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思考等5则
2023-04-23
张弛、张彩云在《学习与探索》2023年第5期撰文指出,国家应制定有效的鼓励政策和引导政策,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助力实现经济持续平稳增长。第一,着力扩大有合理回报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需求。一方面,要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顶层设计。扎实推动有关规划和政策落地落实,提升政策的持续性和有效衔接。另一方面,要在合理运用选择性产业政策的同时注意其作用边界。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选择性产业政策无疑是提升产业利润率水平最为直接的手段,也是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有效措施。不过, 应意识到不能严重破坏市场机制是选择性产业政策有效的必要条件。第二,为产业发展提供充足高效的要素资源。一方面,由政府牵头统筹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资金支持是十分必要的。另一方面,人才资源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要素, 高素质人才是其吸收就业的主要群体。第三,围绕产品创新构建科技支持政策体系, 减少技术突破与产品转化之间的链条, 持续推动产品迭代演进。第四,充分认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律,合理有序把握政策进退时机。
中国精神是传统与现代、实然与应然的统一
左亚文、黄路平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23年第3期撰文指出,中国精神是传统与现代、实然与应然、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首先,中国精神不是从天上掉下来,也不是从人的头脑里主观自生的,它是历史的产物,是在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文明发展过程中逐渐生成和积淀的结晶,离开传统和传统文化,它就成了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精神之根,而中国精神不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今时代的发展和实现。其次,中国精神是实然与应然、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一个民族的精神“并不仅仅是一个管家婆,只是把她所接受过来的忠实地保存着,然后毫不改变地保持着并传给后代”。历史地变动着的中国精神是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因而必然要在自我扬弃的基础上,对一切有利于自身发展的东西进行积极的吸纳和借鉴、创造和建构,从而使之不断地丰富、发展和壮大。最后,中国精神的立足点、着眼点、归宿点在当代而不是古代。它站在当代,回望、追溯历史,反省、反思传统,最终又归结于、落脚于现实。因此,当我们去探讨中国精神时,决不能将其视为考古学、考据学,毋宁说,它是从历史的源头一路走向时代深处的发展学、创造学和建构学。
文化产业助推乡村振兴的优化路径
张波、丁晓洋在《求实》2023年第3期撰文指出,文化产业助推乡村振兴是一个实践问题。针对文化产业在实践探索中呈现的具体困境,可以从五个方面提出优化路径,以促使文化产业助推乡村振兴的重大战略高效落地。1.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实现文化生产力持续发展,不断升级产业体系是应有之义。一是推进“文创”与“农创”深度融合;二是形成有效竞争的文化市场;三是发挥文化产业集群效应。2.建立多元人才汇聚机制。现阶段,我国农村文化产业人才存在供需不平衡问题,这是制约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培养文化产业人才助推乡村人才振兴,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优化。一是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二是优化人才队伍建设。首先,培育以村民为主体的本土人才队伍;其次要保护民间艺人、非物质遗产代表性传承者等;最后,完善干部选人用人机制。3.挖掘乡村文化深层内涵。文化资源是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依托,没有文化资源,乡村文化产业好比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发挥文化产业对乡村振兴的助推作用,应当充分挖掘和开发乡村文化价值。具体可以从两个方面人手:一是利用数字技术传播乡村文化;二是挖掘乡村文化深层的文明底蕴。4.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一是培育文化生态理念;二是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三是推动生态文化资源产业化。5.构建多元主体共治网络。
职业教育政策制定的逻辑与改进
崔志钰、陈鹏、倪娟在《西南大学学报》2023年第3期撰文指出,职业教育政策制定作为职业教育政策过程的起点,是职业教育政策效能发挥的前提和基础。职业教育政策制定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方式,狭义的政策制定可以“理解为政策形成或政策规划”,广义的政策制定则“理解为整个政策过程,包括政策问题政策议题、政策决策、政策执行和政策评估等几个阶段”。当前,学界对教育政策制定的研究局限于制度逻辑、责任伦理、回应机制、制定程序等方面,对职业教育政策制定的研究还局限于政策分析和一些具体政策制定等,缺乏对职业教育政策制定基本逻辑的分析判断和对职业教育政策制定现实问题的整体审视,影响了职业教育政策制定的精准性和有效性。不断优化我国职业教育政策制定,是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职业教育政策制定遵循鲜明的国家意志逻辑、典型的问题解决逻辑和严密的风险管控逻辑。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政策制定面临一些现实问题:从政策主体看,政策制定带有行政主观性;从政策本身看,政策制定呈现孤立零散性;从政策环境看,政策制定缺乏差别适应性。优化的对策建议为:一是就政策主体而言,需要健全层级型职业教育政策制定体系,形成纵向政策链的政策制定架构; 二是就政策本身而言,需要塑造组合型职业教育政策制定范式,形成横向政策组的政策制定样态;三是就政策环境而言,需要建立螺旋型职业教育政策制定机制,形成整体递进环的政策制定理路。以此为我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更精准、更有效的政策供给。
科技自立自强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陈志、王治喃在《中国科技论坛》2023年第6期撰文指出,当前我国科技创新整体实力已有显著提升,但总体上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一些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格局仍未改变,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无形桎梏。当下,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深人演进,以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现代化体系构建中的作用愈加重要,数字化革命正在重塑人类生产生活方式,数字化和智能化成为未来社会先进物质生产力和文明形态的重要标志,也决定着我国能否率先实现对新一轮先进生产力制高点的抢占。我国在数字产业化、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已走在世界前列,未来应加快推进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数字化转型升级、深度赋能、理念转变与智能创新,为进入更高水平的数字文明新形态做好物质准备和精神引领。新征程上,我们应以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支撑,厚植物质技术基础,弘扬精神与文化价值,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浪潮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实现从“跟跑”向“并跑”“领跑”的迈进,加快建设科技强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物质基础、丰富理念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