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濮阳市着力推进事业单位政事权限清单试点工作等七则

2023-04-24

行政科学论坛 2023年10期
关键词:机构编制权责职责

濮阳市着力推进事业单位政事权限清单试点工作

为进一步理顺主管部门与事业单位之间的关系,持续提升事业单位治理效能,突出公益属性,濮阳市委编办着力开展事业单位政事权限清单试点工作,探索建立事业单位政事权限清单制度,不断促进公益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科学制定方案,压实试点任务。按照协同高效原则,结合重塑性改革,研究出台《关于开展市直事业单位政事权限清单试点工作的通知》,框定清单内容、细化任务措施、明确时间节点,压实部门责任。根据部门意向、履职情况、编制配备、机构设置等实际情况,分别选取住建、城管、农业农村、交通运输、市场监管等部门所属和管理的事业单位作为试点单位,并做好统筹谋划和安排部署工作,稳妥有序推进事业单位政事权限清单试点工作。

二、梳理政事权限,厘清职责边界。一是细化事项清单。按照党建工作、干部人事、收入分配、财务资产、业务运行等5大板块,制定事业单位政事权限清单样本。各个板块逐项分解为主管部门举办监督职责、事业单位自主管理职责以及相关部门综合管理职责等3个大类。各试点部门组织事业单位在 “三定” 规定明确的职责范围内,逐项梳理、逐一厘清,按要求填报具体事项名称、主要内容、事实依据等,做到立足实际、突出重点、表述规范。三是划分权限边界。针对主管部门与事业单位权责边界不清、职能分工不明等问题,由主管部门负责与事业单位充分沟通,协商一致后对清单进行修改完善,确保边界清晰、分工明确、履职顺畅。

三、建立长效机制,理顺管办关系。市委编办全面掌握试点部门工作开展情况、存在问题及意见建议。进一步探索建立事业单位政事权限清单制度,为完善政府部门职能体系提供制度保障。同时,做好对试点部门的协调指导工作,督促试点部门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切实做到把该放的权力放下去,把该担的责任担起来,真正使其从 “办事业” 向 “管行业” 转变。

三门峡市念好“三字经”做好市县机构改革准备工作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重要部署,三门峡市委编办通过念好 “学、谋、严” 工作 “三字经”,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扎实做好市县机构改革前期准备工作。

一、“学” 字当头,悟透改革政策,明确改革方向。通过中心组学习、机构编制大讲堂等形式,组织全办干部认真学习研究党的二十大对深化机构改革作出的重要部署,深刻领会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指导思想和重大意义,学懂弄通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目标方向、工作原则和改革步骤,做到政策理解不偏差、政策执行不走样,准确把握新一轮党政机构改革方向。

二、“谋” 字在先,深入调查研究,提前谋篇布局。根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涉及职责划转和机构整合重组有关精神,梳理出市本级在新一轮机构改革中可能涉改的18个单位,对其相关职责配备、机构设置、人员编制情况进行深入调研,切实摸清目前在运行模式和管理体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深入研判新一轮机构改革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难点,掌握改革主动权。

三、“严” 字贯穿,强化作风建设,严守纪律规矩。坚持在机构改革工作中严格遵守组织纪律、机构编制纪律、保密纪律等各项纪律,不断强化 “组织” 意识,对标 “组织” 标准,培育“组织” 作风,为顺利推进市县党政机构改革提供政治和纪律保障。

信阳市委编办四措并举助力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

近年来,信阳市委编办坚决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决策部署,锚定创建目标,抓实四项举措,推动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创建工作走深走实。

一、强化学法遵规氛围。市委编办主要领导第一时间召开理论中心组扩大会议,组织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等党内法规。编印《信阳机构编制工作实操手册》,推动全办干部职工提升对机构编制法定化建设的认识和执行力,积极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深化改革、化解矛盾,深刻认识推进机构编制法定化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内在要求。

二、优化部门职责配置。一是增强法治建设力量。围绕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集中统一领导,调整设立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市司法局,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市提供有力保障。二是集中行政审批事项。大力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在司法局、市场监管局等5个部门单设行政审批服务科,统一集中行政审批事项。三是设置机构精干高效。在事业单位重塑性改革中,通过撤并 “小弱项”、合并 “同类项”,市直共撤销编制7名以下事业单位及 “空壳单位” 54个。

三、推行权责清单制度。一是权责职能相匹配。为进一步深化 “放管服” 改革,规范行政权责清单管理制度,市委编办指导市直有关部门、县(区)启动权责清单动态调整、公开工作,推动市县政府部门更好依法履职尽责。二是考核评估措施强。为强化权力运行监督和制约,市委编办整合组建市机构编制事务中心,探索构建符合信阳实际的机构编制执行情况和使用效益评估体系,推动机构设置更加科学、职能更加优化。三是考核评估措施强。为强化权力运行监督和制约,推动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市委编办整合组建市委机构编制事务中心,设立党政机关运行评价科、事业单位运行评价科,探索构建符合信阳实际的机构编制执行情况和使用效益评估体系,着力破解制约部门依法履职的体制机制障碍,推动机构设置更加科学、职能更加优化、权责更加协同、运行更加高效。

四、健全行政执法体制。一是探索推进乡镇综合执法改革。巩固深化五大领域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组建统一的乡镇行政执法大队,进一步规范乡镇综合行政执法队伍机构设置、人员配备、执法职责。二是推动县乡协同事项联办。推进“政务服务就近办” 工作,指导 “三项改革” 试点县区出台 “县乡协同事项联办” 工作方案,实现群众办事不出乡、企业办事不出县。三是推进县乡执法力量下沉。在稳妥推进 “减县增乡” 工作中,扎实推进执法人员力量下沉,向乡镇下沉人员7517人,为基层治理注入强劲动能。

武陟县探索推行“抗辩报告”工作机制为乡镇街道“减负松绑”

为有效破解乡镇街道 “属地责任” 泛化难题,武陟县强化制度机制创新,探索推行 “抗辩报告” 机制,通过设定 “抗辩报告” 权利、畅通 “抗辩报告” 渠道、搭建分析研判平台、落实查处整改闭环等举措,常态化开展乡镇街道基层权责外事项排查整治,切实为乡镇街道“减负松绑”。截至目前,共收到乡镇街道抗辩报告线索3起,经分析研判均不属于基层权责外的工作安排。

一、设定 “抗辩报告” 权利。县委编办严格贯彻省委改革精神,专题行文印发通知,以《乡镇职责清单》《县乡属地管理事项主体责任和配合责任清单》《乡镇街道行政处罚权事项清单》为边界,为乡镇街道属地管理划定 “责任田”,设置 “防火墙”,针对县直部门在基层权责外的工作安排,设定并赋予乡镇街道 “抗辩报告”权利。

二、畅通抗辩报告渠道。开通并公布工作电话、电子邮箱、专职微信号,畅通抗辩报告渠道; 同时抽调干部联系分包乡镇街道,负责收集乡镇街道针对县直部门在基层权责外的工作安排提出的抗辩报告线索。

三、搭建分析研判平台。县委编办负责梳理汇总抗辩报告线索,并以县直部门的工作安排为脉络,先对相关文件的发文机关以及会议组织单位等初步甄别研判,确定是否属于县直部门的工作安排,再对照乡镇街道职责清单,判定是否超出基层权责,据此建立问题台账。联合县委改革办与县司法局,择优选调专业人员组成分析研判工作组,围绕问题台账逐一分析研判; 针对疑似问题,组织相关乡镇街道和县直部门,借鉴引入举证、辩论等司法庭审程序,采取 “模拟庭审” 方式裁决判定。

四、落实查处整改闭环。对研判的属于基层权责外事项的工作安排,报请主管领导同意后交办相关县直部门限期整改。同时,采取案例警示通报方式,教育警示其他县直部门不得逾越基层权责安排本该部门履行的工作事项。

博爱县委编办开展“书香编办悦读人生”读书月活动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动文化机关建设,博爱县委编办开展“书香编办悦读人生” 读书月系列活动,引导广大干部职工从阅读中汲取智慧、提高修养。

一、深学细悟,把握理论精髓。开展读书月活动,紧扣机构编制工作有关要求,深刻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着力在通读精读研读和深化内化转化上狠下功夫,从中明确方向、寻找办法、增强动力。

二、共建书香,涵养浩然之气。县委编办与博爱县新华书店共建店外借阅点,引进政治理论、文学、历史、管理、哲学等方面书籍杂志400余册。读书月活动重在倡导全体干部职工有效利用 “碎片化” 时间阅读,坚持每天读书半小时,让读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三、分享书韵,凝聚奋进力量。每月向干部职工推荐1-2本书目,每周安排1名干部职工分享读书心得、品味读书感悟、畅谈读书所获,把“个人学” 变成 “全员学”,在相互交流读书感悟、释放阅读蕴含的能量中,更好地了解读书的魅力、体悟读书的力量、增强对读书的兴趣,激发读书的热情,延续读书的恒心。

四、知行合一,深化读书实效。开设 “学习讲堂” 进行专题辅导,围绕事业单位重塑性改革、乡镇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放权赋能改革等重点任务,有针对性地开展政策法规、业务知识等活动,持续提升工作能力,力争成为行家里手、内行领导。

修武县全面承接赋能事项推动县域经济“成高原”

为充分激发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活力,修武县委编办主动谋划,持续深入推进放权赋能改革工作,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编办力量。

一、建立推进机制,扛牢政治责任。召开放权赋能改革工作推进会,及时研究解决权限承接过程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在各部门承接权限过程中,建立健全推进机制,明确任务,明确责任和时限,建立目标台账,确保权限承接落实到位。

二、加强沟通对接,有序推进承接。县委编办积极做好县直部门与省市部门对接沟通的辅助性工作,协助双方找到每个事项的对接股室和责任人,架起沟通桥梁。同时,及时跟踪了解培训情况,督促有关部门完成赋权协议的签订工作,并做好下放权限所需的各类文件资料的接收工作,积极参加赋权事项进入大厅前培训工作,确保赋权移交工作平稳有序、无缝衔接。

三、动态更新清单,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承接第二批赋权事项,印发了《修武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深化县域放权赋能改革做好权限承接落实工作的通知》,承接省市赋权事项86项,收回权力事项2项。及时调整权责清单,取消行政权力事项2项,增加行政权力事项72项,调整合并行政权力事项3项,保留行政权力事项4050项。以权责清单为基础推行政务公开,利用县政府全面公开权责清单的契机,让行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打造良好营商环境。

扶沟县聚焦“三化”持续推进乡镇综合行政执法改革

为全面推进乡镇综合行政执法工作落实落细,扶沟县多措并举、精准施策,通过厘清职责事项、规范执法制度、上下协调联动,全面推进乡镇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提质增速,助力基层治理和社会效益“双提升”。

一、明确职责事项,实行目标责任清单化。省政府批准的68项执法事项下放到乡镇后,县委编办立即梳理乡镇职责事项,调整完善乡镇权责清单,并及时在县政府官网公示。通过深入基层和相关行业领域调研、广泛征求乡镇和县直部门意见,对下放到乡镇的68项执法事项及其他县乡共同承担、发生频次高的事项再次进行了梳理,共厘清职责边界事项137项,动态调整《扶沟县县乡“属地管理” 事项主体责任和配合责任清单》,有效避免了 “责任真空” 和“履职缺位” 现象。

二、完善运行机制,落实执法管理制度化。在严格落实信息共享、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等制度的基础上,制定《扶沟县乡镇职责准入制度(暂行)》和《扶沟县乡镇职责准入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规范乡镇职责准入程序,明确联席会议召开规则。同时,为推动县乡形成信息资源共享、上下协同联动的综合行政执法新格局,制定《扶沟县县乡(镇)综合行政执法联动机制》,加强县乡两级行政执法主体的统筹协调指挥能力,为乡镇执法办案提供了制度支撑。

三、强化县乡联动,推进综合执法高效化。充分发挥 “乡呼县应、上下联动” 作用。一是按照“谁下放谁培训” 的原则,县城市管理、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消防救援、自然资源等5个部门通过开培训班,组织现场执法实训观摩活动,使乡镇执法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得以快速提升。二是把下沉执法人员列入乡镇执法大队,充分发挥其在乡镇和县直部门间的桥梁作用。三是统计68项执法事项原实施部门和乡镇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的负责人、日常工作联络人及其联系方式,编制《扶沟县县乡(镇)综合行政执法联动联络手册》,实现 “县乡畅联”,高效助力乡镇综合行政执法工作再上新台阶。

猜你喜欢

机构编制权责职责
LNG安全监管职责的探讨
满腔热血尽职责 直面疫情写忠诚
《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释义
徐钲淇:“引进来”“走出去”,都是我们的职责
权责发生制在会计中的应用探究
论权责发生制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运用
机构编制实名制与档案管理
网通政务新浪潮 共话机构编制新未来
——2017年第一期机构编制部门信息化专项培训班(领导力班)顺利举办
《农田水利条例》“上线” 权责明确更利于农
各级老促会的新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