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过的旧书

2023-04-24宋东涛

思维与智慧·下半月 2023年4期
关键词:旧书纸箱书本

宋东涛

上初中时,父亲送我一套《红楼梦》连环画册,共十六本。书读完后,就一直由父亲替我收着,我也渐渐忘记了。暑假里,父亲忽然叫我回家拿书,说整理老房子收拾了几大箱书本。当时我心里还犯嘀咕,我要旧书做什么,家里有地方放旧书吗?

那天,我跟在父亲身后,听他如数家珍般念叨着:“这是你从小到大用过的课本,写过文章的笔记本,课外书,还有一沓获奖证书……”他一边喜滋滋地说,一边弯下身子抚摸着泛黄的书籍。我跟在他身后,不假思索地答道:“卖了吧,我用不上。”听完我漫不经心的回答,父亲一愣,身体仿佛僵住了,他的右手停顿在书籍上,仅仅几秒钟,他又果断地向一个纸箱伸去。“看,这是你的摘抄本,里边的插图好像是你亲自画的。”父亲递给我一本塑料皮的日记本,意味深长地说,“这些书本都记录着你的成长点滴,怎么能说不要就不要呢?”他的语气依然平缓,却分明夹杂着责备。“爸爸老了,不能帮你们保存了。对了,还有那套你最喜欢的《红楼梦》连环画,都带回去吧!”父亲叹着气说完,表情极其严肃。我一惊,突然感到羞愧,低下头不敢看父亲,连忙伸出双手接住笔记本。

许久,我才敢抬眼看父亲。父亲真的老了,他已经八十岁了,可他依然像一棵青松,傲然挺拔。他清瘦的脸上架着一副黑框眼镜,儒雅、睿智,浑身散发着浓浓的书卷味。父亲虽然戴着眼镜,但若是离开放大镜,书上的字大概也看不清几个了。早几年我陪他做检查时,就被告知他患上目前无法攻克的眼疾——老年性黄斑病变。尽管努力配合医生吃药打针,随着时间的推移,他視力还是越来越差。就是这样一双眼睛,一本一本整理我们兄妹四人从小到大的书籍。想到这,我为自己刚才的表现懊恼万分。

门厅处整齐地堆放着七八个大纸箱,每人大约两大箱书。而他就是这样蹲在地上一本又一本地掸灰,分类装箱,最后再一一通知我们来整理,还要亲眼看着我们带回那刻着成长痕迹的书籍。

一箱箱用过的书本,在我们看来一文不值,但在父亲眼里,这是孩子们成长的足迹、精神的食粮,是无价的宝贝。而我竟然如此不以为意,完全没有体会到父亲对我们的良苦用心。想到这里,我蹲下身子,一本本地翻阅。有泛黄的作文本,有亲切熟悉的《少年文艺》《儿童文学》《水浒传》《红楼梦》连环画册以及《收获》等等。打开的每一本书,都是一段美好的记忆,这记忆连同当时获取知识的美妙感觉一起涌上心头。这哪里是书?这分明是一个孩子从童年走向青少年的足迹,是一个人成长的知识宝库,是父母对子女倾注的伟大的爱呀!这是多么丰厚的财富,可以说是无价之宝。

“爸爸,谢谢您帮我整理,我再挑一挑,好好保存这些读过的书。”我一边翻阅一边诚恳地说。父亲的眉头渐渐松开,脸上现出欣慰的笑容。

我已领悟了——这不只是书,这是父母用一辈子的心血浇灌儿女的凭据,是用一生哺育儿女的精神食粮。而我,差点抹掉这些岁月,忽视父母无私的付出,差点给自己余生留下一个遗憾。我小心翼翼地收起父亲整理过的每一本书、每一个本子,像稀世之宝般带回家。

现在,这套《红楼梦》连环画册连同别的书都放在我的书房里。空闲时我就拿出其中一本书来翻阅,一来沉浸在读书的乐趣中,丰富我的精神;二来体会父母那可贵又朴素的爱,滋养我的人生。

(郝巧凤摘自《贵州政协报》 图/雨田)

猜你喜欢

旧书纸箱书本
Before breakfast
旧书满新知
玩转书本
纸箱有多重
打开书本
回归书本:慢读的乐趣
小赛的纸箱
纸箱的“第二职业”
开在书本里的花
岛田翰《古文旧书考》述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