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供应链信息生产和传播问题研究
2023-04-24张扬张戌
张 扬 张 戌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北京 102401)
导语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产业链供应链建设,将提升其韧性和安全水平摆在非常突出的位置。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要“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要“加强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确保粮食、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1]2022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产业政策要发展和安全并举”,要“着力补强产业链薄弱环节”。[2]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强调,“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关系我们在未来发展和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要“建设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3]
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信息的重要性和价值在社会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信息技术革命极大扩充了信息生产的规模,加快了信息传播的速度,提高了人们获取和利用信息的便利性。在经济活动和组织管理中,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作用愈发重要。从政府、企业,到普通的消费者,都在广泛收集、分析相关领域的信息,以求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其媒介接触情况和信息处理能力深刻影响着他们的行为,进而影响国家政策和企业决策的成效,影响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近几年,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数字技术迅猛发展、新媒体广泛应用、人工智能异军突起,变革了信息生产的方式和信息传播的向度,提升了传播渠道的多样性与信息容量。[4]产业链供应链信息生产和传播既有信息生产者、传播者、媒介和受众良性互动、高效运行的一面,也在信息生产、传播机制、技术应用等方面出现了一些不适应性。研究这些问题,探索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对建立完善信息生产和传播机制、促进产业链供应链信息有效传播、提升政府和企业决策的效率和准确性、推动形成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产业链供应链和信息生产传播
1.1 产业链供应链的概念
产业链是经济学研究的热点话题,比较宏观,侧重于产业组织,即“上下游企业是怎么分工的”“企业之间的技术和产品如何串联”,是通过产品、技术、业务等关系所形成的链条结构。[5]供应链则更多是一个管理学的概念,相对微观,强调供需关系,即“谁给我供应原材料”“我向谁销售产品”,反映了企业从进货、加工到销售、物流的整体业务流程。[6]
1.2 产业链供应链的演化机制
产业链供应链作为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动态演化的特点,其形成发展是市场机制和政府行为共同作用的结果。了解产业链供应链的演化机制对于预测产业发展趋势、优化供应链管理以及推动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从市场机制来看,在区位、劳动力、资本、产品关联、技术支撑、政策条件、市场竞争等因素共同作用下,不同类型企业在产业链供应链各节点自然串联起来,“由点及线”“由线结网”形成互补效应或集群优势,构成一种相对稳定的生产循环结构。市场机制有利于提高经济运行效率,但也会导致哪个行业利润高或处于“风口”,大量企业“一拥而上”,引发低水平同质化的竞争,难以形成高水平、精细化的分工协作,而且核心技术等“不挣钱”的关键节点很容易出现断裂。这就需要通过有效的信息生产和传播,帮助企业提高市场洞察能力,及时准确了解产业链供应链政策导向、运行情况和发展趋势等,科学配置资源,以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
从政府行为来看,中央和地方政府依托财政、税收、货币、产业、科技、社会等政策,引导产业链、供应链关键节点资源配置,推动产业协同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但产业链、供应链布局优化是复杂的经济问题,既涉及经济性和安全性有机结合,又涉及国际产业安全合作;既涉及巩固现有产业竞争力,又涉及打造符合未来产业变革方向的战略性全局性产业;既涉及优化区域产业布局,又涉及提升整体产业功能;既涉及上中下游、同类产品、同类企业集群,又涉及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集群;既涉及培育具有生态主导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链主”企业,又涉及打造专精特新“小巨人”和“单项冠军”“隐形冠军”。这就需要通过有效的信息生产和传播,帮助政府对产业链供应链关键节点进行整体把握、精准识别和有效组织,以提高宏观调控能力。
1.3 信息对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作用
产业链供应链是一个上下游协同的场景,任何一段链条的延迟都可能在下游不断放大,任何一个节点的异常都可能导致整个链条的中断。只有及时了解产业链供应链各个环节的信息,才能帮助政府和企业快速作出正确决策,提早处理异常情况,精准匹配供给需求,保障整个链条安全高效运行。信息生产和传播可以为产业链供应链提供需求预测与市场分析,通过收集和分析市场信息、消费者行为和趋势,帮助企业准确预测需求,制定合理的市场策略,并为供应链的规划和调整提供依据;辅助供应链管理与协调,包括供应商选择与评估、库存管理、订单管理、运输与配送等,通过实时监控和共享信息,供应链各环节更好地协调合作,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供应链的高效运作;优化生产流程与控制,通过实时的生产数据和反馈,企业能够及时发现问题、追踪生产过程、调整生产计划、优化生产流程,从而提升生产效能和产品质量。
近几年,受新冠疫情冲击、欧洲地缘冲突、国际贸易壁垒等因素的叠加影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受到巨大冲击,国内外政府和企业在应对“断链”危机的同时,越来越认识到信息生产和传播的重要作用,并采取了很多有效行动。如吕台欣在SiMPL2020 第十届供应链物流/采购/制造创新峰会上提出,企业生产线停摆、交期拉长、采购成本大幅上升等一系列危机的深层次原因是全球供应链多个层面缺乏信息沟通和灵活性。[7]胡建华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3 年年会经济峰会上提出,未来供应链稳链、保链、固链,很大程度依赖于数字技术和科技进步,未来大数据大模型造成新的平台,通过多环节的数据打通并充分融合和集成,很多靠信息差生存的中间行业都将萎缩甚至消失,同时又会衍生出一些新的产业和商业模式,最终将促进供应链的进一步完善。[8]高德纳公司(Gartner)认为企业应该努力掌握产业链供应链的全貌信息,提升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9]兰德公司(RAND)成立了专门机构开展产业链供应链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并建议美国政府确保能源、粮食、药品、高科技设备等大宗原材料和核心技术的供应掌握在美国企业手中。[10]
2.我国产业链供应链信息生产和传播中的问题
产业链供应链信息生产和传播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既有政府政策信息,又有企业和消费者信息;既包含公开信息,又包含保密信息、私有信息;既涉及技术手段的应用,又涉及经济利益的博弈和思想观念的壁垒。概括来说,当前我国产业链供应链信息生产和传播至少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2.1 政策信息双向流动不畅
政策信息难以精准、快速地直达受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独特制度优势,使我国既有市场经济的长处,又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治理效能,各级政府在优化产业链供应链方面出台了很多政策措施,只有将这些政策信息精准、快速传播到相应市场主体,才能实现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有机结合,精准补链、扩链、强链。我国政策传播最主要的组成因素是政府、媒体和公众,其本质是政府向公众传递、交流、共享政策信息的互动方式和行为过程[11],传播路径一般由政府内部传导、通过媒介传播和向公众直接传递构成。[12]在传播实践中,近几年融媒体中心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政策传播既立足传统的“红头文件”、广播电视、报纸刊物、官网专栏、新闻发布会等,又充分利用“两微一端”、短视频平台等[13],传播媒介的日渐丰富和交叉使用显著扩大了政策传播力度。然而,我国市场主体已达1.7 亿户(截至2023 年1 月)[14],不同群体的信息获取难易度以及信息接收偏好差别较大,极易造成政策传播的不充分并扩大信息鸿沟[15],往往难以将政策信息有效传播到中小微企业和终端消费者,从而无法实现全链条的信息贯通。此外,我国经济政策的制定者与新闻传播的组织者往往隶属于不同部门,无法综合考虑政策的内容、受众的需求、传播的规律等因素来选择传播方式、把握传播时机,往往难以实现传播内容、受众与媒介之间的有机结合,进而影响了传播效果。
信息的反向流动机制不健全,政策制定者和传播者难以全面、准确和及时地了解政策的传播和执行情况。这导致无法与政策对象进行良性互动,从而无法形成有效的纠错机制。经济政策往往需要根据市场情况不断调整,这就需要政府根据政策对象反馈的信息,及时更新优化政策。因此,政策传播应该是信息双向流动的过程,政府先将政策信息传播给政策对象,政策对象再将政策执行情况反馈给政府,政府根据反馈回来的信息,对政策内容以及传播方式进行优化调整,以实现政策要达到的预期目的。这一过程能否顺利实现,关键在于政策对象的信息反馈能否及时有效。然而,在实践中,信息的反向流动一方面缺少有效的媒介资源。政府往往是各类媒介重视的对象,政府发布政策时很容易得到充足的媒介支持,当相关信息需要从政策对象反馈到政府时,媒介则更多考虑经济效益,客观上弱化了政策信息的反向流动。另一方面缺少完善的制度机制。政府向政策对象征求意见建议,没有制度化的程序设计,有的地方政府部门有意识去收集政策对象反馈的信息,有的则没有这个意识;对政策执行信息的收集处理,也缺乏明确的操作程序,有的需要逐级审批,政策信息反馈的堵点多、时效性不强。由此导致政策制定者、传播者难以全面准确及时了解政策传播与执行的实际情况,无法与政策对象进行良性互动,既无法形成有效纠错机制,又影响了政策传播的效果,最终制约了政策目标的实现。
2.2 “信息孤岛”问题突出
2.2.1 私有信息交流缓慢
产业链供应链大部分信息是企业和消费者的私有信息,这些信息的获得主要基于企业的自有能力和意愿。企业往往因业务需要,和上下游贸易伙伴建立直接的信息交流,但对于更远链条的信息,缺乏获取的动力和途径。更早看到链条远端的需求变化和异常情况,可以帮助企业提前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而掌握主动权、降低风险。这就需要由过去单一链条上企业的单线信息交流,转向网络化、多层次、全方位的信息交流。
2.2.2 宏观信息供应不足
企业决策主要是基于对市场的研判,如果其只了解本地、本区域的市场情况,不掌握全国乃至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信息,就无法对未来经济形势作出准确判断,只选择在自己获取信息较多的区域投资消费,很容易导致国际产业链供应链主动布局不足,国内跨区域产业工作体系难以形成,产业协同效应发挥受限。这就需要面向企业提供更多宏观信息,帮助其了解全国乃至全球有哪些相关产业链供应链,链条中有哪些企业,不同节点是如何串联的,相关企业的产品和技术怎么样,最终更好地支撑企业决策。
2.2.3 研究数据难以获取
政界、商界、学界均高度重视产业链供应链的研究,然而绝大多数研究缺少直接的研究数据。有的研究者以相似指标进行替代,但是无法准确刻画产业链供应链运行现状;有的研究者以某城市、某区域数据作为样本,但是难以明晰相关产业在全国乃至全球产业中的定位;有的研究者汇集了税收、专利、舆情等数据,但是难以证明不同节点之间的经济联系[16]。这就需要面向产业链供应链关键节点,收集、提供一批直接的、有价值的数据,为相关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2.2.4 数据标准无法统一
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规范,政府、企业大都根据自己的实际业务需求搭建信息系统,信息的类型、数据的格式、保密的要求等具有一定差异,数据清洗、传递、应用等难度较大,即使把所有的数据都放在一起,也难以直接串联,容易出现“海量数据(Mass Data)变成无序数据(Mess Data)”的情况。这就需要建立健全相关行业、相关经济行为的数据规范标准,提早在数据生产环节把非结构化数据转变为可结构化的数据,为产业链供应链大数据应用打下良好基础。
2.2.5 信息化水平参差不齐
产业链供应链运作的本质是政策、资本、人才、技术、产品等要素资源的链接,不仅需要企业之间、上下游之间的信息共享,同时也需要与政府、银行及相关生产性服务业进行信息互联互通,其中任何一个节点的信息断裂或信息化水平的滞后,都会影响产业链供应链的整体运作效率。当下,往往是大型企业、银行、第三方平台的信息化水平较高,中小企业信息化水平较差,对整个数字生态圈产生了不利的“短板”效应。这就需要提升全链条信息化水平,加强政企互信、企业互信,推动企业信息化平台与政府、银行信息化系统对接,实现相关信息系统之间的联通,使数据更好地共享、信息更好地传递。
2.3 数字技术应用不够
2.3.1 智能分析能力不够
产业链供应链的节点多、关联关系多,是非常复杂的协作网络,有的产业涉及成千上万个节点,有成百上千种经济联系,对应若干核心技术、关键产品。只靠人工分析,很难搞清楚不同产业之间、各个企业之间、关键核心技术之间的关系,更无法弄清楚每一个产业上下游有哪些企业、这些企业的产品技术服务水平如何。此外,受经济政策、市场波动乃至自然灾害影响,产业链供应链需求变化速度很快,一旦有突发情况,风险就会沿着链条一路传导、放大,很容易出现供给断裂、生产断线的问题。当前,数字技术迅猛发展,数字化转型日新月异,产业链供应链各节点、各环节、各行为正在加快数据化。根据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的《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2 年)》,2022 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 万亿元,占GDP 比重提升至41.5%,农业生产信息化率超过25%,全国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分别增长至58.6%和77.0%[17],这些为智能分析创造了良好条件,需要借助现代数字技术,用人工智能的大模型对产业链供应链信息进行实时分析研判,自动提出优化建议,辅助政府和企业决策,以提升快速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
2.3.2 智能传播力度不够
产业链供应链信息的时效性很强,如果不能迅速、精准传播到相关主体,也很难发挥信息的效用。面对海量产业链供应链信息,仅靠传统的信息传播手段,政府和企业很难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信息生产者也很难把自己的信息有效传播出去。近些年,大数据处理技术不断更新迭代,从数据挖掘到机器学习,再到深度学习,人工智能算法和技术极大提高了计算方法处理大数据的精度和效率[19],“计算传播”逐渐兴起,为解决信息传播问题提供了有效工具。概括来说,“计算传播”是应用数据驱动、借助于可计算方法进行的传播过程,它通过算法把信息和用户联系起来,帮助用户发现对自己有价值的信息,同时让信息展现在对它感兴趣的用户面前,实现信息消费者和信息生产者的双赢[18]。由此,我们既要对产业链供应链信息进行智能分析、自动生产内容,也需要研究如何通过计算传播,自动把相关信息精准推送到产业链供应链相关节点,实现从“人找信息”到“信息找人”。
3.优化我国产业链供应链信息生产和传播的建议
近几年,我国在产业链供应链布局优化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政府和企业对信息生产和传播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数据分析、信息传播的技术和手段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应当抓住有利时机,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不断优化产业链供应链信息生产和传播机制。
3.1 优化政策信息传播机制
基于以广大市场主体为中心的理念,优化信息传播媒介成为当务之急。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不同群体的需求和信息处理能力,以确保传播的效果和公正性。为了满足这些需求,除了使用传统的传播媒介,还可以通过点对点发送短信、企业门户网站上的“弹窗”功能和短视频精准推送等方式,进一步扩大传播渠道。通过这些手段,为企业提供更便捷的信息获取和利用条件,以达到有效传递和处理政策信息的目的。同时,这也有助于保障信息获取的公平公正性,最大限度减少“数字鸿沟”的存在。
推动政策制定和信息传播的有机融合是一项重要的任务,旨在提升政策传播从业人员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应根据政策的具体内容和传播的目标群体选择合适的传播媒介。在选择传播媒介上,考虑政策的内容和形式,以及目标群体的特点和偏好。精准选择可以提高传播内容与受众之间的适配性,使信息传达更加有效。同时,为了构建良好的互动关系,可以采取一些策略来增强传播的互动性,促进政策制定者和受众之间的互动,以便更好地了解受众需求并收集反馈意见。此外,借助新兴媒体平台,如社交媒体、微信公众号等,实现双向传播,推动政策的及时调整和优化。
探索政务媒体与非政务媒体的联动传播。在传统传播媒介基础上,针对特定群体,扩大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的政策传播,设置直播互动、话题讨论等环节,增强政策传播的知识性、功能性、互动性、趣味性,扩大信息受众,增强用户黏性,收集政策反馈,实现良性互动。
3.2 增加宏观信息生产传播
由相关职能部门牵头,组织开展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情况调查研究,了解新一轮科技革命信息、新能源新材料信息、新领域新赛道信息,分析现状和问题,提出相关建议,并在一定范围内定向传播,帮助政府针对我国相对薄弱的产业链条,搭建国际交流、项目合作和市场开拓平台,精准导入上下游优质企业,主动培育潜在的独角兽企业,提前抢占科技创新、产业发展高地;帮助企业树立全球视野,开展知识产权、产品业务、行业标准的布局,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
由相关职能部门和相关地方政府牵头,分行业、分区域梳理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基础信息,掌握各环节、各集群企业数量、分布、产能等基本情况,通过大数据分析,找出影响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关键部件、核心技术,找到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的堵点、痛点,并在一定范围内定向传播,帮助政府从过去就项目论项目的“点招商”模式向“产业链招商”模式转变,精准招引培育“链主”企业和重点项目,促进产业协同和转型升级;帮助企业明确自身所处的产业位置和战略目标,在产业链条和产业集群中进行合理布局,有针对性地寻找竞争突破口,推动关键环节、技术重点攻关,降低市场交易成本,提升核心竞争力。
由相关职能部门牵头,加强产业链供应链运行情况监测,“由点及线”实时分析各环节生产、仓储、订单、物流数据,“聚线成面”定期开展跨产业链数据分析,并在一定范围内定向传播,提升对产业链供应链运行情况的预测、监测、评估和预警能力,更好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
3.3 完善各主体间信息共享与协作机制
完善政府间数据共享机制,统一政策信息发布的内容和标准。打通部门间信息壁垒,统一汇集全量产业链供应链信息(如政策信息、银行信息、税务信息、招投标信息、股市债券信息、财报研报信息、企业族谱信息、上下游生产交易流通信息、知识产权信息、就业信息、互联网舆情信息等),为综合利用提供条件。各级政府在保障数据安全的基础上,与企业共同建立数据采集、整理、分析的合作机制。
提升全产业链信息化数字化水平,通过一定的政策支持,鼓励有条件的“链主”企业开放信息平台和数据资源,带动上下游配套企业融入其数字化生态体系;通过政府牵头、需求整合、规模议价的方式,集中采购一批适用于产业链供应链多个环节的数字化产品,免费提供给中小微企业使用,促进提升其业务信息化水平和数据收集处理能力。
建立健全相关行业、相关经济行为的数据规范,统一数据格式,在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中使用一致的数据格式和术语,打通共享障碍。加强数据分析人才的培养,提升相关从业人员的软件使用能力、数据分析水平,提升数据提取、分析、应用的效率。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建立数据自动采集、汇总、清洗、提炼等机制,使分散在产业链供应链各节点的数据得以实时汇总,并通过自动化分析处理产生价值。
通过政策支持,鼓励产业链供应链各环节系统共享、数据互通,推动跨产业的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加强政府、银行、企业、行业协会等多方信息共享和数据融合。由相关职能部门和相关地方政府牵头,针对相关产业链,构建供需对接、产业协同、发展评估、技术融合等应用场景,循序渐进推动实现全产业链的互联互通。
3.4 加大智能化自动化信息技术应用
3.4.1 建立健全智能分析机制
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依托机器学习、神经网络、模型训练等算法,勾画产业链供应链“全景图谱”,动态分析其发展、演化、结构、功能情况,精准、高效找出产业链供应链各节点中,符合国家战略需要、体现产业发展方向、满足市场现实需求、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的最优链条组合,使政府和企业及时掌握产业和市场现状,精准把握关键核心技术和零部件薄弱环节,为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支撑,辅助政府出台相应政策,集中优质资源合力攻关,引导企业科学合理布局,促进产业协同发展、各主体共建共治共享。如,基于人工智能最优化求解的决策能力,帮助政府精准调整产业链布局,精确驱动供需匹配,推动实现高水平的产业协同。
3.4.2 建立健全智能传播机制
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智能物联网等技术,构建智能化的数据挖掘、内容分发与自动推送机制,根据不同政府部门、不同企业的特征和实际需求,挖掘信息、分析计算、自动推送,保证优质信息最大限度地与用户匹配,实现从“人找信息”到“信息找人”的转变,帮助政府和企业快速反应和科学决策。比如,通过对交易、库存、物流等数据的实时分析、自动推动,帮助企业更加准确高效地定制化生产,提升供应链整体效率;依托大数据技术对海量数据的实时分析能力,让系统代替人发现产业链供应链异常并自动推送预警信息,提升供应链的柔性、韧性以及响应速度,避免“断链”问题,借助智能物联网技术实现数据的实时更新和监控,使得产业链供应链信息处理更加迅速和准确。
3.5 提升数据安全保护能力
随着产业链供应链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不断深化,涉及的大量敏感数据成为信息传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因此必须加强对这些数据的保护措施。对于政府来说,可以通过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来维护产业链供应链信息的安全。应规定各个参与方在处理敏感数据时应遵守的标准和程序,以确保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应研究制定安全保密分级标准,对于涉及国家安全等产业数据,确保其“有限公开”或“不公开”。同时,政府还可以制定相应的政策和监督机制,鼓励企业加强内部数据安全管理,形成全员参与、全过程管理的机制。企业方面,应在日常运营中加强对内部数据的安全管理,建立完善的数据保护制度和技术措施,包括但不限于数据加密、存储备份和访问权限控制等。此外,企业还应提供数据安全培训,加强对员工的意识教育,确保他们理解并遵守数据安全政策,从而减少数据泄露和滥用的风险。通过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产业链供应链信息的安全性会得到有效保障,为全社会的持续发展和稳定运行提供有力支撑。
结语
产业链供应链信息生产和传播对于经济发展与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仍面临很多障碍和技术应用短板。新形势下稳链、保链、固链工作,需很大程度依赖多环节的数据打通和融合集成,依托数字技术的进步和应用,依靠大数据大模型的强力赋能。研究产业链供应链信息生产和传播问题,探索行之有效的优化路径,为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