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庆精神的生态阐释
2023-04-23王冬阳
王冬阳,贾 颖
(1.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10872;2.中共中央党校中共党史教研部,北京 100091)
一、生态哲学视域下的大庆精神
新时代的大庆精神,处在生态哲学的视域中,显现出新的维度和深度。这种哲学观察,既是对大庆精神的历史角度的重新解读,又是对其在绿色油化发展中的生态理念透视,更是对其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实践和探索的思考。
(一)大庆精神与生态哲学的共通性
生态哲学作为一种反思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思想,强调人类应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提倡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来思考和解决人类社会发展中遇到的生态问题。而以“爱国、创业、求实、奉献”[1]为主要内涵的大庆精神也蕴含着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哲学理念,反映了其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态平衡的追求。这体现了大庆精神与生态哲学的一种共通性。具体地说,共通性体现在“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等多个维度。第一,生态哲学视域下的“爱国”,不仅体现为对国家的忠诚,同时也包括对国家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尊重。第二,“创业”与生态哲学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相吻合,“创业”既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同时也寻求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的方式。第三,“求实”强调对事实的追求和对内在规律的尊重,以寻求最符合生态平衡的解决方案。第四,“奉献”在大庆精神中代表的是无私地为社会和人民服务,在生态哲学的视域下,其转化为奉献自然和保护生态的具体行动。
(二)生态哲学视域下的大庆精神理念透视
马克思视“实践——精神”为掌握世界的方式之一。大庆精神伴随着大庆油田的开发建设而不断丰富完善。基于整体性的视角透视大庆精神,发现其与大庆绿色油化的开发应用有着深刻的联系。首先,在对自然环境的态度上,“爱国、求实”的精神内核,引领着大庆石油产业从简单的资源开发型产业转变为对环境友好、可持续的绿色油化开发型产业。这一转变并非偶然,而是大庆精神在新时代背景下逐渐显现出的生态理念。其次,在行动导向上,强调“创业、奉献”的大庆精神与石油产业的绿色转型相联结。“创业”在这里的表现不仅体现在经济创新上,更表现在对生态平衡的维护和对绿色发展模式的探索。同时,“奉献”的对象也发生了扩展。大庆精神在关注社会、人民的同时,也将视线扩展至自然领域,努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格局[2]。因此,绿色油化的崛起和发展,无疑是大庆精神在新时代的一种全新诠释,这不仅仅是一种科技创新的表现,更是人类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和追求。
(三)大庆精神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实践与探索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生态文明建设被提升到了重要地位,大庆精神在其中的实践与探索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我们积极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大庆精神的求实和创业内涵正是这一格局的重要支撑,即实事求是反映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微妙平衡。大庆精神的爱国主义内容和奉献特质,在精神层面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深厚支撑。这种实践与探索是一次深刻的精神追问和自我超越,它揭示了大庆精神在新时代如何从内涵上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相贴合,从而为新时代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支持。
二、新时代大庆精神生态开发的必然性
全球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丧失等社会生态问题的加剧,强调了生态开发理念和实践的重要性。在此背景下,大庆精神生态开发的必然性愈发明显,这不只是技术和经济问题,而是更深层次的精神和哲学问题。
(一)大庆精神生态化实践的现实问题
1.生态开发资源的瓶颈约束。“大庆的发展证明,作为资源型矿业城市,它的兴起决定于资源条件,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资源条件转化为经济优势”[3]。如何选择和配置资源、如何处理资源投入与回报关系,成为生态开发工作的核心课题。首先,财务资源紧张。在开发的实际过程中,有限的财务状况将会导致项目投入不足、生态内容的推广效果欠佳。其次,文化资源整合欠缺。大庆作为一个具有独特文化底蕴的城市,文化资源的利用能力尚不充分,这将阻碍文化元素的融入和创意的发展。最后,人才储备相对匮乏。大庆面临着人才流失和人才供给不足的问题,限制了生态内容开发的深度和广度。这就要求开发者具备战略眼光,创造性解决资源问题,以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
2.内容创意与市场需求失衡。大庆精神生态内容的持续创新是保持其吸引力和竞争力的关键。然而,创新与市场之间存在失衡的现象。在内容创新的过程中,开发者乐于探索创新的内容形式和表达方式,而缺乏对市场需求的客观把握。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大庆精神生态内容的开发需要传承大庆精神的核心价值和文化特质,确保市场需求与大庆的独有精神相契合。在传播大庆精神的过程中,需要保持其独特性和本土特色,同时又与市场需求相互融合,形成富有吸引力的内容形态。
3.实际推广与传播的挑战。在大庆精神生态实践中,推广与传播是确保内容开发成功的重要因素。由于大庆地方资源、技术或地理条件的限制,宣传内容无法精确覆盖到更广泛的受众群体,这将会影响生态实践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此外,信息超载和竞争激烈也是滞碍生态内容推广的重要因素。在当今社会,人们面临着大量的信息和选择,生态开发亟须独特的故事叙述、创意的设计和引人注目的视觉呈现。为确保大庆精神生态实践脱颖而出,与众不同的传播策略和独特的价值主张不可或缺。
(二)大庆精神生态开发的价值创造
1.大庆生态文化和价值观传承。大庆精神作为大庆文化的核心要素,承载着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和创新精神等重要价值观念。通过生态实践的开展,人们能够深入了解和领会大庆精神所代表的价值观念,并将其融入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同时,大庆精神的传承和价值观的塑造也为大庆人提供了精神支持和文化认同。这种文化传承和价值观的塑造不仅有利于大庆的文化繁荣,而且为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靠保障。
2.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是大庆精神生态实践开发的核心目标。大庆以其独特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资源而闻名,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是至关重要的任务。生态实践开发有利于大庆加强对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促进生物多样性的维护和恢复,以及推动可持续的资源利用和环境管理。此外,生态实践的开展也为大庆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通过采用环保技术和可持续经营模式,大庆能够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减少环境压力,以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3.地方形象塑造和生态品牌建设。生态实践开发对于地方经济的发展和形象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它促进了地方经济的转型升级,推动绿色产业的发展,为地方经济注入新的活力。同时,将大庆精神融入生态实践,形成独特的地方文化品牌,提升了地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的投资和资源流入。大庆地方形象的塑造与提升不仅仅有利于当地经济的繁荣,还提升了大庆人的自豪感和认同感,增强了地方凝聚力和社会稳定性。
4.社会共享与环保参与度提升。大庆精神生态实践开发,是广大社会成员的共同参与和共享。生态实践开发为社会创造了更多的参与机会和平等发展的空间。大庆精神生态化实践倡导社会共享,激发了社会各界的参与热情和责任意识,促使其主动融入到生态建设之中,实现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创造力的充分发挥,推动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绿色转型。
三、大庆精神生态化实践的路径指南
通过生态化实践研究,以实践为载体,以大庆精神为精神支柱,形成了一种全新的生态实践模式。这种模式不仅实现了生态与社会的和谐共生,而且为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目标提供了创新而有效的实践路径。
(一)国内立体性生态实践指向
目前,国内生态实践有过多方面的探索,这些实践经验为大庆精神的生态实践提供多维度立体性的借鉴和指导。譬如,利用生态规划和设计,将环保和可再生的理念应用到产品制造和建筑设计中,使得生活更加绿色、可持续;通过生态教育,将环保理念融入日常生活,培养个体对环境的责任感和情感连接,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行动的有机结合;借助科技赋能,为环境状态监测、政策决策、环境问题预警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运用法律手段,明确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责任,强化环境监管执法力度等等。
(二)大庆精神生态化实践的路径
在理论研究和实践尝试中,大庆精神的生态内容开发已逐渐呈现出自身的内在逻辑与行动路径。具体而言,该逻辑和路径可以分为以下三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科学评估和理解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这个阶段需要深入挖掘大庆精神中的科学精神,结合现代生态学理论,全面理解生态环境对于人类社会的重要性。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借鉴已有的生态精神研究,如,生态马克思主义[4]和儒家生态思想[5]等。第二阶段,制定具体的生态内容开发方案。在理解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后,就需要结合大庆精神中的创新精神,科学规划并制定具体的生态内容开发方案。这个方案应包括开发目标、具体步骤、预期效果等内容,以确保开发过程的科学性和实施的可行性。第三阶段,实施生态内容开发方案并进行持续监测。依据制定的方案,落实各项开发任务,同时建立一个长期有效的监测系统,实时评估开发效果和环境影响,以保证开发活动的可持续性和环境的友好性。这三个阶段既体现了大庆精神的基本理念,也吸取了现代生态学的研究成果,使得大庆精神的生态内容开发具有很强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价值。
以上行为路径体现了大庆精神生态内容开发的内在逻辑。首先,它是以大庆精神为核心的生态理念探索,以大庆精神中的求实、创业等精神元素为基础,积极引入现代生态学的理论知识和研究成果,构建一个有机的理论体系。其次,这种逻辑强调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为目标,通过开发大庆精神中的生态内容,推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最后,这种逻辑还包含了一种自下而上的社会动力观,即认为每个人、每个组织都可以通过学习和实践大庆精神,成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