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作文语言表现力的策略
2023-04-25王培坤
王培坤
新课标提出的“学科核心素养”中包括了“语言建构与运用”,并指出:“积累较为丰富的语言材料和言语活动经验,形成良好的语感;在已经积累的语言材料间建立起有机的联系,在探究中理解、掌握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基本规律。”高考作文语言的建构就是“在已经积累的语言材料间建立起有机的联系”,把握运用语言的基本规律,表达自己的见解与思考。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不管作文命题如何变化,语言终究是作文的核心。正如多年参与高考阅卷作文质检工作的老师所言:“表达有文采,最容易成为作文的亮点。”“有文采”也是高考作文的发展等级要求之一。通常所说的有文采指用词准确贴切,句式灵活多变,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等,这是一个较高的要求,也是作文教学的“难题”和“慢功夫”。
而从学生作文包括高考作文的现实来看,语句不通畅、表达方式单一、用词不准确、语言缺乏感染力等问题还比较普遍。退一步说,即便作文的内容、结构都不够突出,但如能做到语言出彩,也会让阅卷老师因“怜香惜玉”而不忍心“痛下杀手”。所以说,语言表达的提升任重道远。
“难题”不代表无解,“慢功夫”也需要做起来。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试提出几点可行性建议,期待对学生作文语言的提高有所帮助。
一、锤炼词语立本
法国作家福楼拜曾告诫学生莫泊桑:“无论你所要讲的是什么,真正能够表现它的句子只有一句,真正适用的动词和形容词也只有一个。”锤炼词语是成就华章的第一步,古人“推敲”的故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具体来说,就是对词语,尤其是动词和形容词进行比较、推敲、选择,以达到用词简洁精练、形象鲜明、富有情趣的目的。很多名家名篇也为词语的锤炼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荷塘月色》中“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的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一句,“泻”字传神地描写出月光富有动感的特征,并容易让人建立月光和水之间的丰富联想。鲁迅《祝福》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拥抱”一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新年祝福的热闹氛围,与祥林嫂之死形成鲜明对比,留给读者深刻的思考;吴伯箫《山屋》中“屋是挂在山坡上的”,一个“挂”字,准确地表达出了山屋和周围环境的关系,引人瞩目;《拿来主义》中“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地挂过去”,“捧”和“挂”两个动词则运用了漫画式的笔法,将送去主义者奴性十足而又自以为是的特点鲜活地画了出来。
动词是最具生命力的词,形容词往往赋予人物或景物具体丰富的情状,平日写作时,如果有意识地在锤炼词语方面下功夫,选用那些恰当精妙、新鲜传神、具有形象性、极具表现力的词语,使所描述的对象给人如闻其声、如见其形、如临其境、如感其情的感觉,那么,不仅增强了文章的文采,更培养了我们对语言的驾驭能力,当然也会影响到我们整体的语言变现力。
一学生在作文中写道:
“华夏长卷逶迤五千年,日月浩瀚,俯仰河山。历史的长河浩浩荡荡,曾经翻腾出龙飞于天的鼎盛,也曾回旋出积弱闭塞的尴尬,然后激荡出柳暗花明的改革开放,接着奔腾至我们的脚下。”
文段用“翻腾”“回旋”“激荡”“奔腾”等词语描绘着历史长河的演变,演绎着不同的历史阶段,形象而生动。试想,如果没有作者平时有意识地进行词语的锤炼,何来这样动人的词句,作文又如何具有激动人心的力量?
二、整齐句式增色
语文教育家章熊曾指出:“对称句式如果运用得当,意味着学生的语感能力已发展到一定水平,并且掌握了一定的语言变化的技巧:”“对称句式的出现和对它们的自觉运用是中学生语言能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一个重要标志”(刘雄:《作文写作的句子训练》,《学苑教育》,2011年第13期,第26页)。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整齐的句式在语言表达中的地位和意义。
我们的日常表达以散句为主,这也符合人们的表达习惯,而以对偶句和排比句为代表的整句的出现,则自带语言冲击力,容易博得读者的青睐。结合学生作文的实际情况,这里倡导的整齐的句式,并不局限于严格意义上的对偶句和排比句,句式大致整齐、结构基本对称也是可以的。
整齐的句式既可以强化语势,也可以深化感情;既可以描写、叙事,也可以议论、抒情;既可以运用在叙述类作文中,也可以运用在议论性文章里;既可以构成句子的排比,还可以构成段落的排比。整齐句式的有效运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锤炼语言的能力,还可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
笔者在写作2020年全国I卷的下水作文《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时,就用“疫情中,距离里,不曾阻隔的是人间善意”“疫情中,距离里,更加密切的是你我的联系”两个相对整齐的句子引起两个大的段落层次,并在举例时运用了略例排比的处理方式:
“在最危难的时刻,也是最需要隔离距离的时候,有大批的医护工作者请愿增援湖北,用行动践行神圣誓言;在最危难的时刻,也是最需要隔离距离的时候,有不愿具名的群众在派出所门口放下增援的口罩迅速离开,有快递小哥、出租司机义务买菜、买药、接送患者;在最危难的时刻,也是最需要隔离距离的时候,优秀的专家团队、人民子弟兵、政府职员,冲锋在抗疫的最前线。”
河北石家庄的乔蕊老师在范写2022新高考I卷作文时也有句式整齐地表达:
“‘妙手出招固然令人欣喜,但是‘本手却是实现‘妙手的必经阶段。面对外界不良诱惑不为所动,面对各种困难笑对人生,面对岁月磨砺不畏艰难,面对祖国需要挺身向前。唯有如此,我们在人生棋盘上才能避免‘俗手,在自己的人生棋盘上拨开迷雾看到森林,最终走向光明的未来。”
四个“面对”的出现,呈现了极强的概括性和表现力。
再看笔者在2023年新高考I卷下水作文中的句子:“《红楼梦》编制了一场场美丽的梦境,也揭示了人性和社会的复杂;《平凡的世界》描述了时代的困境,也见证了青春和奋斗的价值;《边城》展现了健康、淳朴的民風民情,也潜藏着难言的伤感与悲痛。”同样用排比句式强化了“好的故事”的意义和作用。
三、名言警句添彩
陆机在《文赋》中曾说:“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意即在关键的地方用上只言片语,就可成为全篇精练扼要而深刻动人的关键。它既可以是一两句话于段首点题,也可以是一段文字于篇末升华;既可以激扬文采,锦上添花,又可以画龙点睛,深化主题。
当然,这离不开日常辛苦的积累。当我们一旦受益,尝到了甜头,自然能增进我们积累的欲望,并由此形成“积累—运用”的良性循环,到时候提高的不仅是我们的作文质量,还有因为文学的沉淀而升华的个人素养。
我们来欣赏一下2022新高考I卷学生作文《人生如棋,一场坚持一生的棋》中的表达:
“麦凯恩说过:‘当你在旋转时,世界很大;而当你勇往直前时,世界很小。在困难的巍巍高山前,要有‘踏破铁鞋的决心和‘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傲骨,方可去领略‘黄尘清水三山下,变更千年如走马的美景。‘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曾是诸葛亮的声音,也是我国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于敏先生信奉的名言。先生曾说:‘作为一个国内科学家,就要不为利益所诱,不为外物所移,始终保持严谨的科学精神,终做一生。踏足研制核武器,沉默三十年,他用自己毕生的精力来走这盘国家之棋。先生一生崇拜文天祥的威武不屈以及‘丹心照汗青,却不是为了‘赢得生前身后名,只愿坚持一生走完这局棋。”
多达八处的引用,让文章文辞丰赡、摇曳多姿,既展示了作者的才华,又构成了文质兼美的艺术效果,这样的文章又如何不受阅卷老师青睐呢?
把上面整齐句式和引用两种方法相结合,自然能起到更好的表达效果。试看下面2022新高考I卷作文的习作片段:
“君不见杨振宁,若无在西南联大中焚膏继晷踏实努力之本,又怎能有杨-米尔斯理论破空而出、‘十年磨一剑之妙;君不见南仁东,若无在中科院读博时兀兀穷年深入思考之本,又怎能有世界最大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窝凼矗立、‘巡天遥看一千河之妙;君不见潘建伟,若无在酒泉实验室里精骛八极执着钻研之本,又怎能有世界首个量子卫星墨子号瀚海发射,‘解带围城,守御有余之妙?”
多个略例呈现,本身的例证法起到了加强说理的作用,排比句的呈现方式,更进一步加强了气势,引用的出现在增加文采的同时,也起到了道理论证的强化作用。从内容到形式,都呈现出震撼人心的说服力、表现力。
四、模仿训练有效
在增进语言表现力方面,不能仅仅靠悟性,有效的模范、训练,积极的发现、试验,才是增进文采的可靠方法。比如,有的学生很喜欢林徽因的话:“真正的淡定,不是远离车马喧嚣,而是在心中修篱种菊”,可惜多数同学就到此为止了,如果我们再进一步呢?发现了“不是A,而是B”的句式特点后就可以学习仿写,也会发现很多结构类似的名言:“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天下就没有偶然,那不过是化了妆的、戴了面具的必然。”“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这些独特的表达一旦掌握熟练并运用到写作,就成了自己作文中“有文采”的表达了。
同样,我们学习了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就可以仿写“君不见项羽自傲太轻狂,垓下悲歌世人叹;君不见谦虚谨慎如戴震,身取翰林谢皇恩”。这些句式绝大多数人都知道,但很少有人能熟练运用,一旦为你所用,读者也绝不会怪罪你语言表达创新不够,只会为你的灵活运用点赞。
语言创新不易,有效仿写却不可忽视。
语言表现力的提升有很多方法,以上撷取的只是更有操作性、更有实用性的几点,但语言的提升归根结底离不开写作、练笔本身的积累。多借鉴,多练习,多试验,多模仿,在试中学,在学中试,才是提升语言表达技能、增进语言表达素养的根本之道。
作者單位:山东省济钢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