审批更加严格,也为融资活动增加了困难。从需求角度看,有效需求不足是民营企业融资困难的根源。部分规模民营企业,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也是当地政府的政绩载体,随着企业问题社会化,出现责权不对等问题。部分企业采用粗放式发展模式,只关注短期利益,缺少长期目标,生产经营和企业管理的规范性不足。

2.企业融资困境。①程序繁琐成本高。向金融机构贷款,是企业融资的一种主要手段。贷款活动不仅需要一定成本,而且审核时间较长,存在贷款未通过审批的情况。中小民营企业的资产规模小,可用于抵押担保的标的物少、价值低,继而影响到贷款征信。企业贷款需要担保人,市场上的担保机构能提供这一服务,但中介费用较高,企业负担加重、资金短缺,形成恶性循环。综合来看,采用银行贷款的方式进行融资,程序繁琐、成本较高,是企业融资的第一重困境。

②融资渠道较窄。市场经济背景下,企业融资渠道较多,除了传统的银行贷款、新型的互联网融资以外,还有股票筹资、债券融资等类型。看似融资渠道较多,实际上中小民营企业因生命周期短、经营管理不善、金融机构对其的信任度低,很多融资渠道行不通。以银行贷款为例,本来应该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但中小民营企业的贷款偿还能力不高,为了保证资金的安全性、盈利性和流动性,就会将企业拒之门外。综上,融资渠道较窄是企业融资的第二重困境。

③贷款风险加大。企业融资过程中,关注点通常是如何快速获得资金,以满足实际生产经营需求,对法律法规知识了解不全面、不深入,就会产生法律风险问题。以互联网融资、P2P借贷为例,材料提交、资质审核、合同签订、资金发放等,均在网络平台上完成,相较于传统的贷款方案更加高效便捷,在企业中受到欢迎。然而,互联网本身就有诸多风险,互联网融资因发展时间短,监管体系建设不完善,平台经营不善、资金延迟交付、停业等情况可能发生。综上,贷款风险加大是企业融资的第三重困境。

二、民营企业融资的法律风险和防控对策

1.不同融资方式及风险。①企业间借款。借款合同无效风险。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企业间贷款不适用于生产经营或存在以下情况,借款合同无效:a.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第三方利益;b.具有非法目的;c.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d.套取金融机构贷款转贷;e.非法借贷、集资、吸收存款,然后转贷出去;f.出借人未取得放贷资格,或违法途径取得放贷资格;g.出借人借款时,知晓其用于违法犯罪活动,但仍然提供贷款;h.和社会公序良俗相违背。税务风险。《税法》指出:企业间的借款利息支出,不超过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所得部分,可在税前扣除,但股东的股息收入不能税前抵扣。部分企业在融资时,增加关联方借款比例、减少股份资本比例,从而降低企业税负,就会面临税务风险。

②企业向个人借款。向员工集资风险。《规定》指出:企业通过借款向职工筹集资金用于生产经营,整个过程合法合规,且当事人主张借贷合同有效,法院予以支持。但是,企业打着借贷的名义,向职工非法集资,那么借贷合同是无效的。向自然人股东借款风险。企业和股东具有特殊的关系,借款还款时应注意以下两点,容易引起法律风险:股东作为出借人的出借行为、出资及增资行为;公司还款、股东抽逃出资的行为。

2.风险防控对策。①做好准备工作。第一,对融资风险进行评估,制定防范机制,尽量采用多元化融资方案。例如:对比长期借贷与短期借贷的结构和利率,对融资方案进行优化,在保证融资额的前提下,降低成本费用。第二,利用有利政策,提高企业的融资能力。国家针对民营企业的发展,出台了多项融资方面的优惠政策。企业应该了解熟悉这些政策,关注政策信息的变化,充分利用政策带来的红利,改善融资环境,降低企业的融资压力,保持良好的融资心态。

②全程风险控制。第一,企业间借款时,要审查出借人的放贷资格,严格按照规范流程开展贷款活动。同时,为了生产经营而进行借贷,相关证据资料要保存妥当备查。第二,企业内部集资时,严格把握法律界限,避免非法集资。选择借款对象时,以企业职工为主体,不要扩大到其他关系人;借款利息要在合法合理范围内,最好在相关部门备案。

③合理使用资金。企业完成融资后,将资金用于生产经营,不能转贷或非法使用。根据企业发展需求,制定资金使用计划,保存资金使用中的相关凭证,提高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和精确性,保证资金运作透明。此外,资金使用过程中,还要学习法律、财务等方面的知识,增强风险防范能力。

三、中小企业互联网融资的法律风险和防控对策

1.互联网融资的法律风险。互联网融资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融资渠道,以P2P网络借贷为例,作为传统融资平台的补充,能在短时间内提供资金,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压力,满足生产经营需求。互联网融资的法律风险包括:①管理风险。互联网融资的出现和发展,对民间借贷市场产生积极作用,整个市场的活力被激发,企业融资渠道得以拓展。我国P2P网络借贷发展时间短,法律制度和监管体系尚不完善,征信方面也存在较大的进步空间。不少投资人、借款人对P2P网络借贷的认识不正确,冲着高收益和套现的目的参与其中。从网贷公司自身来看,其一组织结构上有问题,其二风险管理人员欠缺,其三可能不具备贷款资质。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公司运营问题频出,继而带来管理上的风险。

②平台风险。传统的金融机构属于净资本管理,注册资本达到数亿、数十亿,这些资本是一种担保,并非用于经营。相比之下,P2P网络借贷的门槛降低,政策法律方面缺少指导性意见,平台软件很容易购买,借贷活动缺少必要的担保。我国在2016年发布了《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明确提出备案制度。但是,现实情况下因监管不严,网络借贷成为“法外之地”,公司携款跑路事件时有发生。

“京津冀鲁,哪家医院的哪个专科最强,我们就派出医生到哪家医院进修学习。”温秀玲介绍,医院学科选择“背靠大树促发展”,还体现为临床科室频繁地外请专家前来定期查房、手术带教,“请来一位专家,带动一个团队!”2002—2003年,沧州市中心医院与10多家大院、强院建立了“专科专病联盟”的合作模式,密切的科室合作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③合同风险。网络借贷在合同管理上,网络平台和投资人、借款人分别签订合同。换言之,网络平台作为一个中介,投资人、借款人没有形成直接借贷关系。平台为了提高手续费,或者进行资金错配、期限错配,可能使用阴阳合同,从而带来风险。另外,P2P网络借贷的借款资金小、违约成本低,加之缺少第三方追索机构,为索赔增加了难度。

2.风险防控对策。①完善征信体系。我国金融行业的征信体系出现时间晚,发展不完善,互联网融资领域更是如此,借贷平台无法准确判断借款人的还款能力,从而造成资金损失。对此,伴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居民的互联网征信信息,也要纳入人民银行的征信系统中。2019年9月,国家发布《关于加强P2P网贷领域征信体系建设的通知》,支持在营P2P网贷机构接入征信系统。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下,由专业机构对企业信用进行评级,全面了解企业的真实发展情况,实现风险控制目标。

③实施分层监管。互联网融资类型方式多样,监管部门在工作开展中可能出现重复监管的情况。对此,应实施分层监管,各个层次有对应的监管单位,采用区别化的监管制度,具体界定监管责任,实现监管的全覆盖、全方位,同时避免重复监管、浪费资源。另外,针对P2P网贷机构逃避政策、不履行义务的行为,监管机构应加大工作力度,对监管流程进行优化,形成规范、灵活的监管体系,保证互联网金融安全稳定运行。

③加强账户管理。P2P平台诈骗和跑路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中间资金账户的监管不到位,平台可对账户资金进行自行调配。中间资金账户是P2P平台的组成部分,基本功能是核实交易、过账,加强中间资金账户管理,明确信贷活动参与方,资金管理实行专户、专款、专用原则,能避免非法集资、商业诈骗,有利于监管部门进行统计和监测。基于此,监管部门可尝试指定托管机构,对P2P平台的中间资金账户进行专营专管,平台本身只能查看账户明细,不能随意调用资金,实现风险防控。

四、高新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法律风险和防控对策

1.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法律风险。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涉及企业、金融机构、中介服务机构和政府多个主体,因处于起步阶段,地区发展不均衡,且知识产权具有特殊性,融资活动中存在一定法律风险,介绍如下。

①知识产权权属不清。知识产权权属证上,标注了明确的权利人,但实际操作中也可能出现权属纠纷。例如:高校教师在学校外创立科技公司,同时也在学校内任职,教师申请的专利是属于学校、还是属于公司?如果教师以公司名义申请专利,技术应用过程中,就可能和学校产生权属纠纷。这种情况下,不仅影响企业在技术领域的运转,也会影响银行担保物权的稳定性。

②产权价值难以评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银行组织专业人员或机构评价知识产权的价值,为贷款额度的确定提供支持。然而,知识产权属于无形资产,其收益是不确定的,相比于一般资产估值,实际工作开展较为复杂。另外,在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方面,我国研究尚不完善,虽然国家鼓励此项工作开展,但银行内缺少专门的人才,通常引入第三方机构。不同机构采用不同的标准和细则,知识产权评估具有随意性,会影响最终的贷款额度。

2.风险防控对策。①厘清知识产权权属。为了避免知识产权权属纠纷带来的融资风险,金融机构在贷款之前,必须委托专业人员或机构对知识产权权属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确定产权权属清晰,才能进入质押贷款程序。贷款完成后出现产权权属纠纷,此时银行和担保机构应积极处理解决。例如:他人使用质押的知识产权,出质企业应按照合同约定的内容,及时通知银行机构,获得银行同意。否则,银行有权解除合同,造成的损失由出质企业进行赔偿。

②完善价值评估机制。知识产权的估值高低,决定了银行贷款额度大小,完善知识产权的价值评估机制非常有必要。我国现有的政策法规中,例如《著作权资产评估指导意见》《商标资产评估指导意见》《专利权资产评估指导意见》等,因制定时间早,不适应当前的工作需求。对此,今后应创新知识产权的估值方法,完善评估标准体系;明确评估机构的责任和义务,以保证估值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③加强产权变动监控。针对知识产权价值动态变化的特点,应加强产权变动监控。首先完善产权变动公示机制,已经登记的知识产权进行分级警示,公布已经质押的知识产权状态,从而降低质押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其次,金融机构应督促出质人尽快缴纳相关费用,处理产权纠纷,保证质押权利的有效性。必要时,银行可停止放款,要求出质人提前还款,从而减小可能产生的风险。最后,应在合同中约定担保期间知识产权的转让或许可实施,以及收益处置方法。

五、结语

融资是企业运营中的一项重要活动,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质量。文章以民营企业、中小企业、高新企业为例,在不同类型的融资活动中分析了法律风险,并提出针对性的防控措施,供企业参考借鉴,保证融资活动的安全和效率。

猜你喜欢

借贷知识产权融资
融资
融资
7月重要融资事件
让民间借贷驶入法治轨道
重庆五大举措打造知识产权强市
关于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几点思考
5月重要融资事件
民间借贷对中小企业资本运作的影响
信息不对称下P2P网络借贷投资者行为的实证
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