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东省海洋保健食品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2023-04-25李红艳孙元芹刘天红姜晓东

渔业研究 2023年2期
关键词:保健食品山东省原料

李红艳,孙元芹,刘天红,王 颖,纪 蕾,李 晓,姜晓东

(1.山东省海洋科学研究院,山东 青岛266104;2.青岛市水产生物品质评价与利用工程研究中心,山东 青岛266104)

保健食品是指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以补充微生物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而海洋保健食品则是指以海洋生物为原料而制作的食品,这类食品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但供特定人群食用,能够起到调节机体功能的作用[1]。近年来,环境污染、加快的生活节奏、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及人口老龄化等引起的国民相关健康问题日益凸显,而随着健康管理意识的不断增强,人们对食物营养性和功能性提出了更高的需求。海洋高压、高盐、缺氧、避光的特性以及海洋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的相互密切联系,赋予了海洋生物特殊的生物多样性和生理活性,应用潜力巨大[2-5]。随着对海洋生物资源的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我国海洋食品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海洋食品营养与健康产业日益崛起。

本文依据2021年12月底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网站中保健食品数据库[6],对山东已获批准的海洋保健食品原料、功能分布及剂型种类等进行了系统分析,并针对产业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推动山东海洋保健食品的开发和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1 山东省海洋保健食品产业现状分析

保健食品业界素有“山东生产,南方消费”之说,因而山东保健行业在中国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截止2021年12月底,山东省获批准的海洋保健食品237个,从事“海洋保健品生产制造、研发”且经营状态为“存续和在业”的制造业企业336家,占全国同类企业总数的17.21%(数据出自企查猫),拥有威海百合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烟台新时代健康产业有限公司等海洋保健食品龙头企业,产业效益不断提升,海洋保健食品产业蓬勃发展。

1.1 海洋保健食品保健功能分布情况

为便于统计,对《保健食品功能检验与评价方法(2022年版)》实施前后保健功能名称不一致的进行如下调整:1)评价指标和方法没有明显改变的,以新功能名称为准进行统计,旧功能名称的保健食品也计入其中;2)新方法中没有的功能按以往的功能进行统计(延缓衰老和抗突变);3)同一个产品申报了2种功能,则分别进行统计,所求得的百分比是该保健功能占所有已获批准海洋保健产品的比例。

由表1可知,截至2021年12月30日,山东省已批准的海洋保健食品237个,涉及的功能有22种,其中增强免疫功能的产品最多,有104个,占总量的43.9%;增加骨密度、调节血脂、抗氧化和改善记忆的产品次之,这4种功能的产品占获批海洋保健食品总数的42.6%。有助于润肠通便、维持血压健康水平、排铅、抗突变和改善缺铁性贫血的海洋保健食品各只有1种,而清咽润喉、有助于改善痤疮、调节肠道菌群和有助于消化功能的海洋保健食品未见申报。同时宣称具有2种以上保健功能的产品共33个,占获批海洋保健食品总数的13.9%,注册数量最多的功能组合为“增强免疫力与增加骨密度”和“增强免疫力与辅助降血脂”。

表1 山东省海洋生物保健食品功能分布Tab.1 Functional distribution of marine health food in Shandong Province

总体上看,山东省海洋保健食品的功能分布与我国海洋保健食品功能分布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处,相似之处在于功能分布范围较广,其中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功能产品所占比例最大,调节血脂、缓解体力疲劳和美容功能的保健食品所占比例都相对较高;不同之处在于山东省海洋保健食品中改善骨密度和抗氧化的海洋保健产品数量较多,比例也较高。

1.2 海洋保健食品中原料来源分布情况

山东省海洋保健食品所使用的原料种类众多、范围较广。统计表明,山东省海洋保健食品使用的原料种类有35种,其中甲壳资源和海洋藻类的使用频次最高,分别占资源种类总数的32.2%和24.2%(图1),主要应用的原料为壳聚糖、螺旋藻和藻油。绝大多数保健食品由多种原料制得,只含单一水产品成分的保健食品数量相对较少(33个),占获批的海洋保健食品总数的13.92%,主要为螺旋藻、壳寡糖和鱼油等;同时含有2种以上水产品成分的保健食品有36个,占获批的海洋保健食品总数的15.19%。

1.3 海洋保健食品剂型种类分布情况

表2为山东省海洋保健食品的剂型分布情况,共涉及8大类9种剂型,其中胶囊剂(包括软胶囊和硬胶囊)、片剂(包括普通片、咀嚼片)、液体剂型(口服液和饮料)和粉末为主要剂型。胶囊类产品所占比例最大,达到60.34%,其次为片剂和口服液,分别占19.33%和7.98%,这3类剂型占山东省海洋保健食品的87.65%,其他剂型占比相对较低。

表2 山东省海洋生物保健食品的剂型分布Tab.2 Dosage distribution of marine health products in Shandong Province

2 山东省海洋保健食品产业存在的问题

2.1 原料利用相对集中,缺少对新原料、新活性成分的开发

山东省海洋保健食品原料主要集中在壳聚糖及其衍生物、螺旋藻、藻油、鱼油等;目前科研人员从海洋生物中分离得到近4 000种生物活性成分,如牛磺酸、甲壳素、壳聚糖、鱼油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等,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抗菌、抗病毒、降血脂、降血压、美容等功效[7]。与已知海产品原料种类和已获得的生物活性成分相比,海洋保健食品的种类明显较少。

2.2 产品申报功能相似,同质化严重

现有的海洋保健食品功能集中,免疫调节、改善骨密度和维持血脂健康功能的保健食品占获批海洋保健食品总数的70.8%,尚无清咽润喉、改善痤疮、调节肠道菌群等功能的保健食品,产品功能种类单一,同质化严重,市场竞争过于激烈,不利于产业的健康发展。据统计,目前经卫生部批准的功能食品中,第二代保健食品(仅通过动物或人体实验验证生理调节功能的保健食品)占比仍较高,但其活性成分的构效、量效关系以及机理不清楚,导致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8]。

2.3 不实宣传现象多,本土品牌认可度低

国产保健食品在原料、工艺等质量层面上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是长期以来有些保健品在营销时存在的夸大、虚假宣传等问题,透支了行业信誉,使真正具备保健功能的营养保健食品得不到消费者认可,而且保健食品行业本土知名品牌少,难以形成竞争优势。据调查,国民认知度较高的保健品品牌多为国外品牌,而本土品牌得益于近年来监管的完善和规范化,其产品品质也在提升,并逐渐获得消费者认可,但市场占有率和认可度仍偏低。

3 促进山东省海洋保健食品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在后疫情时代,山东省海洋保健食品产业应努力把握“蓝色机遇”,通过科技创新与结构升级,推动产业健康蓬勃发展,为建设海洋强国、提高国民身体素质作出积极的贡献。

3.1 行业技术层面

3.1.1 大力开发以海洋生物加工副产物为保健食品原料

近年来渔业资源衰退,渔获物中低值水产品比例提高[9];而水产品加工过程中会产生40%~60%的副产物,这些低值海洋生物原料大多富含胶原蛋白、透明质酸、磷脂、甲壳素、DHA、EPA等营养物质,将其开发为功能食品原料,既可以变废为宝,提高原料利用率,绿色环保,又能提高产品附加值。如鱼类内脏等可以作为生产生物活性肽的原料;鱼皮、鱼骨等为原料生产的胶原蛋白在食品、化妆品、医药材料等领域应用前景广阔;废弃的虾蟹壳生产的甲壳素、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生物活性高,被广泛应用于食品、生物医药等领域。

山东省2021年用于加工的水产品量724.33×104t,水产加工品总量641.74×104t[10],加工原料覆盖鱼虾贝藻多个品类,副产物包括鱼骨、鱼皮、内脏、贝壳、虾蟹壳等,目前已有许多企业对加工副产物进行精深加工。以金枪鱼加工为例,山东省威海市金枪鱼年加工量为5×104t,产生约1.5 t的鱼骨、鱼皮等加工副产物,山东鑫发控股有限公司等企业以金枪鱼鱼骨等为原料,生产胶原蛋白肽,并进一步开发出胶原蛋白肽固体饮料、骨胶原肽面膜等产品,延长了产业链。在烟台、威海等沿海城市,牡蛎、扇贝壳等大多被回收,被加工为土壤调理剂、牡蛎钙片、新型环保鱼礁等产品,实现了产业链条“末端”的大力发展。但仍然需继续深入从低值海洋生物原料提取活性成分、开发保健食品、生物制品等研究,提高其附加值。

3.1.2 结合传统中医药资源,开发地域特色海洋保健食品

《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提出要加强传统食养指导,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食疗传统和中药宝库是我国发展海洋保健食品的巨大优势。据统计,我国历代本草收载的海洋药物有100余种。山东沿海海洋药物海藻类主要有浒苔、海带、紫菜、羊栖菜、海萝等;动物类主要有沙蚕、皱纹盘鲍、牡蛎、缢蛏、海胆、海龙、海马、毛蚶、魁蚶等。因此,应以我国“食养”“食疗”的中医方法为基础,发挥现代多学科综合研究的优势,加大对中医药海洋资源的深入研究,明确药用资源中的活性成分和药用机理机制,开发活性成分构效与量效关系明确、作用机制清晰、具有山东特色的第三代海洋保健食品。

3.1.3 夯实产业研究基础,推动成果转化落地

功效因子的构效、量效关系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是开发第三代海洋保健食品的基础,是推动保健食品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要加大科研投入,大力加强海洋新资源与新型功能因子的挖掘、功能因子作用机制机理的研究,为第三代海洋保健食品的研发奠定坚实基础。同时,加强科技基础与应用推广的结合,提高成果的转化能力。建立海洋天然产物高通量筛选技术平台、海洋功效因子功能评价体系等公共服务技术平台,为成果转化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推进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保障山东省海洋保健食品产业健康发展。

3.2 政府监管层面

3.2.1 做好顶层规划布局,科学指导产业发展

通过政府决策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同时充分发挥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重要科技力量,进一步明确山东省海洋保健食品产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发展方向,为面向未来的现代海洋食品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达成各方共识。做好政府顶层规划和设计,协调好各类科研资源,科学组织,集中攻关,减少研究的盲目性、重复性,缩短研发时间和提高成果转化率。

3.2.2 促进产业技术创新,加强产学研合作

以知识提升经济,以技术催生产业,按照“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运用资金链、提升价值链”的指导思想,突破海洋保健食品产业化关键技术,提升海洋科技创新与产业化能力,全力打造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成长性的新型海洋食品产业体系,实现山东省海洋食品产业跨越发展。加强产学研合作,鼓励和促进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将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在海洋活性成分和海洋保健食品研究方面的雄厚开发实力和人才团队与企业对市场需求的敏锐触觉相结合,实现产品研发与市场需求的高效对接。

3.2.3 规范行业宣传,加强市场监管

一方面,加大对保健食品知识的科普宣传,使消费者不盲目轻信,按需合理地选择产品;另一方面,要尽快建立健全保健品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提高违法成本,同时加强市场监管,尤其是对会销、直销等隐性宣传的监管,重塑保健品市场生态。

猜你喜欢

保健食品山东省原料
山东省交通运输研究会正式成立
RCEP对山东省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影响
眷 恋
——山东省济宁市老年大学之歌
水磨石生产原料的制备(三)
严把原料采购关,才是对养殖负责
减肥类保健食品中25种非法添加化学物质的UPLC-DAD快速筛查
最适合胖人去脂减肥的保健食品
直销保健食品业务迎来利好环境
山东省即墨市
烘焙原料简易“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